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环境治理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理论分析篇

第1章 水环境综合治理概述

1.1 杭州的水

杭州是一座山水城市,其环境优势既在于山,更在于水。水是杭州的灵魂,这座江南名城的形成与发展,与水紧密相关。它集江、河、湖、海、溪于一城,因河而兴、以湖为名、拥江而盛、傍溪而居、面海而栖,是一座“五水共导”的亲水城市。

1.江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钱塘江在历史上名“浙江”,浙江因此而得名。钱塘江有南、北两源。源出安徽省休宁县,从北源源头算起,全长668km,流域面积55558km2,其中在杭州境内的流域面积13227km2。钱塘江干流又称新安江和富春江。

新安江水电站兴建于1957年4月,1977年全部机组投入运行,是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电站,由本书的编著单位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大坝建成后形成的新安江水库,面积达580km2,湖面共有大小岛屿1078个,故有“千岛湖”之美誉(图1.1)。

钱塘江大桥是钱塘江上第一座大桥(图1.2),是我国自行建造的世界上第一座在流沙严重的涌潮河段建成的立体公路、铁路两用桥,由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设计。大桥于1934年开建,1937年建成,未及3月,由于抗日需要炸毁,抗战后修复通车。

2.河

杭州的河主要指京杭大运河和市区河道。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图1.3)。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全长约1794km。2014年,“中国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1.3 京杭大运河

图1.4 西湖

图1.1 千岛湖

图1.2 钱塘江大桥

图1.5 钱塘江大潮

3.

杭州历史上有名的湖有西湖(图1.4)、湘湖、白马湖,以西湖最负盛名。西湖既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完成后,现有水面面积达6.4km2,绕西湖一周近15km,平均水深2.27m。

4.海

杭州湾位于浙江省东北部,西起浙江海盐县澉浦镇和上虞市之间的曹娥江收闸断面,有钱塘江、曹娥江注入,是一个喇叭形海湾。杭州湾常出现涌潮或暴涨潮,以海宁潮(钱江潮)著称,是中国沿海潮差最大的海湾(图1.5和图1.6)。

5.溪

杭州有众多山泉,溪涧依峰势流转,随季节变化,时而涓涓细流,时而奔泻直下,令人流连忘返。九溪十八涧风景见图1.7。

1.2 杭州城市水系的历史变迁与特点

1.2.1 杭州城市水系的历史变迁

杭州城市水系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公元前222年起至今,先后经过了钱塘江、运河、西湖等主导期,每个主导时期都有着其相应的时代特点(表1.1)。杭州城市形态与水系关系演变见图1.8。

杭州城市水系发展时代特征一览表 表1.1

图1.6 杭州湾跨海大桥

图1.7 九溪十八涧

图1.8 杭州城市形态与水系关系演变图

1.2.2 杭州城市水系的特点

1.2.2.1 水系分级分片,人工调控明显

随着城市的发展,目前,杭州市内河道水系已经相当成熟,主要分为运河片水系(运西片、运南片)、上塘河片水系(运东片)、下沙片水系、上泗片水系以及江南片水系五大水系。各大片区水位情况及地面高程与各水系水位间的关系分别见图1.9和图1.10。

目前杭州市范围共有大小河道1449条,总长度7453km,其中山区溪流255条,长3981km;平原河网1194条,长3472km。杭州市区绕城公路以内有460条河道,总长度约1021.5km,其中1km以上有291条河道,总长度约873km(表1.2)。杭州城区河道分布现状见图1.11。

各片区河道分布情况一览表 表1.2

杭州城市水系人工调控明显,目前主城区在使用的现状排涝(包括配水)泵站82处,其中流量在1000m3/h以上的泵站65处,在使用的闸门83处,其中船闸10座。

1.2.2.2 河网密集,水资源总量丰富

杭州市水资源总量丰富,其中,钱塘江年径流量达到24.6亿m3,苕溪年径流量达到11.2亿m3,为城市各项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即便总量丰富,由于杭嘉湖平原地区受水污染影响,杭州属于水质型缺水。同时,由于降雨量减少,人口增加,工业生活用水量剧增等因素影响,可用资源量少。根据浙江省水利厅发布的《2015年浙江省水资源公报》显示,浙江人均水资源量2536.8m3(全国平均水平2100m3),根据《2015年杭州市水资源公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650.9m3,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

杭州水系密布,河网密集,计入钱塘江时水面率为12.8%左右,不计钱塘江时水面率为4.7%。根据《城市水系规划导则》,计入钱塘江杭州城市水面率属于Ⅰ级分区;不计入钱塘江杭州城市水面率属于Ⅲ级分区。河网密度达到1.2km/km2,高于一般南方城市,如广州为0.7km/km2,深圳为0.5km/km2,运河、西湖、西溪湿地、钱塘江以及密布的市区河网经人工沟通已经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杭州城的“血脉”。

图1.9 各大片区水位情况图

图1.10 杭州市市区平原部分地面高程与各水系水位间关系概化图

图1.11 绕城以内河道分布现状图

图1.12 西溪湿地与西湖三潭印月

1.2.2.3 水文化、水景观功能突出

杭州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水文化水景观在杭州城数千年历史传承中占据重要地位。西湖作为杭州的代名词,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传颂和赞美的诗篇。大运河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不仅发挥着经贸往来的功能,同时也是重要的社会聚集和文化交流场所。钱塘江以其独特的潮涌而举世闻名,钱塘观潮作为一大盛事一直延续至今。西溪自古被文人墨客视为休闲、养生、隐居和吟诗作画的佳境。水文化水景观已经深植于这片土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图1.12)。

