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述而
7-1 子曰:“述①而不作②,信而好古。窃③比于我老彭④。”
【注释】①述:传述。②作:创造,新制。③窃:私自,私下。④老彭:彭祖,商朝贤大夫。为人自爱而谨慎。
【译文】孔子说:“阐述前人学说而没有创建新的理论,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文化,我私下认为可以和商代的彭祖相比了。”
【引注】朱熹曰:“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盖不惟不敢当作者之圣,而亦不敢显然自附于古之贤人;盖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辞之谦也。然当是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
邢昺曰:“此章记仲尼著述之谦也。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
【解说】这一章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因为孔子的思维方法论原则是信古、好古、述古,但不创新。虽然孔子的好古敏求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他对古文化继承的思想,也正因为此,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文化得以传承和丰富。朱熹也从孔子的谦虚品德方面赞誉孔子“德愈盛而心愈下”“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这充分肯定了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功德。但是,孔子的思想又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这就导致了文化继承的陈陈相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民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阻碍了科学的发展、文化的飞跃和社会的进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时,也要本着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唯有如此,我们的社会才会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7-2 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②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释】①识(zhì):记住。②诲:教诲。
【译文】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努力学习从不感到厌烦,教诲别人不知道疲倦,这些品德我做到了哪些呢?”
【引注】朱熹曰:“何有于我,言何者能有于我也。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也。”
【解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早已成为人们所熟知的名言,它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强调的是一种学习育人的态度和精神,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孔子的这一教育学说,并将其发扬光大。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①,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①徙(xǐ):迁移,奔赴。
【译文】孔子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仁义之事而不能奔赴去做,有了不好的行为却不去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引注】尹氏曰:“德必修而后成,学必讲而后明,见善能徙,改过不吝,此四者日新之要也。苟未能之,圣人犹忧,况学者乎?”
云峰胡氏曰:“德必修而后新,学以讲而益新,徙与改皆是自新,故尹氏以为日新之要。”
【解说】不讲品德修养,不讲学问,不讲仁义原则,不改正自身缺点,这些都是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孔子万分忧虑。可以说,孔子所忧虑的事情是他所处的时代的反映和社会现实的写照,但更进一步说,他所忧虑的“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这四种现象实际上是每个时代、每个人都可能出现的弊病。在孔子看来,道德修养、读书学习、仁义之心和知错能改四者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因为通过“学”可以悟“德”,修“德”首先要成“仁”,而在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知识的过程必须具备自我反省的意识,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唯有如此,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事业才可以成功。
7-4 子之燕居①,申申②如也;夭夭③如也。
【注释】①燕居:安居、闲居。②申申:衣冠整洁大方。③夭夭:情态舒畅自然的样子。
【译文】孔子闲居在家的时候,衣着整洁大方,仪态温和舒畅。
【引注】杨氏曰:“申申,其容舒也。夭夭,其色愉也。”
程子曰:“此弟子善形容圣人处也,为申申字说不尽,故更着夭夭字。今人燕居之时,不怠惰放肆,必太严厉。严厉时着此四字不得,怠惰放肆时亦着此四字不得,惟圣人便自有中和之气。”
新安陈氏曰:“虽闲居时,其德容亦自然中和如此,此所以为圣人也。”
【解说】这一章主要记述了孔子在家闲居时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进而反映了孔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虽然孔子一肩挑尽古今愁,忧国忧民忧天下,但是他在家闲居的时候,却能保持仪态温和舒畅,和颜悦色,过着无忧无虑的恬淡生活。孔子的这种以平淡为乐的旷达态度、宽大爽朗的胸襟、平静宁和的心态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值得我们赞颂和学习。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①。”
【注释】①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鲁国的封始之君。
【译文】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已经很久没有梦到周公了。”
【解说】孔子一直把周公视为周代文化的代表,周公是孔子最敬服的古代圣人之一。在孔子的这段话中,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
7-6 子曰:“志①于道,据②于德,依③于仁,游于艺④。”
