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重卦顺序和基本形象
几千年来,六十四卦顺序,林林总总,很多人殚精竭虑,找出很多理由,企图发现一种新的方法!流传最为广泛、影响最为广大的莫过于孔子的《序卦传》。
下面是《序卦传》全文:有天(111·111)地(000·000),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zhūn(100·010);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010·001);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111·010);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011·11)。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010·000);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000·010);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也,故受之以小畜(111·011)。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110·111)。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111·000);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pǐ(000·111)。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101·111)。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111·101)。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001·000)。有大而能谦(001·000),必豫,故受之以豫(000·100)。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100·110)。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gǔ(011·001);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110·000);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000·011)。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shì嗑hè(100·101);嗑hè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bì(101·001);贲bì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000·001);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100·00)。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100·111)。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111·001)。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yí(100·001);颐yí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011·110)。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010·010);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101·101);离者丽也。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011·100);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dùn(001·111);遁dùn者退也。物不可终遁dùn,故受之以大壮(111·100)。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000·101);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101 000);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101·011)。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kuí(110·101);睽kuí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jiǎn(001·010);蹇jiǎn者难也。物不可终难,故受之以解(010·100);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110·001);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100·011)。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guài(111·110);夬guài者决也。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011·111);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000·110);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011·000)。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010·110)。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011·010)。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101110)。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011·101)。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100·100);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001·001);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001·011);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110·100)。