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戏曲序跋纂笺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絃秋(蔣士銓)

《四絃秋》雜劇,一名《青衫淚》,《今樂考證》著錄,現存嘉慶間紅雪樓原刻本《清容外集》本,清刻《藏園九種曲》本,乾隆四十六年(一七八一)序紅雪樓刻《紅雪樓十二種塡詞》本(《不登大雅文庫珍本戲曲叢刊》第二一冊據以影印),嘉慶間鈔本,《今樂府選》稿本,清蔣知白廣東刻、咸豐同治間蔣立昂補刻本《忠雅堂全集》本,民國八年(一九一九)碧梧山莊石印《玉生香傳奇四種曲》本(改題《江州淚》)等。

(四絃秋)序

蔣士銓

壬辰晚秋[1],鶴亭主人邀袁春圃觀察、金棕亭教授及予宴於秋聲之館[2]。竹石蕭瑟,酒半,鶴亭偶舉白傅《琵琶行》,謂向有《青衫記》院本,以香山素狎此妓,乃於江州送客時,仍歸於司馬,踐成前約,命意敷詞,庸劣可鄙。同人以予粗知聲韻,相屬別撰一劇,當付伶人演習,用洗前陋。予唯唯。明日,乃翦劃詩中本義,分篇列目,更雜引《唐書》元和九年、十年時政,及《香山年譜自序》,排組成章,每夕挑燈塡詞一齣,五日而畢。

嗚呼!憲宗英斷之主,雖强藩不靖,而將相得人,斥姦納諫,柄不下移,可云盛矣。矧居易受特達之知,列在近侍,且使擇官以濟其貧,明良之會,豈衰世君臣猜忌者所及乎?乃《捕賊》一疏甫上,竟遭譴謫,固政府好惡之偏,而得旨施行,又何爲者?豈以殿中論事,抗直干怒時,雖暫解於裴度一言,而憲宗厭薄之心,究不能釋,因而借以出之耶?嗚呼!此青衫之淚所難抑制者也。人生仕宦升沉,固由數命。若劉夢得、柳子厚、元微之輩,戾由自取,豈得與江州貶謫同日而語哉?塡詞雖小道,偶連類而論次之,俾知引商刻羽時,不僅因此琵琶老妓浪費筆墨也。

鉛山蔣士銓清容氏書[3]

(四絃秋)序

江春[4]

白太傅文章風節,載在正史。余讀其詩,每心儀其人,將重編《長慶集》付諸梓。適鉛山蔣太史心餘過我秋聲館,因出所創《凡例》就質焉。太史拊掌曰:“善。”遂相與上下其議論。偶及《琵琶行》,舊人撰有《青衫記》院本,命意遣詞,俱傷雅道。太史工塡詞,請別撰一劇湔雪之,太史欣然諾從。閱五日卽脫稿,題曰《四絃秋》,示余。

余讀之而歎。歎夫太史之才之大,徵引不出本事,而閨房婉轉,遷客羈愁,描摹鏤刻,一一曲盡其妙。乃益笑昔人之拙,其增添新意,正苦才窘耳。亟付家伶,使登場按拍,延客共賞,則觀者輒欷歔太息,悲不自勝,殆人人如司馬青衫矣。夫文之至者能感人,太傅之詩與太史之詞,皆千秋絕調,合而爲一,其尤足以感人也,不亦宜乎!太史旣收入《外集》,余復爲之序其顛末如此。

秋聲館主人鶴亭江春識[5]

(四絃秋)序

張景宗[6]

蝦蟇陵下,兒家門戶重開;翡翠函中,史院詩詞雙絕。溯青衫之歌泣,事以感生;揮彩筆之雲烟,興從境起。美人香草,雲山助詞客謳吟;戍婦飛蓬,霜雪乃征夫寄託。總緣千古情同,遂致一時紙貴。

若乃碧雞坊裏,少小知名;金馬堂前,詞華獨擅。佳人才子,同推名噪當時;怨婦逋臣,忽漫相逢異地。泉流鶯語,悽清發子夜之歌;鐵騎銀瓶,慷慨解商人之穢。石銜精衛,潯陽苦海難塡;血染杜鵑,京洛旅魂如結。薔薇盥手,清芬現五色之絲;芍藥爲心,嬌豔出四絃之響。

借酒澆重重磈礧,君其然乎?搓酥成字字珠璣,我眞醉矣。請付紅兒菊部,悲涼共看沾襟;試起白傅蓬山,今古應稱同調。

乾隆癸巳六月中浣,東皋弟張景宗拜題於萸灣舟中[7]

