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冲击波和陡槽水力特性

河岸溢洪道的控制堰下一般接陡坡泄槽。为使陡槽内水流平顺,平面上陡槽以等宽直线布置为佳,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或工程上的需要,常须在泄水建筑物上布置一些扩散段、收缩段、弯段以及闸墩等,如果处于其中的水流为急流,则由于边界的变化将使水流产生扰动,在下游形成一系列呈菱形的扰动波,这种波动称为急流冲击波。

就水工设计角度而言,冲击波如果难以完全免除的话,也应以尽量好的边墙转折形态来削减冲击波的不利影响。本节先介绍急流冲击波的基本理论,而后再将有关结论用到陡槽收缩、扩散和弯曲的合理布置上。

一、冲击波的基本理论

冲击波发生的条件是陡槽边墙转向。现以如图3-63所示边墙转向水流内部的情况来讨论。沿一定方向前进的急流遇到边墙偏折的障碍,一方面水流冲击边墙,另一方面边墙同时对水流施加反作用力,而迫使其转向。这一扰动引起动量变化,造成水面壅高。由于急流的流速大于波速,这种扰动只影响其下游的流动。当扰动横向传播时,水流正以大于波速的流速向前运动,扰动到达时,水流已前进了一段距离,因此,扰动影响范围必在起始扰动点的下游,且随着距边墙越远而越靠近下游。这样,在平面上便形成如图3-63所示的以边墙转折点为起点而划分扰动区域的斜线,称为波前。波前与扰动前流向的夹角β1称为波角。当边墙向内偏转时,波前线以下水面壅高;反之,当边墙向外偏转时,也有负扰动的波前,波前线以下水面降低。

图3-63 边墙转折引起的急流冲击波计算

发生冲击波后,水深、流速的变化以及波角的大小,显然与来流特性及造成扰动的外在条件有关,前者以扰动前弗劳德数Fr1表示,后者以边墙偏折角Δθ反映。假定忽略水流的竖向分速,沿铅垂线各点的压力视为遵循静水压力分布,且不计阻力,断面比能Es=h+v2/(2g)=const,则可用动量定律分析问题。

如图3-63所示,令h1h2v1v2分别为波前线前后的水深和流速,沿波前的分速为vt1vt2,正交于波前的分速为vn1vn2。由于水深只在波前的前后有变化,沿波前水流不受干扰,即有

而连续方程给出:

或写为

式(3-97)表示出波角、水深变化与来流特性的基本关系。

当边墙转折角很小,波高很小,h2h1,则有

冯·卡门(Von Karman)根据边墙微小偏折dθ引起水深变化dh的微分方程进行积分,最后导得关于总偏折角θ与水流要素hv的相应关系:

式中:Fr=v/ghθ1为积分常数。据θ=0时,h=h1v=v1的初始条件可求出:

可见,θ1代表扰动前的水流要素。根据来流Fr1θ,可用式(3-99)和式(3-100)求扰动后的Fr2

如果波前陡峻,h2明显大于h1,波角β1就不能按简化式(3-99)计算,且波前线上有一定能量损失,不能视Es=const。这种波高显著的冲击波,可由直线边墙偏折较大角引起,也可由总偏转角较大的弯曲边墙引起的一连串小扰动会聚而成。这种情况下,由连续原理和动量定律可得出:

由式(3-97)可得

将式(3-103)引入式(3-102),可得

考虑到vt1=v1cosβ1=vt2=v2cos(β1),可得

v2h2还可得出Fr2的表达式:

由式(3-103)~式(3-106),可进行较大扰动引起的陡冲击波的水力要素计算。

二、陡槽收缩段冲击波问题与边墙的合理布置

陡槽收缩段冲击波问题的研究有两方面的内容:①收缩段形状尺寸初定情况下,具有一定水力要素的急流,经收缩段将产生多大的冲击波;②当陡槽有必要从既定宽度b1收缩到b2时,采用怎样的收缩段形状和尺寸,才能尽可能消除冲击波的产生和影响。对于前者,我们已有初步的理论依据,收缩段边墙的偏转,导致水流要素发生变化,可通过理论公式进行计算;对于后者,我们首先讨论边墙的平面形状。

