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送你们去看大海
崇祯七年,科举改制第一年。
京城经过几年扩建,东边都和通州连起来了。
本科进士和同进士,这一次录取了六百多人。
专科士子录取了三千多人,算是勉强填补了朝廷用人困难的局面。
不过就算如此,因为大明朝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人才依旧紧缺。
李陈在下半年,不得不颁布了国家义务教育法,由国家免费培养人才。
这一次义务教育,还在各地建了女校。
这又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还好,这一次各行省的封疆大吏,都非常配合。
当然,这些封疆大吏配合建校,并不是真的支持,而是因为李陈让太医院弄出来了一个大杀器。
去年,徐光启和郑以伟先后重病,被李陈赏赐了一枚救命药丸的事情,在朝廷高官中广为流传。
事后,徐光启和郑以伟虽然慢慢退出朝堂,但是两人身体却没什么大毛病。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也就罢了。
事情还有后续,那就精彩了。
李陈有鉴于内阁大学士工作繁忙,为国操劳,在过年的时候,每人赏赐了两枚救命药丸。
过年期间,有一位朝廷大臣之子忽然得了肺痨。
这肺痨可是重疾,一个不慎,小命就交代了。
也是命不该绝,这位大臣和内阁大学士杨鹤交好。
杨鹤听闻好友之子病了,就尝试着把一枚救命药丸赠送给了好友。
这药丸再次药到病除。
再一再二再三,连续救了三条性命的救命药丸,在朝廷高官眼里,这可真的成为名副其实的救命药丸了。
一时间,朝堂大佬们纷纷向皇帝,也就是李陈求药。
李陈多鸡贼啊。
这么好的宝贝,轻松被这些人得到了,恐怕人情什么的,没有几个人记挂。
所以,李陈直接拒绝了所有人,直言此药炼制极为不易,不仅用的药材需要千年人参,千年黄精等名贵药材,炼制时间也是用年来计算。
整个紫禁城其实也没多少救命药丸,所以,不患寡而患不均,李陈决定,这些药丸就在紫禁城里保管,如果有大臣真正需要时,再让家人前来求取就是了。
这种话其实也就是骗骗孩子罢了。
事情继续发酵。
到了三月份,市面上忽然有人买到了救命药丸。
众人一查,原来这救命药丸是周皇后的父亲周国丈出手的。
这位周国丈也是贪财到了极致,自己死皮赖脸,向女儿周皇后求药,得到了三枚。
结果拿到药后,一转眼,这位周国丈就卖出去了,价钱还不低,足足万两黄金。
一枚药丸卖了一万两黄金。
周国丈赚了钱,还以为自己找到了发财大计,又兴冲冲跑来找周皇后,准备再索要几枚药丸,争取自己早点发家致富。
事情传到李陈耳朵里,气的李陈直接让人收走了周国丈进宫的牌子。
甚至,连周国丈的官职全都一撸到底,只保留了一个伯爵爵位。
周皇后也不敢给父亲求情。
这事情往大了说,就是欺君。
那是抄家灭门的大罪。
也就是周皇后平日里得宠,李陈也没有迁怒与她,要不然,这件事还不知道闹出多大乱子呢。
事情继续发酵,到了四月,从周国丈手里买到救命药丸的豪商,在外界压力下,决定把手里的救命药丸卖掉。
买卖的方法,是用的拍卖手法。
古代人就有拍卖一说。
那豪商本意其实是甩掉有些粘手的救命药丸。
结果,这次拍卖再次刷新了人们对这救命药丸的价值认知。
三枚救命药丸直接卖出了三十多万两黄金的价格。
这价格买进卖出,直接盈利了十倍不止啊。
周国丈听到这事,就想找上门,索要差价。
对方也不是软茬,加上周国丈已经被撸了所有官职,连皇宫都进不去,所以事情扯皮到了六月。
直到李陈听说这事,下旨申饬周国丈,这件事才算是告一段落。
不管怎么说,这救命药丸的名头算是打起来了。
一枚十万两黄金,也就是百万两白银啊。
这个价格偏偏是有价无市,根本无处购买。
六月底,秦良玉将军入朝述职。
这秦良玉可是历史上真正的女将军,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整个华夏史记载的巾帼英雄,就她一个。
对于这样的巾帼英雄,李陈接见她的时候,这个女将军已经是满头银发。
秦良玉六十多岁了,多年征战,身上大小伤处数十,暗伤颇多。
李陈直接给这位巾帼英雄赏赐财物时,顺带赏赐了三枚救命药丸。
秦良玉知道这救命药丸珍贵,谢恩后,在曹化淳提示下,自己服了一枚,剩下两枚收藏了起来。
也是有了秦良玉的例子,各地封疆大吏,几年都不回京的,纷纷上奏,要回京述职。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述职是假,想求一枚救命药丸是真。
李陈也不是真的吝啬。
事情发酵到这个时候,李陈给朝中正三品以上官员,每人发了一枚救命药丸。
获得了群臣感恩。
封疆大吏陆陆续续回京述职,也大多得到了一枚,两枚。
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那些不够资格的,只能望洋兴叹。
当然,也有一些根本不用操心的。