(四絃秋)題詞

錢世錫等

過眼繁華一霎空,歡娛憔悴任天公。才人例作邯鄲婦,燃燭看他臉暈紅。

婪尾穠花細細謳,也如小杜醉揚州。春風十里珠簾捲,不似潯陽兩岸秋。秀州錢世錫百泉[8]

嚼徵含宮夙擅奇,新翻曲譜更淋漓。難銷一段秋情處,多在江州送客時。

販茶重利輕離別,每到春來不在家。漫道此身如柳絮,可憐彩鳳暗隨鴉。

豪華忽忽現前情,往事多因想內成。霹靂一聲金鼓震,人間秋夢忒分明。

涼館挑燈讀未終,銜杯愛賞百分空。玉堂風月元無價,擡舉一枝花退紅。新安江春鶴亭

罷新詞覺酒香,故人相接在他鄉。浮生出處渾閒事,適楚還吳客夢長。

辛苦十年才乞郡,不將別淚向人彈。琵琶亭下秋風冷,老卻朱顏且自看。太倉王宸蓬心[13]

覆水難收感舊遊,夢醒江上楚天秋。直將九曲腸迴淚,洒向潯陽九派流。

青溪白水蔣三妹,綠酒紅粧段七娘。一曲銷魂人聽去,笙歌徹曉是維揚。甘泉秦黌西巖

情史筆擅風流,舊曲新翻會妙謳。一丈紅毹多少恨,美人學士兩分頭。

得意時歡失意傷,難從兒女較收場。天涯怨婦孤臣淚,榮落升沈各斷腸。德州盧謨竹圃[15]

老大何須更自傷?蝦蟇陵下舊家鄉。從來遷客元多感,不必琵琶始斷腸。

不須更說錦纏頭,淚濕青衫水自流。此日登場誰按拍?荻花楓葉滿江秋。震澤張棟看雲[16]

司馬住江州,青衫淚自流。祗今江上月,腸斷《四絃秋》。

九派空留寒浪,千秋誰訴幽襟?才子原多軼事,詞人最肯傷心。

笙歌鼎沸夜遲遲,白髮當筵醉一巵。解得琵琶深夜語,不須鬻駱遣楊枝。全椒金兆燕棕亭[18]

古樂秦漢已淪佚,中聲在人今不沒。審音易而作樂難,此語吾服西泠逸。堂堂蔣侯起豫章,奇句驚天卓天骨。餘技能爲樂府辭,宮徵咀含發古質。空谷蘭揚幽闥芬,霜林桂傲陰崖茁。協律今見夷夔才,傳奇卻借范班筆。挑燈偶誦《琵琶行》,潯陽遺事從頭述。名倡遠嫁辭青樓,才子南遷望紅日。元和戡亂時尚隆,樂天敢言道非屈。誰教白璧被蠅點,始信朱顏入宮嫉。茫茫荻花江浸月,船舫無聲四絃歇。莫怪江州泣下多,多情原自忘情出。休官余亦臥江干,四十四年霜髩殘。臨風聽徹銷魂曲,那免青衫淚暗彈。京口王文治夢樓[19]

(四絃秋)詩餘

高文照等

常怪彼蒼,忍把江河,都成淚凝。算無古無今,兩條玉筯;爲官爲賈,一塊紅冰。長慶詩人,善才弟子,嗚咽相逢別舫燈。鯤絃絕,惹一場痛哭,月涌濤崩。 孤亭記我曾憑。認千里波連下馬陵。怪如許秋光,幾人吟弔;者般傀儡,若個翻騰。偌大才情,淋漓史筆,重寫青衫老白丞。休多訝,看當歌鉛水,誰減誰增?(【沁園春】) 武康髙文照東井[20]

夜舫琵琶婦(昉),訴衷情,忍把嬌嬈,頓教僝僽(立)。男子浮梁買茶去(昉),落得空幃獨守(立)。只抱卻鵾絃消受(昉)。切切嘈嘈珠淚灑(立),搵難乾司馬青衫舊(昉)。江月白,荻花瘦(立)。 新翻一曲常筵奏(昉)。有玉堂仙客,金源妙手(立)。剪劃長歌徵本事(昉),雜列史書排紬(立)。看腕下雨行風驟(昉)。好句成,時剛按拍(立),影芭蕉紅燭搖窗牖(昉)。聽九派,秋濤吼(立)(【金縷曲】) 新安江昉橙里[21]新安江立玉屏[22]