1.2.3 杭州城市水系中的特色河道

1.人气旺盛的河道——中东河

在杭州市区中部有两条穿越市区南北的河流,即中河与东河(图1.13)。中河全长10.2km,开凿于唐代,南接钱塘江,北连大运河。中河的特色在于河上的桥梁,10km长的河段有近40座桥梁,其中有20多座历代修筑的古拱桥被完好地维修保留下来,这些桥大部分始建于宋代,一部分始建于明清。东河与中河平行,是一条位于老城区东部的河流,全长4.1km,开凿于唐代,现在东河河水靠中河补给。

2.水质清澈的护城河——贴沙河

杭州东部有一条比较宽阔的河流,这就是贴沙河(图1.14)。贴沙河亦开凿于唐代,全长6.3km,贴沙河的自然环境良好,自清代以后全河已不通舟楫,水质清澈。因此,浙江省的第一个自来水厂——建于1930年的清泰水厂就在贴沙河边,目前,供水规模达30万t/d。

3.西湖泄水通道——古新河

古新河是西湖泄水之河,全长3.8km(图1.15)。每当汛期遇到大雨,圣塘闸开启,滚滚的西湖水穿过涵洞奔涌而出,发出隆隆声响,在古新河口激起阵阵浪花,此时古新河水位陡涨,水流快速向北奔腾而去,此景虽不及水库大坝泄洪壮观,但也让人感到震撼。

4.最古老的河道——上塘河

杭州最古老的河道是上塘河,又名上塘运河,位于杭州东北,开凿于隋大业六年(610年),全长48km(其中杭州市境内28.07km)。上塘河是杭嘉湖东部平原南部的一条重要河道,又是当年进京水上通道,也是运河水系南排入钱塘江的主要河道之一(图1.16)。河道上曾经舟楫相望,航运极为繁忙。

5.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印象之河——浣纱河

浣纱河全长3.7km,在众多的杭城中老年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美好印象,那清清的河水、青石驳砌的河埠头、岸边的垂柳和河中的小船,曾经是城中难得的田园风光。浣纱河曾是西湖的泄水河道,1971—1973年,当时以建人防工程需要将全河填埋,上部筑路,下部建人防和排水暗渠。使得这条位于市区中心地段,充满生机的河道就这样消失了。1950年的浣纱河见图1.17。

图1.13 中东河

图1.14 贴沙河晨曦

图1.15 古新河

图1.16 上塘河

图1.17 1950年的浣纱河

1.3 杭州市市区河道整治工作历程

1.3.1 市区河道存在的问题

1.3.1.1 水系变少,河道泄洪滞涝能力下降

通过对南宋时期杭州市历史水系的分析研究(图1.18),可知目前杭州市区的开元路、西湖大道、浣纱路、武林路、体育场路等主要街道,以前均是河道,同时运河、西湖、市区河道相互贯通,居民出行基本靠舟,使得杭州市有“东方威尼斯”之称。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大量河道被填埋、淤积、断头,同时不少河道被裁弯取直,自然生态护岸被硬质驳坎代替。

水系变少,护岸变硬导致河道泄洪滞涝能力下降,其作为城市“绿色海绵”的功能消失,使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重;杭州是一个水灾害较多的城市,春季雨水较多,易形成春汛,6—7月进入梅雨天气,是洪涝灾害多发季节,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易形成台汛。城市的地理位置、水系特点也不利于防洪排涝工作的开展,“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形态决定了防洪工作的艰巨性。钱塘江、苕溪两大流域紧密相依,任何一面都有可能形成水患威胁,尤其是城北的苕溪流域防洪标准较低,径流调蓄能力不强,易暴发流域性洪水,水害已成为制约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水系变少,原有自然流畅,相互贯通的水系格局被打破,河道交通航运功能弱化,影响滨水经济的发展,无法为陆路交通分流。

图1.18 南宋历史水系分析图

1.3.1.2 水质恶化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给杭州市区水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沿河的工业企业、居民点、违章建筑产生的污水垃圾大量排入河道,河道以及西湖、西溪和运河的水环境质量也大幅度下降,多数河道水质为劣V类。90年代相关部门开展了一些水环境治理工程,但整治范围有限,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系统的规划,整治效果不理想。进入新世纪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五水共导”治水要求,河道实施了清淤、配水、绿化、截污、驳坎、保洁等一系列措施,西湖、运河、西溪湿地则按照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的要求,实施了科学的规划和系统的整治建设,水环境质量有了根本性好转,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距离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水质指标不理想,部分河道仍存在黑臭现象;三是河道富营养化比较严重,水生态功能散失。水质恶化使河道作为传统城市发展的黄金地带和生态景观轴线的地位消失,滨河生产生活的环境被破坏,旅游功能减弱,沿河土地利用价值下降,滨水经济发展停滞。

1.3.1.3 河道景观文化被破坏

随着城市的发展,滨水地区土地资源被掠夺性瓜分,各地块独立开发,公共空间被强行隔断,配套设施缺乏共享和衔接,河道综合功能弱化,普遍缺乏活力。沿河的景观建设各自为政,缺乏连续性;河道的硬质化、直线条使其亲水性与生态性越来越差,造成“千河一面”,河道特色难以体现。部分河道的消失使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彻底丧失;保留的部分河道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缺乏对沿河历史文物古迹的有效恢复、保护和利用,使得河道作为文化的载体功能受到破坏。

1.3.2 河道整治工作历程

从建设管理的角度来看,杭州市区河道治理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起,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疏浚”为主的计划体制。

杭州市先后对余杭塘河、中河、东河和贴沙河等河道及西湖进行了疏浚工作。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产业发展受市场和投资的影响较小,河道污染物排放很少,河道治理也处于计划之中。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治理阶段。