【注释】①志:志向,向往。②据:根据,坚守。③依:依靠,固守。④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译文】孔子说:“志立于道,据守于德,依据于仁,活动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范围之中。”
【引注】朱熹曰:“此章言人之为学当如是也。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学者于此,有以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焉,则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日用之间,无少间隙,而涵泳从容,忽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
何晏曰:“志,慕也。道不可体,故志之而已。”
【解说】这里,孔子主要强调了他的教学纲领和教育宗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育人方面来讲,孔子始终以道、德、仁为中心,以六艺为基本点,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孔子自我修养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和实施这四项原则才能成为孔子理想中的圣人。
7-7 子曰:“自行束脩①以上,吾未尝②无诲焉。”
【注释】①束脩(xiū):十条干肉。脩,干肉,又叫脯。古人相见,必须执物为礼,束脩是其中最菲薄的一种。②未尝:从来没有过。
【译文】孔子说:“自愿带着十条干肉以上的礼品来拜见我的人,我从没有不给予悉心指点教诲的。”
【引注】朱熹曰:“古者相见,必执贽以为礼,束脩其至薄者。盖人之有生,同具此理,故圣人之于人,无不欲其入于善。但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故苟以礼来,则无不有以教之也。”
郑玄曰:“与人交者,当有所教诲以忠信之道也。”
【解说】孔子的这段话,反映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体现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表明了孔子施行教诲的思想品德的前提条件,即“自行束脩以上”。只要真心前来求学的人,无论生活贫困还是富足、身份高还是低,孔子都一一指点教诲,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
7-8 子曰:“不愤①不启②,不悱③不发。举一隅④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①愤:苦思冥想却未得真谛的样子。②启:开导,诱导。③悱(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④隅(yǔ):角落。
【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要求弄明白而不得要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侧面的知识,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几个方面,那我就不再教他了。”
【引注】程子曰:“愤悱,诚意之见于色辞者也。待其诚至而后告之。既告之,又必待其自得,乃复告尔。”又曰:“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能坚固;待其愤悱而后发,则沛然矣。”
郑玄曰:“孔子之教,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口发为说之,如是则识思之深。”
【解说】这一章主要强调了孔子的教育方法,他提出“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不愤不启”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不悱不发”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说,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旨在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立体思维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观察本领,使学生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水平。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育思想的三条原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且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孔子在有居丧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如果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引注】谢氏曰:“学者于此二者,可见圣人情性之正也。能识圣人之情性,然后可以学道。”
郑玄曰:“丧亡哀戚,饱食于其侧,是无恻隐之心。”
【解说】这一章主要体现了孔子的“大爱”之德和同情之心。孔子是一位遵从“仁”“礼”的儒家,他严格恪守“哀乐不同日”的训条。可见,孔子具有与人同乐、同悲的仁心。
7-10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①,惟我与尔有是夫②!”子路曰:“子行三军③,则谁与④?”子曰:“暴虎⑤冯河⑥,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注释】①藏:隐藏,远离。②夫:语气词,相当于“吧”。③三军:指大国的军队。古时,天子六军,大国三军,小国一军,每军约为一万二千五百人。④与:一起。⑤暴虎:空拳赤手和老虎搏斗。⑥冯河:徒步过河。
【译文】孔子对颜渊说:“国家任用我,我就推行我的政治主张;国家不任用我,我就远避世事,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与谁同行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而徒步涉水过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赞同的。我一定要找遇事小心谨慎,又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共事。”
【引注】尹氏曰:“用舍无与于己,行藏安于所遇,命不足道也。颜子几于圣人,故亦能之。”
朱熹曰:“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大国三军。子路见孔子独美颜渊,自负其勇,意夫子若行三军,必与己同。又曰:“言此皆以抑其勇而教之,然行师之要实不外此,子路盖不知也。”
谢氏曰:“圣人于行藏之间,无意无必。其行非贪位,其藏非独善也。若有欲心,则不用而求行,舍之而不藏矣,是以惟颜子为可以与于此。子路虽非有欲心者,然未能无固必也,至以行三军为问,则其论益卑矣。夫子之言,盖因其失而救之。夫不谋无成,不惧必败,小事尚然,而况于行三军乎?”
