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有生之年从未停止思考的思想者
孔子的思想体系像海一样深邃,像海一样宽广。我们只能做简单的、浮光掠影式的探寻。
大家都知道,孔子的思想总括起来,就是一个“仁”字——仁爱的仁。孔子终其一生都在研究怎么样才能仁爱?就是说人要怎么样才能情同此心,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对别人都能报以同情的态度。
孔子找到的途径是“忠恕”二字。
忠呢,上面一个中,下面一个心,就是要我们把心放在中间,不偏不倚地去思考问题;恕呢,上面一个如,下面一个心,就是说要像自己的心,意思是要学会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公正的结论。
知道怎么思考问题之后呢,孔子说,接下来就要用“智勇”去解决问题,也就是用实际行动去推行仁爱。什么才算智勇呢?
智就是智慧,勇就是一往无前的勇气。要用这两样东西去行动!
孔子一边强调人要一往无前地去做,一边也强调不能过了头。所以孔子又提出了一个“中庸”之道——“中”呢,就是刚刚好,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偏不倚;“庸”就是“不易”,不易就是不改变,也就是尽量延续之前好的状态,不改变原来的样子。
是不是有点糊涂了,一会说要一往无前,一会怎么又说维持现状?
孔子说的维持现状,是指在现状已经很好的情况下,比如说周朝,如果社会制度的设置已经像周朝那么好了,那就尽量不要改变它,好好维持下去、好好发展、不要没事瞎折腾就可以了!如果不够好,那就要用智慧和勇气让它变好。
要做到以上这些,就要积极的入世——这也是儒家的核心理念。他强调人生要有一番作为,要一心一意为国为民。同时期的道家不同,道家强调的是出世,成全个人的人生追求。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为国为民一个成全自己,你很难说哪个对哪个错,很多时候,在于你所处的环境,甚至你的年龄段。
先秦以后,儒家的入世和道家的出世就像一条路的两端,几乎所有的士人终其一生都在这两端之间徘徊(汉朝初年之后随着佛经的传入,慢慢地又加入了佛家)。像白居易,年轻的时候是积极入世的儒家,中年以后就成了成全自己、寄情山水的道家;杜甫却是坚持做了一生的儒家;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大儒的梁漱溟,很年轻的时候就出家做和尚入了佛家,但后来又很快走出寺庙为民请命,做了一生的儒家。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有很多精辟的言论都收集在他学生记录的《论语》之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的和老师之间日常对话的书,这些对话看起来一二句三四句,其实包含了很多人生的哲理,所以弟子们记录下来,使之代代相传,人人受益。
《论语》全篇都是以“子曰”起头,子曰就是孔子说。
举几个例子: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第一句是说随便吃点粗茶淡饭,然后舒舒服服枕在自己的胳膊上睡觉,真是乐在其中啊!第二句却突然从简单的生活景象一下子飞跃到了另外一个人生高度:如果通过不道德的手段取得的富贵,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浮云!
孔子真正想说的也许是,第一种状态很好,但是如果能够通过正义的途径,获得富贵获得施展自己抱负的机会那也不错。当然,如果是不道德的手段,那一切就都免谈!所以在孔子心中,排第一的是义而富且贵,第二是饭疏食曲肱而枕,最差的是不义而富且贵,坚决不选。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表面是说,天气真正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不会凋落的。深层的意思是说,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在污浊的社会中,才能判断出谁才是真正的君子。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十五岁开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三十就该自立(成家立业);四十岁不应再有诸多困惑,不要再活得像个问题少年,整天问别人为什么;五十岁的时候就该理解天命,懂得有些事情就是命中注定,非人力所能改变;六十岁听到什么事情不应该再生气发火。人到了六十岁,应该有充分的宽容去理解这个社会以及人生中发生的一切;七十岁的时候应该活得随心所欲,而这种随心所欲自然地、本能地就不会超过社会规范的圈子。——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总结了人的一生在每个阶段该有的样子,是不是很经典?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这是在表扬自己的爱徒颜回,孔子教授的弟子大概有3000多人,其中72人有名字流传下来,孔子比较喜欢的有十几位,其中最喜欢的就是这位志存高洁、能够真正理解孔子思想的学生颜回。
不仅如此,孔子也一直在思考“仁”的含义,根据学生记录在《论语》中的言论,他曾经这样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也就是说,虚假的、花言巧语之类的,肯定不是仁。但“刚毅木讷近仁”。意思是说,刚毅木讷这样的品格,就接近仁了。那么到底什么是仁呢?孔子曾经从很多侧面对此进行了解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就是“仁者爱人”的来历吧。但“仁”又不仅仅如此,结合《论语》前后的观点,仁是可以包含孝、忠、智、勇、礼、信。“仁”在孔子这里是全德的总称,是孔子思想体系顶端的那个点。
《论语》中有很多深刻的做人的道理、治国的道理,言简意赅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宋朝初年有个宰相赵普,就是和赵匡胤一起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后来当了宰相的那位,他就非常喜欢读《论语》,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作为生命个体的我们,不敢随便就说治天下,但学来指导一下自己的人生也是不错的!
