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姑母启蒙:兰之猗扬扬其香
林徽因出生时期,正值晚清,腐朽没落、摇摇欲坠的晚清政府,犹如风中残烛,似乎,稍一不慎,微弱的火苗就会熄灭。
自万恶的鸦片输入中国以来,国民眼睁睁看着各国列强在中国大地上肆意掠夺、蚕食,懦弱无骨的晚清统治者一次次地上演“拱手河山讨他欢”的悲剧,奴颜婢膝之态,几让国民陷入深深的失望之中。
但泱泱中华也不乏有为之士,于是变法维新,晚清统治苟延残喘。而这样一个充满变革,期盼治国开明,渴望国门开放的时期,也让年幼的林徽因受益无穷。
林徽因曾说,杭州只是她的“一半家乡”。林氏一门原籍福建闽侯,曾经是福建一带的名门望族。林徽因祖父林孝恂乃光绪己丑科进士,与康有为同科,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初为政知县候选,历任浙江海宁、石门、仁和各州县。对于林徽因的家族来说,他的祖父林孝恂就是开明的肇始。
老进士一生饱读诗书,儒雅明达,他曾经手书一副对联:“书幌露寒青简湿,墨花润香紫毫圆。”这副对联正是老进士儒雅生活的写照。
林孝恂,光绪年间系以进士之身列翰林之选。一生思想开明,关注教育,处世与时俱进,一贯主张“求新还须知故”的教育理念。林孝恂在崇福当知县时,正好遇上废八股、兴学堂之风兴起,作为父母官,林孝恂积极响应朝廷新政,并在杭州设立林家私塾,倡导男女平等,不管男孩女孩都一样接受教育。最独特的是林家私塾设东西两斋,东斋传授国学,西斋教授新学。
林家私塾,名师荟萃,既有林纾主讲四书五经,也有林白水教授天文地理,还有外籍老师给孩子们教授英文、日语等,可谓中西合璧。他曾多次资助族中青年学生赴日留学,这些青年才俊纷纷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赫赫有名的革命运动。其中,有持一纸《与妻书》为创建民国而凛然殉道的革命志士林觉民;有与林觉民一起喋血黄花岗的烈士林尹民(林徽因的堂叔),有为光复福建而努力的林肇民。他们最初都得益于林孝恂之开明练达的人文观的滋养,来日终成大事,青史留名。
辛亥革命后,许多前清官吏纷纷选择叶落归根,回老家置田买地,安享晚年,但林孝恂却在上海投股商务印书馆,以助现代出版事业,虽人处晚境,却始终非寻常之辈。
林徽因幼时,一直与慈祥的祖父、祖母为伴。血缘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它会在后代身上忠实延续。林徽因熠熠生辉的双眸像极了祖父,而精致的五官则又来自祖母的隔代遗传,她骨子里浸润了江南女儿的那份婉约和典雅。
5岁的时候,还是幼稚孩童的林徽因,随祖父、祖母迁居至杭州蔡官巷一座老宅院。在这里,虽然只居住了短短三年光阴,却渐渐启开了一位江南才女极富诗意的情怀。
小林徽因虽然还不谙世事,但特别喜欢这个新家。
一座挨着一座的白墙乌瓦式的旧房子临水而立,风吹水漾,清粼粼的屋瓦倒影俏生生地在水里颤动着,如当年蓝衫白裙的少女一般顾盼生姿。两岸民居的那些斑驳陆离的倒影在波澜微起的河面,柔柔地互为镜像,梦一般让人痴迷。泛着古色古香的石墩石桥默然静立,伴着依依垂柳的小河在静静流淌。一簇簇爬满屋顶的绿色植物,一间间历尽人间沧桑的古宅台门,其间落下多少历史风尘?又记下几多尘世里的故事?白墙黛瓦,铜饰门环,木门、木窗、木栅栏,悠悠而行的小船……古巷两旁,古风袭人,水弯几曲,流韵悠长。
小林徽因朦胧的记忆,曾被江南水乡的悠悠古院填满,依稀,我们还能从她后来的诗作《静院》里寻觅到踪影:
你说这院子深深的——
美从不是现成的。
这一掬静,
到了夜,你算,
就需要多少铺张?
