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随着我国高校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等学校(简称“高校”)对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功能提升等非常重视,高校图书馆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2021年是高校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面对新时代、新技术、新需求,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着数据和用户的双重挑战。高校图书馆急需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创新发展,通过服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助推服务转型,根据用户需求延伸服务内涵。高校图书馆要基于网络平台构建标准化的底层数据驱动、上层用户多元化需求驱动的服务模式,依靠强大的专业队伍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精准解读用户需求,整合一切力量,打造优质资源,在数据和用户之间建立高效的互动模式,构建多类型、多层次、多样化的智慧型服务体系,提供智能化服务以适应用户需求,实现数据和用户的高效互联互通。高校应把图书馆的力量汇聚到支撑学校人才培养和事业发展、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上来,全面推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一)建设全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信息保障;(二)建立健全全校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方便全校师生获取各类信息;(三)不断拓展和深化服务,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四)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在新时代,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和高质量发展之路,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很难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从而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图书馆为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需要充分发挥其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
二、研究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大数据环境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内容、方式方法、平台建设、业务流程、机构和制度设计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的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处理、知识传递、知识形态、知识服务模式等都面临着重大变革,同时,网络环境下的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要求也会更高。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对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这将进一步丰富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和实践,充实图书馆知识服务和知识管理的情报学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这也为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提供了理论、方法和实践上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