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城市河流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2.1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背景及意义

2.1.1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背景

人类发展史经历了两个重要的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平衡,相对友好;标志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工业文明通过运用大量高新科学技术和创新手段,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质的飞跃,为人类创造出了空前的社会财富。但是,工业文明改变不了其对生产资料掠夺的本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大规模的污染和掠夺性的资源开发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各种生态危机现象越来越频繁,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大气和水体污染、森林消失、生物多样性丧失、外来物种入侵、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等。生态、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促使人们对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详细阐述并预言了农药给人和自然带来的危害,揭露出工业文明背后隐藏的人与自然的冲突,为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开辟人类发展新道路创下了先河。之后,世界范围内逐渐掀起了对生态环境问题思考讨论的浪潮。一系列相关著作、文件的发表,会议的举行,共识的形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从“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思维方式下的觉醒。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传统的工业文明已经无法正确处理当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工业文明的时代注定要走向衰落,取而代之的将是重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重视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协同发展的文明,那就是生态文明。

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展了大量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并付诸实践。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引发的各种生态危机深刻反思的结果,是替代工业文明的天然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已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很多可喜成果。城市作为人类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载体,决定了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的冲突和协调的尖锐性,并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面临的最大障碍和最严峻的挑战。目前,将生态文明融进城市建设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因此,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指导和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发展是必要且意义深远的。

2.1.2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意义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2.1.2.1 时代意义

生态文明的建设拓展和提升了既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路径,并且已经和三者文明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四个基本目标,它的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更加成熟和完善,有着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与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类和自然界是天然一体的,人类不能盲目地想要去战胜自然,而是应该科学地利用自然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正是运用正确的自然规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成果。胡锦涛总书记将可持续发展与人、自然、资源、经济、环境等的和谐,生态良好与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相统一的本质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核心都是以人为本,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协调人与自然全面协调的关系,在生态环境可承受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2)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国语·郑语》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这一经典思想的传承与发扬,其核心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充分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其他原则之间的有机联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整体均衡的角度指出了社会发展中各种关系的进步与和谐,只有社会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均实现和谐发展,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模式,形成与自然相协调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其与物质、精神、政治三大文明一起有机构成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途径,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2.1.2.2 现实意义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经济高效发展积聚的中心。城市通过高密度的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要素、以及这些生产要素之间的组合和配置,产生相应的经济能量,从而创造大量社会财富。城市化和大城市的迅猛发展是人类进步的象征,是21世纪中国乃至世界社会发展的主流,城市化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据联合国权威机构预测,“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程,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消耗与浪费、城市贫困、垃圾围城等。人类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因此,探索出一条新型的城市发展道路势在必行。生态文明城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生态环境的规划设计、生态建筑、生态住区、生态型城市逐渐成为未来城市规划设计的主题。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摆脱生态危机、解决环境问题的天然路径,也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要求。生态文明城市是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理想模式,是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生态文明城市是国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潮流。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其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的最终成败,对其他系统生态文明建设也有着示范与带动作用,通过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先导,最终实现全社会系统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目标。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我国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1.3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展

2.1.3.1 国际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概况

继《寂静的春天》敲响环境危机的警钟,探索人类发展“另外的道路”后,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的关注。1972年,罗马俱乐部出版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强调了资源承载力的有限性。同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全体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了人类保护环境的义务,坚定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决心。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研究应对世界面临的环境发展问题的战略措施,在1987年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概念应运而生,把以往单纯考虑环境保护引导到把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道路上来,实现了对卡逊“另外的道路”的回应,是人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21世纪议程》。这份纲领性文件的发表标志着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广为接受,实现了处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历史性飞跃,是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与蓝图。2002年8月,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通过了《可持续发展执行计划》,该计划是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明确了环境保护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三者紧密联系、互相促进,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有力地推进了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在这一系列研究成果的指导下,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投入到了开展城市生态文明化进程的实践中来。目前,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在节能环保领域,如美国的克里夫兰、德国的埃尔兰根、印度的班加罗尔等城市,按照生态环保理念进行规划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2.1.3.2 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历程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环境与发展的重点主要是继承和发扬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9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展开了更加积极和自主的探索,并逐渐走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道路。

1994年,里约热内卢会议后不久,我国出台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996年全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确定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今后发展的大战略;2000年出台了《可持续发展纲要》《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等纲领性文件;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树立新的发展观;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主张;2007年,党的十七大上正式提出生态文明概念,并把其写入政治纲领。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目标后,全国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迅速展开。2009年,环境保护部李干杰副部长在谈话中指出,环保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从1995年开始,原国家环保局在全国组织开展了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批准建立了528个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考核命名了387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第二阶段,从2000年开始,有海南、江苏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生态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500多个县(市)开展了生态县(市)建设工作。目前已有11个县(市、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县(市、区);第三阶段,从2008年开始,按要求先期开展建设生态示范试点,更名为生态建设示范区,并将提升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示范的新阶段,目前,环境保护部已批准18个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以此同时,我国学者对生态文明建设也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索,在理论与实践等方面都有可喜的成果,丰富了生态文明理论,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与构想,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05年,中共中央编译局与厦门市政府联合设立了一个关于建立生态文明的重大课题,从理论上对厦门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经验和教训做了一系列的总结,并且在此基础上对生态文明的概念、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国外建设生态文明的做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08年,中央编译局课题组在对厦门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发布了“生态文明建设(城镇)指标体系”,该体系主要从理论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指标做出了探索。

在厦门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理论深入研究的同时,贵阳市也逐渐进入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实战阶段。2007年12月,《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开启了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步伐,随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工作顺利进行,接着《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及监测方法》通过并获得评审验收。2008年10月24日,《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部最完整、最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在贵州省乃至全国属首创。

紧接着,张家港市为进一步巩固生态市的建设成效,也加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队伍中来,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倡议,并着手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0年3月《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实践与探索: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正式出版。全书系统地分析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探讨了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并以江苏省张家港市为例,首次系统、完整地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框架体系和模式,为我国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