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精选及讲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代序言: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要读点鲁迅

温儒敏

这本《鲁迅作品精选及讲析》是专为普通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编的。鲁迅作品很多,《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就有十八卷,七百五十多万字,一般读者没有必要全部都读。那么精选一种精粹的简本,可以满足大多数读者的需求。

《鲁迅作品精选及讲析》约四十三万字,所选的都是鲁迅有代表性又比较好读的诗文,一共七十九篇(首)。分文体编排,其中小说十八篇,散文诗七篇,散文十篇,旧体诗九首,杂文二十八篇,书信七通,基本上覆盖鲁迅创作的各种类型。

每一文体前面有一“阅读提示”,简介鲁迅该文体创作的概况和主要特色,提示一些阅读的建议。每一文体的作品都大致依照发表的先后时序编排,但《故事新编》与《朝花夕拾》相对集中。文后所附注释,在2005年版《鲁迅全集》注释基础上有所增删或修改。每篇作品都有“讲析”,千把字,尽量贴近作品来解读,帮助读者扫除阅读障碍,抓住阅读要点,领会和欣赏鲁迅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多年来我在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讲授现代文学课,鲁迅是重点,这些“讲析”也有部分是以原来讲课内容为基础的,但更多是重新研究和撰写。有关鲁迅的研究汗牛充栋,既要参考前人的相关研究观点,又不能人云亦云,要有一些自己的心得,还得考虑读者的阅读需要,颇花费一番功夫。

翻开这本书,首先碰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读鲁迅?

回答是,为了了解和认识我们民族的文化,为了精神的拯救、建设与升华。

一百多年来,对中国文化有最深入理解的,鲁迅是第一人。鲁迅的眼光很“毒”,他是要重新发现“中国与中国人”。有关中国文化的研究论著很多,但鲁迅作品很特别,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他对中国文化的观察和思考,不是书斋里隔岸观火的学问,而是痛切的感受,是从生命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这和读一些学问家的概论和历史著作之类,是不一样的,功能和感觉都不一样。

现今强调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毫无疑问,这是“主心骨”,是精神支柱。但传统文化不能照搬,它是在古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有精华,也有糟粕,有不适合现代社会的部分。我们要继承的是精华,是优秀的部分。这就有一个选择和扬弃的问题。读鲁迅,可以认识他了解和分析传统文化的角度与方法,看这位思想家型的文学家是如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又如何体现在鲁迅的思想与创作里的。我们既要读孔子、孟子,读古代史、现代史,同时也要读点鲁迅,知识结构才比较全面,思想方法也比较辩证。读鲁迅,还可以带给我们对于自身所处文化的真切的体验,克服在文化问题上“民粹式”“愤青式”的粗糙思维。

鲁迅对文化的批判性认知,是基于对人性的深透了解,基于对自身思想心理不断的“自剖”,他反传统、反专制、反精英、反庸众,思维是辩证而尖刻的,是“不合群”也“不合作”的,有时说的话很“难听”,但那是知人论世,能让人警醒,换一个角度去打量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在网络时代,过量的信息冲刷可能会让思维碎片化、平面化,过度强调娱乐消费的流俗文化,又使人们的精神趋于粗鄙,而鲁迅那种批判性的深度思考,是有助于拯救文化滑坡的。读点鲁迅,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深邃,精神得到升华,意识更加清醒。

鲁迅不是优雅、平和、休闲的,而是真实、严峻、深邃的。读鲁迅是“思想爬坡”,并不轻松,甚至费力、难受。从“生活化”的立场,也许一些人并不“喜欢”鲁迅,我们读鲁迅也并非模仿鲁迅的脾气或生活,甚至也不必让自己变得尖刻;读鲁迅,是要学习鲁迅的思想方法、他的批判意识,从他那里获取对我们民族历史与现实的清醒认识,激发思想的活力。

一些年轻朋友不喜欢鲁迅,也因为语言的隔膜。鲁迅写作的年代刚开始倡导白话文,他的文章有些文白夹杂,是时代的印记,但也是有意为之。鲁迅不愿意俯就过于平直的白话,宁可保留一些文言的因素,加上那种迂回曲折的句式和游弋的语感,所表达的含义往往是复杂而多义的,更能体现其思想的张力。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会觉得鲁迅的作品“难读”。但理解鲁迅式语言表达的风格,尽量读懂读进去了,就能体味到它的特别有味。在充斥周遭的四平八稳的八股文风中,在到处可见的夸张虚假的广告式语言旋涡中,读点鲁迅,会豁然开朗,有所超拔,甚至还能从鲁迅那里吸取语言运用的灵感,学会想问题与写文章。作为当代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几种鲁迅的书,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

其实,在中学语文课上我们已经读过鲁迅的一些文章,有了一些印象。有一种说法是中学生“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可见,应试式的相对刻板的语文教学,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败坏了我们阅读鲁迅的“胃口”。这种对鲁迅“敬而远之”的印象,应该得到改变,而且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于鲁迅这份重要的精神遗产,我们会越来越体会到它的分量。这是肯定的,也是我们编这本鲁迅精选集的信心和期待。