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101·100);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001·101)。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xùn(011·011);巽xùn者入也。入而后说yuè之,故受之以兑duì(110·110);兑duì者说也。说yuè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010·011);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110·010)。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110·011)。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001·100)。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既济(101·010)。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010·101),终焉。
在《序卦传》中,孔子给前人或自己的排卦顺序找到了很多理由,有的理由看起来理由还是比较充足的,有的不过马马虎虎而已,而有的却难尽人意,所以争论不休。传说现在通行的六画卦六十四卦顺序是是周文王排列的,孔子不过是替圣人寻找理由而已,具体情况如下:1.乾卦、2.坤卦、3.屯卦、4.蒙卦、5.需卦、6讼卦、7师卦、8.比卦、9.小畜、10.履卦、11.泰卦、12.否卦、13.同人、14.大有、15谦卦、16豫卦、17.随卦、18.蛊卦、19.临卦、20.观卦、21.噬shì嗑hè、22.贲bì卦、23.剥卦、24.复卦、25.无妄、26.大畜、27.颐卦、28.大过、29.坎卦、30.离卦、31.咸卦、32.恒卦、33.遁卦、34.大壮、35.晋卦、36.明夷、37.家人、38.睽kuí卦、39.蹇卦、40.解卦、41.损卦、42.益卦、43.夬卦、44.姤卦、45.萃卦、46.升卦、47.困卦、48.井卦、49.革卦、50.鼎卦、51.震卦、52.艮卦、53.渐卦、54.归妹、55.丰卦、56.旅卦、57.巽卦、58.兑卦、59.涣卦、60.节卦、61.中孚、62.小过、63.既济、64.未济。
我们不去对孔子的理由进行评价,因为中国历史对六十四卦的卦序向来都是百花齐放啊。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帛本《易经》的六十四卦与周文王排列六十四卦顺序有很多不同。帛书《易经》的卦名有31个与通行本《周易》相同,有33个不同。不同的卦名,可能有特殊的含义,也可能是传抄的错误。
京房对六十四卦进行过排序,为八宫六十四卦次序:
乾宫(111):乾卦(111·111)、姤卦(011·111)、遁卦(001·111)、否pǐ卦(000·111)、观卦(000·011)、剥卦(000·001)、晋卦(000·101)、大有(111·101);
震宫(100):震卦(100·100)、豫卦(000·100)、解卦(010·100)、恒卦(011·100)、升卦(011·000)、井卦(011·010)、大过(011·110)、随卦(100·110);坎宫(010):
坎卦(010·010)、节卦(110·010)、屯zhūn卦(100·010)、既济(101·010)、革卦(101·110)、丰卦(101·100)、明夷(101·000)、师卦(010·000);
艮宫:艮卦(001·001)、贲bì卦(101·001)、大畜(111·001)、损卦(110·001)、睽kuí卦(110·101)、履卦(110·111)、中孚(110·011)、渐卦(001·011);
坤宫:坤卦(000·000)、复卦(100·00)、临卦(110·000)、泰卦(111·000)、大壮(111·100)、夬卦(111·110)、需卦(111·010)、比卦(000·010);
巽宫:巽卦(011·011)、小畜(111·011)、家人(101·011)、益卦(100·011)、无妄(100·111)、噬shì嗑hè(100·101)、颐卦(100·001)、蛊卦(011·001);
离宫:离卦(101·101)、旅卦(001·101)、鼎卦(011·101)、未济(010·101)、蒙卦(010·001)、涣卦(010·011)、讼卦(011·111)、同人(101·111);
兑宫:兑卦(110·110)、困卦(010·110)、萃卦(000·110)、咸卦(001·110)、蹇卦(001·010)、谦卦(001·000)、小过(001·100)、归妹(110·100)。
京房将六十四卦分为八宫,每宫八个卦,八纯卦各统领七卦,如乾宫(111)以乾卦(111·111)统领其后的姤卦(011·111)、遁卦(001·111)、否pǐ卦(000·111)、观卦(000·011)、剥卦(000·001)、晋卦(000·101)、大有(111·101);每宫八个卦都各有其固定的位置,分别称为上世(八纯卦)、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游魂、归魂。
《京氏易传》说:“易有四世,一世二世为地易,三世四世为人易,五世八纯为天易,游魂、归魂为鬼易。”京房不仅把天、地、人纳入了六十四卦中,并将各卦的六爻从下至上命名为:初爻是元士,二爻是大夫,三爻是三公,四爻是诸侯,五爻是天子,六爻是宗庙。八宫卦按乾(111)、震(100)、坎(010)、艮(001)、坤(000)、巽(011)、离(101)、兑(110)的顺序排列,这样排列次序与帛书《易经》属于同一体系:前四卦是“精英政治”的阳卦——乾为父,震长男、坎中男、艮少男;后四卦是阴卦——坤为母,巽长女、离中女、兑少女。这与《说卦传》“乾坤为父母,统帅三男三女”相一致。
京房八宫六十四卦的排列始于乾卦(111·111),终于归妹(110·100),卦象的变化过程就是阴阳消长的过程。从首卦往右看,乾卦(111·111)六阳,阳气极盛;姤卦(011·111)是一阴始生而浸阳,遁卦(001·111)是二阴生而浸阳,否卦(000·111)是三阴生而浸阳,观卦(000·011)是四阴生而浸阳,剥卦(000·001)是五阴生而剥阳,至此阳气几乎被剥尽。晋卦(000·101)又复回一阳,表示阳气不可被剥尽,居外卦四位,称之“游魂”;大有(111·101)则阳回归本位,即下卦为乾卦(111·111),是谓“归魂”。
在京房那个时代,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考而“自圆其说”,实在是难能可贵。可只要仔细研究就可以发现,京房的阴阳消长完全看一卦之中阴阳爻的多少,而不是按照数理逻辑顺序。这从他的八宫卦的排列——乾(111)、震(100)、坎(010)、艮(001)、坤(000)、巽(011)、离(101)、兑(110)——不难发现这一点。乾(111)三个阳爻,所位列在前,而震(100)一个阳爻在初爻,因而位列其次,而坎(010)一个阳爻在中位,因而位列又其次……从我们按照二进制的排列来看,坤地(000)在一,艮山(001)在二,坎水(010)在三,巽风(011)在四,震雷(100)在五,离火(101)在六,兑泽(110)在七,而乾天(111)在八。要么从大到小,要么从小到大,因此京房八宫卦的排列用“杂乱无章”来说也不为过。京房属于一代易学大师而死于非命,岂非只得易理之部分而未得其全部有关?