【解说】这一章孔子批评了有勇无谋的人,他认为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勇于牺牲,但只有一腔热血,没有周全的谋划,还是无法成就大事的。在孔子看来,只有“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智勇双全,才符合与他共事的要求。这里,孔子意在提醒人们,在事变之前应该谨慎戒惧、深思熟虑、随机应变、果断决策,这样才能成事。
7-11 子曰:“富①而可求②也,虽执鞭之士③,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注释】①富:富贵,指升官发财。②求:合乎道义可以去追求的方法。③执鞭之士:指地位低下的官吏。
【译文】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义是可以求得的,即使是给人执鞭这样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是不可以求得的,那我宁愿舍弃它去做我所喜欢的事情。”
【引注】苏氏曰:“圣人未尝有意于求富也,岂问其可不可哉?为此语者,特以明其决不可求尔。”
朱熹曰:“设言富若可求,则虽身为贱役以求之,亦所不辞。然有命焉,非求之可得也,则安于义理而已矣,何必徒取辱哉?”
杨氏曰:“君子非恶富贵而不求,以其在天,无可求之道也。”
【解说】这一章反映了孔子的价值观,他明确表示只有合乎道义的富贵,才可以求得,而不符合道义的富贵,是不能去追求的。求取富贵是人的基本欲求,是理所当然的,但不能为了得到富贵而放弃做人的原则,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要遵从“仁道”,求取有价值的富贵,只有这样的富贵荣华才可以享受。
7-12 子之所慎:齐①、战、疾。
【注释】①齐:通“斋”,斋戒。古人在祭祀前要净身以示虔诚。
【译文】孔子谨慎处理的三件事是:斋戒、战争、疾病。
【引注】朱熹曰:“齐之为言齐也,将祭而齐其思虑之不齐者,以交于神明也。诚之至与不至,神之飨与不飨,皆决于此。战则众之死生、国之存亡系焉,疾又吾身之所以死生存亡者,皆不可以不谨也。”
尹氏曰:“夫子无所不谨,弟子记其大者耳。”
郑玄曰:“慎斋,尊祖考。慎战,重民众。慎疾,爱性命。”
【解说】这一章孔子明确指出自己谨慎对待的三件事是——斋戒、战争、疾病。这是孔子针对当时社会不重视“仁”“礼”,上层贵族不断发动战争杀戮,无视百姓疾苦的忠告。在孔子看来,一个合格的执政者要遵从礼仪,行事要合乎仁义,尽量避免战争,凡事从民众利益出发,做到爱民、惜民、不违农时。对于大规模的祭祀仪式、征战、瘟疫恶疾等国家大事,必须慎重地对待,要预做一套完善的应对方案,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胜任治国安邦的重任。
7-13 子在齐闻《韶》①,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②为乐之至于斯也。”
【注释】①《韶》:舜时古乐曲名。②不图:不曾想到。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沉浸其中,以至于很长时间都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竟然达到了如此神妙的境界啊。”
【引注】朱熹曰:“《史记》‘三月’上有‘学之’二字。不知肉味,盖心一于是而不及乎他也。曰:不意舜之作乐至于如此之美,则有以极其情文之备,而不觉其叹息之深也,盖非圣人不足以及此。”
范氏曰:“《韶》尽美,又尽善,乐之无以加此也。故学之三月,不知肉味,而叹美之如此。诚之至,感之深也。”
【解说】这一章孔子大赞《韶》乐,体现了他对音乐研究之深,音乐鉴赏能力之强。自从孔子听了《韶》乐以后,竟然痴迷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这标志着孔子进入了极乐的审美境界,同时也表明了孔子对道德礼仪的内在修养已经达到了超越物欲的境界,实在令人叹服。
7-14 冉有曰:“夫子为①卫君②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注释】①为:赞同。②卫君:即卫出公,名辄,卫国的君主,卫灵公的孙子。
【译文】冉有(问子贡)说:“老师赞同卫君吗?”子贡说:“好吧,我去问问老师。”于是子贡进去问孔子,说:“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是古代有贤德的人啊。”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伯夷、叔齐追求‘仁’的境界结果达到了,他们又怨恨什么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是不赞成卫君的。”
【引注】程子曰:“伯夷、叔齐逊国而逃,谏伐而饿,终无怨悔,夫子以为贤,故知其不与辄也。”
朱熹曰:“君子居是邦,不非其大夫,况其君乎?故子贡不斥卫君,而以夷、齐为问。夫子告之如此,则其不为卫君可知矣。盖伯夷以父命为尊,叔齐以天伦为重。其逊国也,皆求所以合乎天理之正,而即乎人心之安。既而各得其志焉,则视弃其国犹敝蹝尔,何怨之有?若卫辄之据国拒父而惟恐失之,其不可同年而语明矣。”
【解说】从这一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反对征伐和争斗,向往仁德和和平。这里,孔子大赞伯夷和叔齐甘愿放弃王位,也要维护和平谦让的美德,认为他们达到了“仁”的境界。
7-15 子曰:“饭疏食①饮水,曲肱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①疏食:粗粮。②曲肱(gōng):弯着胳膊。肱,胳膊。
【译文】孔子说:“吃的是粗粮,喝的是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虚渺啊。”
【引注】朱熹曰:“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乐亦无不在焉。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
