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流域常见水生生物图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流生态系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化、工业化与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使河流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河道断流、水体富营养化、生境破碎与退化、河流自然流态改变以及物种多样性减少等,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也是关中地区的母亲河。渭河生态系统的健康对于关中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一方面,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与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与生活用水不断增加,渭河河道径流急剧减少;另一方面,自从三门峡水库建成运行后,渭河挟沙能力下降,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抬升,河道萎缩明显,泄洪能力不断降低;加上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造成局部区域地面沉降。种种原因导致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河道内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河流生态功能急剧退化,渭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解决渭河流域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水资源管理的当务之急,恢复和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成为流域管理的首要目标。

作者近年来一直从事有关渭河流域水循环演变规律分析、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据了解,20世纪80年代曾有人对渭河流域水生生物进行过较为系统的普查工作,但自此以后20多年来,尚没有发现任何人开展过类似的调查工作。在前述科研项目的支持下,作者及其所在的科研团队先后于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三年共4次对渭河流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水生生物采样工作。在对渭河流域进行以着生藻类、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为主的水生态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渭河流域着生藻类、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的群落特征,并对主要水生生物物种进行了详细记录。为便于今后在渭河流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在上述4次系统采样的基础上,结合室内鉴定工作,形成了本图谱。本图谱内容较为丰富,有助于明确和把握人类干扰环境下渭河流域的水生态系统现状,也为未来流域生态恢复与治理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渭河水环境水生态的演化,也见证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按照当地老百姓的说法,渭河是“60年代可以淘米洗菜,70年代可以洗衣灌溉,现如今已是鱼虾不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21世纪初,是渭河水环境水生态恶化最为严重的阶段。近十年来,随着国家重大水专项的实施,尤其是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各级政府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水环境水生态的具体措施,大大遏制了渭河水环境水生态进一步恶化的态势。客观地讲,近几年渭河水环境水生态状况已得到极大改善,本次水生态调查结果也充分反映了渭河水生态系统的改善情况。当然,要完全恢复到昔日“沽舟泛泛,渔艇悠悠,黑鳗赤鲤,浮沉于绿水之中”的景况,尚需要更大的努力和更长的时间,相信只要各级政府重视,相关部门不懈努力,“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的时代终究会到来。

本图谱由北京师范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共同编写。全书共分5章:第1章由徐宗学执笔,第2章由殷旭旺执笔,第3、第4、第5章由殷旭旺、徐宗学、武玮、刘麟菲、李庆南和于丽娜共同执笔完成,全书由徐宗学和殷旭旺校核和定稿。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次渭河流域采样共鉴定出着生藻类248种,大型底栖运物102种,鱼类51种,图谱中收集到的着生藻类图片176种,大型底栖动物图片57种,鱼类图片47种。图谱中物种数量少于采集到的物种数量,其原因包括:①此图谱收录的是渭河流域常见水生生物,一些稀有物种,特别是只出现过1~2次而且数量极少的物种,个体特征已经不完整,有腐烂、破损现象,无法作为图谱照片;②有的生物个体十分微小,所拍摄的照片,个体特征并不清晰,无法作为图谱照片。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图谱中着生藻类图谱中比例尺没有刻度的均为10mm。

本图谱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渭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对水文过程和环境要素的响应关系研究”(51279005)与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渭河水污染防治专项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2009ZX07212-002)、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渭河流域生态基流及其保障措施研究”(2009DFA22980)的支持和资助。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隋彩虹编辑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