世間能幾歡娛者,相逢便彈珠淚。遠謫官人,孤棲蕩婦,都是者般憔悴。空勞隕涕。任濕透青衫,有誰憐未?瑟瑟霜蘆,晚風吹盡月西墜。 知音忽來千載,聽翻絃上曲,頓教心醉。身在江湖,志存廊廟,脈脈此情遙寄。偷聲減字。早筆奪龍門,補成唐史。一部新歌,令英雄短氣。(【齊天樂】) 苕溪陳文煜蓉圃[23]

燈影停紅,酒杯凝綠,聽按琵琶調別。舊曲翻新,更繁音淒切。宛然見、當日荻花楓樹,西舫東船明月。淪落相逢,將舊情追說。 嘆主知如此標臣節。誰道是、一疏江州謫。回首龍池鶴禁,竟風流消歇。只數聲漁笛蕭條絕。可憐生、淚灑青衫血。算今古一等才人,有天公磨折。(【拜星月慢】) 錢唐俞褆是齋[24]

刻羽函宮,兩行官燭。翻新譜。往懷今緒,都付琵琶語。 戀闕丹心,史筆淋漓補。天涯暮。悲涼如訴,一夕成千古。(【點絳脣】) 雲間淩應曾叔子[25]

(以上均《不登大雅文庫珍本戲曲叢刊》第二一冊影印清乾隆四十六年序紅雪樓刻《紅雪樓十二種塡詞》本《四絃秋》卷首)


[1] 壬辰: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

[2] 鶴亭主人:卽江春,詳本卷下條箋證。袁春圃觀察:卽袁景昭,號春圃,室名實是齋,常熟(今屬江蘇)人。金棕亭教授:卽金兆燕(一七一九—一七九一)。

[3] 題署之末有印章三枚:陰文方章“蔣士銓印”,陽文方章“清容”,陽文長方章“長歌當哭”。

[4] 江春(一七二一—一七八九):字穎長,號鶴亭,又號廣達,別署秋聲館主人、鶴亭主人、康山主人、東園主人,室名隨月讀書樓、秋聲館、康山草堂,本籍徽州歙縣(今屬安徽),自祖父江演起,徙居揚州(今屬江蘇)。初爲儀徵(今屬江蘇)諸生,工制藝,能詩。因應試不第,力治鹽業,乾隆時推爲兩淮八大總商之首,因功晉秩布政使銜。有家班德音班。著有《隨月讀書樓詩集》。傳見應澧《闇然室文稿》卷二《傳》、袁枚《小倉山房文集》卷三二《墓志銘》、《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四五七、《湖海詩傳》卷一六、道光《徽州府志》卷一二等。

[5] 題署之末有陽文方章三枚:“江”、“穎”、“長”。

[6] 張景宗:號沼亭,永嘉(今浙江溫州)人。生平未詳。

[7] 題署之末有印章二枚:陰文方章“景宗私印”,陽文方章“沼亭”。

[8] 錢世錫(一七三三—一七九五):字慈伯,一作嗣伯,號百泉,別署苧村桑者,秀水(今浙江嘉興)人。禮部左侍郎錢載(一七〇八—一七九三)長子。乾隆四十三年戊戌(一七七八)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檢討,官編修。著有《復齋隨筆》、《百泉詩稿》、《麂山老屋集》。傳見《國朝詩人徵略初編》卷四五、《湖海詩人小傳》卷三六、《詞林輯略》卷四、《皇清書史》卷一一、《昭代名人尺牘小傳》卷二四、《晚晴簃詩匯》卷一〇一等。

“可”字後至“美人學士兩分頭”,底本闕一頁,據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本補。

讀,底本闕,據《玉生香傳奇四種曲》本補。

“楚還”二字,底本闕,據《玉生香傳奇四種曲》本補。

卻,底本闕,據《玉生香傳奇四種曲》本補。

[13] 王宸(一七二〇—一七九七):字子凝,一字紫凝,號蓬心,晚號蓬叟,別署瀟湘子、瀟湘翁、柳東居士、玉虎山樵、退官衲子等,太倉(今屬江蘇蘇州)人。乾隆二十五年庚辰(一七六〇),以監生舉順天鄉試。次年辛巳(一七六一),會試中式。三十一年,補內閣中書。三十八年,選授湖北宜昌府同知。四十八年(一七八三),擢湖南永州知府。五十七年,致仕,僑寓武昌。工山水。著有《繪林伐材》、《蓬心詩稿》等。傳見俞蛟《夢厂雜著》卷七《王蓬心傳》、《清史稿》卷五〇四、《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二三九、《國朝詩人徵略》卷三七、《墨林今話》卷四、《清畫家詩史》丁上、《昭代名人尺牘小傳》卷二三、《國朝書畫家筆錄》卷二、馮全伯《墨香居畫識》卷二、《晚晴簃詩匯》卷八九、嘉慶《直隸太倉州志》卷三六、道光《永州府志》卷一三等。參見許雋超《清代“小四王”之一王宸生平仕履考》(杜桂萍主編《明清文學與文獻》第二輯,頁二九八—三〇六)。