郑玄曰:“浮云无闰(润)泽于万物。人之欲富贵,道行以为名誉,不以其道得之,于我身有损,故不居。”
程子曰:“非乐疏食饮水也,虽疏食饮水,不能改其乐也。不义之富贵,视之轻如浮云然。”又曰:“须知所乐者何事。”
【解说】这一章反映了孔子乐道而守义的高贵品德,他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快乐,在物质享受方面要求并不高,特别反对违背道义去追求富贵。在孔子看来,一个有道德、有志向的君子,绝不会把精力放在追求物质上,因为物欲是永无止境的,一旦陷入其中,将会迷失自我,最终只能是得不偿失。君子即便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却仍然可以乐在其中。这种精神自足的人定会享受平淡而美好的快乐。
7-16 子曰:“加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②,可以无大过③矣。”
【注释】①加:给予。②易:《周易》,古代占卜用的一部书。③过:过失,过错。
【译文】孔子说:“假如再给我几年时间,五十岁的时候去研习《易经》,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引注】朱熹曰:“此章之言,《史记》作为‘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加正作假,而无五十字。盖是时,孔子年已几七十矣,五十字误无疑也。学《易》,则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故可以无大过。盖圣人深见《易》道之无穷,而言此以教人,使知其不可不学,而又不可以易而学也。
何晏曰:“《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年五十而知天命。以知命之年读知命之书,故可以无大过。”
【解说】这一章体现了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好学精神。孔子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止乎礼,他的主要目的是尽量减少自己的过失,并把这种期望寄托于研习《易经》上,据说,孔子非常爱好读《易经》,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这里,他把研究《易经》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
7-17 子所雅言①,《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注释】①雅言:正言,指标准规范的语言。
【译文】孔子在诵读《诗》《书》,赞礼的时候,都是用标准规范的语言。
【引注】程子曰:“孔子雅素之言,止于如此。若性与天道,则有不可得而闻者,要在默而识之也。”
朱熹曰:“《诗》以理情性,《书》以道政事,礼以谨节文,皆切于日用之实,故常言之。礼独言执者,以人所执守而言,非徒诵说而已也。”
谢氏曰:“此因学易之语而类记之。”
【解说】孔子在平时谈话的时候是用鲁国的方言,但在诵读《诗》、《书》和赞礼时,则是以当时周王朝的官话,即“雅言”为准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读书学习和参加礼仪活动时的严肃认真的态度,这也反映了孔子对“礼”的重视。
7-18 叶公①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②奚③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④。”
【注释】①叶(shè)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楚国的大夫。②女:通“汝”,你。③奚:为什么。④云尔:如此罢了。云,如此的意思。尔,而已,罢了。
【译文】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回答他呢,你应该这样说:他这个人嘛,发愤追求学问,专心致志到了忘记吃饭的程度,沉溺于学有所得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虑,甚至自己即将进入老年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引注】朱熹曰:“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俛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然深味之,则见其全体至极,纯亦不已之妙,有非圣人不能及者。盖凡夫子之自言类如此,学者宜致思焉。”
【解说】这一章主要体现了孔子好学深思、废寝忘食、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能够体味到无穷的乐趣,令自己心旷神怡。他从不庸人自扰,不会为了琐事而烦心忧虑,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平和心态,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7-19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并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只是爱好古老的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引注】朱熹曰:“好,去声。生而知之者,气质清明,义理昭著,不待学而知也。敏,速也,谓汲汲也。”
尹氏曰:“孔子以生知之圣,每云好学者,非惟勉人也,盖生而可知者义理尔,若夫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亦必待学而后有以验其实也。”
