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什么要写本书
自第三部拙作《产品心经:产品经理应该知道的60件事(第2版)》于2016年4月出版以来,笔者接触到了很多的读者朋友,其中不乏公司的高管、产品总监、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和产品运营人员,还有很多大三、大四的学生以及一些想转行做产品的有志之士。他们当中有的人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入手做产品;有的人有一定的产品经验,但是处在职业发展瓶颈期;有的人是传统行业出身,想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行业转型,但转型过程并不顺利;有的人因为研读产品书之后,成功拿到心仪公司的产品经理录用信,但是感觉有点儿不过瘾;也有的人想进入产业互联网领域,拥抱人工智能。有一点相同的是,他们都希望能看到该书的升级版。笔者最近5年在产品管理、用户体验和产品运营方面也有了一些积累和沉淀,在认识和感悟上有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IT行业更新太快,产品知识和技能更新换代也比较快,对产品经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综上,笔者萌生了出版本书的想法,希望能给广大读者朋友带来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产品经理这个职位向来争议颇多,国内一线产品经理的压力一直很大。一方面,公司对产品经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做一款成功的产品越来越难。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些事实都符合幂律法则,毕竟成功的产品只占少数。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这项工程有着复杂的关键环节,只要其中一个环节比较薄弱,产品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升。一款成功产品的背后还隐藏着非常复杂的社会背景因素,而这些因素一般不为外人所知。
如今产品经理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时代,产品经理要重新认识目标用户,因为用户变了,购买力主体开始年轻化、网络化;需求变了,丰饶的经济带来了个性化及体验的需求;玩法或方式变了,有了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价值得以迅速传递,评价变为资产,参与成本和交易成本降低,短视频、直播带货盛行;等等。从C端来看,个性化体验比简单的商业交易拥有更大的价值,用户愿意为此付出额外的产品溢价。产品经理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和洞悉用户喜欢什么,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喜好。也许“70后”“80后”比较关注功能,但是“90后”“00后”注重情感诉求远胜于功能诉求,他们关注自我实现和精神引领,关注自己的存在感。也就是说,情感性和精神引领成为年轻人的刚需。从B端来看,产业互联网正在应用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降本增效,体验也成了B端的核心诉求。
笔者从事产品工作将近15年,最近5年做产品的视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深刻体会到从0到1不简单,从1到N更加不简单。产品经理不仅要懂产品,还要懂运营。获取产品、运营知识和技能不容易,但方法比知识重要。另外,如果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产品经理只有系统地掌握产品、运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深刻理解行业,洞悉人性,高效利用资源,做到天时、地利、人和,才有可能成功。产品经理的尊严存在于你所负责研发和运营的产品中;产品经理的调性、气质、品味、哲学观和内涵都蕴藏在你所负责的产品中。产品是产品经理的一面镜子,人如产品,产品如人。当产品经理把产品研发和运营当作一个有机生命体来对待的时候,他就会豁然开朗。当他意识到产品具备某种魔力,而这种魔力是用户根本无法抗拒和割舍的时候,他就会发现产品离成功已经不太遥远了。这也是产品运营的最高境界,疯传之后的自运营。
本书新增了12件产品经理应该知道的事,侧重点在于深挖产品需求、规划战略以及剖析用户体验设计案例,目的是帮助读者朋友更好地提升洞察力、判断力以及执行力,开拓产品和运营的视野,做出一些能够让用户尖叫的产品。
读者对象
·有1~3年经验的产品经理为主要读者
·有3~5年经验的产品经理为次要读者
·产品管理者
·用户体验设计师
·产品运营人员
·高等院校学生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包括产品经理的核心素养、产品认知、精益创业、产品战略规划、需求分析与管理、用户体验设计和产品运营等内容。
·每一件事都是相对独立的,即每一件事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点,但是所有事串起来之后又构成了一个整体——产品经理需要掌握的内容。
·对每个知识点不只是理论知识的讲解,还配有案例。
·不仅详细讲解了每个案例的实现过程和要点,还结合具体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度剖析。
·每个知识点中都提炼出了一些通用的、有价值的方法或观点,类似于每一个知识点的总结。
勘误和支持
每本书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局限性,读者朋友要增强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吸收。书中提到的一些方法论是次要的,做产品的思维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或者不准确的地方,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你可以将书中的错误,或遇到的任何问题,或者你的宝贵意见,发送邮件至30797419@qq.com。期待得到你的真挚反馈。
致谢
感谢我忠实的读者朋友、邀请我做过分享或培训的企业或组织、我的学生和徒弟、我的团队,以及在专业上给予我帮助的各界同人,是他们的积极反馈才使得书中的内容更丰富、更有深度和价值。
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杨福川老师及本书项目组的全体工作人员,是他们的团结合作和鼎力支持才使本书得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