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不容易(卢勤教育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重复是孩子学习的必要手段

有一位爸爸问我:“为什么我的孩子那么喜欢儿童电视节目‘天线宝宝’?”

我说,因为小孩喜欢重复。“天线宝宝”里有许多简单、重复的语言和画面,很适合这个年龄孩子的特点。

婴幼儿期的孩子尤其喜欢重复,比如刚出生的宝宝喜欢反复吮吸自己的手指,3~8个月的孩子喜欢反复和家人“藏猫猫”,1~2岁的孩子会缠着你讲同一个故事,学唱同一首儿歌,做同一个游戏。做父母的有时候都已经被孩子的重复弄得不耐烦甚至很麻木了,但孩子还是不厌其烦、乐此不疲。

孩子喜欢重复是他们成长期中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正确引导好这个过程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当然这也在考验父母的耐心。

已经上大三的晗晗是我的朋友凌青的儿子,他很优秀,逻辑思维和记忆力非常好。我采访凌青后知道,这些得益于凌青在晗晗1~2岁婴幼儿期的引导。

晗晗刚出生,凌青就让音乐陪伴着孩子的生活,家里播放着轻缓的背景音乐,让孩子能安心吃奶,安心睡觉。这些音乐都是她在怀孕的时候给孩子听的胎教音乐,让孩子出生后继续重复听,加深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唤醒他的记忆。每每晗晗哭闹的时候,一听到这些音乐就会慢慢静下来。

3个月后,凌青增加了一些欢快的儿童歌曲,让孩子感知人声和语言。渐渐地,晗晗对儿童歌曲产生了兴趣,并且在一段时间里喜欢重复听同一盘磁带,会跟着音乐节奏手舞足蹈。

6个月过后,还只会发单音的晗晗,会跟着妈妈的歌曲提问接唱下面一个字了。如:妈妈唱“世上只有妈妈……”,晗晗会接“好”;妈妈唱“有妈的孩子像块……”,晗晗会接“宝”。再过一月,妈妈唱“世上只有……”,晗晗会接唱“妈妈好”;妈妈唱“有妈的孩子……”,晗晗会接唱“像块宝……”14个月左右,孩子自己就会完整唱这首歌了。

一盘磁带十几首歌,凌青只重点引导几首,时间久了又试着给他重复同一盘磁带中的其他歌曲,这时候的孩子记忆力已经明显增强,很快就能重复很多首。渐渐地,晗晗两周岁的时候已经能唱近100首简短的儿童歌曲了。当年听说有个两岁的孩子因为能唱一百首歌曲就能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凌青高兴地对家人说:“晗晗也能做到。”

歌曲重复有旋律感,不仅增加了孩子活泼的性格,对美的感知和记忆力的加强也有帮助。同样,故事的重复有情节感,对拓展孩子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样具有帮助。

凌青在晗晗6个月时就同步交叉给他听故事和乐曲了,为了让孩子初次接触到的故事有一定的质量,她选择了《中外经典童话》,用这些优美的名著作为孩子语言启蒙的起点。这点很重要,因为好的故事会让孩子受益,这样的高起点对孩子的成长也会很有帮助的。随着孩子一点点长大,对语言感悟能力的加强,晗晗对这些故事越听越起劲,有时候磁带到头了,他就开始哭,凌青赶紧去重新放。只要有空,凌青自己也会将这些故事反复讲给孩子听。

就这样,晗晗近18个月大的时候已经能将《哪吒闹海》《青蛙王子》等几个千字的童话进行完整的复述,不仅发音正确,连语气都是相同的。这样重复的模仿,不仅增强了孩子的表达能力,也增加了晗晗的表演能力。

其实,这样的重复是由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孩子真正需要不断重复的故事、歌曲等是非常有限的,只有他特别喜欢的,才会去重复。当然,这种重复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从“你讲他听”这样的享受方式,再到“你讲他想”,到最后的“我讲你听”,孩子是很有成就感的。

孩子的重复不仅体现在讲故事、听歌曲,还体现在玩玩具、看动画片、做游戏上。只要他喜欢,就可以不断重复,这些重复对孩子的智力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父母的不厌其烦和心平气和的态度和心境,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爱和教育。