【解说】这一章孔子主要强调自己并不是“生而知之者”,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成为学识渊博、满腹经纶的儒家,主要在于他爱好古代的文献及典章制度,而且做到了勤奋刻苦,善于思考。孔子在这里提醒人们:不要以为自己的天资不聪慧而不好学,即使发现自己有不足之处,也要坚定信心,只要努力钻研、勤于思考,不断地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就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7-20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孔子从来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引注】朱熹曰:“怪异、勇力、悖乱之事,非理之正,固圣人所不语。鬼神,造化之迹,虽非不正,然非穷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轻以语人也。”
谢氏曰:“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
【解说】孔子从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之事。在他看来,“怪、力、乱、神”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人性中固有的迷信心理和愤愤不平的怨气,从这一点上讲,它们不仅会扰乱人们的思维,还会导致人们的思想偏颇。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他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认为人们只有建立了积极的思想信仰,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7-2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选择他们长处学习,将他们不足的地方作为借鉴而改正。”
【引注】朱熹曰:“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
尹氏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
【解说】这一章主要体现了孔子的虚心好学,也反映了他学无常师的善于学习的高尚品德。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备受后人赞赏。孔子认为,真正好学之人从不据于固定的老师,随处随时都可以向人请教,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我们要本着一颗谦虚的心向旁人请教,使自己不断地进步。同时,孔子也提醒人们,在求学的过程中,要用自己的辨别能力去判断老师的长处和短处,并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不要盲目地崇拜。
7-22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①其如予何?”
【注释】①桓魋(tuí):宋国的司马向魋,主管军事行政事务,因为是宋桓公的后代,所以又称为桓。他曾有谋害孔夫子的想法,学生们得知此事后,马上告知孔子,并劝孔子暂时避开,但孔子并不在乎,遂发此感慨。
【译文】孔子说:“上天赋予我如此的德行,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
【引注】朱熹曰:“魋,徒雷反。桓魋,宋司马向魋也。出于桓公,故又称桓氏。魋欲害孔子,孔子言天既赋我以如是之德,则桓魋其奈我何?言必不能违天?害己。”
【解说】孔子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上天把如此德行赋予自己,桓魋是害不了自己的。这体现了孔子对自己的理想德行充满了信心。
7-23 子曰:“二三子①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①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译文】孔子说:“你们认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任何行为不向你们公开的,这正是我的为人啊。”
【引注】程子曰:“圣人之道犹天然,门弟子亲炙而冀及之,然后知其高且远也。使诚以为不可及,则趋向之心不几于怠乎?故圣人之教,常俯而就之如此,非独使资质庸下者勉思企及,而才气高迈者亦不敢躐易而进也。”
朱熹曰:“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几及,故疑其有隐,而不知圣人作、止、语、默无非教也,故夫子以此言晓之。与,犹示也。”
吕氏曰:“圣人体道无隐,与天象昭然,莫非至教。常以示人,而人自不察。”
【解说】孔子一向提倡“直”,而反对“隐”,他在教授学生知识和传授学生做人之道时,也是倾尽毕生所学毫无保留,这体现了孔子坦诚、无私的高尚品德;对于学生们提出的各种疑问,孔子都是随问随答,非常有耐心,从不会为学生不理解自己而生气,反而主动与学生沟通,向学生解释原因,并说明其中的道理。这反映了孔子耐心教导、恪守教师职责的优良品性,值得现代教育者学习。
7-24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历代经典文献、道德品行、待人忠诚、诚信笃实。
【引注】程子曰:“教人以学文修行而存忠信也。忠信,本也。”