北周·卫元嵩《元包经》所载六十四卦次序,也称《卫氏归藏卦序》——《包元经》六十四卦次序:
太阴(00):坤卦(000·000)、复卦(100·00)、临卦(110·000)、泰卦(111·000)、大壮(111·100)、夬卦(111·110)、需卦(111·010)、比卦(000·010);
太阳(11):乾卦(111·111)、姤卦(011·111)、遁卦(001·111)、否卦(000·111)、观卦(000·011)、剥卦(000·001)、晋卦(000·101)、大有(111·101);少阴(10):
兑卦(110·110)、困卦(010·110)、萃卦(000·110)、咸卦(001·110)、蹇卦(001·010)、谦卦(001·000)、小过(001·100)、归妹(110·100);
少阳(01):艮卦(001·001)、贲bì卦(101·001)、大畜(111·001)、损卦(110·001)、睽kuí卦(110·101)、履卦(110·111)、中孚(110·011)、渐卦(001·011);
仲阴:离卦(101·101)、旅卦(001·101)、鼎卦(011·101)、未济(010·101)、蒙卦(010·001)、涣卦(010·011)、讼卦(010·111)、同人(101·111);
仲阳:坎卦(010·010)、节卦(110·010)、屯卦(100·010)、既济(101·010)、革卦(101·110)、丰卦(101·100)、明夷(010·000)、师卦(010·000);
孟阴:巽卦(011·011)、小畜(111·011)、家人(101·011)、益卦(100·011)、无妄(100·111)、噬shì嗑hè(100·101)、颐卦(100·001)、蛊卦(011·001);
孟阳:震卦(100·100)、豫卦(000·100)、解卦(010·100)、恒卦(011·100)、升卦(011·000)、井卦(011·010)、大过(011·110)、随卦(100·110)。
《元包经》八经卦次序是:坤(000)一、乾(111)二、兑(110)三、艮(001)四、离(101)五、坎(010)六、巽(011)七、震(100)八,以坤(000)为首卦,先阴后阳,阴阳相杂,两两对立,体现了《归藏易》的思想。此卦序“八宫”按照“太阴、太阳、少阴、少阳、仲阴、仲阳、孟阴、孟阳”顺序排列。《元包经》之首为太阴,往右看,坤卦(000·000)是六阴,表明阴气正盛;下卦是复卦(100·00),一阳始生于下而浸阴;第三卦是临卦(110·000),二阳生于下;第四卦是泰卦(111·000),三阳生于下,阴阳均等;第五卦大壮(111·100),四阳生于下;第六卦夬卦(111·110),五阳生于下,此时阴将要被剥尽;第七卦需卦(111·010)则一阴回复上卦五位,象征阴气不尽;至第八卦比卦(000·010),阴回归于下卦而成坤卦,象征阴气不尽。《元包经》所表现的是六十四卦阳息阴消的过程,与阳气不断上升,阴气不断下降的思路是一致的。可阴气从何而来,在《元包经》中是不清楚的,跟京房一样,所以没有真正解决六十四卦的次序问题。
六十四卦顺序,至少在宋朝的时候已经解决了——宋代易学别具一格,陈抟以研究河图、洛书为先声,绘制了《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次序圆方图》,到邵雍创立先天象数学。这张图的名字看上去很长,可每个字都有实际意义:伏羲是易学本源,先天区别于后天,六十四卦表示数量,次序声明发现,方圆以象天地。
六十四卦的排列方法还有一些,我们最近还发现有人宣布又有了新的六十四卦排列的顺序,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六十四卦的次序一直困惑着易学界。在众多次序中,到底那一个是最原始的卦序?我们认为,可能根本就没有原始的卦序,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卦序模式。卦序的排列,根据一个人对《易经》的理解不同,一个人的思想理念不一样,甚至根据政治的需要,可以有不同的排列。有人认为,六画卦六十四卦次序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一成不变的规则;六十四卦就像是六十四块积木,可以搬来搬去,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愿望演绎出各种图案。至于能演绎出多少个卦序,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试一下。
