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名:莫在通俗与低俗之间游走
如今,电视剧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担负着传播优秀文化、引导健康的审美趣味、构建社会生态的重要责任。因此,有责任感的电视艺术家历来把弘扬时代主旋律、建设和谐文化、提倡高雅的文明风尚,当作自己的光荣使命。然而,由于受收视率及市场利益的诱惑,荧屏也时见另外一种现象出现,那就是有些作品时不时地在通俗与低俗的边缘打“擦边球”,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其中,在电视剧名上做文章,便是为群众批评的这种打“擦边球”的常用方式之一。
打开一些电视台正在播出的电视剧,我们不难发现,以男人、女人、兄弟、姐妹,结婚离婚、爱与不爱为关键词的剧名,可谓屡见不鲜。《爱你那天正下雨》《爱上单眼皮男生》《爱在离别时》《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趟过女人河的男人》《女人何苦为女人》《顺娘》《芸娘》《秀娘》,如此等等,这一串串介乎通俗与低俗之间的名字,几乎成为一种时尚。而“女人”“爱”却是其共有的关键词。
不久前,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部名为《都是爱情惹的祸》的电视剧在某台热播后,在观众中立即引发了极大争议。争议的焦点不是作品内容,而是集中在剧名上。这部表现“70后”青年人爱情、婚姻、事业的作品,应该说是一部质量不错的值得一看的作品。观众的不满在于,一部表现健康主题的作品,却起了个低俗(至少是媚俗)的名字,而作品改编前原小说的名字为《成都,今夜请把我遗忘》,应该说,这是一个雅俗共赏的书名,作品发表后在全国曾引起较大反响。小说作者慕容雪村是当代网络小说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网络文学成就卓著的代表性作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无比感慨地表示:“《都是爱情惹的祸》是个恶俗的名字,坦白地说,我很不喜欢。”凡是读过原作的读者都知道,小说原作表现的是“70后…青年人对未来的探索和追求,而爱情只是浮在表层的东西,根本与小说主题无关。以“爱情”作为电视剧名,反映的既不是原来小说的题旨,也与改编后的电视剧内容不符。有的读者直言不讳地批评,《都是爱情惹的祸》这样文不对题的名字能登上荧屏,应该说都是金钱惹的祸。据业内人称,单这样一个名字,确实对收视率提升有一定帮助。然而,这样不惜以损失作品的思想意义为代价,纯粹以博取观众眼球获得商业利润的做法,实在有悖艺术家的职业道德。何况仅仅靠收视率并不能说明问题的全部,据说,作品播出后批评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而且“炮火”集中在作品的名字上。这的确让低估观众判断力的个别编导大跌眼镜。
无独有偶,类似的情况还有,著名作家李佩甫的长篇小说《城的灯》是一部颇受赞誉的作品,然而,拍成由任程伟和闫妮做男女主角的电视剧后,剧名却被改成《下辈子做你的女人》。当男主角任程伟在播出见面会上发现改了剧名,当即愤然离席表示不满。有的观众直言批评,认为这样改剧名是典型的媚俗。其实,《城的灯》不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内容都不错,名字很有品位,其寓意深刻,那灯火,是通往梦的城市的灯火,表现的是改革年代向城市化过渡过程中人的心理嬗变。作品中有爱情,但决非作品主题,一部寓意深刻的作品被冠以男欢女爱的名字,既扭曲了作品内容,也低估了观众的审美水平。对此,制片人在接受媒体询问时称:制片方有权改动一部作品的名字。但是,据说他私下也有难言之隐,合作方的电视台有收视率的压力,而收视率背后又有广告压力。如果说投资广告的广告商说《下辈子做你的女人》比《城的灯》更具广告吸引力的话,那我只能牺牲后者。这种无奈,也道出了改名的更真实原因,即金钱的杠杆作用。同样,在电视剧《高纬度战栗》于某电视台播出时,竟也把剧名改成了《黑雨》,据说是借助《黑冰》《黑雾》可以形成所谓“黑系列”,有利于市场最大化。后来,弄得编剧陆天明哭笑不得。
一次,我偶然发现多家地方台在播《曹老板的18个秘书》,这样一个诱人的商业化名字,无疑是走的“俗”路,然而,看了数集后才发现,作品并不俗,名字与内容几乎不搭界,这是一部地道的轻喜剧,而且故事结构、剧情的发展还颇具观赏性。之所以用这样一个名字,也无非是商业利润的诱惑。这样的事例已经举不胜举。对电视剧名上反映的低俗风,广大观众多有不满,认为用低俗的剧名博取商业利润,是对观众的一种情感伤害,有的网友写文章公开批评,认为这种看似提高了收视率的做法,赚的却是昧心钱,冲撞的是艺术家道德良知的底线。有的网友以另一种方式讽刺这些媚俗的剧名,即用荒诞的形式调侃经典剧名。比如,有的网友说,如果按某些编导的做法,一些电视剧就可以做出这样的广告宣传词,比如:《亮剑》——烽火连天的岁月,热血英雄为两个女人泪洒战场;《上海滩》——宝贝女儿情迷古惑仔,黑帮老爹无奈起杀心;《金婚》——风雨走过50年,婚姻之外他还为谁心乱如麻,如此等等。目前这样一些带有反讽性质的消解经典剧名的帖子,在网上已呈愈演愈烈之势。当然,这些帖子在从一个侧面批评剧名低俗化的同时,客观上也是对经典的伤害,是决不可效仿的。但是,群众的这样一种带有幽默和诙谐的批评,倒着实给我们的编导们提了个醒,那就是切不可盲目认为观众就一定喜欢低俗的东西。低品位的东西,一样会为观众所唾弃。如果以观众喜欢低俗为借口,迷恋于在通俗和低俗之间打“擦边球”,不仅贻害观众,编导自己也会名誉扫地。
一位职业影视评论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电视剧名就像电视剧的“眼球”,除了眼睛本身漂亮与否之外,眼神也很关键。干净的、清澈的、纯净的眼神最能打动人了。在我看来,他说的这个眼神,所包含的首先应是道德精神和思想意义,其次才是调动观众情感的艺术力量。过分煽情的电视剧名,往往把观众当成了情感贫乏症患者,仿佛只有通过直白的呼喊,才能调动群众的情感,其实不然,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当然,我这样说,并非是说剧名越文艺化、越生涩、越理性越好,关键是要入得了观众的眼,要在剧名和作品内容上寻求一种和谐的美。《亮剑》《士兵突击》《历史的天空》是典型的艺术化剧名,但其中透着的是凛然正气和向上的格调,而它们所得到的观众赞誉却是空前的,创造的收视率也是空前的。这里关键是创作者要有一种高标准的追求。诚然,在我们这么大个国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一些低俗的东西都会迎合一部分人的胃口,都可能有一定的“收视率”,但这决不能代表主流,有责任感的电视媒体和电视剧创作生产者,决不能以一小部分观众的需求而降格以求,以牺牲作品的思想品格而换取收视率。在电视工作者的职业精神中,道德自律和审美修养,应是题中必有之义。创作优秀的作品,用优秀作品赢得社会对你的尊重,以高尚健康的格调取得高收视率,才是一个电视艺术工作者时时应遵循的正确的方向。
(原载2009年3月27日《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