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组织策略对词义学习有效性的探讨
本文依据水平加工理论(levels of processing),以实验方法探讨了分类组织策略对小学六年级学生词义学习的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掌握词汇应包括掌握词汇的形式(form)和意义(meaning)。目前,许多教师教学词汇的通常做法是统一教学完某课的新词汇的拼读,然后再要求学生抄写这些新词汇,以巩固对词汇的记忆。这种抄写其实只是对目标词汇进行形式加工,学生在抄写的过程中往往不关注词汇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引入新的词汇记忆策略——分类组织策略。
二、理论基础
Craik & Lockhart (1972. 转引自 Eysenck,2001)提出了水平加工理论,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记忆效果取决于对学习材料的注意以及感知,对记忆材料加工得越深,记忆效果越好,并区分了两种不同层次的加工,即对词汇进行形式加工,属于浅层次加工;对词汇进行意义加工属于深层次加工。一般来说,“机械地重复一个词或字符串的学习效果不如思念其意义联系好” (桂诗春,2000)。对记忆材料的加工也可以理解为对材料进行编码。记忆的效果取决于编码方式的不同。
分类组织就是把目标词进行组合和整理。如果对所要记忆的材料以某种形式加以组织,学习者就能够从中获益,因为经过组织过的材料更容易被储存在长期记忆中 (桂诗春,2000)。
有研究证明,分类组织策略对英语词汇学习有积极的作用。Hyde 和Jenkins(转引自Eysenck , 2001 ) 发现,词汇若能按词义和频率分类,则能产生较佳的记忆保持效果; Ur (1996)在一次单词表记忆实验中发现,如果把单词表的单词按词义或发音相近原则组合,学生能记住更多的单词。Norbert Schmitt and Diana Schmitt(1995)提出,若能通过同义关系或反义关系记忆词汇,记忆效果更好。Akinson (转引自Nation,2000)的研究发现,如果学生把随机排列的单词进行排序(ordering)或分类(classifying),则可以加强对单词的深层处理,直接促进词汇的记忆。
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将词汇分类组织策略训练的理论引入课堂教学的并不多,而且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学生或大学生。本实验采用了渗透式的学习策略训练模式(程晓堂、郑敏, 2002),旨在探讨分类组织策略对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词义的效果。
三、实验设计
1.实验假设
本实验试图验证以下三个假设:
(1)对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词汇组织策略训练是可行的;
(2)通过对实验班进行词汇组织策略训练,实验班学生的词汇记忆效果将会优于控制班;
(3)通过进行词汇组织策略训练,实验班学生能把分类组织策略迁移到新的学习活动中。
2.实验对象
本实验对象为珠海市吉莲小学六年级的两个自然班共105位学生,其中实验班52人,控制班53人。这两个班均由笔者任教,而且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最近两次英语期末测试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
3.实验教材
本实验所使用的教材为桂诗春教授主编的《新交际英语》小学六年级第七册,其中包含五个话题(Festivals and Holidays, Books I Like, Good Manners, Weather, Seasons)。这五个话题的十篇课文的Let's Say单词和短语为本实验的目标词汇。
4.实验操作
本实验中控制班和实验班学生通过对相同的目标词进行不同方式的加工:控制班学生对目标词按照Let's Say部分呈现的顺序进行口头复述和笔头抄写,而实验班学生首先按某一个标准对Let's Say词汇进行分类组织,然后按分类组织后的顺序进行口头和书面复述。例如,表示家庭成员的词汇按性别可分为两类:①grandma, mother, sister and daughter; ② grandpa, father, brother , son.
5.实验变量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词汇分类组织策略,因变量有两个:目标词汇线索记忆(cued-lexical recall)成绩和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 recall)成绩。要求学生记忆的词汇如下:pig, short, boy, strong, dog, mum, cat, hand, girl, leg, fat, hair.
