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 变革年代
第7章 20世纪20年代欧洲建筑活动概况与建筑流派
7.1 20世纪20年代欧洲建筑活动概况
1914—1918年期间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奥匈帝国等为一方,英、法、俄为另一方,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战争,美国在战争临近结束时参加到英、法一方,战争以德国战败投降而结束。这次世界规模的战争以欧洲繁华地区为主要战场,前后卷入战争的国家有三十多个,战死人数达一千多万,是历史上空前惨烈的战争。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过二十年,世界战祸又起,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1939年德国又在欧洲挑起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这次大战规模比前一次更大,战争更为惨烈。1945年日本和德国相继战败投降,战争才告结束。
20世纪20—30年代是两次惨烈的世界大战之间的间歇时期,整个世界动荡不已,社会政治经济演变迅速。这二十多年时间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1917—1923年,欧洲各国程度不同地陷于政治和经济危机之中。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脱离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德国战败后,帝制崩溃,成立共和国。战后初期,德国、奥地利、捷克等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连续爆发人民起义,阶级斗争激烈。经过大战,除了美国在战争中得到巨大的经济利益外,其他国家都陷于严重的经济困境,战败国德国更是困难重重。
(2)1924—1929年,是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时期,参战各国的经济得到恢复,有的还出现某种高涨。德国1929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战前1913年的113%,重新超过英国和法国。美国的经济实力更加强大,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达到48.5%。
(3)1929—1939年,资本主义世界自1929年起发生新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自1929年到1933年的4年时间中,美国工业生产下降46%,股票价格下跌79%,危机迅速蔓延到欧洲,继而波及全世界。德国钢产量在1929年为1610万吨,到1932年减至560万吨。1932年德国的失业人数超过战争结束时的1918年。希特勒乘机攫取德国的政权,建立法西斯统治,德、意、日三国勾结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20世纪20—3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的风风雨雨及社会思想文化的大动荡,直接间接地影响着这个时期的建筑活动和建筑文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各国的建筑活动,除了少数与战争有关的项目外,几乎全都停止了,4年战争破坏了大量的城市和建筑物。战争结束后,广大地区面临着重建的任务,各国都遇到严重的住宅短缺的压力。然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境却抑止了建造活动,建筑界在这时期思潮活跃,方案研究如火如荼,实践机会则很稀少。1924年以后,西欧主要国家经济好转后,建筑量才随之增加,建筑师们获得了较多的实现他们主张的机会。然而时间不长,到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来临后,实际建设又减少下来。
