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商业模式和能源环境效益评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书分析了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发展现状和商业模式,建立了经济性和能源环境效益评估模型,探索了分时租赁模式下动力电池回收的技术可行性和国际经验。同时,基于某运营商的实际数据,对分时租赁模式的经济性和能源环境效益进行了评估,详述了其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进行的探索。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概述和研究现状。阐述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模式的概念、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研究现状。

2)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商业模式和经济性评估。在分析电动汽车主要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明确分时租赁商业模式和涉及各参与方的分工,并根据分时租赁的具体特征,分析运营商的成本效益,建立经济性评估模型,标明主要参数和数据获取渠道。针对运营商建立以年利润为目标函数的经济性评估模型,涉及成本和收益两大部分,成本涵盖车辆、充电网络、维保体系、金融和运营服务等方面,收益包括租赁收入、车辆处置收入和广告收入等增值性收入。

3)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模式的能源环境效益评估。分析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能源环境效益的主要来源,建立评估边界和评估指标,针对分时租赁电动汽车替代私人电动汽车以及分时租赁电动汽车替代私人燃油汽车两种情境,构建能源环境效益评估模型,对重点参数及数据来源进行说明。

4)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在分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比几种回收利用技术的经济性,分析总结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模式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可行性和前景。同时,结合国内外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相关经验,研究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相关政策和标准发展。

5)案例分析。将某运营商的实际运营数据,代入第2)、3)部分构建的经济性评估和能源环境效益评估模型中。

首先,分析该运营商的基本情况,通过经济性评估模型计算,得出其总体盈利情况和成本构成,并对车辆、充电网络等子模块进行经济性评估,得到各模块的成本构成和变化趋势。接着对比分析不同商业模式的成本情况,识别不同商业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得出不同影响因素的盈亏平衡点,展望该运营商的盈利前景。

其次,选取典型车型,分析车辆的能量消耗、续驶里程、动力性能和排放性能等,应用构建的能源环境效益评估模型,计算评估典型车型的能源环境效益,并分析能量消耗率、日均行驶里程、环境温度、运营年限和电网结构等关键因素变化对能源环境效益的影响。

最后,介绍该运营商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方面的实践经验。

6)结论和建议。针对本书研究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经济性评估、能源环境效益评估和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问题,提出针对性结论和建议,为相关运营商的未来发展提供综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