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八佾

3-1 孔子谓季氏①:“八佾②舞于庭,是可忍③也,孰不可忍也!”

【注释】①季氏:鲁国大夫季孙氏,即季平子。与叔孙氏、孟孙氏三家共握鲁国政权。②八佾(yì):指古代奏乐舞蹈的行列。佾,是行、列的意思。古时,八个人为一行,这一行就叫一佾。八佾就是八行,八八六十四人的大型舞蹈。据《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舞,诸侯能用六佾舞,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所以四佾舞才是季氏应该用的舞蹈规模。③忍:容忍,忍耐。

【译文】孔子谈到季氏时,说道:“季氏用天子八佾的舞蹈在自己的庭院中宴乐,如果这样的事他都能忍心做得出来,那还有什么事情他做不出来的啊!”

【引注】朱熹曰:“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乐,孔子言其此事尚忍为之,则何事不可忍为。或曰,‘忍,容忍也。’盖深疾之之辞。”

范氏曰:“乐舞之数,自上而下,降杀以两而已,故两之间,不可以毫发僭差也。孔子为政,先正礼乐,则季氏之罪不容诛矣。”

谢氏曰:“君子于其所不当为不敢须臾处,不忍故也。而季氏忍此矣,则虽弒父与君,亦何所惮而不为乎?”

【解说】这一章是孔子对鲁大夫季孙氏的严厉批评,因为他在奏乐舞蹈方面犯了越礼之罪。在孔子看来,季孙氏以大夫身份而僭用天子的八佾舞蹈仪式,这是违犯周礼、犯上的表现,为不仁之为,孔子对此极为愤慨。孔子认为,遵从礼节是保证国家太平、社会安定的基石,需要每一个不同地位的人去自觉遵守,否则就会出现犯上作乱的事情。

3-2 三家①者以《雍》②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③,奚取于三家之堂④?”

【注释】①三家:鲁国掌权的三家,即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这三家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②《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举行祭礼撤去祭品时所唱的一首诗歌。③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相,助祭。维,语气助词,无意义,可不译。辟公,指诸侯。穆穆:敬也,用来形容天子虔诚致敬的容貌。④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译文】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时唱着《雍》这首诗撤去祭品。孔子说:“(《雍》诗上有这样两句话)‘助祭的是诸侯,天子虔敬穆穆地在那里主祭。’难道这是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上的祭礼吗?”

【引注】朱熹曰:“此《雍》诗之辞,孔子引之,言三家之堂非有此事,亦何取于此义而歌之乎?讥其无知妄作,以取僭窃之罪。”

程子曰:“周公之功固大矣,皆臣子之分所当为,鲁安得独用天子礼乐哉?成王之赐,伯禽之受,皆非也。其因袭之弊,遂使季氏僭八佾,三家僭《雍》彻,故仲尼讥之。”

【解说】这一章与上一章都是谈鲁国当政者违“礼”的事件。对于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越礼犯上的举动,孔子表现得极为愤慨,并给予严厉的批判和谴责。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①如礼何:此句是“如何礼”的倒装。礼,在此作动词用,表示礼的施行。同理,后句“如乐何”也是“如何乐”的倒装。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若不能施行仁道,那么他又怎么能施行礼仪呢?一个人若不能施行仁道,那么他又怎么能运用礼乐呢?”

【引注】游氏曰:“人而不仁,则人心亡矣,其如礼乐何哉?言虽欲用之,而礼乐不为之用也。”

程子曰:“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李氏曰:“礼乐待人而后行,苟非其人,则虽玉帛交错,钟鼓铿锵,亦将如之何哉?”然记者序此于八佾、《雍》彻之后,疑其为僭礼乐者发也。”

【解说】孔子认为,“礼”与“乐”不仅是仁道的两种表现形式,而且更是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经济生活的两项重要内容,是人们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反映了社会风气、社会秩序的好坏,也反映了人们的道德精神风貌的好坏,所以必须重视。儒家人道学说的核心是“仁”,所以“礼”与“乐”的根本则是“仁”。礼乐要遵从仁道而行,仁道要凭礼乐而施。