中东河治理拉开了杭州河道整治的序幕,中东河治理堪称杭州河道治理历史上一项浩大的工程。中河、东河是纵穿市区南北的两条唐代古河道,由于运输、泄水和饮用等功能的逐步淡出,年久失治,淤积污染严重,影响城市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杭州市就对中河、东河进行了多次疏浚。从1983年开始,结合旧城改造,重点对中河、东河总长达10多公里河道进行了历时5年的综合整治,拆迁沿河单位300多家、居民7000多户,拆迁人口2.7万人,进行了全线的驳坎、绿化工程,辟建了十里河道绿带走廊。

第三阶段:1996—2006年,综合整治阶段。

自1996年杭州市八届人大第六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杭州市区河道综合整治的决议》至2006年,通过10年三轮河道整治(表1.3),杭州市已完成18条总长约80km的市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总投资20多亿元,提出了“河道综合整治”概念。

三轮河道整治情况表 表1.3

其中,2001年杭州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市区面积从683km2扩展到3068km2,延续千年的以西湖为核心的“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形态格局被完全突破,在实现城市空间形态历史性转变的过程中,杭州市提出了从“五水共存”到“五水共导”的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战略(图1.19)。“共导”就是共同作用,引导城市新的空间形态。在实施“五水共导”战略的过程中,杭州市首先从“河”入手,一是因为河道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是改善人居、促进和谐的重要载体;二是因为杭州市近年陆续实施了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西溪湿地保护工程、运河保护工程等,围绕市区河道的整治工作需要跟上脚步。

从2003年2月杭州市十届人大第3次会议通过《关于实施引水入城工程加快城区河道整治的决议》开始,城区河道进入突出水景观塑造的河道整治与更新阶段,真正意义上体现了河道有机更新理念,开始重视河流的生态景观需求、河流与经济社会的反哺共生关系。

图1.19 “五水共导”示意图

第四阶段:2007—2013年,综合保护开发阶段。

2007年,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做出实施“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的重大决策,决定从2007年起重点对绕城公路内长度1km以上的290多条河道,从“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旅游、水开发、水交通”七个方面,根据“三统三分”原则,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筹资、分级建设、分级管理,按照“截污、护岸、疏浚、引水、绿化、管理、拆违、文化、开发”18字方针,围绕“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12字目标,按四个整治等级(表1.4)实施了杭州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该阶段内共完成整治河道213条,河道整治长度约580km,总投资接近70亿元,贯通沿河慢行系统约580km,新增、改造和提升绿化面积约780.3万m2,清淤956.3万m3

河道整治等级分类表 表1.4

第五阶段:2013年至今,重点攻坚阶段。

河道建设工作在“十二五”期间由七个方面统筹考虑的“综保整治”阶段向注重河道防洪排涝和水环境等基础性功能的“突出重点”阶段进行了转变。2013年,针对浙江省多地环保局局长被“邀请”下河游泳,以及2013年10月上旬强台风“菲特”正面袭击浙江省引起的余姚市等地严重洪涝灾害等事件,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适时地提出“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通过治水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倒逼经济转型升级。2014年开始,河道整治作为“五水共治”中治污水、排涝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合“省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内涝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市人大询问市政府清水治污工作的审议意见” 和“市政协关于深化五水共治工作的分析和建议”等文件精神基础上,按照新标准、新要求,以有效改善河道水质、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为目标,加快推进河道建设。

据统计,2013—2015年上半年,杭州市共整治城市河道31条(段),打通断头河9条(段),完成闸站建设9座,累计实施了闸泵站设施改善项目140余座,河道水质改善,综合管养水平提高,工程量统计见表1.5。

“十二五”期间河道建设工程量统计表 表1.5

1.4 杭州市市区河道整治的特色与经验

1.4.1 健全建管机构,理顺体制机制

完善的体制机制是河道整治的基础与保障,结合杭州城市河道的具体情况以及城市建设的经验,杭州市建立了以“河长制”制度为核心、以“统一领导”“两级联动”“三位一体”为特点的一套成熟组织架构,确保河道整治工程能够科学地、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实施。

1.4.1.1 建立“河长制”管理机制

“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相应辖区内河道的“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为引领治水总体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模式,杭州市成立了由市环保局、市城管委、市林水局联合组成的“河长制”工作办公室,下设绕城内、外河道“河长制”两个工作组,分别由市城管委、市林水局负责。通过四个方面举措落实“河长”的职权和责任,统筹全市河道治理。

1.责任到人

杭州市按各级河长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了市、县、镇、村4级河长体系。由市委书记担任总河长,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市政协主席等主要领导为副总河长;市四套班子32位领导分别担任22条市级河道的正副河长。市河长办制定了《河道水环境治理方案编制导则》和《河长标志标识牌规范》;建立信息报送和通报制、督查制、例会制、日常巡查制等工作制度,有效保障工作推进。党政负责人作为“责任河长”对领衔的河道管理行使相应管理职权。各级河长承担起了对市区河道建设和管理的责任,将河道有机更新和治污管理有机结合,在地方法规的指导下通过治好、管好、用好河道水系,实现“六态共生”“四域并进”。截至2016年12月,全市3223条河道共有5037位由党政相关负责人担任的河长,其中2756名乡镇级以上河长、2281名村级河长。

2.职责明确

河长一共有10项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管好辖区内河道截污纳管工程;二是做好河道日常巡查工作,确保河岸无垃圾、河面无漂浮物、生活污水零排放等,确保污水不出“自家门”。“河长制”在实施过程中,实行“一河一档、一河一牌、一河一队”。所谓“一河一档”,就是将河道的基本概况、水质、排污口、公建单位污染源等信息进行记录;“一河一牌”是指在河道显著位置设立河(段)长公示牌,标明河道名称、级别、长度、起止点、河(段)长人员、养护单位、监督电话等内容,方便居民举报;“一河一队”是指每条河道根据“属地管理”原则设立志愿者队、巡查员队,对河道水质进行巡查监督。

