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亲子关系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为什么那么爱孩子,他感觉的却只有烦恼

在育儿的道路上,羁绊总是如影随形,随着孩子身体机能、认知机能的发展成长,很多妈妈却并没有感觉到轻松,反而遭遇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最大的疑虑莫过于:为什么我那么爱孩子,但他感觉的却只有烦恼?

我们花一辈子时间等待父母给我们道歉,他们花一辈子时间等待我们说谢谢,而我们都得不到彼此想要的。

父母自以为浓烈的深沉的不求回报的爱,有时候在孩子眼中,却成了一种需要道歉的伤害,一种痛彻心脾的折磨。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从孩子本身的发育来看,他们对父母的依赖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逐渐下降,如果在孩子渴望独立的时候,父母给予了太多的关爱,就会被孩子视为负担。

另一方面,爱的时间和分量都适当的情况下,还要注意给予的方式,方式不对,爱也就成了伤害。

针对第一种原因,最典型的情况就是“父母包办”或者“父母操控”。

有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被妈妈360°立体环绕式照顾的经历:

我的家庭条件虽然不是很好,但我依然享受到了大小姐般的待遇,而这全要仰仗我的妈妈。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一说饿,妈妈就会迅速地拿东西喂我吃,我在初中以前甚至没有自己吃过饭;跟小朋友在一块玩的时候,妈妈也总是在我左右,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等我上了学,妈妈每天都会接送,生怕我会在路上遇到坏人;我住校的时候,妈妈经常会带着爸爸过来给我洗衣服洗床单……而我的任务就只有学习。

就这样,将近成年时,我的生活自理能力还是零,为此常被身边的人嘲笑、鄙视……我知道妈妈很爱我,但是这种爱我快要消受不起了。

也曾有这样一个段子描述了一部分“中国式家长”:

4岁时,我为你找了附近最好的幼儿园;

7岁时,我给你报了奥数班;

16岁时,我千辛万苦将你送进了重点高中;

19岁时,我给你选了××专业;

23岁时,我给你报了公务员;

29岁时,我给你报了《非诚勿扰》;

……

为了孩子不受到伤害,父母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为了孩子少走弯路,父母尽力安排好孩子的一切,这就是父母“沉甸甸”的爱。

而第二种原因,最典型的情况就是“打击式教育”或者“诋毁式教育”。

综艺《少年说》里第一期的一位小主人公袁景颐对妈妈的告白,想必也是很多孩子的心里话:

有一个人他十项全能,他什么都好,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你总对我说,你这么差怎么会有人愿意跟你做朋友?

你为什么老是打击我,难道你就看不到我的努力吗?

对此,袁景颐的妈妈回答却是:“我觉得你的性格,我要是不打击,你就会飘。”

无独有偶,《广东日报》上也曾刊登过一篇《大龄“剩女”视父母为“祸害”》的新闻:

她是一个让父母操碎了心、几乎将父母逼疯的女儿,同时,她也将自己的父母视为祸害。

她大龄未婚,好不容易结了婚,却很快又潦草收场。于是,她的妈妈因为担心她嫁不出去,就隔三岔五地敲打她:“你现在一天比一天不值钱,有这么大的污点,你今后可怎么活下去啊?”

闻言,她既惊讶又愤懑:“啊?我怎么没发现自己是个污点,听我妈这意思,那我现在去死才是不是比较保值?”

“你怎么什么都不行!”“画个画有什么用,能当饭吃?”“跟男生走那么近,你要不要脸!”“你找的那算什么工作!”……这些出自父母口中的言语,就像刀子一样扎进了孩子的心,可父母却丝毫没有意识到,甚至觉得“我打击你,诋毁你,就是为了激励你,为了让你变得更好”。

而上述家长的做法,不管是哪种类型,都透露着同一种心理: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我是为了你而活,这也正是中国式父母们普遍持有的育儿观念。

“一切都是为了你,为了你而活”看似是一种亲情的无私奉献,实际上却是一种以爱为名的绑架和操纵。在这样的爱下,孩子的天性得不到释放,本心深受束缚,他是恐惧的、压抑的、痛苦的、不快乐的,而当他想要逃离时,“为了你父母受了多少苦”的负罪感又将他狠狠地拽了回来……

这样的爱,孩子又怎么会喜欢?