月圆了残,叫卖声远了,
隔过老杨柳,一道墙,又转,
初一?凑巧谁又在烧香,……
离离落落的满院子,
不定是神仙走过,
仅是迷惘,像梦,……
窗槛外或者是暗的,
或透那么一点灯火。
这掬静,院子深深的
——也有人叫它做情绪——
情绪,好,你指点看
有不有轻风,轻得那样
没有声响,吹着凉?
黑的屋脊,自己的,人家的,
兽似的背耸着,又像
寂寞在嘶声的喊!
石阶,尽管沉默,你数,
多少层下去,下去,
是不是还得栏杆,斜斜的
双树的影去支撑?
对了,角落里边
还得有人低着头脸。
会忘掉又会记起,——会想,
——那不论——或者是
船去了,一片水,或是
小曲子唱得嘹亮;
或是枝头粉黄一朵,
记不得谁了,又向谁认错!
又是多少年前,——夏夜。
有人说:
“今夜,天,……”(也许是秋夜)
又穿过藤萝,
指着一边,小声的,“你看,
星子真多!”
草上人描着影子;
那样点头,走,
又有人笑,……
静,真的,你可相信
这平铺的一片——
不单是月光,星河,
雪和萤虫也远——
……
(刊于1936年4月12日《大公报·文艺副刊》)
林徽因母亲虽出生江南商贾之家,却不能识文断字。于是,安顿好新家后,擅长书法也爱好吟诗作画的祖母,便一心筹划林徽因的幼学启蒙事宜。最终决定让她的大女儿,即林徽因的大姑母林泽民为小林徽因启蒙。祖母不想让聪明灵秀的小林徽因也重蹈她母亲的覆辙。
林家本是书香世家,祖父、祖母历来极其重视子女的教育。林泽民是林家长女,典型的大家闺秀,娴静自持。自小接受林家私塾教育,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兄弟姐妹的典范。大姑母出嫁后,依然常回娘家看望父母。
林徽因的这位大姑母就是林家的一株蕙兰。每日里“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正是这位娴静优雅、知书达理的大姑母,不仅教小林徽因识字、读书,甚至也教她书法和诗赋。著名语言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恩师是人不可缺少的机遇。”在林徽因的求学生涯中,无疑遇到了许许多多的老师,也承蒙了太多的师爱,但作为启蒙老师的姑母,其对小林徽因的谆谆教诲和循循善诱,不仅让小林徽因具有了良好的文化素养,而且为林徽因将来成为一代才女,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大姑母的恩师之情深深地沉淀在了林徽因幼小的心灵深处。
林徽因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和一群表兄弟、表姊妹在一起,他们都住在杭州祖父的老宅院里。二姑母英年早逝,留下一个乖巧的女儿,自小就在林家与小林徽因一起长大。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小林徽因不光不缺玩娱的伙伴,也尽享大户人家少爷小姐们方有的闲情逸致。一年四季,祖父的老宅院犹如红楼梦里的大观园,让孩子们寻到了无尽的乐趣。
杭州,人间胜景无数。一到春光明媚的日子,林家的孩子们便在大姑母的带领下,到九溪游园赏花;夏至,又去西湖划船采莲;而遇秋高气爽的日子,则在郊外扑蝶;冬天来了,一群孩子更是兴奋不已,打雪仗、堆雪人,何其惬意!
