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侗族剪纸及调查村社概述
一、侗族剪纸概述
剪纸在侗族群居区的存在形态主要以服饰底样和巫俗信仰为载体。作为侗族村寨文化生态中的重要一环,剪纸具有不可替代的原生态文化价值和族群认同的特殊意义,其内涵和外延实质上远远超越“剪纸艺术”的研究范畴。
(一)侗族剪纸现状
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榕江县“七十二寨”(乐里镇)和“四十八寨”(太平乡)为例,剪纸依然是当地习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够体现侗族原生文化的独特面貌和多样性特征。
首先,在当地节俗中,村寨中的女性依然普遍穿着自己手工刺绣的盛装,因此作为服饰刺绣(主要是平绣)底样的剪纸,始终在固定的场集和村寨里交易,有稳定的社会需求(图1-1)。但另一方面,由于手工纸价格的上涨和年轻女性生活节奏的改变,更加便捷的手绘绣片已经逐步替代传统的剪纸刺绣花样,很多古老的剪纸纹样正在逐渐退出生活的舞台,亟待保护。其次,古老的巫俗剪纸顽强地通过鬼师的剪刀在侗族村寨里延续着,清晰地呈现出民间习俗生活和古老巫俗信仰的生命力(图1-2)。然而,由于绝大多数中青年男性外出打工等原因,鬼师后继乏人,目前该类剪纸难以为继。再次,无论是作为刺绣底样的剪纸花样,还是通过鬼师呈现出来的侗族信仰世界,虽很大程度上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但侗族核心的视觉符号和特有的祖先崇拜及信仰并没有因此被削弱。比如普遍在剪纸花样中出现的云勾、龙女、萨等纹样的内在关联,比如体现在巫俗剪纸中的百口、山神、添命等,依然根深蒂固地在习俗生活中延续着。
图1-1 榕江县七十二寨的侗族妇女在日常生活中依然普遍穿着民族服装(摄于乔勒村)
图1-2 寨蒿镇晚寨村的鬼师吴良斌展示巫俗剪纸(摄于晚寨村)
(二)侗族剪纸研究的学术综述
到目前为止,以侗族剪纸为专题的专著、论文和田野调查等学术成果较少。因此,不得不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梳理前人不同领域内与剪纸(主要是服饰)、巫俗信仰、口传文化、社会组织相关的研究成果。
历史上对侗族服饰的研究资料大体包括文字文献和图像文献。前者包括历代地方志、民族志等,如《贵州通志》《明实录》《旧唐书·南蛮传》《古州厅志·服志》《大清一统志》等;后者包括《苗蛮图》或《百苗图》等图片资料。其中关于侗族服饰的资料主要涉及从种棉、纺纱到织布的一些服饰制作流程,可从图像中直观地看到当时侗族女服的款式、组成部分以及配饰等诸多方面。(图1-3)遗憾的是,这些研究没有办法确定具体的侗族族群和地域,很难与当下的田野调查进行比较和分析。
图1-3 《第81种六洞夷人》,摘自李龙著《黔南苗蛮图说研究》第277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原图出自1881年的《黔南苗蛮图说》
关于侗族服饰专项调查的著作及论文近年来较多,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张柏如的《侗族服饰艺术探秘》。该书创作历时30余年,作者在侗族地区收集了400余件侗族服饰,拍摄了1000余幅相关照片,并以此为基础对侗族服装款式、图案进行分类整理,并从不同角度对侗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民族志、民族文化研究专著及论文集中也有涉及侗族女性服饰的内容。比如毛公宁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风俗志》,分别从服装款式、头饰、银饰等方面对侗族服饰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比如杨筑慧编著的《侗族风俗志》,在《物质民俗》篇目下《服饰》一节中,对广西三江,贵州榕江、锦屏、从江、黎平等地的侗族服饰分别做了介绍,主要介绍女性服饰。又如张建世、杨正文、杨嘉铭所著的《西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对西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文化资源保护这一课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此外,对侗族社会组织系统习惯法的研究,对侗族口传古歌、侗族大歌、侗戏等口传文化的记录整理也有大量的专著出版。其中吴大华等对侗族社区传统的习惯法研究,内容丰富而翔实,从侗族传统村寨组织形态的视角,提供了侗族社区相对完整的信仰和习俗文化背景。1986年出版的由侗族学者杨保愿翻译整理的侗族叙事古歌-《嘎茫莽道时嘉》,非常完整地呈现了清代同治年间由汉字标音记录的侗族先民的迁徙历程,像《蒙古秘史》一样,是由本民族“书写”、传承的侗族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