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超载对路基动力响应影响分析
4.1 位移云图对比分析
图3~图5为满载、超载20%和超载40%工况下路基沉降位移变形云图,从图3~图5可以看出,超载(20%、40%)时,路基整体的变形相对满载下的路基变形要大得多,满载工况下位移变形最大处位于路中心区域,而超载下的位移最大处发生在道路临近边坡处,横向3~4m距离以内。在车辆超载时,路基顶部位移最大处位于右车轮载外缘。同时,随着超载增加,云图显示靠近边坡处的沉降位移比满载下大得多,应力向路基边坡中部发生了明显的扩散。
图3 满载下路基沉降位移变形云图
图4 超载(20%)路基沉降位移变形云图
图5 超载(40%)路基沉降位移变形云图
4.2 竖向动位移、动应力峰值对比分析
表4是路基不同深度处竖向动位移峰值,图6和图7为竖向动位移峰值在路基深度处的分布情况。从表4与图6、图7可以看出,超载40%工况下,路基不同深度处竖向动位移峰值大于满载与超载20%下的竖向动位移峰值。超载20%和超载40%下的竖向动位移峰值相近,仅相差2mm,约是满载下的6倍。
表4 超载(20%、40%)时,路基不同深度处竖向动位移峰值
图6 竖向动位移峰值随深度变化
图7 竖向动位移峰值随载重变化
图8和图9为竖向动应力峰值随深度和载重的变化。从图9可以看出,荷载越大,各分层处竖向动应力峰值越大。0.3m深度以内,从满载到超载20%,不同深度处竖向动应力的峰值增幅较大,随着荷载继续增加,竖向动应力峰值增幅较前者在减小。对比满载,超载(20%)下的各分层处竖向动应力峰值约是其2.3倍。
图8 竖向动应力峰值随深度的变化
图9 竖向动应力峰值随载重的变化
路基不同深度处竖向动应力峰值的变化范围是13.06~71.8kPa,换填区以下底面(6.9m)处土体自重应力为128.544kPa,此深度交通荷载竖向动应力峰值为13.06kPa,占比为10.2%,根据《路基路面工程》路基工作区的定义[11],可以认为超载20%,车辆行驶速度为40km/h时,动力响应影响深度为6.9m,该深度已经超过换填区,并且远远大于标准轴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影响深度1.9m。
4.3 路面结构层底弯拉应力峰值对比分析
表5为面层与基层层底弯拉应力峰值表,图10为路面结构层层底弯拉应力与超载的关系。从表5和图10可以看出,随着载重增加,面层与基层弯拉应力显著增加。超载40%时,面层层底弯拉应力的最大值是11.37×105Pa,是满载下的2.2~2.37倍,基层层底最大弯拉应力为9.43×105Pa,是满载下的4~4.7倍。因此可以判断,车辆超载是引起面层与基层早期结构性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5 面层与基层层底弯拉应力峰值表 单位:105Pa
图10 路面结构层层底弯拉应力随载重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