近年来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鲁迅批判传统文化,附和激进的思潮,造成传统文化在“五四”的断裂。鲁迅便被贬斥为“全盘否定传统”的一个代表。

这观点表面上似乎不无根据。鲁迅的确是对传统文化批判最深刻、攻打最猛烈的人之一。他对传统的批判是采取决绝的态度,很“偏激”。大家最熟悉的,是《狂人日记》,通过“狂人”之口,把中国历史,特别是封建礼教和专制制度概括和比喻为“吃人的筵席”。“狂人”晚上睡不着,翻开历史书,在满纸仁义道德的字里行间,看到的只有两个字:“吃人”。这当然是一种小说的形象表现,不是逻辑判断,但其中有鲁迅独特的体验和发现。在“五四”时期,鲁迅一谈到旧礼教、旧制度,往往深恶痛绝,有时把话说得很“绝”。他甚至曾经用这样义无反顾的语气来表示:“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华盖集·忽然想到》)鲁迅的“偏激”不只是感情的表达,也是一种思想策略。

不能否认,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鲁迅的确常采取与惯常思维不同的逆反质询。这可能让人震撼、惊愕,却又顿觉清醒,思路洞开:“从来如此,便对么?”——这是《狂人日记》中的话,其实也是鲁迅式的质疑。对普通人来说理所当然、司空见惯的事情,或者场面上的“官样”文章,到鲁迅那里,就有疑问和反思,还可能有独特的发现。举个例子。清代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由纪昀等三百六十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三千八百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共收录三千多种著作,书目提要一万余种。一般认为这是伟大的文化建设,所谓“盛世修史”,有大气魄。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这种结论是毫无疑义的。《四库全书》的确了不起,给后世保留了多少古代的典籍!但鲁迅对此不以为然,视为一种“文化统制”,是“以胜者的看法,来批评被征服的汉族的文化和人情”,“文字狱只是由此而来的辣手的一种”。(《买〈小学大全〉记》)鲁迅不是否定《四库全书》,而是要揭示其中有统治阶级把握着的“历史的阐释权”。事实上,很多被认为不适合所谓正统文化,特别是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和文献,或认为内容“悖谬”和有“违碍字句”的书,都被分别“销毁”和“撤毁”。当人们都在称赞这项文化工程时,鲁迅却来揭露真相,认为官修史书往往把历史上的真实抹去了,这就是所谓篡改历史,强迫遗忘。类似这样说出真话,指明“皇帝的新衣”的例子,在鲁迅作品中比比皆是。因为鲁迅对传统首先采取的是怀疑的态度,他常常另辟一种眼光,透入历史的本质去重新思考评判。鲁迅有意用这种逆反式的评判去警醒人们,挣脱被传统习惯所捆绑的思维定式,揭示历史上被遮蔽的真实,正视传统文化中不适于时代发展的腐朽成分。

如果不领会鲁迅的这种批判的意图和姿态,就可能以为鲁迅太片面和绝对。鲁迅最为一些人所“诟病”的,是他甚至主张不要读中国书。在《青年必读书》一文(1925年)中,鲁迅这样说:“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光就这言论来看,的确又很绝对。问题是如何理解鲁迅说这些话时的“语境”。鲁迅是针对“五四”落潮后,那些尊孔读经的复古思潮,而提出要“少看中国书”的。其中也蕴涵有鲁迅对“中国书”也就是传统文化的整体感受,特别是对那种麻木人心的“僵尸的乐观”的反感。注意,鲁迅不是写学术论文,他是写杂文,一种批判式的文学的表达。传统文化当然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宜笼统褒贬,但当传统作为一个整体,仍然严重牵绊着中国社会进步时,要冲破传统的“铁屋子”,觉醒奋起,就不能不采取断然的态度,大声呐喊。这大概就是“五四”启蒙主义往往表现得有些激进、有些矫枉过正的历史理由,也是文化转型期的一种常见现象。我们应当理解鲁迅的“偏激”。

而且从实际内容看,鲁迅所反对和坚决批判的,主要是传统文化中那些封建性、落后性的东西,是专制主义制度和文化,包括“存天理、灭人欲”的假道学,以及种种使国民精神愚昧、麻木、迷信的那些糟粕。要剥掉这些缠绕在我们民族躯体上鳞甲上千年的沉重的旧物,若没有果断的措施和决心,恋恋不舍,优柔寡断,那谈何容易。

要理解鲁迅所处的那个年代,是中国正受外敌入侵、挨打的时代,处于“弱肉强食”的国际环境,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但另一方面,封建传统的思想文化又仍然在严重地禁锢民族精神,消解活力。一面是保国保种的焦虑,一面是“老大的国民尽钻在僵硬的传统里,不肯变革,衰朽到毫无精力了,还要自相残杀”。在这种情形下,鲁迅为了警醒人们,当然要大声疾呼,用决绝的而不是温温吞吞的态度立场,去告别旧时代。所以,“吃人”也好,“不读中国书”也好,这种急需突破传统的态度,即使有些偏激,也是符合那时代变革需要的。不能当“事后诸葛亮”,离开特定的语境,摘出一些句子,就来否定鲁迅。