3-4 林放①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②也,宁戚③。”

【注释】①林放:字子丘,鲁国人。②易:礼节周到。③戚:心中悲哀。

【译文】林放向孔子请教礼的根本。孔子说:“你提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而言,与其奢侈,不如俭约;就丧礼而言,与其温和平静,不如内心哀伤。”

【引注】朱熹曰:“在丧礼,则节文习熟,而无哀痛惨怛之实者也。戚则一于哀,而文不足耳。礼贵得中,奢易则过于文,俭戚则不及而质,二者皆未合礼。然凡物之理,必先有质而后有文,则质乃礼之本也。”

范氏曰:“夫祭,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丧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礼失之奢,丧失之易,皆不能反本,而随其末故也。礼奢而备,不若俭而不备之愈也;丧易而文,不若戚而不文之愈也。俭者物之质,戚者心之诚,故为礼之本。”

杨氏曰:“礼始诸饮食,故污尊而抔饮,为之簠、簋、笾、豆、罍、爵之饰,所以文之也,则其本俭而已。丧不可以径情而直行,为之衰麻哭踊之数,所以节之也,则其本戚而已。周衰,世方以文灭质,而林放独能问礼之本,故夫子大之,而告之以此。”

【解说】这一章记载了鲁人林放向孔子请教礼节之道的对话。孔子虽然很重视礼节,尤其是长辈去世后子女对其的祭祀之礼,他把这看作是子女尽孝的表现。然而,对于礼仪,孔子却反对形式主义的铺张浪费,因为孔子认为表面上的奢华远不及内心和感情上的真情流露。

3-5 子曰:“夷狄①之有君,不如诸夏②之亡③也。”

【注释】①夷狄: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呼。夷,指东方少数民族。狄,指北方的少数民族。②诸夏:我国古代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大小诸侯国。③亡:同“无”。

【译文】孔子说:“夷狄部族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君主已经名存实亡了。”

【引注】程子曰:“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反无上下之分也。”

尹氏曰:“孔子伤时之乱而叹之也。亡,非实亡也,虽有之,不能尽其道尔。”

郑玄曰:“为时丧乱,以矫仁(人)心。亡,无也。”

【解说】本章是孔子对当时文化落后的部落君主不讲礼仪制度的批判。孔子认为,缺乏礼仪制度的国家,即使有君主,也只是名存实亡。由此强调了礼乐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决定性作用。陈祥说:“礼仪存则虽无君而与有君同,礼仪亡则虽有君而与无君等。”礼制,是一种治国的有效手段,礼乐制度完善则国家兴盛。

3-6 季氏旅①于泰山。子谓冉有②曰:“女③弗能救④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⑤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注释】①旅:祭山的祭名。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②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生于公元前522年,春秋末鲁国人,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二十九岁。此人多才多艺,尤以政事著名,擅长理财。③女:同“汝”,你。④救:挽求、劝阻。⑤曾:则,那么。

【译文】鲁大夫季孙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能劝阻他的僭窃的罪过吗?”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唉!神明有知,也是不会享用非礼之祭所敬献的贡奉,林放尚且知道礼节,更何况是明察如泰山之神,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吗?”

【引注】朱熹曰:“神不享非礼,欲季氏知其无益而自止,又进林放以厉冉有也。”

范氏曰:“冉有从季氏,夫子岂不知其不可告也,然而圣人不轻绝人。尽己之心,安知冉有之不能救、季氏之不可谏也。既不能正,则美林放以明泰山之不可诬,是亦教诲之道也。”

包咸曰:“神不享非礼,林放尚知礼,泰山之神反不如林放,欲诬而祭之也。”

【解说】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诸侯的专权,季孙氏只是鲁国的大夫,但是他竟然超越自己的祭祀范围去泰山祭山神,这明显是越礼的行为。孔子对此极为愤慨,批评冉有为何没有劝阻季氏。从孔子的语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无奈、谴责的意味,由此,不难看出孔子十分重于礼节之道。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①乎!揖②让而升,下而饮③,其争也君子。”

【注释】①射:指古代的射礼。②揖:拱手行礼,表示尊敬。③饮:饮酒。

【译文】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夺的话,一定就是射箭比赛了!即使是比赛,也要相互拱手作揖谦恭让道,然后才走上赛场。比赛结束后,共同饮酒。竞赛活动中都不失君子之风!”