本实验共实施两次记忆测试。笔者在每一次测试后都对实验班学生进行采访,最后还在实验班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6.量化标准
两次词汇记忆成绩都是基于规定的目标词汇进行统计,即Let's Say中的词汇和短语。为了获取学生对目标词词义学习效果的真实数据,拼写错误不扣分。
另外,实验班的问卷调查有三个选项:“不同意”选项得1 分,“同意” 得2 分,“非常同意” 得3 分。
7.实验过程
(1)策略介绍阶段。笔者在实验班利用两个课时介绍和演示词汇分类组织策略。
(2)策略巩固阶段。在接下来约四个月时间,实验班学生对每一课的Let's Say词汇按照分类或组织的顺序进行口头或笔头复习巩固,而控制班学生按照教材呈现的顺序进行复习。
(3)数据收集阶段。在实验结束前,笔者分别在两个班进行目标词线索记忆测试(为了不影响测试的效度,在测试前笔者没有预先通知学生)和短时记忆测试。笔者把学生的两次记忆成绩和实验班的问卷调查结果分别输入电脑,并且利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t-test 相关分析。
四、结果与讨论
1.笔者在两个班实施的目标词汇线索记忆测试结果如下:
表1:实验班与控制班目标词汇线索回忆测试成绩
表2:实验班与控制班目标词汇线索记忆测试成绩差异
表1结果显示,在线索回忆中,实验班的词汇产出平均值约为35.4, 远远高于控制班的平均值24.2;表2的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实验班的线索记忆成绩与控制班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5.896, p<0.05),该结果说明了分类组织学习策略可以加强对单词的深层处理,经组织过的材料更容易储存在长期记忆中,这与水平加工理论相一致。
笔者从学生的测试卷和测试后的采访发现,在高分段(40—48分)学生中,实验班有20位,控制班1位;其中实验班有16位学生在产出目标词时,完全借助了分类或组织所提供的线索。
另外,笔者在采访中还发现,部分实验班学生认为记忆词汇时采用分类或组织策略有时太费时,没有机械记忆方便、快捷,尤其是学习少量词汇时记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2.笔者在两个班实施的短时记忆测试结果如下:
表3:实验班与控制班短时回忆测试成绩
表4:实验班与控制班短时回忆测试成绩差异检查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实验班的短时记忆成绩高于控制班,而且两个班的成绩也存在显著性差异(t=2.604, p<0.05)。实验班有19人能有意识地把分类组织策略运用于短时记忆。
五、实验启示
1.在学生学习和巩固新词汇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有机会对目标词进行意义方面的加工,如分类、组织或造句。也可以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单词的理解,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对目标词进行深层处理。比如,笔者在教学单词library 时设置了下列问题:
① What can you do in a library?
② Can you buy books in a library?
2.对目标词进行分类的标准有时难于确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句型对目标词汇进行分类,比如,教师可以把目标词汇放在“I like…”和“I don't like…”,或“I want…”和“I don't want…” 等句式中进行学习巩固,这样也可以避免学生对目标词的过度加工而加重学习负担。
3.为了方便学生记忆词汇的形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词汇的拼写或发音给目标词汇进行分类。比如教学单词cook 时,教师可以利用已学单词look, book等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对于短语,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分类:
①“play类”: play football, play basketball, play tennis, play chess, play volleyball
②“go 类”: go fishing, go swimming, go shopping, go boating
③“have类”: have breakfast, have lunch, have supper, have dinner
4.词汇分类组织还可以用于句型操练,例如,针对下图中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把图中所指人物按单、复数分为两大类:① She is a doctor. He is a cook. He is a scientist . ②They are workers. They are farmers. They are fishermen.然后再根据单数和复数进行分类操练:
Where does she work? She works in a hospital.
Where does he work? He works in a kitchen.
Where does he work? He works in a lab.
Where do they work? They work in a factory.
Where do they work? They work on a farm.
Where do the fishermen work? They work in a boat.
可见,分类操练可以突出语言操练项目,让学生在学习表示职业的词汇的同时,有意识地把注意力转向第三人称单数的表达方式,达成语言知识的学习目标。
5.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运用新策略,并指导和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本文原刊载于: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7年第9期,收录于此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