在20世纪20—30年代,建筑材料和建筑科学技术方面有许多新的进展,特点是19世纪末叶以来出现的新材料新技术得到完善充实并逐步推广应用,战争时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战后转为民用的趋势也促进了建筑业技术的更新。早先的钢结构多用铆钉连结,后来改用焊接,1927年美国出现了全部采用焊接的钢结构房屋(1947年美国建成24层的全部采用焊接的钢框架大楼)。采用焊接方式,房屋结构自重减轻,施工速度加快。在欧洲,经过大战以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先驱们的试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日益普及。采用刚性结点的框架结构促进了复杂超静定结构的科学研究,结构动力学、结构稳定理论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图7-1 法国奥尔利飞艇库,钢筋混凝土结构,1916年
壳体结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取得重要进展。1923年德国耶拿(Jena)天文台采用钢筋混凝土圆壳屋顶。1928年德国莱比锡市场大厅(Leipzig Market Hall,1928,建筑师Deschinger and Ritter)上建造了两个八角形钢筋混凝土壳顶,每个壳顶的直径达到75.59米,比此前任何圆穹顶都大[罗马万神庙屋顶直径43.43米,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圆顶直径41.91米,波兰不莱斯劳百年纪念大厅(图7-2)屋顶直径43.43米],而壳片的厚度只有9厘米。这个大厅的壳体屋顶的重量仅为圣彼得大教堂圆顶的1/5,为不莱斯劳大厅屋顶的1/3。1933年建成的苏联西比尔斯克歌剧院观众厅上的钢筋混凝土扁圆壳体屋顶直径60米,厚度是6厘米。1933年芝加哥博览会上建成一座悬索屋顶的机车展览馆,直径60米。这些新型屋顶的建造显示了人类在建造大跨度建筑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图7-2 波兰不莱斯劳(Breslau,现称Wroclaw)百年大厅,钢筋混凝土结构,1910—1913年
玻璃在建筑物中有了更广泛的应用。1927年生产出安全玻璃,10年后出现全玻璃门扇,给建筑物带来了新的形象。20世纪30年代初玻璃纤维开始用于建筑物,玻璃砖也流行起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铝材较多地用于建筑物的内外装修,塑料部件也出现了。1927年出现了新型的可以防水的胶合木板。建筑设备的进步更是明显。1923年有了霓虹灯,1938年出现日光灯。电梯速度加快,性能更加可靠。空气调节装置最初用于生产性建筑中,随后进入商店和饭店。卫生设备、家用电器种类不断增多。房屋建筑不再像历史上长时期那样只是一个壳子而已,现在建筑师在设计工作中不但要同结构工程师配合,而且还要同多个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才能设计出设备完善的现代化房屋建筑。房屋的实际使用质量的显著提高是建筑发展的另一个特点。
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商业、交通运输、体育娱乐、文化教育等事业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建筑物的类型进一步增多。例如电影的普及使电影院建筑发展起来,航空运输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航站建筑。多种多样的医院、广播电台、体育馆、科学实验室等等对建筑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建筑师的任务愈加复杂多样,他们遇到了更多更大的挑战,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机遇,建筑创作的路子更加宽广。20世纪20—30年代,在西欧地区首先兴起了一股改革、试验、创新的浪潮,从中产生出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思潮和流派,即后来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
7.2 战后初期的各种建筑流派
从建筑思潮来看,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破旧立新的重要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社会激荡,人心思变。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兴起的建筑变革的萌芽状态的思潮,到了这个时期蓬勃发展起来。