比如说,镇守云南的黔国公,都不用派人进京来求,李陈在去年,就命人送了三枚。
当时黔国公还以为,这就是皇帝普通的赏赐,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后来事情传开,黔国公知道了救命药丸的价值,连忙又递了一道谢恩的折子。
除了黔国公这样与国同休的世袭国公,还有皇室宗亲,也大多被赏赐了一枚,两枚。
救命药丸的事情折腾的时间不短,一直到崇祯十五年左右,李陈宣布以后每年拍卖一批救命药丸,这事才算是有了一个定性。
这都是后话了。
崇祯七年过去,大明朝还是发生了一些大事。
朝廷内外认为的第一件大事,那就是复社领袖黄宗羲和王夫之,被皇帝召见入宫,做了东宫授课讲师,专门教授已经六岁的太子朱慈烺。
复社,脱胎与东林党,所以也被士人称为“小东林”,多是当代年轻学子。
黄宗羲八股文一般,连进士都考不上,不过思想非常激进。
他直接提出来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想法。
就这思想,科举能过才怪。
也就是,李陈弄出来一个专科科举,黄宗羲报考了“地理科”,拿到了榜首,这才入了李陈的眼线。
王夫之,年仅十五岁,就拿到了哲学科榜首。
这也是一个天才神童。
这两人都主张限制君权。
李陈给太子找的老师肯定不能只有这两个,孙承宗平时也会给太子讲课。
只是孙承宗年纪真的太大了,七十一高寿,每天除了处理内阁事务,还要抽出一个时辰来教授太子学习。
李陈都感觉这老头太辛苦了。
好在,孙承宗自己不觉得辛苦。
算一算,从泰昌帝算起,天启帝,崇祯帝,加上太子这个未来皇帝。
孙承宗都算上四位皇帝老师了。
这份成就也算是前无古人了。
崇祯七年过去,崇祯八年到来后,一个好消息终于出现了。
李陈殷勤期盼的蒸汽机,正式宣告可以正常使用了。
蒸汽机的第一次使用,就是拉着五十节车厢,从天津到京师来回跑。
火车啊。
鸣笛一响,呜呜呜的,特别刺耳。
这世界上第一台火车正式使用,每天几乎二十四小时不停运转。
刚开始的那几个月,每天都有外地来的人过来看热闹。
也是幸好,车轨两侧都建了防护墙,要不然还不一定,出什么事情呢。
因为蒸汽机被提前制造出来,火车也提前出现了。
电学,磁学,力学,李陈也都命人研究了,可惜还没造出电话机出来。
除了这些,滑翔机和热气球也出现了。
这些新事物的出现,大大的鼓励了新兴科学的诞生。
尤其是热气球出现的时候,人们终于可以飞上天。
可惜,人们没有看到神仙。
不过,也正因为神仙没有出现,君权神授的思想,也被饱受质疑。
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的理论,才开始渐渐有了市场。
随他便了。
反正大明的读书人终于知道,睁眼看世界,而不是待在家里死读书了。
崇祯九年,第一艘蒸汽机做发动机的铁船下了海。
这是一艘真正意义上的铁船,全身钢铁打造,耗费的钢材就有三十多吨。
这样一艘铁船如果沉海,户部那些人会把工部烧了的。
还好,铁船航行非常顺利。
毕竟是经过了无数次模拟数据演示了。
这样的铁船被李陈赐名“海轮”。
有了第一艘海轮,第二艘也飞快下海。
崇祯十年时,天津港口,一只由十艘海轮组建的舰队,沿着海岸线,向南行进。
这是一次伟大的实验。
出发前,李陈特地让鸿胪寺安排了蕃国使臣一起前来送行。
钢铁打造的海船下海,并且游的飞快。
各国使臣也算是再次被大明的科技刷新了认知。
这些使臣回国后,自然对这种盛况,用最浮夸艳丽的词句夸赞大明的伟大。
一直等到崇祯十二年,在舰队沿着海岸线巡航超过十次后,李陈决定派出舰队,向欧罗巴大陆冲杀过去。
这次主要任务,就是验证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全球航海海图,早就有红毛鬼送来了。
这个时候,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还没有打造完成,所以,这一次航行,需要沿着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一路前进。
航行的舰队,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李陈思考再三,决定把这个荣誉,交给史可法来完成。
史可法这个人缺点不少,但是优点更明确,坚韧不拔的性格,足以让他胜任这份艰难任务。
史可法作为舰队队长,天雄军中挑出了三千人,随船行进。
另外李陈还安排黄宗羲和王夫之跟随,这两个家伙真是胆大包天。
自己让他们教太子知识,是看中他们的学识,结果这两个家伙竟然教太子造反。
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送你们上船玩两年吧,希望你们看过了蓝天和大海,还能继续保持原来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