3.部门呼应

各相关责任部门协助“河长”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履行本部门水环境治理职责。如公安部门推出“河道警长”;市农办加强对农家乐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监管;交通运输部门加大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管理力度;农业部门强化对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种植业农药化肥的监管;林水部门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监管,严厉打击河道采砂等环境违法行为;城管部门不断健全跨区执法联动机制、联合整治机制,加强市区河道执法和管理;此外市环保部门成立了市环境犯罪侦查支队。

4.共同监督

充分发挥绿色浙江等社会组织力量,进一步拓展了社会参与治水渠道。2014年,杭州市首次公布了47条黑臭河道的56位“民间河长”,试点新形势下的全民治水新举措。至2016年年底杭州共聘请1418位市民担任“民间河长”。与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的“责任河长”不同,人民群众担任“民间河长”,协助“责任河长”实行治水工作的监督检查职责。通过“民间河长”的日常监管,弥补了“责任河长”工作的局限,填补了工作的空白,使河道治理工作真正实现24h无死角,360°无盲区。杭州市还组织和鼓励广大市民群众担任“护水志愿者”。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有7512名巡河、护河志愿者,5000多位民间河道观察员。

1.4.1.2 完善综合治理体系

1.“统一领导”

杭州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坚持“统一领导”原则,杭州市政府建立了以副市长为组长的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充分利用“河道综保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重大平台”和工作职能,加强跨区河道计划统筹,安排余杭区的花园桥港、邱家桥港等河道与主城区河道同步建设,避免出现“上游污染下游”情况。两区界河除同步建设外,采取共同委托代建的方式,避免“对岸影响彼岸”的情况。

2.“两级联动”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杭州成立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后,为进一步加强领导,理顺关系,各区、管委会相继成立了对应的河道整治机构,做到机构、人员、责任“三落实”。

(2)建立规范例会及“三报”制度。领导小组组长定期组织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及时协调解决河道综保工程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每半月召开一次现场工作例会,解决各类现场对接会、协调会中各类问题。

(3)工程实施方案等配套保障措施落实到位。《杭州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实施方案》经市政府批转实施后,河道整治标准、实施计划、工程考核奖励办法、资金拨付办法、土地利用政策等配套政策相继出台明确。

图1.20 杭州市涉河管理体系及分工示意图

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市级层面成立市一级的河道建设管理部门,分别是杭州市市区河道整治建设中心和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各区则下设区一级的区级河道整治建设中心和管理中心,市区两级建设管理单位各司其职,负责市区两级河道范围内的建设管理工作,确保市区两级全力推进市区河道综保工程。杭州市涉河管理体系及分工见图1.20。

具体对建设而言,市级河道由市河道整治建设中心负责整治。资金上,在河道沿岸5m线内的,市级河道的建设资金由市财政100%承担;5m线外的,市级河道的建设资金由市、区财政各自承担50%。区级河道由区河道整治建设中心负责整治。资金上,又按独立区的河道和非独立区的河道来定性,独立区的河道建设资金由该区财政100%承担;非独立区的河道建设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各自承担50%。

河道管理上,市、区两级河道监管中心分别负责市、区两级河道红线范围内的设施维护、设备运行、水面清洁、防汛排涝、清淤疏浚、水质监测和调配水运行等。杭州的城市河道长效管理模式可具体分为市级直接管理型和区级属地管理型。市级直接管理型:即河道管理由市级领导机构统一组织和指导,市财政安排全额资金,通过政府招标方式将河道水域保洁、绿化养护、河岸设施维护工作交由专业养护管理单位负责。区级属地管理型:即河道管理由区级领导机构统一组织和指导,市财政和区财政按照4∶6的比例安排资金,通过区政府招标方式将河道水域保洁、绿化养护、河岸设施维护工作交由专业养护管理单位负责,但同时接受市级领导机构的监管。

3.“三位一体”

在市区河道综保工程中,积极听民声、纳民意,实践党政、市民、媒体“三位一体”的共创机制。积极与社区联动,与河道沿岸的30多个街道(镇)、70多个社区(村)进行共建,聘请沿线义务行风监督员200多个,并将社区共建作为常规动作抓好抓实。积极与市民联动,打造“红楼问计”品牌,适时向市民和沿线居民通报工程情况,向人大、政协代表、专家学者、沿线街道、社区主任、书记、市民代表征求意见。积极与媒体联动,建立了定期沟通机制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党政、市民、媒体的“三位一体”互动已成为河道综保工程有力的“助推器”。

1.4.2 重视规划标准,做到按章办事

杭州非常重视涉河法律法规、操作层面的实施细则、涉河规划的编制。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以法“治”河、按章建设,通过地方法规、管理办法和建设导则等多个层面,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河道建设与管理制度,确保河道综保工作有章可依、有章必依、依章建设。

1.4.2.1 政策

《杭州市城市河道建设和管理条例》于2013年10月正式实施,充分发挥《杭州市城市河道建设和管理条例》提供的法律支撑“重大平台”的作用,按照条例赋予的城市河道建设管理机构职责,强化设计批复、工程变更、资金拨付、预决算等重点环节内控管理,强化对区级河道的绩效考核管理和对项目代建单位的管理,强化河道建设实施过程中监督与执法,为河道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通过制订《杭州市城市河道整治建设设计导则》与《杭州市城区河道整治建设建设施工管理导则》并推广应用,促进了工程建设管理的规范化;通过出台《河道项目代建单位管理办法》、修订《河道综保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办法》和《杭州市区河道资金拨付管理办法》等内控制度完善工作流程,为河道建设提供切实可循的程序规范,推动了水质改善由“单一截污治污”向“综合生态治理”的转变。杭州市涉河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见图1.21。

图1.21 杭州市涉河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

1.4.2.2 “1+5”河道规划

河道管理是一项既复杂又长期的工程,需要兼顾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需要面对当前的困难与未来的问题,需要应对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因此除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管理的规范性和高效性以外,还需要制定科学的规划,并且严格地执行规划是河道治理与管理的前提。