其实,鲁迅并不讳言自己反传统之激烈、绝对,乃至要“全盘否定”。但这是一种策略。封建传统如此根深蒂固,“搬动一张桌子……也要血”,如果不用“全盘否定”式的决裂的态度,如果一开始就总是强调“因时制宜,折衷至当”,那势必被调和折中的社会惰性所裹挟,任何改革都只能流于空谈。正是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传统这个意义上,我们高度肯定鲁迅在思想史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鲁迅绝非历史虚无主义者。在如何为民族文化寻求新的出路这一点上,鲁迅有其明确的主张,那就是,对于传统一要批判,二要继承,三要转化。鲁迅毕生在做两方面工作:一是对传统的批判、攻打、破坏;二是梳理、继承、创新。

鲁迅在批判传统的同时,又用大量精力认真整理、研究文化遗产。鲁迅用了差不多三十年(大部分)的时间,整理了二十二部古籍,包括《嵇康集》《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他收集过大量古代的碑帖、拓片,曾试图写一部中国书法变迁史。他在北大等校上课并写出《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讲稿和著作,其中有些已经成了古代文化研究典范性的学术成果,其研究的某些方法、命题和概念,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广为学术界采用,影响巨大。鲁迅自己的创作也从传统文化中吸纳丰富的养分,特别是与“魏晋文章”的风格一脉相承。据孙伏园回忆:刘半农曾送鲁迅一副联语“托尼学说,魏晋文章”,当时的朋友都认为这副联语很恰当,鲁迅对此也默认。可见,鲁迅攻打传统,但并不认为自己已经或可以割断传统。

关于鲁迅“骂人”的现象,也是有较多非议的。

现今读鲁迅的杂文和小说,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还是其对国民性的猛烈的批判。有的人可能并不了解鲁迅所批判的国民性的具体内涵,也不了解鲁迅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这种批判,所以直观地对鲁迅的批判方式反感,不能接受,甚至担心会丑化了中国人,伤害民族的自尊与自信。鲁迅的确毕生致力于批判国民性,其实也就是他所理解的实现文化转型的切要的工作。他的小说、杂文,时时不忘从人性与国民性的角度去剖析与批判国人的劣根性,如奴性、面子观念、看客心态、马虎作风,以及麻木、卑怯、自私、狭隘、保守、愚昧,等等,在鲁迅笔下都被揭露无遗。作为一个清醒而深刻的文学家,一个以其批判性而为社会与文明发展提供清醒的思想参照的知识分子,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真是我们民族更新改造的苦口良药。

因此,重要的是理解鲁迅的用心。我们读《阿Q正传》,看那些“丑陋的中国人”的表现,会很不舒服。但仔细一想,这又的确是真实的,一种毫无伪饰的真实。就如鲁迅所说,这作品的目的就是要写出国民沉默的魂灵来。

鲁迅的国民性批判带有社会心理研究的性质,而且往往注目于最普通最常见的生活现象。例如鲁迅对“看客”心态的揭示,就很能说明鲁迅批判国民性的苦心和特色。鲁迅写得最多的,就是这种世态炎凉,人心麻木。人们隔岸观火,玩味、欣赏别人的苦难,是如同看戏。而只会看戏、做戏的民族是可悲的。这也是鲁迅批判国民性时反复关注的问题。

鲁迅生活在中国社会转型、各派势力斗争非常激烈的时代,鲁迅当然有他的政治选择,比较倾向于当时变革社会的革命的力量,他的创作包括杂文有很强的现实性,但鲁迅又是独立的作家,他的价值主要还是思想文化层面的批判性和预警性。鲁迅生前和死后往往都被政治化,这也难免,现在时代不同了,读鲁迅,还是要摆脱政治上拔高或者贬低的怪圈,理解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鲁迅独特的贡献。

现代知识分子具有独立批判的精神,与他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总有一种不相容性,揭示现实人生真相,揭示社会思想文化的困境,是他们的使命与习惯。从社会文化结构来说,有这样一部分批判的成分,有这些不那么和谐的声音,社会才活跃、有生机,在不断的反省与批判中往前推进。从这个角度看,鲁迅有棱有角的批判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我们不能被所谓“尖刻”“骂人”之类的表象所左右,轻视乃至抛弃了这份可贵的精神遗产。

在如今这个网络化、物质化、娱乐化的时代,貌似很“现代”,其实周遭很多灰暗和庸俗的东西在鲁迅那个时期他都面对过,有什么办法拯救精神的堕坠?读书是好的办法之一。我们要有意识与流俗文化保留一点距离,尽可能不要让无聊而又浪费生命的微信、自媒体牵着鼻子走,稍微超越一点,让自己的生活充实一点,那就多读一点鲁迅吧。

但愿这本精选集的出版,能开启一扇进入鲁迅思想艺术殿堂的大门,引起大家阅读鲁迅的兴趣。

2020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