【解说】这一章主要讲孔子的教学方向和主要内容。在孔子看来,教育学生首先要让学生们学习历代的经典文献,同时还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孔子认为,如果理论不能与实践相结合,那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所以孔子常会带着自己的学生周游列国,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经验,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胆识和洞察能力。当然,这些还不够,孔子特别注重学生的德行修养和人格的塑造,他主要从“忠”“信”等方面教育学生,告诉他们对待别人要忠诚,与人交往要讲求诚信。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7-25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①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②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③而为泰④,难乎有恒矣。”
【注释】①斯:就。②恒:恒心。③约:穷困。④泰:宽裕,富足。
【译文】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见到了;能够见到君子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完美的人,我不可能见到了,能见到保持高尚品德的人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虚空却说成充足,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保持好的品德的。”
【引注】朱熹曰:“圣人,神明不测之号。君子,才德出众之名。”
张子曰:“有恒者,不贰其心。善人者,志于仁而无恶。”
张敬夫曰:“圣人、君子以学言,善人、有恒者以质言。”愚谓有恒者之与圣人,高下固悬绝矣,然未有不自有恒而能至于圣者也。故章末申言有恒之义,其示人入德之门,可谓深切而着明矣。
【解说】孔子一向注重一个人的仁德修养和人格的塑造。这里提到的“圣人”和“善人”是孔子理想人格中的理想人物。对于“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人,孔子给予严厉的批判,认为这样的人是难以保持良好品德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孔子表示能见到“君子”“有恒者”就心满意足了。
7-26 子钓而不纲①,弋②不射宿③。
【注释】①纲:在水面上拉一根大绳,在大绳上系许多鱼钩来钓鱼,横断水中,这种捕捞鱼的方法叫纲。②弋(yì):用带绳子的箭来射鸟。③宿:归巢的鸟。
【译文】孔子只用钓竿钓鱼,但不用纲的方法网鱼;孔子只射飞鸟,但不射捕食归巢栖息的鸟。
【引注】洪氏曰:“孔子少贫贱,为养与祭,或不得已而钓弋,如猎较是也。然尽物取之,出其不意,亦不为也。此可见仁人之本心矣。待物如此,待人可知;小者如此,大者可知。”
【解说】我们从孔子钓鱼而不纲、射鸟而不射归巢之鸟,可以看出孔子的“大爱”的仁德之心。其实,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生存方式。无论是草木,还是鱼虫鸟兽,它们都是自然界的精灵,应该受到人类的保护。
7-27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①也。”
【注释】①次:次一等,差一等。
【译文】孔子说:“大概有不知而妄加创造的人吧,但我不是这样的人。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并且牢记在心,这是比生而知之者次一等的智慧。”
【引注】朱熹曰:“不知而作,不知其理而妄作也。孔子自言未尝妄作,盖亦谦辞,然亦可见其无所不知也。识,记也。所从不可不择,记则善恶皆当存之,以备参考。如此者虽未能实知其理,亦可以次于知之者也。”
【解说】这里,孔子对自己的学风和做学问的态度做了概述,同时也是对当时存在的“不知而作”的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他说:“社会上有很多不知而妄加创作的人,这些人大概就是天才吧,但我没有这样的天赋才能,我的学问、为人之道、仁德等都是‘敏而好学’的成果。因此,我的所写、所教、所为都是言之有据的,从不离‘道’。”孔子提出了一套增长知识的有效方法——对自己不知的东西,要“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孔子的教诲令人受益无穷。
7-28 互乡①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②其进也,不与其退也,惟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③其往④也。”
【注释】①互乡:地名。②与:赞许,赞扬。③保:据守。④往:过去。
【译文】(孔子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交流沟通。但互乡有一个少年却得到了孔子的接见,孔子的学生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说:“我应该赞赏他的进步,不应该放任他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别人洁身自爱以求进步,我们应该鼓励他改正错误,不要计较他过去的旧恶。”
【引注】程子曰:“圣人待物之洪如此。”
朱熹曰:“人洁己而来,但许其能自洁耳,固不能保其前日所为之善恶也;但许其进而来见耳,非许其既退而为不善也。盖不追其既往,不逆其将来,以是心至,斯受之耳。‘惟’字上下,疑又有阙文,大抵亦不为已甚之意。”
【解说】这一章体现出了孔子“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孔子虽然难以接受互乡地域缺乏仁德之风,但对于有心前来求教的“童子”,孔子依然悉心教导他,教给他为人之道,对此,孔子的弟子迷惑不解,孔子解释道:“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这是孔子“不念旧恶”“有教无类”思想的具体表现。孔子的诱掖后学、诲人不倦、宽大胸怀、勉人上进堪称楷模,值得我们学习。
7-29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诚心求仁,仁就自然来了。”
【引注】程子曰:“为仁由己,欲之则至,何远之有?”