图1.22 杭州市“1+5”的河道规划

在杭州河道治理与管理工作中,各级部门和单位高度重视规划的系统性、超前性和权威性,坚持“高品质建设、高效率利用、高效能管理”原则。为此杭州先后制订了《杭州市区平原河网整治规划》《杭州市市区城市河道长效管理规划》《杭州市防洪减灾规划》《杭州市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等17项规划和行动计划。特别是《杭州城区水系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规划》编制完成后,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力推进《杭州市区河道交通航运规划》(含旅游专项)《杭州市区河道景观体系规划》《杭州市主城区河道沿线土地利用规划》《杭州市区河道配水规划》《杭州市市区城市河道长效管理规划》“五个规划”编制工作,形成以河道为中心的“1+5”的规划体系。这是杭州在河道整治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五个规划”用于指导河道综保工程建设和管理后,能有效地改观河道景观,改善河道水质,缓解交通“两难”,还河于民,真正实现杭州市民“依河而居”的梦想。杭州市“1+5”河道规划体系见图1.22。

图1.23 杭州城区河道交通航运网规划图

领导小组还建立了规划方案“1+1+5”审查机制: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专项规划协调专家委员会,下设设计方案专家评审、历史文化专家评审、河道水质专家评审、景观方案专家评审和旅游方案专家评审五个专业组。所有规划方案先由专家评审后再提交领导小组审查,发挥了科学把关的作用。河道交通航运网规划及见图1.23,河道主要廊道及重要节点见图1.24。

图1.24 杭州城区河道主要廊道及重要节点规划图

杭州水系文脉的总体空间架构为一轴兴五片,两带连四区,三块风水地,六点特色显。

(1)一轴。即钱塘江现代文化发展轴,引导现代文明的潮流。

(2)五片。结合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确定的之江度假区、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火车东站、下沙副城五个现代文明片。

(3)两带。即京杭运河和萧绍运河两条历史文化带,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传承。

(4)四区。四个水文化资源聚集的历史文化区,即主城老城区、萧山老城区、半山历史文化区、三墩历史文化区。

(5)三块。指西湖风景区、湘湖旅游区、西溪湿地等三个风水宝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杭城雅文化兴盛的源泉。

(6)六点。六个水文化节点,指长河的长河老街、官河的西兴老街、运河的拱宸桥西历史文化街区、运河与小河交界处的小河直街、沿山河与五常河交界处的留下历史地段以及备塘河的笕桥近代文化点。前四个是以清末民初杭州城市风貌为特色的文化节点,留下历史地段是反映历代杭州城市风貌的文化节点,览桥近代文化点以民国时期杭州城市风貌为特色的文化节点。

此外,杭州针对河道水环境也做了大量的规划及课题研究,涵盖截污纳管、初雨污染、市场化保洁、水质监测、垃圾清运、生态修复等河道综合治理与保护的各个方面。

1.4.3 秉承有机更新理念进行建设

“有机更新”即“按照事物内在的发展规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事物的更新与发展”。杭州市市区河道综合保护工程秉承河道有机更新理念,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自1996年杭州市八届人大第6次会议通过《关于加快杭州市区河道综合整治的决议》开始,此阶段河道综合整治仍是以水利功能治理为主的河道整治与更新阶段,并未突出城市河道的有机更新理念。在这轮河道整治工程中,主要进行的是拆迁、清淤、截污、绿化等工作,河道线型按照规划线型确定,驳岸多采用重力式挡墙和块石混凝土材质,河道两岸恢复公园式绿地,通过拆迁减少污染源,由引配水增加水源,稀释污染物浓度。

第二阶段,从2003年2月杭州市十届人大第3次会议通过《关于实施引水入城工程加快城区河道整治的决议》开始,城区河道进入突出水景观塑造的河道整治与更新阶段,真正意义上体现了河道有机更新理念,开始重视河流的生态景观需求、河流与经济社会的反哺共生关系,以“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为整治目标,创建了以河道整治带保护、带改造、带建设、带开发、带管理的河道有机更新模式,针对综合整治前河道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充分运用有机更新理念进行河道综合整治。

1.梳理水系脉络,恢复水系的自然与生态

针对平原地区河道水流不畅的情况,杭州市专门编制了《杭州市区河道畅流工程规划》,最大限度消除断头河,沟通河道,使市区河道联网成片,互联互通,不仅提高了河网调洪蓄涝的能力,也有利于改善河道水体水动力条件,保障水质。代表性工程是新开挖九沙河,改善了城东片区东西向排涝主干河道少的格局,同步解决了德胜路积水问题,为今后城东片区排涝格局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新控排沿河道见图1.25。

沿河构筑慢行交通系统,以河道为中心构建生态廊道,凸显河道的生态景观功能。代表性工程如新中东河,通过设置地道、栈道、公共自行车租用点,形成完整的慢行系统(图1.26),全长达到16km。

同时重视河道的通航功能,通过整治河道和改造桥梁,实现“五水贯通”和“五水联运”,形成完善的水运交通航运网络,减缓市区交通堵塞,构筑“水上巴士—自行车”的绿色交通网(图1.27),打造低碳交通体系。杭州从2008年开始逐步形成了濮家—拱宸桥、武林门—五常港、打铁关—半山站、武林门—汽车西站、坝子桥—梅花碑等5条水上旅游线路,水上线路总长63km。年客流量从2008年的19.5万人次,发展到2014年的132.1万人次(表1.6)。水上黄金旅游线路串联杭州的最重要景区见图1.28。