人们曾对两种边墙形状进行过试验研究。一种是两个反圆弧连成的反曲线,其两端与直线段边墙相切的渐变收缩段,如图3-64(a)所示;另一种是简单的直线连接渐变收缩段,如图3-64(b)所示。试验表明,在b1b2L相同的情况下,反曲线收缩段发生的冲击波要比直线收缩段大得多,如图3-64(c)所示。这很容易解释,由图3-64可见,曲线边墙中部的总收缩角θ′比直线边墙的收缩角θ大得多。前述理论公式表明,冲击波波高恰恰由总收缩角决定,而和边墙曲率无关。其实,不但反曲线连接情况如此,任何曲线连接都将有一处收缩角超过直线连接的收缩角。由此可知,从减小冲击波波高的观点来说,陡槽边墙渐变收缩段宜用直线。

在直线收缩段中,如图3-65所示,从收缩起点AA′发生正冲击波,涌高的波前在B点交汇后传播至CC′点,再发生反射。从收缩段末端DD′起,因边墙向外折转,而发生水面降低的负扰动,其扰动线也向下游传播,如图3-65中虚线所示。这些作用相叠加,会在下游形成不规则波动的复杂流态。显然,BDD′等点的相对位置对下游槽内波高很有影响,例如:当B点与DD′在同一断面,将会造成最大的扰动;当交汇后的强冲击波恰好在DD′点与边墙相遇,亦即CDC′D′分别重合,则正负扰动将互相抵消,从理论上讲,下游将不再有扰动。实际上因理论分析基于不少假定,下游仍不免有扰动,但扰动大为减小。按照前述冲击波理论,陡槽收缩段实现图3-65(b)、(c)的理想布置,应满足下列条件:

图3-64 陡槽收缩段边墙布置比较图

图3-65 陡槽收缩段的合理长度

(1)斜水跃共轭条件。

(2)沿波前方向动量守恒(vt1=vt2=vt3)。

(3)入口与出口连续条件(Q=b1h1v1=b3h3v3)。

(4)几何关系。

三、陡槽弯段水流

当由于地形、地质条件限制,泄槽不得不设有弯段时,仍应力争将其置于流速相对较低段,并采用较大的转弯半径Rc(图3-66)。弯段急流流态复杂,连续转折的边墙,不仅因受离心力作用导致断面外侧水深加大,内侧水深减小,而且因边墙迫使水流转向,产生冲击波,从而无论沿纵向或横向都有水深的剧烈起伏。

现以如图3-66所示的圆弧曲线等宽矩形槽为对象进行分析。流速为v的急流从直段进入弯段后,由于外墙向内偏转,从A点开始发生冲击波,使水面壅高,正扰动线沿AB方向;同时由于内墙向外偏转,从A′点开始水面降落,负扰动线沿A′B方向,两线汇交于B点。B点以下两墙的扰动便互相影响,扰动将不再沿直线传播,而分别沿BDBC曲线传播。结果ABC区只受外墙影响的范围,水面沿程增高,至C点达到最高;A′BD区只受内墙影响的范围,水面沿程降低,至D点达到最低;CBD以下受两墙交互影响,不断发生波的干涉和反射并传向下游。

图3-66 简单圆弧弯道

为得到从起点(AA′)开始,沿边墙水深变化的规律,原则上可按前述边墙微小转折引起的冲击波理论分段逐步计算,但较繁琐。引用下列近似公式,可使计算简便得多。

式中:h为沿边墙的水深;θ为该水深处计算点相对起点的偏转角;β1为相应于上游原来水深h1的波角。

人们最关心的自然是h为最大值或最小值(即图3-66中标有“max”或“min”点)时,相应点的θ。通常认为第一个最大和最小水深的位置发生在OC′与外墙、内墙的交点CD上,表征这一位置的θ0就是扰动图形的半波长。由图3-66中几何关系可知:

既然θ0是半波长,则此后水深最大值将依次发生在沿外墙的3θ0、5θ0…等处,沿内墙的2θ0、4θ0…处;而水深最小值则发生在沿外墙的2θ0、4θ0…等处,沿内墙的3θ0、5θ0…处。由于连续渐变弯段导致的冲击波属于缓冲击波,故其波角应为

如要消弱弯道水流的波动形态,则仅为平衡离心力而需的内外墙水深之差就有:

而在发生急流冲击波的情况下,以θ=θ0代入式(3-111),所得内外墙水深之差接近式(3-114)所定Δh的2倍,故内外墙水面差Δz可统一写为

式中:a为系数,对于缓流,取a=1,对于急流,取a=2。

工程上消减弯段急流冲击波的措施,从原理上说主要有两类:①给槽内所有流线施加一个侧力,使水流平衡不受干扰;②在弯段曲线的起点和终点引入另一种干扰,使原受干扰得以抵消。

图3-67 弯段陡槽槽底超高法布置图

槽底超高法是属于第一类的主要方法。如图3-67(a)所示,该法使槽底具有与水面相平行的横向坡降,从而使沿横向坡度的重力分量与离心力等值反向而达到平衡。式(3-115)已示出水面的横向斜率,应注意,该式是以中心线曲率半径Rc表达的平均值,实际上R不同处斜率也不同,故内外墙总超高值Δz最好用下式所示的积分结果:

如欲求槽底其他点相对内边墙槽底的超高值Δz′,则由该点曲率半径R′可知:

采用这种方法时,槽底超高在曲线两端要渐变引入,以免由水平槽底突变成超高槽底,或由超高槽底突变为水平槽底时引起强干扰。渐变引入超高时,平面上也应加渐变曲线,其曲率半径从直段末的∞逐渐变小到有限值Rc,然后又从Rc变到下一直段起点的∞。为此,可考虑用铁路渐变线布置。按如图3-67(b)所示取坐标系,原点位于直段末端、弯段起点,x轴垂直于槽底中心线,y轴在原点切于弯段中心线,于是渐变段中心线任一点Pxy)的坐标为

式中:LxOP的曲线长,每给一个Lx可确定一对坐标值;Lc=Rcθcθc为前后两直段中心线的总偏折角,以弧度计。

应用槽底超高法时,常以降低内侧槽底来获得外侧槽底的相对超高Δz;也可通过内侧降0.5Δz,而外侧升0.5Δz来实现。它适用于泄槽流量经常等于或接近设计流量的情况,可做到完全免除冲击波引起的水面升高。其缺点是:当实泄流量与设计流量相差很大时,不能保持弯道水流平衡。不过,当实泄流量小于设计流量时,所生扰动可保持在设计水面线之下。

弯段用复曲线布置属于第二类干扰处理方法。如图3-68所示,弯段由3段曲线组成,中间段半径为Rc、中心角为θc(可视需要取任何值),为主曲线段,其前后各接半径为Rt、中心角为θt的辅曲线段。由前述冲击波理论可知,为使从A′点出发的反干扰最有效地抵消从主曲线段起点B出发的正干扰,所需Rtθt

图3-68 陡槽弯段的复曲线布置

有了从AA′BB′的前辅曲线段后,水流从直段进入此段后,水面内外侧高差将逐渐加大到仅由离心力决定的平衡值,并在主曲线段全程保持这种状态。然而,如主曲线段在CC′结束时,突然让水流进入下游直段,则一新的扰动又将发生,而影响下游。可以证明,从CC′DD′再加一段具有同样Rtθt的后辅曲线段,则将消除下游直段扰动。经验表明,高流速泄槽弯段按复曲线布置,能较好地消除波动,但不消除离心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