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剪辑:盘点十大掌权女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8章 这一分天下,太沉重

第一百二十七章 这一分天下,太沉重

“这是诸葛亮的盘点?”

“怎么与我读的三国传大相径庭,仿佛说的完全不是同一个人啊。”

“是啊,咱们的位面历史上的诸葛亮不是这样的,吴辰先生的位面上,难道诸葛亮是另外一番情景?”

另外位面的蜀国,刘备眼神怪异地看了一眼诸葛亮:“丞相,你以前的历史还挺讲究。”

“每个人都有过去,我也想看看,吴辰先生的笔下,微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谋臣。”

关羽抚了一下长须:“军师自然是天下不可多得的奇才。”

张飞:“我觉得也是,像军师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是悲情的,我看吴辰这次算是踩雷了,是不是江郎才尽,才这样乱盘点?”

刘邦一愣:“汉末三分天下?是我大汉朝之后的三个王朝不成?”

“汉朝竟然一分为三?”武帝刘彻脸色阴沉:“朕倒是更想知道汉朝是怎么没的。”

隋文帝杨坚道:“以朕看之,这诸葛亮确实够悲情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是悲情是什么。”

武则天回忆:“小的时候,父亲常常给我们讲历史上的传奇人物,这诸葛亮的名字倒是听的次数最多,如今能够看到关于他的盘点,倒也是满足了少年时期的一个梦。”

“汉末晋初这段历史中,能让我感兴趣的,一个是曹操,一个是诸葛亮。”

苏东坡随手将一杯茶递给了欧阳修:“以老师看,这诸葛亮如何?”

“治戎为长,奇谋为短。”

苏东坡笑道:“老师,单纯从其人来评价,当如何?”

“偏执武断,胸无容人之略。”

“何以见得?莫非是因为魏延。”

欧阳修点点头:“此等人才,较之马谡可是强多了。”

“不过我们的盘点自然比不上吴先生的盘点,且看他如何盘点这诸葛亮吧。”

苍穹镜中的盘点依旧在进行。

“在这诸多派系之间,诸葛亮选择了刘备。”

“很多人都说是刘备的真诚打动了诸葛亮,其实是诸葛亮看中了刘备这个只有武将,没有谋士的小组织。”

曹操曾经也派人去请过诸葛亮,但那时候的曹操手中的谋士已经很多了,诸葛亮认为,以他的才智到了曹操那里应该不会被重用,而且,曹操这个人竟然经不起自己的故意刁难,一气之下竟然走了。

而曹操这个人看上去疑心有点重啊!这样的机构,若是自己贸然前去任职的话,恐怕弊大于利。

而刘备不一样,他手中没有谋士,只有两个弟弟,这样的组织不正是自己需要的吗?

其实眼下的刘备,除了忍受诸葛亮的刁难外,并没有好的办法。

组织不行,战斗力不行,没有详细的规划,三个兄弟今日去这儿,明日去那儿。

全靠着打游击讨生活。

这让一心想要有作为的刘备甚是受打击。

最后好不容易知道了这卧龙岗上有卧龙先生,有着神鬼莫测之能,自然欣喜。

只要能得到这卧龙先生,就算是被刁难几次又如何?

这是很正常的老板求贤若渴的举动,但这举动让心高气傲的诸葛亮感动了,于是出山岗,三把火烧出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而诸葛亮,也成为了刘备班底的核心一员。

而诸葛亮也没有让刘备失望,班底慢慢壮大起来,后来更是定都在蜀地。

而随着班子的稳固,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就有点尴尬了。

刘备随着势力的增加,开始考虑朝中分权而治的思维,关羽与张飞这两员猛将仗着与刘备的关系,虽然表面上对诸葛亮客气,但私下来难免恃才傲物。

后来关羽镇守荆州,仗着自己的名声对盟友东吴恶言相向,张飞急于给关羽报仇,被部下所杀。

刘备大怒之下,更是置诸葛亮的建议于不顾,尽起蜀地大军,被陆逊火烧连营。

这其中的具体情况更是让诸葛亮更是头疼。

而最需要点出的就是白帝城托孤了。

刘阿斗这个蜀国的太子泣不成声的跪在刘备的床前,刘备弥留之际拉着诸葛亮的手说:“我这个儿子若是有才能,你可以尽力扶持,若是没有才能,你可取而代之。”

这句话顿时让诸葛亮胆战心惊。这哪是托孤,这明显是在告诫自己以后要小心点。

刘备的帐前,两位刀斧手静静站在旁边,若是刘备真的相信诸葛亮的话,为何会安排两名刀斧手在身边?

这岂不是画蛇添足吗?

刘备死后,诸葛亮更是兢兢业业,事无巨细。

这其中固然有报先帝的思想,但也有在新班底努力表现,争取不被清洗的嫌疑。

一朝天子一朝臣。蜀国在刘备死后,老班底确实没多少人了。五虎上将去二,只留下三个武夫。

而蜀地的本地官员班底和老班底之间的摩擦更是让蜀地内部出现了罅隙。

这个罅隙是致命的。

俗话说,缓和内部矛盾最主要的办法就是不断进行对外战争。

所以诸葛亮开启了他的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的策略。

诸葛亮作为蜀国的军师人物,不会不知道现在蜀地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

但朝中的局势并不允许他这样做,他只能以报先帝,匡扶汉室为理念,一次次的压榨自己的才能,一次次殚精竭虑地为这个王朝贡献自己的余力。

只不过诸葛亮老了。

这个被评价为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的天下第一谋士不再无往不利了。

历史上的诸葛亮不再像刚开始那样,定天下,借东风,奇谋百出,战无不胜。

他开始有点力不从心了。

在五丈原诸葛亮七星灯向天借命的戏码中,在最后时刻,是魏延闯入了帐中,让诸葛亮续命的苦情戏中断。

诸葛亮叹息一声,他看着不断没落的蜀国,看着朝中暗流涌动的各方势力,看着越来越难听进去建议的后主,只能苦涩长叹。

后世有人曾经评价诸葛亮的一生,那是相当璀璨:

大战略家——精准地分析了天下二十年之后的情形,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也找不出几个人。

大军事家——名列武侯十哲,整个魏晋南北朝进武侯十哲的也就一个人。占着一个州压着九个州的魏国打,又有李严马谡后主这种猪队友掣肘,实属不易。

教育家——《诫子书》字字珠玑,振聋发聩。后代能力虽然不如诸葛亮但战死沙场家风豪烈。

政治家——治国理政,水利农业无一不精,同时也在文侯庙之列。

书法家——书法巨佬王羲之曾经临摹过诸葛亮的书法。

发明家——孔明锁,孔明灯,木牛牛马,诸葛连弩等黑科技为蜀国点了更多科技树,弥补了以少打多,以弱对强的劣势。

文学家——《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可见其文学水准一流甚至超一流。

他去世了之后本来是亲痛仇快的事情。但是汉中陷落之后钟会都亲自下马跪拜武侯祠。敌国司马炎都感叹我要有这样的臣子多轻松。

他征服了所有人,他的下属,子民,后人,敌人,朋友,政敌,君王。

只是事实真的只有这般吗?

不尽然。

看诸葛的一生,特别是他后期的政策,多是失败和无奈的。

失败之一就是择人有误。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一个著名的谋士郭嘉。

郭嘉他之前是跟从袁绍的,但他后来改弦易辙跟随弱小的曹操,并屡建功勋。

而诸葛亮也不过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生在汉末之时,又不是皇亲国戚,哪里来的强烈的匡扶汉室收复河山的思想。

再说了,曹操是汉朝名副其实的丞相,窃国者乃是董卓。就算诸葛亮恼怒,也应该恼怒董卓才是。

难道诸葛亮受匡扶汉室思想的限制不齿与曹操为伍?或者他认为曹操手下谋士如云,跟随曹操难有在刘氏集团中的地位?

诸葛亮虽自比有管仲乐毅之志,却未能及早把握出山时机,追随真正的英雄,与曹操失之交臂而跟随刘备,不能不说是一次冒险。

失败之二就是决策有误。

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历代政治家和文人所称赞,但其策略有误,且为致命性的。

我们看看蜀国的地理位置就知道了。蜀国那时有西蜀和荆州之地,荆州自然是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不诚信的人,从孙吴那里窃过来的。至于这其中的问题,就要牵涉到蜀国与东吴之间的恩恩怨怨了。

蜀国和荆州相隔千里,这种情况只能让蜀地两分兵力,这就很难成掎角之势,而当初在选择谁去镇守荆州的时候,诸葛亮明知道关公有些恃才傲物,并不是最佳人选。

但这个懂神鬼之术,谋略无双的蜀国军师却点头答应了这个请求。这让人对诸葛亮的策略有点看不懂,而这也为失荆州埋下了伏笔。

刘备是个英雄,这个大耳朵的英雄不想人们看到的那样纯真,不然的话,他也不会从一个编鞋的鞋匠当上蜀国的皇帝。

但这个胸有丘壑额皇帝却在关键时刻不冷静,夷陵之战的失败,大损蜀国根基,蜀国从此再无恢复汉室的机会。

而这次为弟报仇的战役,刘备并没有带诸葛亮去。

其实在这场战争之前,极力劝阻刘备的并不是诸葛亮,而是赵云等将领,虽然诸葛亮反对出战,但是也仅仅是提出了意见。

这是因为诸葛亮的哥哥当时是在东吴当差,而且之前就是因为诸葛瑾来要荆州,才导致的孙权跟关羽翻脸,因此,刘备表面不说,内心是怪诸葛亮的。诸葛亮如果拼命劝阻,未免有为哥哥帮助孙权的嫌疑。

而诸葛亮从一个卧龙先生成为蜀汉的丞相,那是相当不容易的。而随着定都汉中,诸葛亮的军师地位几乎被法正取代,因此他要更加谨言慎行,目的就是为了明哲保身,给自己留后路。

第三失败点就是选择的时机有误。

蜀国是个小国,地理位置偏僻,而且内部桎梏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出祁山进攻强大的曹魏,徒劳而返。

表面上虽然说的是为了报先帝知遇之恩及贯彻“以攻为守”的策略,却大量耗费了蜀国税收,也损耗了蜀国人力资源,致蜀国国力日渐衰弱。

第四失败点就是用人有误,事必躬亲。

马谡这个人很有才华,但他的才华只是书面上的。诸葛亮明知道马谡存在的问题,却还是任用马谡,致有街亭之失。

作为蜀国最高行政长官,事无巨细,却未能注意提携和培养蜀国后续人才,也导致其积劳成疾过早辞世。

而那时候蜀中内部魏延与杨仪之间的矛盾,已经白热化了。在诸葛亮死后,大将魏延九族被诛,这导致人才匮乏的蜀国更加匮乏。

纵观诸葛亮,虽有名相之风,却不占天时地利。

作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完美精神的承载者,贯穿其政治生涯的始终,无不增添诸葛亮的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