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李平,王宏伟,陈星星.新常态下中国技术经济学前沿动态——评议2015年中国技术经济论坛[J].科技促进发展,2016,12(3):269-275.
[2]何岫芳.知识要素成为生产力主导要素的现实原因分析[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2):65-69.
[3]彭运芳.新编技术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袁明鹏,胡艳,庄越.新编技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刘秋华.技术经济学[M].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6]陈昭玖,翁贞林.能源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7]杨颖春,邱国林,闫波.工程经济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8]陈伟,罗来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2(4):44-46.
[9]马英,张淑莲.从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关系解读科技创新战略的现实意义[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5(4):30-32.
[10]雷家骕,程源,杨湘玉.技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王大洲,关士续.科学、技术与经济间关系的制度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1):29-32.
[12]罗伟.论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关系[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4(12):2-5.
[13]徐斌,喻德华.技术经济学近二十年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3):153-156.
[14]钟学义,陈平.技术,技术进步,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之诠释[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3):156-161.
[15]徐寿波.技术经济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16]孙毅.新时期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6):87-90.
[17]周凯,李健.论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07(6):4-5.
[18]尚勇.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19]郑宁,郑彩云,韩星.技术经济学[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0]游达明,刘亚铮.技术经济与项目经济评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21]张宏尧.能源技术经济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
[22]孙薇.技术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