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思维是提升智慧的途径
我们一直都深信“知识就是力量”,并将其奉为金科玉律,认为只要有了文凭,有了知识,自身的能力就无可限量了。事实却不完全如此,下面的小故事也许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示。
在很久以前的希腊,有一位年轻人不远万里四处拜师求学,为的是能得到真才实学。他很幸运,一路上遇到了许多学识渊博者,他们感动于年轻人的诚心,将毕生的学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这个年轻人。可是让年轻人感到苦恼的是,他学到的知识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无知和浅薄。
他感到极度困惑,这种苦恼时刻折磨着他,使他寝食难安。于是,他决定去拜访远方的一位智者,据说这位智者能够帮助人们解决任何难题。他见到了智者,便向智者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并请求智者让他从苦恼中解脱出来。
智者听完了他的诉说之后,静静地想了一会儿,然后慢慢地问道:“你求学的目的是为了求知识还是求智慧?”年轻人听后大为惊诧,不解地问道:“求知识和求智慧有什么不同吗?”那位智者笑道:“这二者当然不同了,求知识是求之于外,当你对外在世界了解得越深越广,你所遇到的问题也就越多越难,这样你自然会感到越来越无知和浅薄。而求智慧则不然,求智慧是求之于内,当你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得越多越深时,你的心智就越圆融无缺,你就会感到一股来自于内在的智性和力量,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烦恼了。”
年轻人听后还是不明白,继续问道:“请您讲得更简单一点好吗?”智者就打了一个比喻:“有两个人要上山去打柴,一个早早地就出发了,来到山上后却发现自己忘了磨砍柴刀,只好用钝刀劈柴。另一个人没有急于上山,而是先在家把刀磨快后才上山,你说这两个人谁打的柴更多呢?”年轻人听后恍然大悟,对智者说:“您的意思是,我就是那个只顾砍柴而忘记磨刀的人吧!”智者笑而不答。
人们往往把知识与智慧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知识与智慧并不是一回事,一个人知识的多少,是指他对外在客观世界的了解程度,而智慧水平的高低不仅在于他拥有多少知识,还在于他驾驭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其中,思维能力的强弱对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第一步是接触外界事物,产生感觉、知觉和印象,这属于感性认识阶段;第二步是将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逐渐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产生认识过程的飞跃,进而构成判断和推理,这属于理性认识阶段。我们说的思维指的就是这一阶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知识、理论一大堆,谈起话来引经据典、头头是道,可一旦面对实际问题,却束手束脚不知如何是好。这是因为他们虽然掌握了知识,却不善于通过开启思维运用知识。另有一些人,他们的知识不多,但他们的思维活跃、思路敏捷,能够把有限的知识举一反三,并将之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南北朝的贾思勰,读了荀子《劝学篇》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话,他想:“细长的蓬生长在粗壮的麻中会长得很直,那么,细弱的槐树苗种在麻田里,也会这样吗?”于是他开始做实验,由于阳光被麻遮住,槐树为了争夺阳光只能拼命地向上长。三年过后,槐树果然长得又高又直。由此,贾思勰发现了植物生长的一种普遍现象,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并通过继续研究最终为后世著作了影响力极深的《齐民要术》。
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知识不等于智慧。掌握知识和拥有智慧是人的两种不同层次的素质。对于它们的关系,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知识是人体摄取的食物,而智慧好比人体吸收的营养,思维能力是人体消化的功能。人体能吸收多少营养,不仅在于食物品质的好坏,也在于消化功能的优劣。如果一味地贪求知识的增加,而运用知识的思维能力一直在原地踏步,那么他掌握的知识就会在他的头脑当中处于僵化状态,反而会对他实践能力的发挥形成束缚和障碍。这就像消化不良的人吃了过多的食物,多余的营养无法吸收,反倒对身体有害一样。
我们一再强调思维,绝非贬低知识的价值。我们知道,思维是围绕知识而存在的,没有了知识的积累,思维的灵活运用也会存在障碍。因此,学习知识和启迪思维是提升自身智慧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没有知识的支撑,智慧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思维的驾驭,知识就像一潭死水,波澜不兴,智慧也就无从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