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超级忙碌的朱元璋和超级闲的后世子孙
第一百六十九章 超级忙碌的朱元璋和超级闲的后世子孙
“朱元璋,这个以贫民身份打下江山的农民皇帝告诉我们,权力要真实的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硬道理。”
“所以,朱元璋施行了前所未有的一条政策,那就是罢黜宰相,使皇权独揽。”
翻开历史能够知道,明朝的皇帝,特别是中后期的皇帝,一个通用的评价,就是懒。
有的一辈子躲在宫里极少上朝的,而且爱好则是极其的广泛。
这就像现在的人整天坐办公室却不工作一样,业余爱好玩出花样的,更有好几位。
比如会骑马打仗的(明武宗)。
会炼丹修道的(明世宗)。
会鉴定珠宝的(明穆宗)。
会干木匠活的(明熹宗)。
以至于很多后世史家说到这里,无不痛心疾首,这就说明朝皇帝确实有的投错了胎,如果换个行业肯定就是一枚标兵。
换个行业是否当标兵,这个不好说。
明朝皇帝会玩不假,但玩一辈子却还能保证国事稳定的也多。
更重要的是,这些皇帝哪怕玩到脚抽筋,依然牢牢捏住大权。
就冲这点说,这些爱玩的家伙,其实各个会当皇上。
只是,说到懒这条,如果明太祖朱元璋泉下有知,不知道会怎么想。
其实明朝早期的几位皇帝,一直都很忙。
这是因为朱元璋为明朝设计的是一套空前独裁的君主专制体制。
朱元璋登基后,首先取消了有千年传统的宰相制度。
而且他要求六部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按照朱元璋自己的话说,就是皇帝既要坐朝,又要理政,从此政令通畅,上通下达。
而根据前朝的经验和教训,朱元璋使在汉唐时代呼风唤雨的宦官集团,到了明朝也惨遭锐减。
我们知道,明朝宦官机构很庞杂,部门之间相互掣肘牵制,同时朱元璋还在宫门立铁牌,严禁宦官干政。
而唐宋之时的地方藩镇割据的隐患,也被朱元璋剪除了。
他将地方行政权力一分为三。
处理民事有布政使,处理司法有按察司,处理军事战事有指挥使,这就是明朝特色的地方“三司”制度。
三司不相统属,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
而最容易直接造成叛乱的兵权问题,更是被朱元璋这颗聪明的脑袋锐减了。
我们知道,明朝的军队,实行的是卫所制度。
也就是国家划拨土地给军队屯田,军队自己种地养活自己,既不花国家钱粮,国家更能通过控制土地的方式,牢牢控制住士兵的饭碗。
同时在士兵的统属上,兵部掌握着任命军官以及调动军队的权力,但是并不拥有对军队的直接管辖权。
而明朝的军事机关五军都督府,拥有对军队的管辖权,但是却不具备人事权和调度权。
这样双方相互牵制,谁也无法独立控制军队,只能老老实实对皇帝负责。
取消了宰相制度,前朝宰相专权欺负皇帝的事情不可能上演。
设立三司制度,前朝藩镇割据乃至脱离中央的事情也不可能上演。
禁止宦官干政,前朝宦官专权甚至操纵皇帝废立的事情同样不可能上演。
而肢解了军队。则使前朝权臣专兵,叛乱中央的事情更不可能上演。
如此一来,所有可能的实权部门,权力都被朱元璋一拆再拆,整个官僚体制相互制约掣肘。
谁也不能独大,所有的实权官员,都只能老老实实对皇帝负责,谁也不能越过皇帝自行其是,也就谁都不能威胁到老朱家的家天下。
但真正做上了皇帝才会发现,大权独揽的日子,其实是不好过的。
明朝的前几代皇帝,特别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及永乐皇帝朱棣,都是工作狂。
照《明实录》里朱元璋自己的话说,他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直到日头偏西的时候才回宫。
而且就是睡觉的时候,他也经常失眠。
经常思考国事的时候,猛地就醒了,醒了就披衣起床,把白天需要处理的国事写下来,上班后一件一件的落实。