孔子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学生的记录之中,还完整地保留在他自己创作的《春秋》之中。
前面我们说过,70岁才回到家的孔子终于过上了安详的老年生活,他不再直接参与政事,而是以“国老”的身份问政,也就是说保留一个知情权。这时候,孔子有条件仔细阅读鲁国档案。他为了寄寓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就精心删订了自己漂泊途中所作的那部鲁国的编年体史书——《春秋》。
为啥这么老还不肯休息,还要来删订《春秋》呢?
关于这个,孟子说得很清楚:“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意思就是说,那是一个剧变的时代,西周时期的礼制彻底崩塌了,孔子特别担心这种状况会持续下去,于是写下了这本书。——从这个创作初衷来看,我们可以判断,《春秋》看似在讲客观历史,其实暗藏了孔子的褒贬态度,还有孔子的治世思想。
那么,书名为什么叫《春秋》呢?咋不叫个《冬夏》?
孔子这本书其实就是记录鲁国的历史,说简单点,就相当于《鲁国两百多年大事记》,可为什么不直接这么叫而偏要叫《春秋》呢?
孔子没解释。后来有南怀瑾先生解释说,“春秋”其实就是春去秋来。直白些理解,就是春去秋来、逝水流年,发生在鲁国的那些事儿!
还有一点值得一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二字,其实就是从孔子的这本书名借来的。为什么呢?因为孔子的这本书记录的时间是前722年到前481年,而东周苟延残喘、气数未尽的这段时间也差不多是在前770年到前477年——到这一年诸侯国就彻底翻脸不认人了,赤裸裸的战国就开始了。因为这两个时间如此接近,后人就直接用孔子的书名来命名这段历史了。
一本书名可以作为一个时代的名称,为什么呢?
因为其中不仅深藏着孔子博大精深的治世思想,其文笔还异常富有特色,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春秋笔法。
深藏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认真阅读发掘,根本就不会明白孔子本来的意思。举例说明:
《春秋》第一篇,隐公的故事。开头第一句,“元年春王正月”,请问这六个字是什么意思?真要说明白那就真的很复杂了。
元年说的是鲁隐公继位的第一年;春,就是一年开始的意思;王正月,王,大家都认为是周文王,这三个字的意思是说周文王定下的那个正月(周朝是以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是以十月为正月),这六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应该就是:十一月,鲁隐公继位了。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干脆直接说呢?
这里面的讲究就多了:孔子明明喜欢鲁隐公,想表扬鲁隐公,可是又不能直接说,为什么呢?他这是为鲁隐公着想。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鲁隐公本来不是上一届鲁国国君指定的接班人,真正的接班人是他的弟弟:太子鲁桓公。但是前任大王死的时候,鲁桓公还小不懂事,所以大家都推鲁隐公上位。鲁隐公很为难,不上吧,万一鲁国有人趁机作乱怎么办?上吧,万一有人说他贪慕权力怎么办?他那时候就像当初的周公旦一样迷茫,可是最后他做出了和周公旦一样的决定,上!不仅上了位,还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鲁国治理得非常好。在位11年后,主动积极地把国家大权交给了长大的鲁桓公。
鲁隐公这个人很有能力又很低调,但继位这事说起来总有那么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所以孔子讲他的故事,为他着想,契合他奢华低调有内涵的本心,并没有直接说他继位了。
鲁隐公死后谥号为“隐”,也真是很符合他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定位。
但遗憾的是,后来鲁桓公竟然听信小人之言,杀死了自己的哥哥鲁隐公!
根据《中国历史大事年表》所列,桓公弑隐是东周以来第一位弑君而不被讨伐的人。《春秋》注释版之一的《谷梁传》也说:“桓弟弑兄(鲁桓公下的命令,就相当于是他杀了自己的兄长),臣弑君(一个黑心的臣子具体执行。臣子杀君,开启以下犯上的先例),天子不能定,诸侯不能救,百姓不能去,以为无王之道。”所谓:“政者正也,天子为天下之正,诸侯为国之正,君继位不正,则不能正臣下,则国多争,礼乐不行,祸乱并至。”
孔子一向主张礼制天下,他觉得这一点做得最好的就是西周了,到春秋已经是天下大乱。大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礼法的破坏,而礼法破坏的第一人就是这个杀死了自己亲哥哥鲁隐公的鲁桓公,所以孔子将隐公的故事作为《春秋》的首篇来写,隐含的意思就是维护礼法。仁德有才的隐公被杀,春秋乱世的大幕由此拉开。
一个首篇,六个字,竟有这么高深的意思!
因为《春秋》里面深藏着孔子的褒贬态度和治世思想,该书面世之后,炫目的“春秋笔法”更是刺痛了很多乱臣贼子,甚至有坏人因之却步——这就是文字的力量,有力量的文字像钉子!
不仅思想很深,《春秋》的文学成就也很高。《春秋》不仅用极少的文字表达出了完整精准的意思,实现了简单最美的审美追求,而且每一个字还都不能换,也就是说,中华汉字万万千,再没有比他用的这个字更合适的了——这个就不必试验了,很多前辈估计都已经试过很多次了!所以《文心雕龙》评价说,《春秋》辨理,一字见义。——就是说一个字就能表达得很清楚了,不必那么多废话!这也就是春秋笔法最大的特点:微言大义。具体概括就是“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不仔细琢磨研究,根本就不知道孔子到底是在表扬你还是在批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