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我们认为,在众多的卦序中,《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次序方圆图》,比较合乎实际情况,这不但从逻辑上推导出了六十四卦的衍生过程,而且还揭示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对于认识古人的思想理念和解读符号、图象有着重要的作用。按照推导两仪、四象、三画八卦的方法,我们对六画卦的六十四卦进行了推导,与邵雍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次序方圆图》完全一样。我们采用莱布尼兹“二进制”的方法对六画卦六十四卦进行演算,也完全与邵雍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次序方圆图》一致。
据此,我们按照下卦为本、为基础、为稳定因素、为变化的依据,上卦为用、为辅助、为运动因素、为变化的条件,根据万事万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物极必反的发展规律,现在把结果列在下面:
第一,坤地系统,母亲主事:坤卦(000·000)、剥卦(000·001)、比卦(000·010)、观卦(000·011)、豫卦(000·100)、晋卦(000·101)、萃卦(000·110)、否pǐ卦(000·111);
第二,艮山系统,少男主事:谦卦(001·000)、艮卦(001·001)、蹇卦(001·010)、渐卦(001·011)、小过(001·100)、旅卦(001·101)、咸卦(001·110)、遁卦(001·111);
第三,坎水系统,中男主事:师卦(010·000)、蒙卦(010·001)、坎卦(010·010)、涣卦(010·011)、解卦(010·100)、未济(010·101)、困卦(010·110)、讼卦(010·111);
第四,巽风系统,长女主事:升卦(011·000)、蛊卦(011·001)、井卦(011·010)、巽卦(011·011)、恒卦(011·100)、鼎卦(011·101)、大过(011·110)、姤卦(011·111);
第五,震雷系统,长男主事:复卦(100·00)、颐卦(100·001)、屯卦(100·010)、益卦(100·011)、震卦(100·100)、噬shì嗑hè(100·101)、随卦(100·110)、无妄(100·111);
第六,离火系统,中女主事:明夷(101·000)、贲bì卦(101·001)、既济(101·010)、家人(101·011)、丰卦(101·100)、离卦(101·101)、革卦(101·110)、同人(101·111);
第七,兑泽系统,少女主事:临卦(110·000)、损卦(110·001)、节卦(110·010)、中孚fú(110·011)、归妹(110·100)、睽kuí卦(110·101)、兑卦(110·110)、履卦(110·111);
第八,乾天系统,父亲主事:泰卦(111·000)、大畜(111·001)、需卦(111·010)、小畜(111·011)、大壮(111·100)、大有(111·101)、夬卦(111·110)、乾卦(111·111)。
按照易学传统,我们也可以把这种重卦的顺序以此取名“坤宫八卦”、“艮宫八卦”、“坎宫八卦”、“巽宫八卦”、“震宫八卦”、“离宫八卦”、“兑宫八卦”、“乾宫八卦”。每个宫所包括的卦象,以下卦确定五行属性,而以每卦的上、下卦确定在本卦中五行之间生克制化关系,比如“坤宫八卦”,下卦坤地(000)五行土为土,所以“坤宫八卦”都属于“土卦”,上下卦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五行,确定两者的关系,比如坤卦(000·000)被称为“同我者为兄弟”。这些内容在“15轮八卦”中有很详细的介绍。