【引注】朱熹曰:“君子恭逊不与人争,惟于射而后有争。然其争也,雍容揖逊乃如此,则其争也君子,而非若小人之争矣。”

【解说】这一章,孔子强调礼让、不争是君子为人处世的根本,更是一个人道德精神的体现。孔子认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应该是有所争,有所不争;即使争,也要彬彬有礼地争,就如同射箭比赛一样,有礼貌地公平竞争。孔子的这番话正反映了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强调谦逊礼让,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仍具有积极意义。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①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②。”曰:“礼后乎?”子曰:“起③予④者商⑤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①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是《诗经·卫风·硕人》中的诗句。第三句可能是逸句。倩,笑得好看。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盼,美人眼珠转动黑白分明的样子。②绘事后素:绘画的工作在素色的底子上进行。绘,画画。素,白底子。③起:启发,开导。④予:我,孔子自指。⑤商:卜商,即子夏。

【译文】子夏问孔子:“‘盈盈笑颜真美丽啊,美丽眼睛真明亮啊,纯稚如花天生丽质啊。’这几句话传达的深意是什么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素色的底子,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这是不是说礼是在仁义之后产生的呢?”孔子说:“能够阐发我的意思并能给我启示的人是卜商啊!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引注】朱熹曰:“人有此倩盼之美质,而又加以华采之饰,如有素地而加采色也。子夏疑其反谓以素为饰,故问之。

谢氏曰:“子贡因论学而知《诗》,子夏因论《诗》而知学,故皆可与言《诗》。”

杨氏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苟无其质,礼不虚行’。此‘绘事后素’之说也。孔子曰‘绘事后素’,而子夏曰‘礼后乎’,可谓能继其志矣。非得之言意之表者能之乎?商赐可与言《诗》者以此。若夫玩心于章句之末,则其为《诗》也固而已矣。所谓起予,则亦相长之义也。”

【解说】在本章中,孔子与子夏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开始讨论关于“礼”的起源问题。孔子认为,一个人实行“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子夏在与夫子讨论的过程中,领悟到“礼”起源于“仁(人)”道。这也反映了孔子治学的谦虚态度,勤于思考,善于思索,不耻下问,教学相长。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①不足征②也。殷礼,吾能言之,宋③不足征也。文献④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①杞:春秋时国名,公元前11世纪周封诸侯国。初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后迁至今山东安丘东北。②征:证明,实施。③宋:国名,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④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指通晓历史掌故的人。

【译文】孔子说:“夏朝的礼法,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殷朝的礼法,我是很清楚的,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这都是由于两国的典籍和贤才不足所造成的。如果足够的话,我就能引以为证了。”

【引注】朱熹曰:“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文献若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君言矣。”

【解说】本章反映了孔子对礼法研究的程度和谨慎的态度。孔子不仅研究周礼,而且还很熟知夏周商代的礼仪制度。孔子认为,对夏商周之礼的说明,要靠足够的历史典籍贤人来证明,这也反映了他对历史文献的重视和对知识的求实态度。

3-10 子曰:“禘①自既灌②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注释】①禘(dì):祭名。古代只有天子才有举行祭祀祖先隆重典礼的权力,此祭祀之礼为五年一次。②灌:祭名,禘礼中第一次献酒。

【译文】孔子说:“对于施行禘祭大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再看下去了。”