战后初期,古典复兴的建筑仍然相当流行。纪念性建筑和政府性建筑不用说,就是一些大银行大保险公司也仍然继续用古典柱式把自己装扮起来。1924年建成的伦敦人寿保险公司(London Life Assurance Building)就是一例。这一类建筑在内部往往已经采用钢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但外形依然古色古香。1929—1934年建造的曼彻斯特市立图书馆是又一个这样的例子。这座圆形图书馆采用钢结构,但是它的外形是仿古的。入口处的柱廊是罗马科林斯柱式,建筑物的上部又有一圈爱奥尼柱子。作为骨架的钢结构在外观上完全被掩藏起来,似乎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功能也被古代建筑样式所抑制,内容和形式明显不一致。
图7-3 奥斯特柏格,斯德哥尔摩市政厅,1923年
把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的建筑样式凑合在一座建筑之中的折衷主义建筑也不断出现。1923年落成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厅(The City Hall of Stockholm)是一个很有名的例子。建筑师奥斯特柏格(Ragnar Östberg)在欧洲已经出现摆脱传统建筑风格之时,仍表现出尊重和继承传统的精神。这座市政厅将多种传统建筑样式的成分结合起来,但突出北欧的地方风格。建筑形体高低错落,虚实相配,屹立海边,极富诗情画意。它体现了在高明的建筑师的手下传统建筑风格的艺术生命力。这座市政厅的设计思想是以继承为主的。
可是社会生活在飞速变化,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日益复杂,房屋的层数和体量不断增长,建筑材料和结构已和古代大不相同。因此,在绝大多数新建筑上继续套用历史上的建筑样式必然要遇到愈来愈多的矛盾和困难。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即使非常热爱古代建筑样式的学院派建筑师,也不得不做出让步,对那些旧的建筑样式和构图规则加以简化和变通。檐口、柱头和柱础逐渐简化,壁柱蜕变成墙面上的竖向线脚,玻璃窗向水平方向扩大,装饰纹样日见减少。石头建筑的沉重封闭的面貌渐渐削弱,框架结构的方格形构图特征在建筑外形上隐隐然显示出来,不过对称的格局仍是尽力保持的。同古典建筑相比,严格的形似办不到了,但仍力求“神似”。
所以,到了20世纪20年代,重视传统的建筑师的作品,差别和层次甚多,分化明显。学院派建筑思想失去往昔的势头。像拉斯金当年那样振振有词斥责变革的论调已经难以出笼,而改革创新者一方则声势大振。
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第一次大战后欧洲的经济、政治条件和社会思想状况给了主张革新者以有力的促进。第一,战后初期的经济拮据状况促进了建筑中讲求实用的倾向,对于讲形式尚虚华的复古主义和浪漫主义带来一阵严重打击。第二,20世纪20年代后期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又进一步要求建筑师突破陈规。汽车和航空交通的迅速发展,无线电和电影的普及,科学研究、教育、体育、医药、出版事业的进步带来了许多新的建筑类型,旧有的建筑类型的内容和形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材料、结构和施工的进步也迫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走出古代建筑形式的象牙之塔。这些变化有力地推动建筑师改革设计方法,创造新型建筑。第三,第一次大战后欧洲的社会政治思想状况给建筑革新运动提供了有利的气氛。大战的惨祸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各国广大阶层的人民普遍产生了不愿再照原样生活下去的思想。在战败国中,人心思变的情绪更加强烈。战后时期,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涌现出大量的新观点、新思潮,思想异常活跃。建筑界的情况也是这样。建筑师中主张革新的人愈来愈多,各色各样的设想、计划、方案、观点和试验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主张也愈见激烈彻底,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西欧各国,尤其是德、法、荷三国的建筑界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局面。