騷,底本闕,據《玉生香傳奇四種曲》本補。

[15] 盧謨:號竹圃,德州(今屬山東)人。盧見曾(一六九〇—一七六八)次子。工書。傳見《皇清書史》卷六。

[16] 張棟(一七〇五—一七七八):字鴻勳,一字玉川,號看雲,別署看雲子、看雲山人、烟波釣叟,震澤(今屬江蘇)人。以貢生入太學,累試北闈不售,遂棄去,專肆力於詩畫。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兩浙巡撫雅爾哈聘纂《南巡盛典》。著有《看雲吟稿》。傳見《國朝詩人徵略初編》卷三三、《湖海詩人小傳》卷一九、趙蘭佩輯錄《江震人物續志》卷四、《國朝畫徵錄續》卷下、《國朝畫識》卷一二、《墨林今話》卷三、《清畫家詩史》丙下、《清代畫史增編》卷一四、《國朝書畫家小傳》卷四、《國朝書畫家筆錄》卷二、民國《震澤縣志續》等。

須,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金兆燕《棕亭古文鈔》卷一二作“應”。

[18] 此三首詩又見清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刻本《國子先生集·棕亭詩鈔》卷一二,題《蔣清容四絃秋題詞三首》。

[19] 此詩又見王文治《夢樓詩集》卷一二,題《題蔣苕生前輩四絃秋新樂府》。

[20] 髙文照(一七三八—一七七六):字潤中,號東井,又號秋士,別署東井山人,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隨父遊宦金陵,得從袁枚(一七一六—一七九七)遊。朱笥典學安徽,曾遊其幕,與黃景仁並稱“二才子”。乾隆三十年乙酉(一七六五)拔貢,三十九年甲午(一七七四)舉人。輯錄《韻海》八十餘卷。著有《髙東井先生詩選》(附《薲香詞》)、《闠清山房詩》。傳見《國朝詩人徵略初編》卷四三、《湖海詩人小傳》卷三三、《歷代兩浙詞人小傳》卷八、《晚晴簃詩匯》卷九六等。

[21] 江昉(一七二六—一七九三):字旭東,號橙里,又號硯農,室名貽清堂,新安(今安徽歙縣)人。江春(一七二一—一七八九)弟。候銓知府。寓揚州,工詩詞。家有紫玲瓏閣,四方名流,觴詠其中。善繪事。與吳烺、程名世等合輯《學宋齋詞韻》。著有《晴綺軒詩文集》、《練溪漁唱》、《集同中白雲詞》、《隨月讀書樓詞鈔》等。傳見《清畫家詩史》丙下、《清代畫史增編》卷一、《全清詞鈔》卷一〇、《墨香居畫識》卷六、道光《徽州府志》卷一二、民國《歙縣志》卷一〇等。

[22] 江立(一七三二—一七八〇):字聖言,初名炎,字玉屏,號雲溪,室名金石錄十卷人家,新安(今安徽歙縣)人。隨父僑居揚州。監生。從厲鶚(一六九二—一七五二)遊,學爲詩詞。擅畫山水。著有《夜船吹笛詞》、《小齊雲山館詩鈔》。傳見王昶《春融堂集》卷六〇《墓表》、《初見樓續聞見錄》卷二、《湖海詩人小傳》卷一八、民國《歙縣志》卷一〇等。

[23] 陳文煜:字蓉裳,號蓉圃,歸安(今浙江湖州)人。任湖南知縣。編《吳興合璧》。

[24] 俞褆:號是齋,錢塘(今屬浙江杭州)人。生平未詳。

[25] 淩應曾:字祖錫,號叔子,雲間(今屬上海)人。淩存淳族兄弟,淩如煥(一六八一—一七四八)從子。乾隆二十一年丙子(一七五六),以選貢中舉人,官貴池縣教諭,加翰林院待詔銜。曾注李因培選《唐詩觀瀾集》。傳見《湖海詩傳》卷二〇、嘉慶《上海縣志》卷一三、同治《上海縣志》卷二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