【引注】朱熹曰:“灌者,方祭之始,用郁鬯之酒灌地,以降神也。鲁之君臣,当此之时,诚意未散,犹有可观,自此以后,则浸以懈怠而无足观矣。盖鲁祭非礼,孔子本不欲观,至此而失礼之中又失礼焉,故发此叹也。”

赵伯循曰:“禘,王者之大祭也。王者既立始祖之庙,又推始祖所自出之帝,祀之于始祖之庙,而以始祖配之也。成王以周公有大勋劳,赐鲁重祭。故得禘于周公之庙,以文王为所出之帝,而周公配之,然非礼矣。”

谢氏曰:“夫子尝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又曰:‘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考之杞宋已如彼,考之当今又如此,孔子所以深叹也。”

【解说】禘祭之礼是古代一种极为盛大的祭礼,只有天子才能举行。这一章孔子对鲁国施行这一天子之礼表示极度愤慨。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等级名分,无论是生是死都不能改变。因此,他说:“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3-11 或问禘之说①。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②诸斯乎!”指其掌。

【注释】①禘之说:关于禘祭的规定。说,理论、道理、规定。②示:展示。

【译文】有人向孔子请教关于举行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举行禘祭大礼的原因的人去治理天下,就会像把东西摆在这里(手掌上)一样容易!”孔子指着自己的手掌说道。

【引注】朱熹曰:”先王报本追远之意,莫深于禘。非仁孝诚敬之至,不足以与此,非或人之所及也。而不王不禘之法,又鲁之所当讳者,故以‘不知’答之。示,与视同。指其掌,弟子记夫子言此而自指其掌,言其明且易也。盖知禘之说,则理无不明,诚无不格,而治天下不难矣。圣人于此,岂真有所不知也哉?”

谢氏曰:“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禘鲁之郊非礼也,周公其衰矣!考之杞、宋已如彼,考之当今又如此,孔子所以深叹也。”

【解说】这一章与上一章都反映了孔子对鲁国的禘祭之礼的不满,所以有人问他关于禘祭的规定时,他又不好明说,只能故意说不知“禘祭”的由来。但孔子又接着说道,懂得禘祭道理的人治理天下就容易了,因为这样的人深谙礼仪对于治国的重要性。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①。”

【注释】①如不祭:就好像没有祭祀一样。祭,祭祀。

【译文】祭祀祖先,就像被祭祀的魂灵真的站在面前一样,祭祀神灵就如同神存在。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好像没有祭祀一样。”

【引注】朱熹曰:“己当祭之时,或有故不得与,而使他人摄之,则不得致其如在之诚。故虽已祭,而此心缺然,如未尝祭也。”

程子曰:“祭,祭先祖也。祭神,祭外神也。祭先主于孝,祭神主于敬。”

范氏曰:“君子之祭,七日戒,三日齐,必见所祭者,诚之至也。是故郊则天神格,庙则人鬼享,皆由己以致之也。有其诚则有其神,无其诚则无其神,可不谨乎?吾不与祭如不祭,诚为实,礼为虚也。”

【解说】孔子在本章中强调祭祀者的真情实意、诚心诚意才是至关重要的,他反对装模作样或者别人代祭等不道德的行为,所以他要求祭祀者在实行祭祀之礼时,必须达到一种“人神合一”的精神境界。

3-13 王孙贾①问曰:“与其媚②于奥③,宁媚于灶④,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⑤也。”

【注释】①王孙贾:周灵王之孙,名贾,卫灵公的大臣,时任大夫。②媚:谄媚、奉承。③奥:屋内的西南角。④灶:灶旁之神。⑤祷:求助神的保佑。

【译文】王孙贾问孔子道:“与其奉承屋内西南角的神,还不如祭祀自家的灶神。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违背天理,祈祷也于事无补了。”

【引注】朱熹曰:“天,即理也;其尊无对,非奥灶之可比也。逆理,则获罪于天矣,岂媚于奥灶所能祷而免乎?言但当顺理,非特不当媚灶,亦不可媚于奥也。”

