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二十四节气的节律和变化
春季
立春:俗称“打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阳历2月4日或5日交节,太阳黄经为315度时为立春。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新之意也。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后阳气开始上升,日照增加,风和日暖,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生长的季节,万物至此渐次复苏。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并不适用于全国各地。时至立春在南方的北回归线及其附近一带,早春的气息已扑面而来,而在北方,万物仍萧索,有的地方还在下雪,立春,更多只能说是春天的前奏,并没有广泛进入春天。
雨水:每年阳历2月18日至20日交节,太阳黄经为330度,交“雨水”节气,这一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入春,仍是很冷;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雨水节气后,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降雨逐渐增多,但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
惊蛰:每年阳历3月5日或6日交节,太阳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时节,春雷始响,蛰伏于地下冬眠的蛰虫被雷惊醒,纷纷破土而出。标示一年春耕由此开始了。
春分:每年阳历20日至22日交节,太阳黄经0度时为“春分”。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古时又称“日夜分”。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春分是个重要的节气,它在天文学上有着重要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这时节,气候温暖,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阳历4月4日或5日交节,太阳黄经15度时为清明。在古代“清明风”是来自东南方,也就是“易经八卦”中的巽方。清明时节一到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古时也叫三月节(阴历)、踏青节,寒食节。“清明”的含义是气温升高,草木萌动,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此时气候清爽温暖,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谷雨:每年阳历4月19日至21日交节,太阳黄经30度时为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由于雨水磁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此时雨水明显增加,雨水促使谷类作物生长发育。
夏季
立夏:每年阳历5月5日或6日交节,太阳黄经45度时为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万物旺盛,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
小满:每年阳历5月21日或22日交节,太阳黄经60度时为小满。小满节气,天气渐渐由暖变热,雨水也会逐渐增多,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小满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等一样,都是直接反应降水的节气)。在南方“小满江河满”。在北方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芒种:每年阳历6月6日或7日交节,太阳黄经75度时为芒种。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意思是讲,这个节气正是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稻。芒种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由于天气炎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种植都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越来越低。这个时节,正是南方养稻与北方收麦之时,南方地区人们忙着插秧播种,北方地区人们则忙着收麦。民间也称其“忙种”。
夏至:每年阳历6月21日或22日交节,太阳黄经90度时为夏至。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达到全年最长时间,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这天往后,白天开始慢慢变短。但此时并不是最热的时间,我国南北温度相差较小,日平均温度在24度至28度之间。
小署:每年阳历7月6日至8日交节,太阳黄经105度时为小暑节气。这个节气表示盛夏已经开始。署,代表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热在数伏天。小署开始进入伏天,天气变化无常,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农作物都进入茁壮成长阶段。
大暑:每年阳历7月22日至7月24日交节,太阳黄经120度时为大暑节气。大暑,指炎热至极,是一年最热的节气,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湿热交蒸,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频繁、台风。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
秋季
立秋:每年阳历8月7日或8日交节,太阳黄经135度时为立秋节气。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是秋季的起点。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茂盛成长趋向萧索成熟。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俗称“秋老虎”之说。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热在三伏。三伏分初伏、中伏和末伏,所以酷暑并没有过完。
处暑:每年阳历8月22日至24日交节,太阳黄经150度时为处暑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暑气渐渐消退,由炎热向凉爽过度。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但每年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一般在阳历的8-9月之间,要注意预防秋燥。
白露:每年阳历9月7日至9日交节,太阳黄经165度时为白露节气。白露是一个反应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气。古人用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白色,故以白形容秋露,称之白露。白露前后,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天气渐渐转凉。白露是由闷热转向凉爽的转折点,白露过后天高气爽,云淡风凉。
秋分:每年阳历9月22日至24日交节,太阳黄经180度时为秋分节气。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南半球则相反。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
寒露:每年阳历10月8日或9日交节,太阳黄经195度时为寒露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温差较大,早晚略感丝丝寒意。古人把寒露作为寒气渐生的表征。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霜降:每年阳历10月23日或24日交节,太阳黄经210度时为霜降节气。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较热,由于昼夜温差较大,形成了霜。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戍,阳下入地,阴气始出,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越来越频繁。
冬季
立冬:每年阳历11月7日或8日交节,太阳黄经225度时为立冬节气。立冬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北半球的太阳高度变小,白昼时间缩短,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意味着风雨、光照、气温等处于转折点,开始由秋季向冬季过渡。“秋收冬藏”,万物在冬季闭藏,冬季是享受丰收果实、休养生息的季节。
“四立”标示四季轮换,反应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的变化规律,如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以及日照、降雨、气温等等的变化规律。我国南方地区,多雨、多风暴、光照足、湿度大,季节转换时降雨量、风暴等变化明显;北方地区,少雨、少风暴,季节转换时这些变化不明显,变化明显的是气温,四季气温变化明显。
小雪:每年阳历11月22日或23日交节,太阳黄经240度时为小雪节气。小雪和大雪、雨水、谷雨、小满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应降水的节气。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由于北方冷空气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黄河流域在小雪节气,一般开始下雪,东北地区的初雪要提前到11月初以前,而部分南方地区是终年见不到雪的。此时节我国北方地区已进入封冻季节。
大雪:每年阳历12月7日或8日交节,太阳黄经255度时为大雪节气。大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降水量渐渐增多,降温、下雨或下雪,节气的大雪与天气预报中的大雪意义不同,它是一个气候概念,代表的是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全年下雪量最大的节气也不一定在小雪、大雪的节气。
冬至:每年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交节,太阳黄经270度时为冬至节气。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冬至线),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逐渐变长了。
小寒:每年阳历1月5日或6日交节,太阳黄经285度时为小寒节气。小寒标志寒冬正式开始,冷气积久而寒,小寒节气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冷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的天气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俗话说:“冷在三九”,由于隆冬“三九”也基本处于该节气之中,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大寒:每年阳历1月20日或21日交节,太阳黄经300度时为大寒节气。大寒和小寒一样都表示寒冷的时节,此时“数九寒天”实为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在传统节气中是极寒的时节,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大部分地区,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了,天气渐暖,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完成了一个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