图1.25 新挖排涝河道

图1.26 中东河慢行交通系统

图1.27 水上巴士

水上公交客流量表 表1.6

杭州市河道整治在河道线型上随弯就弯、减少征地拆迁、节约工程投资,整治后的河道与周边环境更加和谐,进一步打造具有个性魅力的城市水环境。代表工程有小河直街滨水区的整治和更新(图1.29)。在护岸建设上,由以前的单一硬质护岸发展为形式多样的生态护岸,河岸带环境有利于岸栖生物共生。代表工程有南黄港河道治理,采用以树根桩和松木桩为主的自然原型护岸。

图1.28 水上黄金旅游线路串联杭州的最重要景区

图1.29 小河直街历史街区

2.多角度全方位改善水质

采取截污、清淤、引配水、生态修复等措施,全方位改善水质。

从2004年开始,杭州市进行全市范围的截污纳管改造工程,目的是针对污水系统的混接乱建现象进行整顿和整改。经过几年的实施,摸清了现状污水管网的情况,同时在工程实践过程中更加深入认识污水系统。在河道整治过程中,75%的河道敷设了沿河截污管道。沿河敷设截污管道成为改善水环境实现“水清”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在沿河有条件地区设置截流管,污水就近排入污水管网;无条件纳管的地区,设置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水体。代表工程有十字港河,通过在河岸带设置曝气生物滤池进行点源治理。历年杭州城区河道的沿河截污工程统计见表1.7。

历年城市河道截污统计表 表1.7

图1.30 胜利河美食街夜景

通过河道清淤疏浚,消除河道内源污染,提高防洪能力,清淤过程中采用环保清淤模式。代表工程有胜利河的清淤疏浚,采用旋挖式清淤机进行环保清淤(图1.30)。

图1.31 三堡引水工程

通过引钱塘江水至内河和西湖,弥补杭州市年降雨量分布不均以及平原河网水流缓慢引起的水质差的不足。自2000年起,通过新建、改建、维修等多种办法,充分利用各类水利设施,实施河道配水,在短期内相当有效地改善了市区河道水环境。如2007年3月建成了三堡引水工程(图1.31),通过从钱塘江引水,运河水量从原来3.5亿m3提高到5.0亿m3,运河水质发生显著变化;珊瑚沙引水工程,萧山西水东引小砾山输水河工程,以及加快河道整治,都为杭州的配水和水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打下了良好基础。钱塘江引水至西湖的太子湾公园出水口见图1.32。

杭州市在河道综合保护工作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原位修复水质改善措施,具体内容和应用情况统计见表1.8和图1.33,代表工程有后横港(图1.34),采用投放食藻虫和种植沉水植物以恢复水质。

图1.32 钱塘江引水至西湖的太子湾公园出水口

图1.33 河道原位修复

图1.34 采用食藻虫和种植沉水植物进行水生态修复的后横港

杭州市市区河道水环境原位治理技术应用汇总表 表1.8

图1.35 运河主城区段总体亮灯工程

重视面源污染,积极开展城市低影响开发以及初期雨水的治理研究,代表工程有新塘河,通过在河岸带建设滞留湿地等工艺净化初期雨水。

3.充分挖掘河道的景观文化价值

在河道整治中,杭州市秉承“城市美学”,充分发挥河道的景观文化效益。根据河道自身及周边的特点,塑造景观,主要从软质景观(地形、水系与植物等)、硬质景观(园路、建筑、景观小品等)以及夜景灯光(功能性照明、植物绿化照明、小品及建构筑物照明、驳岸、桥梁照明、水景照明等)三个方面着手,其代表性工程是专门邀请的法国国际夜景规划大师打造的运河主城段总体亮灯工程(图1.35)。

图1.37 中东河桥下空间创作

将桥梁整治与文化挖掘相结合,即桥梁整治以文化挖掘为依据,文化重现以桥梁整治为载体,以人为本进行桥梁整治,使市民能在桥上行,桥下休闲观光,其代表工程是中东河整治工程(图1.36)。在桥头增加桥名牌、撰写相关的历史典故,丰富桥文化的内涵,在桥下空间进行文化创作(图1.37),通过设计桥下浮雕、壁画、石刻、彩绘,以及设置桥梁小品等多种形式,反映桥梁的历史文化(图1.38)。按照一桥一景来改善,使沿线成为一座桥梁历史博物馆。对特殊河段,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和乡土文化,进行重点保护开发,如拱宸桥(图1.39)、小河直街历史街(图1.40)区、富义仓遗址(图1.41)等。

图1.36 中东河历史文化节点及桥下空间创作分布图

图1.39 拱宸桥余晖

图1.38中东河历史文化节点

图1.40小河直街历史街区

图1.41 修旧如旧后的富义仓遗址

1.4.4 以“五化”为总要求进行长效管理

面对日趋加重的河道管理任务,为实现对城市河道的科学、规范、务实和高效管理,杭州市在河道管理中坚持以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为总目标,以“五化”(洁化、净化、序化、绿化、安全化)为总要求,辅以智慧化管理的先进理念与手段,不断强化城市河道的长效管理,逐步展现了生态、景观、安全、民本型城市河道新形象,取得了较好成效。

1.洁化要求

坚持保洁标准。根据《杭州市市区城市河道养护管理技术要求》,以“水面三无”(无垃圾、无漂浮物、无油污)和“河岸六无”(无垃圾、无杂物、无积水、无污垢、无青苔、无破损)为洁化标准。

拓宽发现渠道。实现市区两级巡查监管的日常化,及时发现并抄告城市河道问题;联合数字城管开展河道专项整治,同时通过“12319”热线等渠道受理市民投诉,进一步拓展城市河道问题的发现手段。

实施市场养护。招聘专业河道保洁公司,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河道保洁职责,及时打捞和清洁河道垃圾,确保水面清洁,河岸整洁。

加大考核力度。按照“管理定额化,定额考核化,考核日常化”的要求,加大对河道保洁工作的考核力度,促进城市河道“洁化”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2.净化要求