谢氏曰:“圣人之言,逊而不迫。使王孙贾而知此意,不为无益;使其不知,亦非所以取祸。”

【解说】这一章通过孔子与王孙贾的对话,反映了行事遵从周礼的重要性。孔子认为,祭祀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这种形式体现“仁、礼”的仁道之风。在祭祀的过程中,看重内心是否真诚。如果没有诚意,违背了天理,那么祭祀祈祷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3-14 子曰:“周监①于二代②,郁郁③乎文哉,吾从周。”

【注释】①监(jiàn):通“鉴”,借鉴。②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周代。③郁郁:丰富、浓郁。

【译文】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朝和商朝的典章制度而制定,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礼乐制度。”

【引注】朱熹曰:“其视二代之礼而损益之。郁郁,文盛貌。”

尹氏曰:“三代之礼至周大备,夫子美其文而从之。”

【解说】孔子在本章高度赞扬了周朝的礼乐制度。孔子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都有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周礼是在夏朝和商朝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是丰富多彩又非常美好的。遵从周礼是孔子的基本态度,但这不是绝对的。可见,孔子对礼慎重的程度。

3-15 子入太庙①,每事问。或曰:“孰谓鄹②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①太庙:古代开国之君太祖的庙。鲁国的太庙是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②鄹(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鄹,是孔子的出生地,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鄹人之子”,就是指孔子。

【译文】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请教。有人就说:“谁说鄹大夫的儿子是深知礼仪的?他进到太庙中,每件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仪所确立的精神实质呀!”

【引注】朱熹曰:“孔子父叔梁纥,尝为其邑大夫。孔子自少以知礼闻,故或人因此而讥之。孔子言是礼者,敬谨之至,乃所以为礼也。”

尹氏曰:“礼者,敬而已矣。虽知亦问,谨之至也,其为敬莫大于此。谓之不知礼者,岂足以知孔子哉?”

【解说】在孔子看来,礼不仅是一种制度文化,而且还是一种精神文化,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当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时,依然事事都要问别人,这恰恰反映了孔子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品质。孔子的这种良好的修养和谦虚谨慎处事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3-16 子曰:“射不主皮①,为力不同科②,古之道也。”

【注释】①皮:用善皮做成的箭靶子。古代称箭靶子为“侯”。②科:等级。

【译文】孔子说:“比赛射箭不一定非要射中箭靶的中心不可,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这是古代的规矩。”

【引注】朱熹曰:“周衰,礼废,列国兵争,复尚贯革,故孔子叹之。”

杨氏曰:“中可以学而能,力不可以强而至。圣人言古之道,所以正今之失。”

【解说】孔子在本章中主要讨论了有关具体的礼——射礼的规矩的问题。“射”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是周礼的内容之一。周武王立下的射礼的规矩,比赛以射中箭靶子为准,而不在于是否射中了箭靶上的皮革,因为每个人的力气大小不同。其实,做人、行事与射箭比赛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有的人太过固执,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人往往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和支持,其根本原因是他们不知谦让之礼乃是立身处世之根本的道理。

3-17 子贡欲去告朔①之饩羊②。子曰:“赐也!尔爱③其羊,我爱其礼。”

【注释】①告朔:古代的一种制度,每年秋冬之际,天子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历法将朔发生的那一天定为夏历每月的初一日。告,为上告下之义。朔,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日。②饩(xì)羊:祭祀用的活羊。③爱:爱惜。

【译文】子贡打算把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用的活羊撤去不用。孔子说:“赐啊,你爱惜的只是那只羊,我珍惜的是那种祭祀之礼。”

【引注】杨氏曰:“告朔,诸侯所以命于君亲,礼之大者。鲁不视朔矣,然羊存则告朔之名未泯,而其实因可举。此夫子所以惜之也。”

南轩张氏曰:“夫子之意,以为礼虽废而羊存,庶几后之人犹有能因养而求礼者,是则羊虽虚器固礼之所寓也。玩夫子之辞意,则子贡之欲去羊其亦隘狭而少味矣。”