建筑问题牵涉到功能、技术、工业、经济、文化、艺术等许多方面,建筑的革新运动也是多方面的。各种人从不同角度出发,抓着不同的重点,循着多种途径进行试验和探索。战后初期,有很多人和流派,包括各种造型艺术家在内,对新建筑的形式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其中比较重要的派别有风格派、表现派、构成派和立体主义等,下面分别对这些流派作一些简短的介绍。
7.2.1 风格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是中立国,因此在别处建筑活动停滞的时候,荷兰的造型艺术却继续繁荣。荷兰画家蒙德里安和画家、设计师凡·杜埃斯堡(Theo Van Doesburg,1883—1931)等人形成一个艺术流派,1917年出版名为《风格》(De Stijl)的期刊,故得名“风格派”。1920年蒙德里安出版《新造型主义》(Plasticism),强调之点略有不同,故又出现了“新造型派”的名称。
1918年,风格派发表《宣言Ⅰ》,其中写道:
有旧的时代意识,也有新的时代意识。旧的是个人的,新的是全民的……战争正在摧毁旧世界和它的内容。”“新的时代意识打算在一切事物中实现自己……传统、教条和个人优势妨碍这个实现……因此,新文化的奠基人号召一切信仰改造艺术和文化的人去摧毁这个意识。
图7-4 蒙德里安,《蓝色构图》,1917年
图7-5 蒙德里安,《构图》,1929年
图7-6 凡·杜埃斯堡,《一所住宅的造型研究》,1923年
风格派提倡“排除自然形象”的“纯粹艺术表现”,主张国际化的艺术,“今天全世界的艺术家受同一个意识的推动……因此同情所有为形成一个生活、艺术和文化的国际统一而进行精神的和物质的斗争的人们”。这些语句表达了那个时期欧洲新潮艺术家中一种很普遍的追求。风格派艺术家在他们的绘画和雕塑艺术作品中,通过“抽象和简化”寻求“纯洁性、必然性和规律性”。蒙德里安本人的绘画中没有任何自然形象,画面上只剩下垂直的和水平的直线,这些直线围成大大小小的矩形或方块,中间平涂以红、黄、蓝等原色或黑、白、灰等中性色。绘画成了几何图形和色块的组合,成了抽象的几何构图。蒙德里安的绘画作品干脆就题名为《几何构图》或《构图第×号》。这样的几何构图式的绘画,从反映现实生活和自然界的要求来看固然没有什么意义,然而风格派艺术家发挥了几何形体组合的审美价值,它们很容易也很适于移植到新的建筑艺术中去。荷兰著名的家具设计师、建筑师里特维尔德(Gerrit T. Rietveld,1888—1964)设计的一只扶手椅(1917)和一个餐具柜(1919),就是由相互独立又相互穿插的板片、方棍、方柱组合而成的,如同立体化的蒙德里安的绘画。里特维尔德设计的位于荷兰乌特勒支市的施罗德住宅(G. Rietveld,Schröder-Schräder House,Utrecht,1924)是风格派建筑的代表作。这座住宅大体上是一个立方体,但设计者将其中的一些墙板、屋顶板和几处楼板推伸出来,稍稍脱离住宅主体,这些伸挑出来的板片形成横竖相间、错落有致的板片与块体。纵横穿插的造型,加上不透明的墙片与大玻璃窗的虚实对比、浅色与深色的对比、透明与反光的交错,造成活泼新颖的建筑形象。上述家具和建筑可以说是具有建筑功能的风格派雕塑。
其他荷兰建筑师如凡·杜埃斯堡(Van Doesburg)、奥德(J.J.P.Oud,1890—1963)等也设计过一些风格派的建筑物。凡·杜埃斯堡把造型简化到只有最简单的几何要素,他自称是“要素主义”(elementarism)。
风格派作为一种流派存在的时间不长,但由它发展起来的以清爽、疏离、潇洒为特征的造型美,对现代建筑和工业品设计产生了很广泛的影响。
图7-7 里特维尔德,红蓝扶手椅,1917年
图7-8 里特维尔德,施罗德住宅,1924年
图7-9 施罗德住宅平面
7.2.2 表现派
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名为“表现主义”的绘画、音乐和戏剧等艺术流派。表现主义艺术家认为艺术的任务是表现个人的感受。拿印象派艺术与表现派艺术相比,印象派艺术描绘“我的眼睛看到的东西”,表现派艺术则表现“我内心体验到的东西”;印象派忠实于事物的表象,表现派则强调表现主体的内心世界。在表现派绘画中,外界事物的形象不求准确,常常有意加以改变。画家心目中天空是蓝色的,他在画中可以不顾时间地点,把天空全画成蓝色的。马的颜色则按照画家的主观体验,有时画成红色,有时画成蓝色。人的脸部在极度悲喜时发生变形,表现派画家就通过夸张变形来引动观者的情绪,包括恐怖、狂乱的心理感受。
图7-10 霍格,汉堡智利大厦,1923年