朱熹曰:“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为远者;反而求之,则即此而在矣,夫岂远哉?”
【解说】这一章孔子旨在告诫人们,仁道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诚心为仁,经过用心的领悟和不懈的努力,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进而鼓励人们要孜孜求仁、诚心向仁,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7-30 陈司败①问:“昭公②知礼乎?”孔子曰:“知③礼。”孔子退,揖巫马期④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⑤,君子亦党乎?君取⑥于吴,为同姓⑦,谓之吴孟子⑧。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注释】①陈司败:陈国主管司法的官。陈,陈国。司败,官名,即司寇。②昭公:鲁国的君主,名惆,“昭”是谥号。③知:知晓,懂得。④巫马期:孔子的学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⑤党:偏袒、包庇。⑥取:通“娶”。⑦为同姓:鲁国和吴国的国君同姓姬。⑧吴孟子:春秋时期国君夫人的称号,这里指鲁昭公的夫人。由于鲁昭公娶于吴违背了“同姓不婚”的礼制。所以,“吴孟子”为昭公对夫人的讳称。
【译文】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法制度吗?”孔子说:“懂得礼仪。”孔子离开后。陈司败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不偏私的,难道君子也偏私吗?鲁昭公迎娶了吴国的同姓女子为夫人,讳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的,那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些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误,世人一定会知道。”
【引注】吴氏曰:“鲁盖夫子父母之国,昭公,鲁之先君也。司败又未尝显言其事,而遽以知礼为问,其对之宜如此也。及司败以为有党,而夫子受以为过,盖夫子之盛德,无所不可也。然其受以为过也,亦不正言其所以过,初若不知孟子之事者,可以为万世之法矣。”
【解说】鲁昭公违背了“同姓不通婚”的礼仪制度,所以陈国司寇认为鲁昭公并不懂礼。但孔子却说鲁昭公知礼,孔子的这一回答与其说是在偏袒鲁君,不如说是为了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因此导致他出现了“党”的过失。当自己的这个错误被人指出来的时候,孔子倍感欣慰,因为他认为这是给了自己改过、进步的机会。孔子正视自己的错误,对待别人的批评诚恳地接受并积极改正。这种严肃、认真、谦虚的态度对于要求进步的人来说极其重要。
7-31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那人反复咏唱,然后再跟着唱。
【引注】朱熹曰:“和,去声。反,复也。必使复歌者,欲得其详而取其善也。而后和之者,喜得其详而与其善也。此见圣人气象从容,诚意恳至,而其谦逊审密,不掩人善又如此。盖一事之微,而众善之集,有不可胜既者焉,读者宜详味之。”
【解说】这一章体现了孔子对礼乐的重视和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孔子虚心好学的崇高品德。孔子一直教育自己的学生要努力从美好旋律中体会到人生的快乐,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
7-32 子曰:“文,莫①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注释】①莫:大约、大概。
【译文】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我和别人差不多。至于像君子那样身体力行,我还没有做到。”
【引注】朱熹曰:“莫,疑辞。犹人,言不能过人,而尚可以及人。未之有得,则全未有得,皆自谦之辞。而足以见言行之难易缓急,欲人之勉其实也。”
谢氏曰:“文虽圣人无不与人同,故不逊;能躬行君子,斯可以入圣,故不居;犹言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解说】孔子从事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里,孔子坦陈自己在“躬行”方面,还没有取得君子的成就,他希望自己的学生们尽可能地做到身体力行。
7-33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①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②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注释】①抑:只不过。②云尔:这样说。
【译文】孔子说:“如果说到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努力朝着圣人和仁人的目标前进而从不感到满足,教育学生也从不感觉疲倦,只能说如此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弟子们难以学到的啊。”