【解说】这一章通过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反映了孔子维护礼制的立场。子贡认为,既然告朔之礼不施行了,那就可以去掉每月初一祭祖庙用的那只羊。在孔子看来,子贡的观点有悖于礼义,对子贡加以指责。孔子维护周礼,即使是一种虚假的形式,他也要保留下来。后人便用“告朔饩羊”比喻形式上的虚文。

3-18 子曰:“事①君尽礼,人以为谄②也。”

【注释】①事:侍奉,服务。②谄:谄媚。

【译文】孔子说:“按照周礼的制度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你这是谄媚求荣呢。”

【引注】黄氏曰:“孔子于事君之礼,非有所加也,如是而后尽尔。时人不能,反以为谄。故孔子言之,以明礼之当然也。”

程子曰:“圣人事君尽礼,当时以为谄。若他人言之,必曰我事君尽礼,小人以为谄,而孔子之言止于如此。圣人道大德宏,此亦可见。”

胡氏曰:“圣人事君尽礼,非自贤而骇俗内交以媚君也,亦曰畏天命、畏大人而已矣。”

【解说】孔子认为,不管别人如何议论,君是君,臣是臣,侍奉君主必须遵行周礼,这是孔子的政治伦理信念。但令他无奈的是,很多不懂礼仪的人却以为他这是巴结奉承君主,这表示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君臣之礼也被人忽视了。

3-19 定公①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注释】①定公:鲁国的君主,姓姬,名宋,“定”是谥号。襄公之子,昭公的弟弟,接替鲁昭公的王位,公元前509—公元前495年在位。

【译文】鲁定公问孔子:“君主任用臣子,臣属事奉君主,各自该怎么做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规定去对待臣子,臣子敬事国君应该忠心耿耿。”

【引注】朱熹曰:“二者皆理之当然,各欲自尽而已。”

吕氏曰:“使臣不患其不忠,患礼之不至;事君不患其无礼,患忠之不足。”

尹氏曰:“君臣以义合者也。故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

【解说】这一章孔子主要强调君臣之礼是建立在礼与忠的基础上的。孔子认为,君臣之礼要求双方都要以礼相待,互敬互爱,同心同德,只有做到这一点,君臣之间才会和谐相处,国家才能太平。

3-20 子曰:“《关雎》①,乐而不淫②,哀而不伤。”

【注释】①《关雎(jū)》:这是《诗·周南》的篇名,为全书的第一篇,现代研究者认为此篇是写社会男女恋爱的作品。②淫:过多,过分。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引注】朱熹曰:“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关雎》之诗,言后妃之德,宜配君子。求之未得,则不能无寤寐反侧之忧;求而得之,则宜其有琴瑟钟鼓之乐。盖其忧虽深而不害于和,其乐虽盛而不失其正,故夫子称之如此。欲学者玩其辞,审其音,而有以识其性情之正也。”

【解说】孔子认为,《关雎》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偏不倚的,欢快而不放荡,哀愁而不至于过分悲伤,恰到好处,符合中庸之道的原则。孔子对《关雎》这首诗的评价,体现了他的“思无邪”的艺术观,有其可贵的价值。

3-21 哀公①问社②于宰我,宰我③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④。”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⑤往⑥不咎⑦。”

【注释】①哀公:鲁国的君主,名蒋,定公之子,在位二十七年。②社: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庙也称社。③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④战栗:恐惧,发抖。⑤既:已经。⑥往:过去的。⑦咎:职责,责难。

【译文】鲁哀公向孔子的弟子宰我问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说:“夏朝用松木,商朝用柏木,周朝用栗木,意思是使老百姓战栗害怕。”孔子听到这件事后,告诫宰我说:“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用再规劝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引注】朱熹曰:“孔子以宰我所对,非立社之本意,又启时君杀伐之心,而其言已出,不可复救,故历言此以深责之,欲使谨其后也。”