图7-11 孟德尔松,爱因斯坦天文台,1917—1921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表现主义在德国、奥地利等国盛行。1905—1925年间,建筑领域也出现了表现主义的作品,其特点是通过夸张的造型和构图手法,塑造超常的、强调动感的建筑形象,以引起观者和使用者不同一般的联想和心理效果。德国建筑师波尔齐格(Hans Poelzig,1869—1936)1919年改造柏林一座剧场时,在室内天花上做出许多钟乳石般的饰物,造成所谓“城市王冠”的形象。另一位德国建筑师霍格(Fritz Hoger)1923年设计的汉堡智利大厦(Chile House,Hamburg)是一座办公大楼,它位于两条街道交汇的尖角形地段上,设计者有意利用地段的特点,将大楼的锐角加以夸张,在透视效果中,大楼的尖角更有挺进昂扬之势。这座大楼尖角一边为直线段,另一边为曲线,曲直相邻,益发增添了动感和戏剧性效果。
图7-12 爱因斯坦天文台(建筑师草图与平面)
最具有表现主义特征的一座建筑物是德国建筑师孟德尔松(Eric Mendelsohn,1887—1953)于1917年开始设计,1921年建成的波茨坦爱因斯坦天文台(Einstain Tower,Potsdam)。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1915年完成广义相对论。相对论的创立带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性发展,并对现代哲学产生深远影响。爱因斯坦所提出的新的时空观、物质观和运动观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自然观,是科学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相对论的理论深奥,普通人对此感到神妙莫测,不可思议。爱因斯坦天文台是为了验证爱氏的理论而建造的。孟德尔松在天文台的造型中突出了相对论的神秘感,其方式是用砖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塑造一个混混沌沌、浑浑噩噩、稍带流线型的体块,门窗形状也不同一般,因而给人以匪夷所思、高深莫测的感受。
表现主义的建筑常常与建筑技术和经济上的合理性相左,因而与20世纪20年代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有所抵触。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20世纪50年代,表现主义的建筑不很盛行,然而时有出现,不绝如缕,因为总不断有人要在建筑中突出表现某种情绪和心理体验。当然,表现主义建筑与非表现主义建筑之间也没有明确的绝对的界限可寻。
20世纪后期,表现主义的手法在世界建筑舞台上的地位有所回升,表现主义建筑作品同西班牙建筑师高迪的作品一样,重新获得重视。
7.2.3 构成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一批俄国年轻艺术家将雕塑作品做成抽象的结构或构造物模样,被称为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其起源大概同1912年毕加索用纸、绳子和金属片制作“雕塑”作品有关。欧洲传统的雕塑作品历来是实体的艺术,毕加索将实体的雕塑变为虚透的空间艺术。1913年俄国艺术家塔特林(Vladimir Tatlin,1895—1956)在巴黎访问毕加索的画室,受到启发,回到俄国后用木料、金属、纸板制作了一批类似的抽象的“构成”作品。毕加索的试验在俄国得到发扬。与塔特林曾经一道工作的罗德琴柯(Alexander Rodchenko,1891—1956)也从事同样的创作。另外两名俄国青年盖博和佩夫斯纳(Naum Gabo,1889—1977,Pevsner,1886—1962,两人为兄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到西欧学习,接触了新潮艺术。1917年俄国革命后两兄弟回到俄国。革命后头几年,俄国许多新派艺术家认为新艺术能够为新社会服务。在那几年中,新政权对新潮艺术也比较宽容,年轻的艺术家还可得到艺术院校中的职位,新潮艺术得到一定的发展。1920年,盖博与佩夫斯纳在莫斯科发表名为《构成主义基本原理》的宣言,声称“我们拒绝把封闭空间的界面当作塑造空间的造型表现,我们断言空间只能在其深度上由内向外地塑造,而不是用体积由外向内塑造”“我们要求造型的东西应该是个主体的结构”“我们再也不能满足于造型艺术中静态的形式因素,我们要求把时间当作一个新因素引进来”。以塔特林、罗德琴柯、盖博、佩夫斯纳等人为代表,在革命初期的俄国兴起了构成主义的艺术流派。
图7-13 俄国宣传画《红军战胜白匪》,1920年
图7-14 俄国宣传画《全国电气化》,1920年
