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
功能是指事物有利的作用。如果需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国电子政务的功能,那就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全面提高政府管理的效能,全面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中国发展电子政务的有利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2006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对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的批示中明确指出的: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公众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创造条件。
当前阶段,我国电子政务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所谓政府职能转变,就是从重塑国家和社会间的权力关系的角度,实现政府逐步放权于社会,强化社会权力和自治能力,从而实现高效管理。这一转变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强调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将政府职能定位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电子政务正可以将这四大职能电子化、网络化,从而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电子政务建设如果能科学发展,一定会有力地促进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使信息服务成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电子政务在政府职能转变中将发挥“助推器”作用。政府工作千头万绪,但最根本的有两项:一是推行政令;二是为社会公众服务。这两项职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长期以来,政府职能过多地偏重“管制主导”职能,而忽视了“服务主导”职能,使服务变成了政治口号。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调整政府的权力结构,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立足点,逐步实现由“管制主导型”政府向“服务主导型”政府的转变。而电子政务的实施,正是以网络平台、业务系统和数据库为重点,推动业务的整合和跨部门的协同,从而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达到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环节,打破政府机构特有的条条和块块,提高审批效率的目的。它可以减缓甚至杜绝传统组织形态下经常出现的官僚主义现象,消除信息传递的障碍。国内外电子政务发生、发展的事实证明,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2.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
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电子政务通过网络办公,可以极大地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诸如提高数据收集的效率,利用互联网的通信能力提高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的速率和效果,提高公文处理与管理的质量,提高各种现代管理所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料的管理水平,扩大信息资料共享的范围及数量等。
政府部门作为国家经济生活的参与者和管理者,其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的强化与发展必将对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电子政务的目的之一正是以信息技术为基本手段,优化并扩展政府机构的业务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政府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改变了传统政务高成本、低效率的粗放管理方式,可以通过先进生产力来解放管理能力,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方便快捷的网上沟通可以实现无纸办公及远程办公,克服“文山会海”和“公文旅行”等弊病,节约人力和经费。它还可以减小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丰富政府部门的工作内容,使相应的事务处理工作不再枯燥、乏味,提高公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无例外地意味着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
3.使公众充分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电子政务的核心理念就是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政府发展电子政务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电子政务通过政府公务活动的电子化,将政府处理公共事务的流程向社会公开,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快捷方便、及时准确地了解到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规程,获取与公众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其他一些重要的信息,享用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并明确指出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施电子政务是改革开放的需要,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工作。
电子政务可以使政府部门的信息发布和大量的公务处理转移到网上进行,改变了传统依靠层层关卡、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也免去了公众在享受种种公共服务过程中可能遭遇的不便,可以使公众获得更好的服务感受。
2006年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的正式开通充分体现了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信心和决心,标志着我国完整的政府门户网站体系的形成。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各地对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热情,促进了电子化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开始转变,各种服务措施不断推出,“政务超市”、“行政审批大厅”、“一站式服务”,以及在作出涉及民生的一些重要决策时,由政府组织听证会,开通“市长电话”、“市长电子信箱”等,给群众带来了很多便利。政务公开便利了公众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对话,保护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公众可直接在网上行使对政府的民主监督权利。这些变化,其本质是公众享受政府服务的权利的具体化、有形化和切实化。为社会公众服务不再仅仅是政府挂在嘴上的口号,而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客观现实。
4.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使社会公众更好地参政议政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国家首次从行政法规层面上对政府信息公开作了明确规定,使广大群众对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监督方式等信息能够一目了然,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是用法律打造透明政府,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