很多父母热衷于标榜自己多么的爱孩子,那不过是自己的错觉,他们所谓的爱只是想要把自己人生的遗憾在孩子身上获得圆满,正因为如此,才妄图用自己的经验去操控孩子的人生。

爸爸比妈妈大3岁,两个人婚姻是个悲剧。到了我谈婚论嫁的年纪,妈妈总是跟我说,我嫁给你爸爸真是太后悔了,虽然比我大却不懂事,干活还没力气,所以你以后找对象,一定不能找比你大的。

几年前,豆瓣上还出现过一个很让人匪夷所思的帖子:爸爸对不起,我北大毕业,但没能挣大钱,当大官……

以前和蔼可亲的爸爸,在我拿到毕业后的第一份offer后,开始对我恶语相向,骂我给他丢了人,每天都打电话来侮辱我。

他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在他的观念里,北大的毕业生可以轻松年入百万或者当上市长、省长,而我的工作每月只能拿到8000元。

当然,这也并不完全是父母的责任,与时代特征、社会环境、经济压力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也理解父母的感受,他们不是神,也是拥有血肉的普通人,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做自己认为不对的事情,又怎么能不管不问?

但同时,这些爱也都普遍存在一个更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则完完全全是由父母造成的,那就是忽略孩子的情感诉求。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认为我为你付出了,我满足了你的物质需求,就是爱你,殊不知孩子最能感受到的,最需要的关心却是心理和情感方面的。

一个小女孩家里条件不太好,升入中学后,身边的同学都很富裕,在金钱方面,她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有一次妈妈来学校看她,临走悄悄塞给她200块钱,说道:“丫头,妈妈也知道咱们家条件不好,但是该花就得花,别人请咱们咱们就要请回去,别让同学瞧不起,这点钱妈妈还是拿得起的。”

看着妈妈离去的背影,女孩拿着200元泣不成声,那之后,尽管家庭条件没有任何改善,但她再也不觉得自卑了。

当孩子的情感需求被满足,内心充裕,遍布阳光时,他整个人所展现出来的也将是积极向上的状态,他会坚强勇敢、乐观自信、不怕挫折,他的人格是完整健全的,不会轻易自暴自弃,也不会过于自满狂妄,他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也明白自己要什么,应该去做什么,只因为他有一个强大的后盾,这个后盾的核心就是父母对他情感的呵护。

那么,父母究竟如何去关注并且回应孩子的情感诉求呢?从前面提到的“静止脸实验”中,我们也可以获得这样的信息:

孩子用手指向一个方向,妈妈的目光随之望去,孩子高兴地拍手,妈妈面带笑容及时回应,这种互动模式下,孩子的情绪一直是积极的—面对孩子给出的交流信号,父母给予及时的、同等强度的反馈时,孩子的情感需求就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相反,孩子微笑、拍手、用手指向远方,妈妈既面无表情又不给予回应时,孩子就会变得暴躁不安,开始尖叫、扭动身体,希望以此获得关注,当妈妈仍不为所动时,孩子彻底崩溃,绝望大哭—当父母反馈不及时、反馈的内容有所偏差时,孩子就会出现情感落差,从而展现出来“消极的”“叛逆的”行为。

最后,妈妈重新回归到最开始的状态,对孩子抚摸肩膀,轻声安慰,孩子很快又露出笑脸—父母的及时修复重新填补了孩子的情感缺口,减少了对孩子的伤害,重新获得了孩子的信任。

简单来说,就是要抓到孩子的关注点,并基于这个点及时给出强度相符合的回应。接下来,我们可以换个场景帮助妈妈们更好地理解。

比如,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跟你说:“妈妈,我的小伙伴都有游戏机,我也想要。”你会怎么回应呢?—玩游戏不好,伤眼睛又耽误学习,宝贝乖,不跟他们学。

不出意外,听到这个回答的孩子,要么一噘嘴,生气地不再理你,要么不依不饶,求着你给他买,于是,一场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毋庸置疑,你的出发点是爱,但是孩子却没有感受到,因为你没有关注他所关注的,没有在乎他所在乎的。

孩子说别人在玩,他也想要,背后隐含的信息是,他想跟大家一样,想更好地融入朋友的圈子里—他害怕被孤立,但你却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想都不想就拒绝了他的请求,传递的信息是“不应该喜欢游戏”,如此,双方的信息是完全错位的,又怎么能实现平等的沟通呢?

渐渐地,父母与孩子之间,就会形成这样的状态,一方认为我是为你好,另一方却觉得你一点都不爱我。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对父母失去期待,将父母的爱当作负担,这时候,父母即使有心改变,也很难重新修复与孩子的关系,无能为力的父母和叛逆的孩子,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妈妈们与其纠结孩子为什么排斥你的爱,不如认真反思自己,在事情尚未成定局之前,及时改变,及时修复亲子关系,一切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只有依据于良好的亲子关系之上,才能发挥其作用,妈妈们不妨想一想,如果孩子根本不信任你,他又怎么会按照你希望的去做呢?

教育孩子应该适当减少一些功利性,不要过于苛求名次、成绩、成就,而应该把注意力多放在孩子内心世界的巩固上,一个心灵富饶的人,总会被世界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