甚至吃饭的时候,猛然想起什么事情,也随手找个纸条写下来,然后贴在自己的衣服上。
相当多的时候,当朱元璋召见大臣的时候,大臣会惊讶的发现,他的衣服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纸条,全是国家大事。
《明实录》里曾经做了这样的统计:朱元璋曾经在连续八天里,处理各种奏折一千六百件。
每一本奏折他都认真批阅,而且还总结主要内容。
从一千六百件奏折里,一共提炼总结出三千二百件所言之事。
明朝奏折的格式,一份奏折如果要单独成章,至少要有一千字。
也就是说,朱元璋八天里,总共看了至少一百六十万字,平均到每天少说二十万字。
这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认真推敲,并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其工作强度,好比今天一个高考生。
每天要做总篇幅多达二十万字的阅读理解题,而且必须保证,每一道题都不能出错,所有的答卷,必须百分百正确。
何况考生做错了题,最严重的后果只不过扣几分,朱元璋如果批错了奏折,后果会更严重。
按照朱元璋自己的话说,一念之差,耽误的就可能是万千黎明苍生,所以百官言事中的每一句话,他都要慎之又慎的查看。
永乐皇帝朱棣的工作方式,更是有明确的时间表。
每天早晨四更起床,吃过早餐后,要先在上朝之前,抓紧要把当天准备处理的国事,预先在脑子里过一遍。
按照《大明会典》的记录,明朝的早朝开始时间,相当于今天的凌晨五点钟。
起个大早的朱棣,在早朝结束之后,就要着手处理国事,批阅各类奏章,他每天批阅奏章,往往都要到深夜,经常要到凌晨才睡。
这样算来,每天他的睡眠时间,也就只有不到六个小时。
而且朱棣规定,一旦有紧急军国大事,哪怕自己在熟睡,也要立刻把他叫醒。
这样的折腾,也让朱棣深感其苦。
朱棣最后一次北征蒙古草原的时候,路上设宴款待群臣,席间颇为感慨的说:我自登上皇位以来,每天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即使是明朝第一工作狂朱元璋,对于这番辛苦,其实也是深有体会的。
各类史料记录比较多的朱元璋一个趣事,就是一位叫茹太苏的大臣给他上奏折,奏折写了万字,到第五千字的时候才切入正题。
气的朱元璋命人把他一顿暴打。事后朱元璋宽慰茹太苏,并向他诉苦说:你以为我愿意打你啊,你五百字就能说清楚的事情,非要写个上万字,我做皇帝容易吗?要整天看你这种奏折我哪受得了啊!
连朱元璋都有受不了的时候,其他的皇帝自不用说。
到了朱棣执政时期,就设立了“文渊阁”,开始协助皇帝处理国事,文渊阁里的官员,就是五品大学士,之后,这个原本以皇帝秘书身份设立的新机构,地位日益扶摇直上,成了明朝实际意义的“宰相”。
而随着明朝这一内阁制度的确立,为了强化皇权,从明宣宗朱瞻基开始,又逐步加强宦官的权力,也就造就了后人津津乐道的明朝“宦官专权”现象。
从此,文官的内阁权力,宦官的权力,以及两者之上的皇权,就成了明朝最高皇帝的铁三角。
而早期朱元璋苦心创立的专制体系,因此也有了新的效用。
在内阁制度以及司礼监制度日益成熟的情况下,原本分权的明朝行政体系,从此有了更好的整合。
这个原先离了皇权就玩不转的体制,在司礼监加内阁的双轨制操控下,可以实现有条不紊的运转。
如此一来,明朝的皇帝就轻松下来了,要给国家大事拿出处理意见,不必再像朱元璋时代一样,天不亮就起床批奏折,只需要授意内阁草拟处理意见就好。
要同意处理意见,只要司礼监盖章,即所谓的批红就好。
做皇帝的,只需要听汇报点个头,国家就能正常运转下去。
史料上总津津乐道,明朝某某皇帝多少年不上朝云云,然而不容争议的事实是,即使是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依然可以有效的掌控群臣,并且实现朝局的正常运转,其制度上的根由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