根据职责分工,在河道建设完成后,日常的管养均由河道管理部门执行,包括水质的维持。因此,除了在河道建设过程中实施的截污纳管、引配水、河道清淤外,在河道管理过程中,管养部门积极探索河道净化,通过各种水环境治理措施,积极有效改善水质。

3.序化要求

查处违章搭建侵占河道行为。通过及时清查和电话举报,及时对城市建设施工方在河道内架设污泥管偷排污泥行为进行查处,并依法对河道建设方及沿河社区居民侵占河岸搭建的工棚、扩建的房屋进行拆除。

劝阻在河道内钓鱼、捕鱼及洗衣行为。随着市区河道水质的改善,河道钓鱼捕鱼、游泳、洗衣等现象越来越多。特别是在贴沙河、余杭塘河和五常港等水质较好的河道,上述现象尤为严重。为此,河道监管部门联合执法部门进行联合执法,联系媒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4.绿化要求

落实河道设施一体化管理。进一步明确城市河道绿化政策,由市财政局将城市河道绿化管理养护经费统一纳入城市管理资金计划的河道长效管理专项资金内,全面推进河道水面、绿化、慢行系统等设施一体化管理,为城市河道绿化纳入长效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做好市管河道绿化的移交接管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强与林水部门的沟通,切实做好市管河道的移交接管工作,以实现对市管河道绿化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养护和统一监管。

明确河道绿化管养的标准。要求做到“绿化五无”,即无死树、无缺枝、无枯枝、无杂草、无裸露。

5.安全化要求

完善防汛应急预案。立足“抓早、抓实、抓细”,制定落实城市河道防汛防台工作预案,建立健全了防汛工作责任制。

完成了防汛指挥系统建设。实现与公安、气象、林水、数字城管等资源的整合共享,基本实现了视频会商和防汛预案、点片抢险预案、防汛物资储备调拨的数字化。通过设立视频监控、水位测报和雨量监测站等,为防汛指挥决策系统提供实时信息。

深化防汛检查督查督促整改机制。重点抓好汛期涉河工程围堰管理,对检查发现的防汛隐患进行跟踪督查,对问题整改逐一登记销号,每半月进行一次通报。

开展河道设施专项清查活动。每年汛期前后,组织人力对河道的防汛设施以及河道行洪状况进行检查,查患补漏,检破修残,同时清除河道淤泥、废弃垃圾和各类阻水物,确保河道畅通。

6.智慧化要求

实现精确管理的必然需要。传统的城市河道管理模式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不能实时掌握水情、不能及时发现违法排污事实。河道数字化建设是破解城市河道目前管理模式所面临问题的重要手段与载体,也是真正实现城市河道管理现代化、智慧化的重要路径。杭州市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是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试点。

融合多技术共同打造智慧河道管理平台。城市河道数字化建设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通过将河道管理与数字城管对接,利用GIS、GPS等现代信息技术,将河道空间数据与后台云处理结合,构筑了良好的城市河道监管平台。在制度上河道的数字化管理与“护水志愿者”“民间河长”等民间力量通过信息化平台相衔接,构筑全方位的河道管理系统,更好地融合行政管理和社会监督的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强化河道监管。通过智慧河道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将地理信息系统、动态监管、辅助决策与社会参与融入城市河道信息化建设,将是杭州市城市河道信息化建设实现智慧化的发展道路,也是杭州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杭州的河道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以基础数据标准化、监测监控实时化、设施管理全程化、涉水安全监管联动化、系统报警自动化,实现智慧河道建设和管理。

1.5 综合治理的成效

截至“十二五”末,以“改善水质”为核心,完善河道功能,基本完成绕城范围内1km以上291条河道的整治,形成 “水质良好、水流通畅、特色通航、品质慢行、景观优美、宜居繁荣”的城市河道。

1.5.1 环境效益

从钱塘江(杭州市区段)和运河干流(杭州段)“九五”至“十二五”期间的水质,可看到各个时期尤其是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水质改善的成效(表1.9和表1.10)。

钱塘江(杭州市区段)水质变化一览表 表1.9 单位:mg/L

运河干流(杭州段)水质变化一览表 表1.10 单位:mg/L

杭州市区主要内河水质近二十年的变化也十分明显(表1.11~表1.14)。

中东河水质变化一览表 表1.11 单位:mg/L

贴沙河水质变化一览表 表1.12 单位:mg/L

新开河水质变化一览表 表1.13 单位:mg/L

上塘河水质变化一览表 表1.14 单位:mg/L

河道水质变化情况表明,钱塘江(市区段)、运河干流(杭州段)以及主要内河中东河、贴沙河、新开河、上塘河水质“十二五”期间均明显改善,钱塘 江干流下游段富营养性物质明显减少,大部分河段基本消除了黑臭现象,其中结合珊瑚沙引水工程,城西余杭塘河以南地区、城中中东河、城北上塘河等区域河道水质基本消除劣Ⅴ类,城西河道大部分水质达到Ⅳ类要求(图1.42和图1.43)。

图1.42 城市河道引水配水

图1.43 水质改善后的东河水清景明

1.5.2 安全效益

杭州主城区属于太湖流域,运河是主要的排涝通道。通过河道的整体治理,实现洪涝水就近排出,既有利于降低杭州市区洪水位,同时也减轻了杭嘉湖区以及下游上海市的防洪排涝压力。按照治理标准,满足防洪排涝要求河道60条,占所有骨干河道80%。目前,骨干河道大部分已整治完成,防洪排涝能力较好,实现了“防洪水、排涝水”的目标。

1.5.3 景观休闲效益

1.水景观得到丰富

通过河道整治,在河道沿岸设置河埠头、码头、亲水平台,形成形式多样的河岸线,方便了居民亲水活动;在沿河绿带、桥下空间布置公共艺术、小品、亭廊座椅,既方便游人休息、观赏,又使公共空间富有艺术性和人文气息。整治后的胜利河沿线景观见图1.44。