政务公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电子手段使政务公开得到切实的条件保障和推进动力。它可以使政府通过灵敏有效的网络渠道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改进工作作风,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同时,还有助于社会各方面对政府及其公务员行使权力的过程进行监督,杜绝滋生腐败的暗箱操作,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责任心,促进政府部门的廉政建设。
传统政务环境下,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不可能与政府实现空间上的零距离接触和时间上的第一时间接触,这容易使政府疏远人民群众,容易在中间环节发生腐败和“肠梗阻”。实施电子政务以后,政府可以从多种多样的信息源中快速获得普遍性的群众意见和呼声,实质上拉近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距离,使政府通过群众监督、群众信访、形势分析等途径,全面、准确、及时而真切地了解人民群众的呼声,了解到普通老百姓时下最关心的问题,从而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政府部门有的放矢地制定出真正反映人民群众意愿、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策法规,使政府管理能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公开办事规则,规范办事流程,将服务于政府部门和科研教育部门的各种信息资料、档案、数据库在网上公开,使政府受到公众的监督,能有效地保证政务工作的公开与透明,有利于政府“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公务,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腐败和徇私现象,推进廉政、勤政建设,增强社会对政府的信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5.增强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的能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政府在不断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增强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方面的能力,以全面提高管理效能。在这方面,电子政务的作用空间很大,它在客观上放大或者扩展了政府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比如,比较充分的电子化、网络化,使政府可以有切实的手段和措施为社会有关方面建立或者促进建立相应的专业交易市场,以推动经济的发展。针对资金、技术有限的民营企业、个体经济实体的发展需要,政府可以通过为其建立面向供需双方的专业化网上市场来促进其发展。这对于搞活经济、繁荣市场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电子政务对市场监管形成的实际作用更加明显,从1993年年底开始的“金卡”、“金关”、“金税”等“三金工程”的实施,在客观上极大地加强了政府部门对经济活动的监管力度,减少了偷税、漏税和出口套汇等现象,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稳定了社会、经济、生活和生产秩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电子政务在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能力方面作用同样显著。所谓社会管理,是指政府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进行约束和引导,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以保持社会内部的良性运行和社会生活有序化的过程。实践证明,电子政务在对主要涵盖教育、科学、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环境等领域的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在协调各种复杂社会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在处置和管理各种危机事件的过程中,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增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的过程中,都可以大有作为。特别是在强化“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能力方面,因为这四项基本能力都是以增强政府信息处理能力为基础,而电子政务恰恰可以使政府部门在社会管理中,看得全、看得准、说得通、行得通,确保了相关政府部门在管理过程中真正实现情况明、方向准、政策正确、措施到位、力量充沛、环境优化、效果良好。
6.促进社会信息化发展
当今社会,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和应用者,因此,电子政务也就成为社会信息化的中心环节,发展电子政务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网上信息资源,而且将成为社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电子政务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电子政务需要依托社会信息化事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电子政务对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政府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枢纽,如果能率先实现信息化并建立起电子政务体系,必然会对整个社会信息化形成重要的示范、引导、推动、促进和保障作用。以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特点的电子政务系统,实际上与社会上的各领域,特别是各种社会服务领域的信息系统有着紧密的关联,特别是与社会保险、医疗卫生、教育培训、食品安全、治安管理、就业保障等关系民生的领域的关联更是千丝万缕、不可分割。在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提供相应的管理和服务的情况下,便利性就会理所当然地成为促进相关领域信息化的动力,相关企业活动和公民生活也会“自然而然”地搭上电子政务的快车并随之走向信息化。电子政务自身的公共性质,还必然会使社会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而这些设施无疑会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发展信息化的基本条件。发展电子政务还会非常有效地推动中国信息技术产业、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使政府的需求成为相关企业群由小到大、从弱变强的发展动力和源泉,靠政府为数不小的订单以消费拉动生产,用政府的钱“砸”出一个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兴旺、越来越规范的市场。这样的环境,当然是我国社会信息化事业所需要和要求的。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了电子政务的发展在推动社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中的巨大威力。同时,这种发展本身也在验证电子政务在政府管理职能实现方式变革中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的事实是:电子政务的发展,使政府不单靠发文、发号召,不单靠强制命令,也能很好地实现自己的职能。政府靠“信息引导”和“利益推动”所实现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甚至是令人鼓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