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及驱动力分析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4 蒸散发

(1)滦河流域。

滦河流域内共有蒸发站39个,对水面蒸发情况进行逐日监测。主要蒸发站位置分布如图2.1所示。

考虑流域上中下游关系和站点的地理位置分布情况,选择庙宫水库站、沟台子站、滦县站、潘家口水库站、桃林口站、闪电河水库站和三道河子站为实例,来分析滦河流域水面蒸发量的变化。

滦河流域7个监测站中,沟台子站多年平均蒸发量1284mm,其中20世纪50年代蒸发量最大为1498.40mm,其次是1970—1985年蒸发量也较高,1985—1992年明显降低,但不存在明显的随时间减少的趋势。其他6站水面蒸发均随时间下降。闪电河水库站位于滦河流域上游,多年平均蒸发量1738.15mm,70年代以前明显高于70年代以后,50年代平均蒸发1960.35mm,60年代平均蒸发2272.50mm,21世纪初蒸发量只有1301.38mm;沟台子站、庙宫水库站和三道河子站位于滦河流域中游,多年平均蒸发量分别为:1284.14mm,1052.09mm,1260.80mm,其中三道河子站蒸发量下降趋势非常明显,由50年代的2081mm下降到21世纪初的920mm;潘家口水库站、桃林口站和滦县站位于滦河流域的下游,三站均有的一个特点是1965年以前蒸发量高于1965年以后。滦河流域各年代蒸发量变化见表2.1。

表2.1 滦河流域各年代蒸发量变化  单位:mm

img

(2)漳卫南运河流域。

漳卫南运河流域蒸发站共38个,流域重要蒸发站位置分布如图2.2所示。

考虑流域支流关系和站点的地理位置分布情况,选择合河站、漳泽水库站、淇门站、石栈道站和新村站共5个蒸发站的监测数据为实例,来分析漳卫南运河流域水面蒸发量的变化。

漳卫南运河流域的5个蒸发站中,石栈道站和漳泽水库站位于漳卫南运河流域的漳河支流,合河站、淇门站和新村站位于流域的卫河支流。从时间序列看,漳泽水库站蒸发量2006—2010年大于1990年以前,石栈道站也是如此,但两站1990年以前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合河站、淇门站和新村站1956—2010年平均蒸发量分别为:1107.61mm,1206.02mm和1548.68mm,但均呈现下降趋势。合河站20世纪60年代蒸发量为1270.32mm,21世纪初下降至832.30mm,是60年代的65.5%;淇门站50年代蒸发量为1485.80mm,90年代降低为868.45mm,21世纪初减少到680.84mm,只有50年代的45.8%;新村站50年代蒸发量2032.93mm,21世纪初为822.10mm,减少了59.5%。漳卫南运河流域不同年代蒸发量具体见表2.2。

表2.2 漳卫南运河流域各年代蒸发量变化  单位:mm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