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安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2 太阳能电池的电气特性

太阳能电池的电气输出具有特定的电气特性。了解了这些特性后,可将光伏阵列设计成运行效率最大且将产生最大能量的电池阵。

太阳能电池的电气输出具有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的特性。这是电气输出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明请参见4.2.1节。

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具有一些重要参数和特性:

(1)ISC和VOC。短路电流(ISC)和开路电压(VOC),分别定义了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的起点和终点(4.2.1节)。

(2)最大功率点。太阳能电池将产生最大功率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上的点(4.2.2节)。

(3)等效电路。定义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形状的太阳能电池的内电阻(4.2.3节)。

(4)填充因子。基于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形状的太阳能电池的性能(4.2.3节)。

4.2.1 电流—电压特性曲线

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显示了电池所产生的电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每一种电流输出都有相应的电压输出。电流—电压关系取决于太阳能电池的内电阻,并受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程度以及太阳能电池的温度的影响。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如图4.3所示。

可通过设置可变电阻器串联太阳能电池产生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图4.4)。电流和电压将随着电阻的变化而沿着曲线改变。在最小和最大电阻下,有两个重要参数分别定义了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的起点和终点:

img

图4.3 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

img

图4.4 用于确定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的电路

(1)短路电流(ISC)。短路时的电流,即当电阻为零时的电流。这是太阳能电池的最大电流输出。

(2)开路电压(VOC)。开路时的电压,即当电阻最大时的电压。这是太阳能电池的最大电压输出。

对于ISC(R=0)与VOC(R=RMAX)之间的电阻,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给出了电流和电压组合。随着电阻的增加,电流减少,电压则增加。

每个光伏电池产生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均不相同,每个电流—电压特性曲线都不固定;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受到操作条件(即辐射和温度)的影响。进一步说明请参见第6章。

4.2.2 最大功率点

太阳能电池所产生的功率用电流乘以电压来计算为

img

定义

最大功率点(MPP)是电流—电压特性曲线上显示最大功率的点。它在负载电阻等于光伏电池的内电阻时出现。

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图4.5)显示了此功率输出。从图4.5中可看出,电流—电压特性曲线上有个显示最大功率值的点;这就是所谓的最大功率点(MPP)。该点在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的拐点处,出现在负载电阻等于内电阻时(即图4.4中电路中的可变电阻器的电阻等于电池内电阻时)。

最大功率点处电压和电流分别被称为VMP(最大功率电压)和IMP(最大功率电流),最大功率被称为PMP

需要重点提及的是,光伏电池不能自动获得最大功率点。

img

图4.5 电流—电压特性曲线上为每个点所设计的功率输出

4.2.3 等效电路

img

图4.6 串联和分流电阻的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

太阳能电池可用包含电流源、二极管和两个电阻器的等效电路(用简化的形式保留既定电路的所有电气特性的原理电路)来表示(图4.6)。这两个电阻代表了太阳能电池的内电阻,定义了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的形状。这些电阻具体如下:

(1)分流电阻(RSH或RSHUNT)。该电阻与电流源和二极管平行。低分流电阻允许电流泄漏通过电池结点,从而降低功率输出[图4.7(a)]。低分流电阻通常由制造缺陷所导致。

img

图4.7 分流电阻与串联电阻对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的影响

(2)串联电阻(RS或RSERIES)。这是与电流源和二极管串联的电阻。输出电流穿过串联电阻,因此如果输出电流大,它会以发热的形式造成功率损失[图4.7(b)]。串联电阻是太阳能电池中的“寄生”电阻,比如金属触点的自然抵抗。寄生串联电阻的影响是减少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的填充因子。

要点

高串联电阻和/或低分流电阻减少电池的功率输出,降低其性能。

4.2.4 填充因子

填充因子(FF)是一种操作特性,显示了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反映了电池内串联电阻值和分流电阻值。它将电池的实际最大功率点与电池的理论最大功率点相对比,这被定义为ISC和VOC(图4.8)的乘积。基于此,填充因子的方程式为

img
img

图4.8 填充因子为A区与B区之比

填充因子将在0与1之间,典型值如下:

(1)普通太阳能电池。0.6与0.7之间。

(2)合理高效的太阳能电池。0.7与0.85之间。

(3)劣质电池。0.6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