晗晗5个月的时候,特别喜欢看一本《小兔子采蘑菇》的书,因为画面色彩非常美,每每看到都会笑。每次看这本书的时候,凌青都会极其耐心地和孩子一个页面一个页面去讲,边讲边用手指点当中相应的景物让孩子辨认。时间长了,凌青每说到一个景物时,晗晗的眼睛就会自动找到相应的东西,比如妈妈说“小兔”,晗晗的眼睛就会看到兔子的画面;妈妈说“提篮子”,晗晗的眼睛就会盯着篮子看;妈妈又说“采蘑菇”,晗晗眼睛就会转移到蘑菇画面上去。当晗晗会发出单音后,凌青会有意带领孩子就这句话中的重点字词反复说,如兔子、篮子、蘑菇等。近13个月时,一次当晗晗自己靠在沙发上翻这本小童书时,他就一字一句慢慢吐,竟然自己将“小兔提篮采蘑菇”一句话完整地说了出来,一旁的凌青听到后抱着晗晗拼命亲,说:“晗晗真棒!”晗晗为自己的“成就”也兴奋地不断重复这句话逗妈妈开心。

当然,还要说说做游戏。两岁时的晗晗最喜欢“狼外婆”的游戏,他一边唱着“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一边和妈妈互换角色,反复扮演游戏中的不同角色。只要看见妈妈在休息,孩子就会说“妈妈我要做小白兔”,凌青就会故意拉长脸说“我是大灰狼”,母子俩会心一笑,进入重复的童话游戏中。渐渐地,晗晗还能发挥想象,将小白兔和大灰狼的对话进行创新,如:“把你的尾巴伸进来,我看看是不是妈妈?”

有趣的是,凌青告诉我,晗晗的外婆在晗晗一出生时就在孩子的摇篮边唱摇篮曲:“弟弟疲倦了,眼睛小,眼睛小要睡觉……”。后来,外婆因为工作原因来她家不多,但只要来都会在孩子睡觉时唱这首摇篮曲,这种重复的歌唱一直留在晗晗的记忆里。在他15个月的时候,凌青偶尔唱这首摇篮曲的时候发现晗晗在和她一起哼唱。凌青停了下来,晗晗竟然自己一人将歌曲的后面部分唱完了。

大哥的女儿蓉蓉从美国打来电话告诉我,1996年美国儿童电视节目频道上有一档很火的动画节目叫《蓝色的线索》。蓝是一只计算机生成的狗,节目的内容是让孩子跟着这只蓝色的狗去漫游世界,寻找喜欢的东西。每周播放五遍内容相同的一期,动画设计得非常好看,节目收视率非常高,孩子们很喜欢。该节目当时被称作“一个最成功、广受好评,被视为学龄前儿童最好的电视系列节目”。该节目的创作者就是充分运用了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为儿童量身打造节目,从而鼓励孩子重复去看,在同样的内容里产生不同的感受。

孩子看第一遍时,了解了故事的内容;看第二遍时,熟悉了故事里的人物;看第三遍时,那只蓝色的狗说上一句台词,他们可以跟着说出下一句台词;看第四遍时,蓝色的狗在问问题时,他们能跟着大喊;看第五遍时,他们已经会独自讲这个故事了。

《纽约时报》登载的报道说:“重复,这是个儿童早期学习公认的概念。看这个节目,重复,重复,孩子有着重复的喜悦。”在美国,《蓝色的线索》一直是商业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学前节目。

科学家对神经网络的研究结果表明,每次重复学习的时候,孩子都能够得到新的知识,对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人的知识是大脑神经元连接的结果。当你重复知识的时候,这种连接会加强,最终成为永久的知识。

计算机的人脑模糊系统证实了这样的结果:知识是重复得来的。

我曾问凌青,晗晗在这样重复地听、说、做后有什么好的表现呢?凌青得意地告诉我,晗晗两岁半要上幼儿园,幼儿园老师考虑到他年龄小,但又听说这孩子很聪明,就来家里现场考察晗晗。老师给他重复读一首古诗4遍后,晗晗顺利地背诵出来,同时也顺利地通过了其他测试,这使在一旁的凌青充分体会到了做妈妈的欢乐。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因为有过这样重复式的训练,晗晗的记忆力一直非常好。晗晗上高一的时候,家里要来一位交流学习的德国学生,为了和对方有更好的沟通,晗晗那段时间重点主攻英语口语,运用的就是重复记忆的方法,后来和那个德国孩子的交流非常流畅。多年来晗晗的文化课成绩也一直不错,前两年顺利地考上了重点大学。

由此可见,孩子的重复是在通过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增加智力。因此,请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在不厌其烦地满足孩子成长要求的同时,父母也应因势利导,引导孩子运用不同方式重复,让孩子在“重复”中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