构成派的雕塑作品以木、金属、玻璃、塑料等材料制作成抽象的空间构成,以表现力、运动、空间和物质结构的观念。这样的构成本身与工程结构物和建筑物已经非常接近,能够并且很容易移植到建筑设计和建筑造型中去。在将构成主义的美学观念贯彻于建筑领域的努力中,有的人着重从构成主义的建筑形式入手进行试验研究,如舍尔尼柯夫(Chernikhov)详细研究各种基本造型要素(点、线、面、体)在空间中种种结合方式(穿插、围合、夹持、贴附、重叠、耦合等)的不同力学特征与视觉效果。另一些人,以金兹堡(M.Я.Γинзбург,1892—1946)为代表,将构成主义的形式和美学观点同房屋建筑的实际条件和要求结合起来,形成全面的构成主义的建筑设计和创作理论。1924年金兹堡出版《风格与时代》一书,系统深入地表述了他的建筑观点和理论。金兹堡在这本著作中论证了建筑风格的演变规律,强调建筑风格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是风格演变的前提,谈到技术和机器美学对现代艺术的影响,特别论述了结构与建筑形式的关系。金氏的《风格与时代》与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在出版时间上相差一年,观点接近,因为勒氏的书的内容原先在杂志上陆续发表过,故金兹堡极有可能看过勒氏的文章而受到启发。勒氏的书热情洋溢而论证不精,金氏的书冷静系统地论证自己的观点,两书各有千秋,堪称现代建筑运动中的姊妹文献。
图7-15 塔特林,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1919—1920年
图7-16 维斯宁兄弟,真理报大楼建筑方案,1924年
图7-17 莱奥尼多夫,重工业人民委员部,1934年
图7-18 梅尔尼柯夫,重工业部大厦构想,1934年
图7-19 高洛索夫,莫斯科朱也夫俱乐部,1926—1927年
塔特林所做的第三国际纪念碑设计方案模型(1919—1920)是一个有名的构成主义设计。它由一个自下而上渐有收缩的螺旋形钢架与另一斜直的钢架组合而成,整体是一个空间构架,设计高度303米,与巴黎埃菲尔铁塔不相上下。构架内里悬吊四个块体,分别以一年、一月、一天和一小时的速度自转。然而这个富有新意很有气势的构成主义纪念碑方案却没有实现的机会。另外一些构成主义的建筑设计也都停留在纸上,没有付诸建造,其中包括维斯宁兄弟设计的真理报大楼(1923)、列宁图书馆和苏英合资公司大楼,金兹堡与他人合作的劳动宫设计,莱奥尼多夫(Ivan Leonidov)设计的重工业人民委员部大厦(1934)等。
构成主义建筑在纸面上很红火,实际建成的却极少,主要原因是革命初期俄国经济十分困难,工业技术相对落后,而构成派建筑方案本身带有很多的激情狂想,却很少考虑现实的需要和造价。此外,苏联当局不久就认为各种新潮文艺是西方资产阶级的货色而加以约束限止。1932年,苏联当局下令取缔各种非官方的文学艺术团体,只保留政府领导的统一的机构。建筑界各个小团体也被解散,成立了统一的“苏联建筑师学会”。学院派复古主义建筑因得到斯大林的支持而兴盛,构成派和其他新潮流派很快销声匿迹。
图7-20 车尔尼可夫,《建筑畅想》,1930年
有意味的是1924年建造的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建筑师舒舍夫),构图新颖,体形简洁纯净,虽然算不上典型的构成主义作品,但多少带有那个时期新潮美术(包括构成主义雕塑)的美学趣味,这座陵墓一直受到尊崇并保存下来。
俄国构成派艺术家和建筑师中许多人革命前曾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生活和学习,革命后他们回到俄国,初期活跃过几年,但好景不长,后来他们的艺术团体遭到政府取缔,其中一部分人又复返西方,著名的有康定斯基、李西斯基(El Lissitzky)、盖博、佩夫斯纳等。这些人把西方现代艺术的种子带到俄国,后来又把俄国构成主义带到西欧,发挥了双向国际交流的作用。金兹堡早年在意大利留学,回国后再没有离开。20世纪30年代金氏的理论遭到猛烈批判,他本人以后再没有受到重用。他的著作《风格与时代》出版后也随之湮没,60年之后才有英译本在美国出现。
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一词在中文中曾经译为“结构主义”,这里的“结构”与工程结构相通,而与哲学中的结构主义无关。有的学者认为constructivism本身有双关含义,在强调工程结构的意义与作用的场合,可译为“结构主义”;在强调一种特定的审美观和造型特色时可译成“构成主义”。
7.2.4 立体主义与建筑
毕加索于1907年画的一幅画《阿维尼翁少女》被认为是立体主义绘画的开端。立体主义绘画打破传统的形式和技法,把对象转变为各种几何形体(立方体、棱柱、角锥等)的组合。画家们各自摸索不同的门径,出现了所谓“分析立体主义”“综合立体主义”“装饰立体主义”“曲线立体主义”等不同的名目,其共同之点是把几个不同视点获得的形象同时表现在一幅画上,显示出同时性、重叠性、透明性的效果。
