0.4 国外植物造景的历史和现状
0.4.1 国外植物造景的历史
国外植物造景配置的风格与中国古代迥然不同,园林中多强调理性对于实践的认识作用,提倡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我国目前的植物造景也受到国外植物造园艺术的极大影响。
古埃及人把几何学的概念应用于园林规划设计中,树木按几何式规则及强烈的轴线对称布置,从公元前1375—前1253年的埃及古墓壁画上可见一斑。在西欧具有代表性的法国园林和意大利园林中,其植物配置也多为规则式,或将植物修剪成几何造型(图0.4.1)。16世纪意大利园林多以常绿树为主,沿着园路和园墙密植并修剪成绿廊或绿墙,台地上还布满以黄杨或柏树修剪成方块状的绿色植坛。
在18世纪以后的英国,出现了以开阔的草地、自然栽植的树丛、蜿蜒的小径为特征的自然风景园林。现代西欧各国由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且受到生态设计思想影响,植物配置趋于自然,并注重植物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在植物选择上,兼顾生态效益和视觉艺术效果。
图0.4.1 法国凡尔赛宫苑的规则式植物景观
(由金月嵘提供)
日本庭院的植物配置由于当地气候、地理特点以及造园师的特殊要求,多采用自然式。树种选择以常绿树为多,与山石、水体一起被称为最主要的造园材料,树木也常常被修剪成一定形状,形成特有的风格。同时比较重视秋色树种的配置,例如成片栽植槭树等。树丛的配置往往采用三对一、二对一、五对一等方式,使游人从任何角度都能看到整个树丛的每株树木。在建筑物旁,常常种植大叶的棕榈科植物和芭蕉等,像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一样获得“听雨”的意境。在瀑布的泷口常常配置若干乔木或灌木,把瀑布的一部分遮挡住,增加深度感。庭院中的地面也常以细草、小竹、蔓类、羊齿类以及苔藓类等植物覆盖。日本园林植物配置有一个突出特点,即同一园内的植物种类不多,通常以一两种植物作为主景植物,在选择另外一两种植物作为点景植物,层次清楚,形式简洁而美观。当人们从高处鸟瞰园林时,可能会看到整片庭园树林中所植均为松树。但通过类型较少的几种植物的配置,例如用一棵松树再加上几丛杜鹃,却能够形成丰富多变、构图均衡的各种空间。而对于空间的营造,则更多地体现在对园内植物复杂多样的修整技艺中。例如,有的植物修整旨在展开树木,使其枝干之间的空间层次分明,这不仅可以强化枝干的自然形态,还可以突出空间自身。
前苏联园林也比较重视植物配置。前苏联园林学家首先按其观赏特性将园林植物进行分类、分级,例如冠形分为椭圆形、卵形、球形、圆锥形、宝塔形、伞形、自然形、垂枝形及匍匐形等多种;将绿色的叶子按色度分为青绿、黄绿、灰绿3种;将花形花序分为6类。在配置植物时,从平面、立面、色彩、树丛疏密度等方面来考虑其艺术构图及风格。同时,还从林学的角度注意配置乔木、灌木比例;针、阔叶树比例;树木密度和树种比例等,形成了园林植物配置理论,这是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基础,对于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0.4.2 国外植物造景的现状
0.4.2.1 现代公园
现代公园式园林面向广大市民,满足公众游览、娱乐的需求。例如纽约中央公园,公园建设特别注意植物景观的创造,尽可能广泛地选用乡土树种和地被植物,进行自然式、组团式种植,并注重强调植物的季相变化。
0.4.2.2 国土绿化
出于环保的需要,现代植物景观已经不仅局限于一个公园或一个风景区,有些国家从国土规划阶段就开始注重植物景观的创造。很多城市从保护自然植被入手,有目的的规划和设计了大片绿带。
0.4.2.3 私人花园
随着经济的发展,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布置私家花园。由此形成了诸多风格各异的私家花园,例如微型岩石园、微型水景园、微型台地园及小温室等,并培育出与这些微型花园相适应的低矮植物。与此同时,一大批园林设计师也参与其中,将自然与人工相结合,植物与建筑相结合,创造出一系列令观者动心、访者动情的园林景观。
随着科学及经济飞速的发展、人们艺术修养不断提高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的要求,人们向往自然、追求生态平衡和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植物美。于是,在植物造景中追求生态效果、提倡自然美已成为新的潮流。西方园林植物景观从规则式发展到现代的以倡导生态和人文相结合的植物景观,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除了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创造适合于人类生活所要求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