【引注】朱熹曰:“此亦夫子之谦辞也。圣者,大而化之。仁,则心德之全而人道之备也。为之,谓为仁圣之道。诲人,亦谓以此教人也。然不厌不倦,非己有之则不能,所以弟子不能学也。”
晁氏曰:“当时有称夫子圣且仁者,以故夫子辞之。苟辞之而已焉,则无以进天下之材,率天下之善,将使圣与仁为虚器,而人终莫能至矣。故夫子虽不居仁圣,而必以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自处也。”
【解说】这一章孔子谈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题,孔子的认真、好学、谦虚的品德在此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伟大学者,更是一位恪守仁义道德的儒家,但他从未把自己标榜到一个无上的高度。对于“圣”与“仁”,他只是自谦道:“自己还不敢当,只是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教育学生也从不感觉疲倦而已。”这是他的由衷之言。孔子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7-34 子疾病①,子路请祷②。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③曰:‘祷尔于上下神祇④。'”子曰:“丘之祷久矣。”
【注释】①疾病:疾,生病。病,病情严重。②请祷:向鬼神祈祷。③《诔(lěi)》:祈祷文。④神祇(qí):古代称天神为神,地神为祇。
【译文】孔子生病了,而且病情很严重,子路为他祈祷。孔子说:“有这样的道理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已经祈祷很久了。”
【引注】朱熹曰:“祷者,悔过迁善,以祈神之佑也。无其理则不必祷,既曰有之,则圣人未尝有过,无善可迁。其素行固已合于神明,故曰,‘丘之祷久矣。’又《士丧礼》疾病行祷五祀,盖臣子迫切之至情,有不能自己者,初不请于病者而后祷也。故孔子之于子路,不直拒之,而但告以无所事祷之意。”
【解说】孔子患了重病,子路为他祈祷,孔子却说:“丘之祷久矣。”他认为这样做没有用。孔子从不迷信,也不相信祈福之事,即使祈祷过了,病情仍无好转。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把希望寄托于神灵,实际上只是一种自我精神解脱的方式,并不会有实际效果,所以我们应该相信科学,摒弃迷信,以免误时误事。
7-35 子曰:“奢则不孙①,俭则固②。与其不孙也,宁固。”
【注释】①孙:通“逊”,恭顺,谦让。②固:简陋、鄙陋。
【译文】孔子说:“奢侈就会不谦逊,节俭就会鄙陋。与其选择不逊,还不如选择鄙陋。
【引注】朱熹曰:“孙,去声。孙,顺也。固,陋也。奢、俭俱失中,而奢之害大。”
晁氏曰:“不得已而救时之弊也。”
【解说】这一章孔子强调可以从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中推测出此人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态度。因为能在俭约鄙陋的生活中体味到人生乐趣的人,必定拥有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而那些一心追求名利和奢华生活的人,到头来不仅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还会永远失去体味快乐和幸福的机会。
7-36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则常常忧愁。”
【引注】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又曰:“君子坦荡荡,心广体胖。”
邢昺曰:“君子内省不疚,故心貌坦荡荡然宽广也。小人好为咎过,故多忧惧。”
【解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一代圣贤孔子通过这句话把君子和小人在情怀、心胸、风貌、气质、心境的区别表述得极其到位。他认为,君子有着宽广的胸怀,能够容纳万事万物,不计个人利害得失,所以君子的心境是宁和的、坦然的、舒服的、惬意的。君子本着“宽”的原则,以一颗“仁”心对待任何人或物,最终得到的一定是快乐和幸福。而小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心境自然忧愁,无法拥有幸福。这里,孔子旨在告诫人们要像君子那样坦荡宽容,虚怀若谷,体味人生乐趣。
7-37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谦恭而又安祥。
【引注】朱熹曰:“人之德性本无不备,而气质所赋,鲜有不偏,惟圣人全体浑然,阴阳合德,故其中和之气见于容貌之间者如此。门人熟察而详记之,亦可见其用心之密矣。抑非知足以知圣人而善言德行者不能也,故程子以为曾子之言。学者所宜反复而玩心也。”
【解说】这一章主要反映了孔子待人接物的原则——“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其实,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一个温和的人,说明他的性情是和善的,按常理推断,他很难做到严厉;一个有威严的人,常会用一些过激的行为,所以“不猛”对他而言也并非易事。如果不能把握好“厉”和“猛”的尺度,就很容易出现过失。而孔子却可以把这些情绪拿捏得恰到好处,这是符合中庸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