大姑母特别喜欢聪慧的小林徽因,一直视为己出。和林徽因同父异母的弟弟林暄曾回忆:“林徽音生长在这个书香家庭,受到严格的教育。父亲不在时,由大姑母督促。大姑母比父亲大三岁,为人忠厚和蔼,对我们姊兄弟亲胜生母。”无疑,这位贤惠温婉的大姑母弥补了林徽因亲生母亲之性格、文化方面的缺陷,此时林徽因的天地,犹如祖父庭院里的那一片金色阳光,温馨而灿烂。虽然林徽因的童年里也留下过若干阴影,并不像其他的小孩一样无忧无虑,但祖父、祖母和姑母林泽民,无疑成为了林徽因童年生活中最温暖的底色。
林徽因的灵气和好学,让大姑母欣喜,世界上哪位老师,不希望遇见一个天资聪颖、敏而好学的弟子?恰好小林徽因即是。她有极强的语言天分,几乎一教就会。据说成年后的林徽因也能娴熟地使用不同的语言。倘跟丈夫梁思成吵起架来,林徽因会用英语争辩;而跟佣人交流,则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至于跟大字不识的母亲何雪媛说话,林徽因便用只有她母亲才听得懂的福州家乡话。
当大姑母发现了林徽因语言上的天赋异禀后,便尽其所能,悉心教导。梳着小辫的小林徽因手捧一册册线装书,在祖父的老宅院里,用清脆响亮的童声,诵背着《声律启蒙》《增广贤文》以及唐诗、宋词中的若干浅显的诗句。清词丽句充实着她小小心田,或许年幼的她还读不很懂字里行间的深意,但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中华文化的经典,总是沉浸在淡淡的书香里。手不释卷的小林徽因,成了老宅院里最灵隽的一幕风景,见之,让年迈的祖父、祖母更是疼爱有加。而常年在外忙于政务的父亲,也总在牵挂着自己聪慧的女儿,经常忙里偷闲,回到老宅院,向女儿投去关注和慈爱的目光。他一次次惊喜地发现,自己身上的诗兴墨气已经晕染到了长女的身上,这个赋性灵慧的女儿与自己越来越相似。
差不多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有过出水痘的痛苦记忆。水痘病毒极易传染,所以在出水痘期间需要暂时隔离,不能与他人接触。6岁时,小林徽因出过一场水痘,对于几乎所有的小孩都要经历一回的痛苦,林徽因的感受却与众不同。
出水痘的那些天,小林徽因被家人告知不能跟兄弟姐妹们一起玩耍了,不能碰水,不能去外面吹风……满脸满身都是红豆豆,浑身发痒,却既不能抓,又不能挠,那种难受原本是痛苦异常的。但那一刻,本该安安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小林徽因,却还在好奇地问大姑母:“我得了什么病?”
“你在出‘水珠’呢!忍一下吧,人生就这一回,得过以后就不会再得了。”睿智的大姑母如此安慰她。
原来林徽因的家乡把出水痘叫出“水珠”。“水珠”?多么美丽的名字呀,她一下子觉得自己满脸的“红豆豆”不再丑陋,就像西湖荷叶上晶莹的水珠一样可爱。
原本奇痒无比的水痘,在小林徽因的眼里一下子变得如此神奇和珍贵。她太喜欢“水珠”这名字了,完全忘记了它是一种疾病,心中竟然涌起了一种神秘的骄傲。有时,表姐妹们远远地躲在林徽因房间的窗口外,探着头用怜悯的语气问她:“你在出‘水珠’么?你很痒吗?很难受吗?”
“我脸上有美丽的‘水珠’,你们没有,我怎么会难受呢?我感到喜欢还来不及呢!”小林徽因调皮地打趣道。
这异乎寻常的感受,就像窗口射进来的一缕阳光,让她心中涌起一丝不可捉摸、不可思议却又灵动而恬静的思绪。
多年以后,长大的林徽因才恍然大悟,这不可名状的思绪,这出乎意料的欢欣,那就是诗意!这样诗意的阳光照亮了她诗意的一生。“美丽的‘水珠’”,这能否看作是林徽因最早显露的诗人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