尹氏曰:“古者各以所宜木名其社,非取义于木也。宰我不知而妄对,故夫子责之。”

庆源辅氏曰:“宰我在言语之科,然观此战栗之对,则失于凿,流于妄者或不能免。大凡己所未晓之事而妄言以语人,不惟无益而失己欺人之弊,有不可胜言者,又况导人以杀戮之事哉!此夫子所以深责之也。”

【解说】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庙,对建庙所用的木柱材料是有特殊规定的。鲁哀公向宰我请教这一问题,宰我在回答了夏朝用松木,商朝用柏木,周朝用栗木后,又随意说出了选用森材的寓意则是使老百姓战栗害怕。对此,孔子表示极大不满,说道:“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的这句话主要是告诫宰我:“事情一旦过去了,就不必再追究了;事情一旦错了,就无法补救了。”后人也将孔子的这番话作为立身处世的原则。

3-22 子曰:“管仲①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②,官事不摄③,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④,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⑤,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释】①管仲:即管敬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初期政治家,法家先驱。有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宰相,尊称“仲父”,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②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③摄:兼任。④树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⑤反坫(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的君主时,用以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设施,用土筑成,形似土堆,鉴于两槛之间。

【译文】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太小了!”有人问:“管仲生活节俭吗?”孔子说:“管仲有三处藏金的府库,家中的各项事务都有专职人员处理而不兼任,这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说:“国君在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以别内外。国君为了和别国君主的友好往来,特在堂上有安放空酒杯的反坫,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引注】朱熹曰:“孔子讥管仲之器小,其旨深矣。或人不知而疑其俭,故斥其奢以明其非俭。或又疑其知礼,故又斥其僭,以明其不知礼。盖虽不复明言小器之所以然,而其所以小者,于此亦可见矣。”

程子曰:“奢而犯礼,其器之小可知。”

苏氏曰:“自修身正家以及于国,则其本深,其及者远,是谓大器。扬雄所谓‘大器犹规矩准绳’,先自治而后治人者是也。管仲三归反坫,桓公内嬖六人,而霸天下,其本固已浅矣。管仲死,桓公薨,天下不复宗齐。”

杨氏曰:“夫子大管仲之功而小其器。盖非王佐之才,虽能合诸侯、正天下,其器不足称也。道学不明,而王霸之略混为一途。故闻管仲之器小,则疑其为俭,以不俭告之,则又疑其知礼。盖世方以诡遇为功,而不知为之范,则不悟其小宜矣。”

【解说】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施行的改革措施极为有效,使齐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富强起来,并辅助齐桓公称霸诸侯。但孔子在礼仪方面对管仲提出了批评。孔子认为,管仲在改革中有违背周礼的地方,而且在实施改革措施的过程中更有破坏礼仪的地方,比如“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管氏亦树塞门”“管氏亦有反坫”。孔子在对管仲违背“节俭”和“礼制”的指责是严谨的,做到了言出有据,并不是空洞的批判,这一点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3-23 子语①鲁大师②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③如也;从④之,纯⑤如也,皦⑥如也,绎⑦如也,以成。”

【注释】①语(yù):告诉,动词用法。②大(tài)师:乐官名。③翕(xī):相合、和顺、协调。④从(zòng):放纵、展开。⑤纯:美好、和谐。⑥皦(jiǎo):音节明亮清楚的状态。⑦绎:连续不断。

【译文】孔子告诉鲁国乐官演奏音乐的原理。说:“奏乐的原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翕翕然给人以热烈的感受;继续展开下去,纯纯然给人以和谐的感受;皦皦然给人以清晰的感受;绎绎然给人以余味无穷的感受。如此以至曲终。”

【引注】谢氏曰:“五音六律不具,不足以为乐。翕如,言其合也。五音合矣,清浊高下,如五味之相济而后和,故曰‘纯如’。合而和矣,欲其无相夺伦,故曰‘皦如’,然岂宫自宫而商自商乎?不相反而相连,如贯珠可也,故曰‘绎如也,以成’。”