立体主义艺术对建筑既有直接的近期的影响,又有间接的长远的影响。最明显的直接影响表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和捷克的一些建筑师的作品中,他们曾经把立体主义绘画和雕塑中的若干形式直接用于建筑物的装饰之中。1912年法国立体主义雕塑家杜桑-维龙(Raymond Duchamp-Villon,1876—1918)为当年巴黎秋季沙龙设计一个建筑立面,他做了一个足尺模型,是在常见的建筑立面上加上方锥体、菱形、直线、斜线和斜面做成的装饰物。由于某种机缘,一次大战前的捷克有一些建筑师也喜欢在建筑造型中采用类似的形式。如建筑师J.Gočár设计的一座疗养院(1911—1912),建筑师J.Chochol设计的某公寓楼(1913),在外形中都用了许多带斜线、斜面、尖角、尖棱的凹凸块状饰物。他们声称,要在常见的水平和垂直两种板面的体系中增加倾斜的板面,以此增加新奇性。同一时期捷克的时新家具也带有各式各样的斜面和尖角。
图7-21 保尔·克利,《意大利城镇》(立体派绘画),1928年
用抽象的立体主义的饰物代替旧的装饰,往往同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和构造没有有机的联系,是另一种矫揉造作,它只在有限的范围内流行一阵,很快就消失了。
立体主义绘画与立体主义艺术的具体样式很快消失了,但立体主义艺术表达的美学新观念对20世纪20年代和以后的现代建筑却有长期的影响。立体主义绘画和雕塑把简单几何形体及其组合的审美价值揭示出来,引发和提高人们对它的审美兴趣,从而也使许多人能够接受甚而欣赏以简单几何形体的组合为造型特征的新建筑风格。勒·柯布西耶在一次大战前也画过立体主义的绘画。1918年他[其时他的名字是让纳亥(C.E.Jeanneret)]与画家奥占方(Amédée Ozenfant)联合发表《立体主义之后》的宣言,他们反对把立体主义当作琐屑的装饰而提倡净化的、机器式的“纯粹主义”。从勒·柯布西耶后来一个时期的建筑创作来看,这实际意味着将整个建筑物的造型立体主义化,而去除“多余”的“立体主义式”的装饰。建筑造型总体上的立体主义化是20世纪中期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
上面介绍了风格派、表现派、构成派和立体派等艺术-建筑流派的大概情形,还有几点需要说明:
(1)除了这几个流派之外,同一时期还出现和存在着其他多种流派,不过影响较小。
图7-22 立体派建筑,布拉格某别墅,1913年
图7-23 立体派家具,1912年
图7-24 带有立体派影响的海牙商店设计方案,1924年
(2)不同流派之间并非界限明确、壁垒森严,相反,各流派之间在人员和思想主张上经常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转化,至于作品更是常常同时带有几种不同流派的特征,纯粹的、典型的东西总是很少的。
(3)一种流派常常有不同的名称,一个流派中的成员也会打出这样那样不同的旗号,因为各人有自己的侧重点,大同小异,就自己另起名号。
上面介绍的几种流派都是从当时美术和文学方面衍生出来的,它们的参加者没有也不可能提出和解决建筑发展所涉及的许多实际的和根本的问题。这类问题包括:建筑师如何面对和满足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复杂的新的功能要求,建筑设计如何同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结合,建筑师要不要和如何参与解决现代社会和城市提出的经济和社会课题,建筑师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建筑教育如何改革,怎样创造时代的建筑风格,怎样处理继承与革新的关系问题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头几年,实际建筑任务很少,倾向革新的人士所做的工作带有很大的试验和畅想的成分。20世纪20年代后期西欧经济稍有复苏,实际建筑任务渐多,革新派建筑师一方面吸取上世纪末以来各种新建筑流派的一些观念、设想和设计手法,一方面真正面对战后实际建设中的条件和需要,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陆续推出一些比较成熟的新颖的建筑作品,同时又提出了比较系统比较具体的改革建筑的思路和主张。20世纪最重要、影响最普遍也最深远的现代主义建筑逐步走向成熟,并且产生了自己的可识别的形式特征,形成了特定的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