我们姑且把这种排卦的结果称为《伏羲易卦》,并据此把六十四卦分为两个部分,即“阴卦系统”和“阳卦系统”;两个系统分为各有八章,即“阴卦系统”包括坤地(000)系列、艮山(001)系列、坎水(010)系列、巺风(011)系列,“阳卦系统”包括震雷(100)系列、离火(101)系列、兑泽(110)系列、乾天(111)系列。“阴卦系统”的下卦“初位”都是阴爻,坤地(000)系列三个阴爻、艮山(001)系列两个阴爻、坎水(010)系列两个阴爻、巺风(011)系列一个阴爻;“阳卦系统”的下卦“初位”都是阳爻,震雷(100)系列一个阳爻,离火(101)系列两个阳爻、兑泽(110)系列两个阳爻、乾天(111)系列三个阳爻。
每一系统象征一个时代,每一系列象征一个时期,每一卦象征一个阶段,每一爻象征这个阶段的一种变化。每一卦分为上下卦,上卦的特点是动,表现为变化性,下卦的特点是静,表现为稳定性。在一个系列中,下卦就像值周,上卦就像值日。每周是八天,所以值周的责任是八天,而值日只有一天,责任也就是一天。按照这个规定,在确定值周之后,三画八卦轮流值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小一些的系列。而值周和值日配合,又构成了更小的系列,这就是每一卦。正因为这种变化性和稳定性的结合,最终奠定了《易经》的预测性特征和哲理性特征。前一卦跟后一卦相比,最基本的特征是:本卦中的“上卦”中有一个阳爻在前进,而另一个阴爻在后退。这个前进的阳爻,按照二进制的规律和阴阳转换的关系,稳步地由外到内(方向),从少到多(数量关系)、由静阴到动阳(阴阳关系);同时有一个阴爻也在按照阳爻运行的相反方法后退,也同样按照阴爻按照二进制的规律和阴阳转换的关系,参与演化。
一个六画八卦有六爻,这就是在《易经》经常看到初、二、三、四、五、上。每一爻都有阴阳,即“六”、“九”,都象征着时间、空间等。六爻的这些配搭,构成了卦与卦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易经》的预测符号系统的顺序是数——“二进制”,“象”是阴阳符号及其所构建的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而“理”就是阴阳对立、六爻互动、六十四卦周而复始,与此对应的就是“阴阳对立解说模式”、“六爻互动解说模式”和“六十四卦循环解说模式”!
《易经》的文字解说模式影响极为深远,在“阴阳对立解说模式”中,阴阳之间的转化,除了时、空的变化,还承担了其他重要的意义。第一、这种变易是一个不断产生和重生着的进程——生生之谓“易”。第二、“阴阳对立解说模式告诉我们,生命没有终点,变化不会结束,因而卦象不可能出现一个真正完美的结局,这就是卦无好坏的基本出发点。在《易经》中,阴和阳不过是一个更大的整体(太极)的两部分,阴阳之间的转化不过是一种内部变化,这种变化是阴和阳两种力量互动而产生的结果。按照《易经》的观点,变化是一个互相连结着的进程,每一次变化都是一次情境变化的结果,同时也引导着接下来的一系列新变化。因此,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具有相似性、相关性、相同性、相通性。
阴阳对立统一解说模式、六爻质量互变解说模式、六十四卦解说模式,旨在说明,每一爻的变化不仅能够化出一个新卦,更能够化出一个新的生命循环。同样的道理,人类不仅能够描述状态的变化,还能够或直接或间接地阐述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和基本动力。也就是说,人类不仅能够生产新的解说文字,还能生产使这些解说文字可能被接受的状态,因为人类深谙在这些阐述的本体论及价值判断里。因此《易经》文字解说模式只能在一个整体的、不断变化的宇宙模型中才能发生,而《易经》帮助人类建立和加固了这种中国传统中的宇宙模型。
《易经》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解说模式,即使经受了几千年的沧海巨变,由于本身的动态性和开放性,《易经》预测符号系统和《易经》文字解说模式,不仅不会被时间所消耗,而只会更加生生不息,发扬光大。数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未来的实践必将继续证明。我们对此研究不是种终结,而是一个崭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