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砂岩区沙棘生态控制系统工程及产业化开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 言

位于我国陕蒙交界的砒砂岩区是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没有“之一”),其范围全部落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大部分落入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在这一区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开展了成功种植,体现出抗逆性强、种植成本低、恢复迅速、开发价值大等优点。因此,在砒砂岩区开展沙棘生态建设,有可能成为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突破口。

1998年,水利部以“水规计〔1998〕111号”文件“关于报送《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向国家计划委员会报出审批报告并建议列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同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发〔1998〕36号)指出,“根据江泽民、李鹏、朱镕基同志的指示,由国家计委组织有关部门制订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总体布局”章节中,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划分为8个类型区域,其中在“(一)黄河上中游地区”中,提出“在对黄河危害最大的砒砂岩地区大力营造沙棘水土保持林,减少粗沙流失危害。”在此背景下,“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于1999年开始实施,实施期限10年,结束年2008年。

围绕这一基建项目,项目责任主体—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围绕工程建设,列专题“砒砂岩区沙棘生态控制系统工程及产业化开发体系”开展有关研究,边干边试验边总结,既服务于正在建设的工程建设项目,同时也为类似地区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整个研究工作始于2006年,结束于2009年底,2010年1月开展技术报告撰写,2010年11月完成定稿。通过沙棘生态工程的实施和连续4年(2006—2009年)的相关研究,我们获得了以下8个方面的成果:①获得一套系统的适用于砒砂岩区的苗木繁育技术体系;②选择出适宜砒砂岩各类型区的一系列沙棘配置及种植技术综合体系;③总结出一套沙棘种植管理模式;④掌握了砒砂岩区沙棘生长发育规律和空间结构变化特征;⑤初步掌握了砒砂岩区沙棘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及演替规律;⑥研究得到沙棘在砒砂岩区种植后的主要生态功能;⑦获得沙棘产品系列开发的综合工艺技术;⑧获得砒砂岩区沙棘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我们将这些研究成果整理成书,以期更好地发挥成果的科技转化作用,服务于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

本书共分为五大章,详细介绍了砒砂岩区沙棘生态控制系统工程及产业化开发体系成果,包括沙棘生态控制系统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体系、时空结构变化及景观格局、生态环境效应、产业化开发体系及经济社会效益。参与本书编写的单位,除基建项目承担单位—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外,还有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和高原圣果沙棘制品有限公司等科研协作单位。主要编写人员附在各章末尾。全书由胡建忠拟定提纲,并完成统稿工作。

特别感谢水利部水保司、国科司、规计司和综合事业局等上级机关对我们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感谢各协作单位的全力以赴。感谢陕蒙砒砂岩沙棘种植区水利水保等部门的鼎力相助。衷心感谢中科院院士蒋有绪研究员对专著题目、主要内容及突破点方面的悉心点拨及淳淳教诲。

本书是我们围绕基建项目实施,就砒砂岩区沙棘生态控制系统工程及产业化开发体系方面所做的一些有益研究和探讨。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敬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bfuswc@163.com),以利再版或以后工作中应用。

著者

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