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的金融创新发展(《北大金融评论》2021年第3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Cover Story |封面

“双碳”目标下的金融创新发展

本期杂志聚焦了一个牵涉到每个人利益的话题——碳排放。在“双碳”目标视角下,我们来讨论金融将如何创新发展与演变。

“脱碳金融”跟过去的金融创新不一样。其目的不是为了增进实体经济中资金需求与供给的匹配力度,也不是为了创造让人眼花缭乱的金融产品。实际上,它的目的是为了控制“1.5℃温控目标”下产业调整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其中也包含着中国各个经济部门对碳排放的调整力度。

脱碳首先要靠新技术。新技术既有能源方面的(如太阳能),也有使用能源方面的(碳捕获),更有行为模式方面的(植物肉),脱碳技术是“万花筒”,但技术的最终形态也依赖人类如何去合理地使用。

脱碳会带来剧烈的产业变动。按照承诺来看,中国必须在 2045 年之前淘汰没有碳捕获的燃煤电厂。再比如,考虑到中国的城市化接近尾声、中国的少子化趋势加强、中国的整体增长率趋缓,那么因基础设施、住房、商业建筑、家用电器、水泥等诸多碳排放产业“大户”自我发展的陆续“达峰”,随后往下走,这些产业的碳排放趋缓甚至负增长。而新的产业,比如新能源汽车、太阳能、水电等等会高速崛起,形成产业大变迁。

产业大变迁,意味着金融在中间要起配合作用。哪些领域会限制资金流入?哪些领域会提供更多的绿色债券?这必然是“脱碳金融”从业者要去思考的问题。当然有些产业非常复杂,比如农业。农业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 20%,数量不算小,按理应成为“减排大户”。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人端稳自己手中的饭碗”必然是一种长期国策,所以农业部门的碳排放该如何调整?这不仅仅是脱碳问题,也包含着更复杂维度的考量。

此外,碳排放的相当部分是出口所致,出口部门大约占中国碳排放的 1/3。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形势下,如何理解进出口部门的碳排放的趋势性变化?尤其是中国从出口型社会变成一个内部消费型社会,又将如何牵引“脱碳金融”?

正是带着这种战略的、技术的、产业变动的、进出口的诸多视角,我们开始设计和构建本期专题。更为深远的是,碳排放也是中国跟世界沟通最重要的话题之一,代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它是中国外交一个非常有利的议程。依托于它的金融——“脱碳金融”就不仅是常规金融,而应上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金融”“世界大变局的对话金融”的高度,来真正实现愿景、达成使命。

(撰文: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