图1.44 整治后的胜利河沿线景观

图1.45 多样化的沿河慢行系统

2.综合性功能得到拓展

近五年,沿河新增绿化201.4万m2,形成了鲜活的沿河城市文化景观带;新增滨河慢行系统长123km,滨河慢行系统骨干网络基本形成;开通“水上巴士”线路43.6km,主城区骨干通航网络基本成型,为市民提供了另一种出行途径,同时增加了市民休闲娱乐内容;通过中东河、西塘河等河道综保工程对历史文化的挖掘与展示,使河道公共空间富有了艺术性和人文气息。上述综合功能的拓展,使城市、河道和人的生活和谐共生,改善了沿河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了生活品质。

1.5.4 社会效益

1.河道整治工作得到广大市民的肯定与赞扬

以中东河综保工程为例,通过国家统计局杭州市民情民意办公室对沿线社区、单位等发放的2000余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城市河道综保工作评价较高,92.1%的市民表示了解新中东河整治的民意决策过程,有99.5%的问卷表示支持新中东河综保工程,市民对中东河工程整体评价的满意度值为85.9%,创造了杭州城建历史的新高。

2.河道整治工作激发市民对于共享共建品质之城的热情

一位居住在河坊街的居民不分昼夜酷暑严寒,用摄像机每天拍摄记录凿路为河的工程进展,并制作了名为《800年后的重逢》的自拍纪录片,该片集中表达了杭州市民对水系沟通的期待、对城市建设者的慰问以及对于杭州城市河道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该片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市民真心诚意的拥护才是杭州河道建设工作真正的口碑。

3.河道整治工作为市民生活提供极大便利

全市区贯通的沿河慢行系统达到了668km,其中骑行道路39km,在全国范围内走在前列(图1.45)。特别是与城市免费公共自行车换乘点结合布置,极大地解决了居民从城市公交到目的地之间1公里内的交通问题,是打造低碳城市的新亮点,也是推进杭州深度旅游发展的新举措,从目前市民对沿河步行道的利用频度来看,市民对此持有较高的接受度,杭州电视台等媒体采访得出的结果,也显示沿河慢行系统已经越来越成为居民休闲、健康、娱乐的选择。

1.5.5 文化效益

河道整治建设立足于以人为本、改善沿河人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通过河道有机更新,保护、挖掘和传承了历史文化,使城市、河道和人的生活和谐共生,形成了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城市文化景观。

1.历史文化景观得以重塑

在2008年“新三河”整治中,余杭塘河、上塘河与胜利河黄金旅游线路的打造,紧密围绕了运河申遗工作,充分利用桥梁下空间、河道节点等布局富有浓郁历史文化的景观,挖掘展示了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雕塑、浙江中药浙八味古迹、三官堂抽水牛车等10多处杭州历史文化古迹,再现了古时风貌,使历史文化串珠成链。

2.历史文化元素得以挖掘

在2010年中东河整治中,对河上52座桥梁的保护和修缮使杭州的河道成为一座鲜活的“桥梁博物馆”。结合南宋皇城遗址公园、运河与西湖申遗等工作,河道综保工程挖掘了一大批精品历史文化元素,包括江南青瓷文化雕塑、民族生活图景雕塑等将其镶嵌或者融合到沿河的现代景观中,勾连起人们对于杭州城市的记忆。特别是五柳巷历史街区,全面保留历史建筑信息,做到了最小干预,为杭州留下了为数不多的原真性的民居建筑群。

3.历史文化内涵与河道整治完美融合

一系列综合保护与整治工作使得城市历史文化景观与河道功能和谐共生,不仅受到了市民的欢迎,而且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杭州电视台《我同你说》栏目开播连续8期的“新中东河八景”的评选,受到了市民的热情参与,有老杭州市民甚至专门制作了PPT来表达自己内心对于杭州水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可以说这些文化历史挖掘与展现工作,对于城市文化与城市历史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也为游客走进杭州、了解杭州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窗口,是杭州一张全新的水文化名片。

1.5.6 生态效益

1.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2007年至今,河道综保工程累计清淤956.3万m3。通过引配水和栽种本地水生植物等手段,极大地提高了水质和水体的自净功能。市区除部分河道以外,河道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Ⅴ类及以上的要求(其中城南、城西区域河道已达到Ⅴ类水质标准)。特别是老城区的中东河生态修复更为显著,其中东河已经从劣Ⅴ类恢复到Ⅲ类水标准,水体能见度提高了4倍,彻底实现了水清景美的初步目标。

2.改善水体生态系统

新增并优化了沿河绿化,仅“十二五”期间新增、改造和提升绿化面积约980万m2。将大部分水泥浇筑的平直岸线恢复为生态岸线,在水体中投放了多种鱼苗、蟹苗,全面提高了水体的生态效应,也提高了城市的温室气体减排效能。目前在余杭塘、备塘河等河段上,白鹭与水鸟的身影经常出现,这里也成为垂钓者热衷的新天堂,城市河道不再是脏臭的代名词,而是重新焕发了水清景秀的新生机。

1.5.7 经济效益

河道整治全面改善了滨河城市空间环境,促进了地区的产业调整升级。河坊街291m的沟通段在开凿以后,两岸物业形态发生较大变化,新增了大量的宾馆、饭店等商业内容介入。胜利河的改造将衰败的小巷提升为国家级美食一条街,目前,胜利河美食街每天客流量8000~10000人次,街内各商家和经营户日均总营业额达到35万元以上,节假日达到50万元以上,成为城市地块复兴的典范。

由于河道沟通、慢行系统及水上巴士的启动,为杭州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大大丰富了游客的旅游内容,延长了游客在杭州驻留的时间。

部分河道治理前后对比表见表1.15。

部分河道治理前后对比表 表1.15

续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