【解说】这一章孔子通过向鲁国大师讲述演奏音乐原理的过程,反映了孔子在音乐中追求的是“翕如”“纯如”“皦如”“绎如”的美好境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和合理论的贡献。孔子认为,音乐在教育人民、团结人民、凝聚人民、陶冶人民的精神以及提高人民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3-24 仪封人①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②。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③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④。”

【注释】①仪封人:守卫仪邑的官员。仪,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镇守边疆的官。②从者:指随从孔子环游的弟子。③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④木铎:指铜制木舌的铃铛。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广大听众。

【译文】仪地的地方长官请求见孔子,孔子说:“凡是有道德的君子到这里来,我没有不会见的。”孔子的随从学生们带着他去见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何必担心没有官职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把孔夫子作为教化天下人的‘木铎’来警世人的。”

【引注】朱熹曰:“言乱极当治,天必将使夫子得位设教,不久失位也。封人一见夫子而遽以是称之,其所得于观感之间者深矣。或曰,木铎所以徇于道路,言天使夫子失位,周流四方以行其教,如木铎之徇于道路也。”

【解说】这一章主要记述仪封人对孔子的景仰和歌颂。从仪地长官的言语中,可知当时天下的道德沦丧已经很久了,百姓们对于“仁”“礼”知之甚少,对此,孔子甚感无奈,但他对礼制的追求永无止境,一直坚持传播伦理道德和礼节制度,而且凭借他的自身影响力,已经唤醒许多人了,这让仪封人对他敬佩有加。

3-25 子谓《韶》①:“尽美②矣,又尽善③也。”谓《武》④:“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释】①《韶》: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的名称。②美:就乐曲的音调和舞蹈的形式而言。③善:就乐曲的思想内容而言。④《武》:古代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的名称。

【译文】孔子在评论《韶》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孔子在评论《武》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思想内容却不是很好。”

【引注】朱熹曰:“舜绍尧致治,武王伐纣救民,其功一也,故其乐皆尽美。然舜之德,性之也,又以揖逊而有天下;武王之德,反之也,又以征诛而得天下,故其实有不同者。”

程子曰:“成汤放桀,惟有惭德,武王亦然,故未尽善。尧、舜、汤、武,其揆一也。征伐非其所欲,所遇之时然尔。”

【解说】这一章孔子通过对《韶》和《武》这两曲不同时代的乐曲的评价,提出了“美”和“善”两条音乐欣赏标准。孔子认为,“美”反映的是审美的价值观,“善”则反映的是道德的价值观。这在孔子的理念中有明显的区别,在孔子看来,一首乐曲只有达到“尽善”“尽美”,即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都达到一定的标准,才是上乘之作。

3-26 子曰:“居上①不宽②,为③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注释】①居上:身居高位的人。②宽:宽厚。③为:实施、实行。

【译文】孔子说:“居上位者不宽厚,施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哀痛,这样的人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引注】朱熹曰:“居上主于爱人,故以宽为本。为礼以敬为本,临丧以哀为本。既无其本,则以何者而观其所行之得失哉?”

双峰饶氏曰:“‘以’字训‘用’,谓用宽、敬、哀三者观之也。盖有此三者,则其大体已得,方可就此观其小节;若无此三者,则全体都不是。”

南轩张氏曰:“居上不宽则失所以为长人之本,其他虽有所为,尚何观乎?为礼而不敬,临丧而不哀,则繁文末节,虽多,亦何以观也。然宽非纵弛之谓,总其大纲使人得以自效也。”

【解说】这一章孔子对身居高位者提出了道德要求——要实行“德治”和“礼治”。对此,孔子具体列举了三条重要原则:一是为人处世要宽容大度,懂得“爱人”之礼;二是在施礼时要严肃认真;三是在参加丧礼时要内心哀痛。总之,居上位者的言行举止要谨慎庄重,恪守礼仪,为百姓做出榜样。如果居上位者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把国家治理好,百姓也无法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