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和孩子的感情更亲密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妈妈与孩子之间有着血缘关系,每一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人的天性。特别是现在很多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就成了妈妈的掌上明珠。妈妈无微不至地关怀、体贴、照顾,对培养孩子纯洁的心灵、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有利的。然而,要使孩子健康地成长,光有母亲爱孩子的情感基础还不行,还必须要培养孩子爱母亲的情感。试想,一个人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爱,怎么可能会去爱别人呢?所以,作为母亲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爱父母的情感,这是孩子所有情感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具有爱父母的情感呢?
妈妈要身体力行,为孩子树立美好的形象
小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并且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妈妈和孩子朝夕相处,妈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使他们终身难忘。所以有人说:“孩子是家长的翻版。”妈妈要孩子爱自己,就必须在言行上起到示范作用,用自己美好的形象去感染孩子、熏陶孩子。例如,在天冷时,妈妈可以说:“宝贝!天凉了,你冷吗?”在孩子做作业时,妈妈可以说:“孩子,妈妈为你准备一杯热饮料,趁热喝了吧!”此外,妈妈还可以时常询问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状况等等。
妈妈要时时、处处对孩子表达自己爱的情感
作为母亲,在生活上要关心、体贴孩子;在学习上要鼓励孩子积极向上;在品德上要严格要求孩子。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妈妈对于孩子的一些健康、合理的精神需要,应尽量给予满足,如买课外书、玩具、参观、游览等,让孩子感受到母亲对他的爱。同时,对孩子的优点,妈妈应适当地进行表扬;对孩子的缺点或错误要进行具体分析,然后采用正确的方法予以矫正。如孩子是好心干坏事(想帮妈妈洗碗,却不小心打破了碗),是由于好奇心进行了破坏(由于想探索玩具的秘密,不料弄坏了玩具),还是明知故犯等,不同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妈妈这样做,在孩子的潜意识里面会认识到,母亲是很关心他的,是与他站在同一立场上的。这样,孩子就会逐步增强爱母亲的情感。最不可行的就是,在孩子犯错后,妈妈不问青红皂白,一概责骂、训斥甚至棒打。这样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时间长了会造成孩子对母亲的仇视与记恨。母子对立怎么可能培养出孩子爱母亲的情感呢?
教育引导孩子以行动表达对母亲的爱
除了让孩子具有爱母亲的情感外,母亲还要引导孩子以行动来表达对自己的爱。对低年级的孩子,家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
第一,培养孩子对家长有礼貌
孩子对妈妈有礼貌是孩子爱妈妈的最直接的表现,也是最起码的要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必须严格要求孩子:平时与家长说话要用礼貌用语;家长问话要回答;早上起床要说“爸爸、妈妈早”;上学去要与爸爸、妈妈说“再见”;晚饭后休息时要与爸爸、妈妈说“晚安”;有事出门要得到爸爸、妈妈的同意;事后回家要告诉爸爸、妈妈自己回来了;当爸爸、妈妈工作、学习、休息时不去打扰。妈妈用这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不久你的孩子就会养成对父母有礼貌的行为。
第二,引导孩子分担家务劳动
妈妈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也能增强孩子爱父母的情感。如:爸爸烧菜没佐料,可以让孩子去买;星期天妈妈为全家人洗衣服(也包括孩子的),可以让孩子把全家人的手帕洗一洗;下雨了,让孩子把晾在外面的衣服收回家。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懂得不能总让爸爸、妈妈关心、照顾自己,自己也要关心、体贴爸爸、妈妈,要为他们分担一些家务劳动。
第三,让孩子从小学会体贴家长
在爸爸生病的时候,妈妈可以让孩子为爸爸端汤送药;可以让孩子在爸爸床头放上一瓶鲜花,以此让爸爸得到宽慰。当孩子羡慕同伴的某一玩具、某件衣服,而妈妈因家里经济拮据而不能为他增添时,就要给孩子讲清道理,教育孩子体谅家里的困难。此外,有时间的话,家长可以经常与孩子谈谈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劳动的忙碌与辛苦,让孩子理解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接受父母的意见,让父母少为自己操心,安心工作。经常这样引导,孩子就会懂得体贴父母。
孩子爱父母是孩子爱人民、爱祖国的思想基础,培养孩子爱父母的情感是每位妈妈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每位妈妈都来重视这项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