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重新认识区块链
第一节 区块链的源起
区块链建立在互联网、数据加密、分布式存储等多项理论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上,是一种点对点数据库体系,更是一种独具创新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和分布式计算范式,实现了信息传递到价值传递的转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中本聪是何许人也?
说到区块链,首先就要了解区块链的起源。
区块链技术起源于2008年中本聪发表的《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区块链诞生自中本聪的比特币。
比特币是一种纯P2P的虚拟货币,能够满足去中心化、严控货币供给速度、预估货币流通总量、有效遏制通货膨胀等需求。其具有货币的功能,拥有货币的部分属性,但并不是真正的货币,未来能否过渡为真正的货币取决于人们对比特币的信任、对机制所营造的信心。
比特币是一种全新的无政府虚拟货币,是数字货币革新的结果,代表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思潮。其出现直接导致了人类史上投资回报率最高的金融产品的出现。
2009年1月比特币刚刚问世,一美元可以购买1300个比特币,一个比特币的单价约为0.0025美元,而随着比特币的发展,其价格最高达到了54193美元,涨了2167.7万倍,未来仍然可能保持上涨的趋势。
比特币是人类发展史上第一次没有中心、没有管理,让全世界2000万精英为了同一个目标去奋斗;第一次把多种计算机技术集成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改变了过往的生产关系,开启了第四次产业革命。
(一)比特币的界定
所谓比特币(Bitcoin),就是通过开源算法产生一套密码编码,是世界上第一个分布式匿名数字货币,通常也用来标识商品或服务价值。这是一种虚拟货币的基本单位,简写为BTC。概括起来,比特币具有如下五个显著特性:
(1)属于“信息货币+私人货币”。信息货币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方便交换不同的物质资源抽象出来的数量单位,由分布式的网络节点、以信息化的方式分散发行,并不是由中央银行集中控制,跟服务和自我服务本身密切相联,其价值取决于承载的信息内容。这是一种附加信息的货币卡,具有混合价值的形态。
(2)不会发生通胀或通缩。生成比特币的上限时间和上限数量都有固定值,采用自动化的技术手段,货币供给就能按照预定的速度实现增长。
(3)高度匿名。交易双方可以随意生成自己的私钥,只要将对应的公钥告诉付款人,就能收到款项。下次再使用时,重新生成一对公私钥,就可以直接进行交易。这种做法不仅让交易高度匿名,更让交易变得不可逆。
(4)使用方便。达成协议的双方直接进行支付,不需要第三方机构介入,少了地理空间的限制,更不需要进行市场地域的分割,不仅能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还可以使金融资源配置获得更大的地域弹性。
(5)交易成本低廉。每笔交易收取约1比特分的交易费,跨境交易支付比特币,不会涉及汇率问题。
(二)比特币的产生机制
任何人都能下载比特币软件,参与比特币生产。这种生产模式模拟了贵金属黄金的生产过程,就是挖矿(Mining)。挖矿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具体过程为:找到最小的散列值,生成比特币网络搜寻的64位数字,创建一个区块,获得一个区块包含的比特币,每10分钟整个网络就会出现一个新区块。为了严格控制比特币的生产速度,生成算法会根据当前已生产的比特币存量,对算法的复杂度进行动态调整,已产生的比特币越多,挖矿的人也就越多,算法自然就越复杂,挖矿的困难度也就越高。
挖矿的难度与一定时间内全网投入制作工作的平均运算能力相关。单一个体和其他用户竞争,其计算能力高于全网计算能力的综合水平,是整个网络最早创建新区块的第一人;其将新区块发布到全网络,被全网所确认,挖矿就算成功。如果10分钟内有人抢先挖矿,那么以前的计算无效,必须重新再创建一个新区块。
(三)交易支付机制
比特币的支付机制如下:
要想进行比特币交易,先要设立一个账户,通过公开密钥算法,采用电子签名进行交易。如果A想将一笔比特币转给B, A就需要将钱的数量加上B的公钥,用自己的私钥签名。只要B看到该签名,就能知道A向他支付了款项。同时,比特币交易还需要整个网络作为担保人。
A发起这笔交易时,需把签过名的交易单公布到全网络,网络上的每个人都能检查确认这笔交易。B从网络上收到足够多(6个人)的确认信息后,便能确认A发出了这条交易单,B就能合法使用这笔比特币。
比特币网络不会直接记录每个比特币的具体归属,只会在公开日志中以列表的形式将比特币产生以来的交易详单记录下来。如果法律强制执行,监管部门就会使用高端网络分析技术,对交易流量进行追踪,对各比特币的去向进行追溯,找到比特币的个人用户。
需要确认一个交易单时,比特币网络就会对该列表进行检测,确认转出账户上是否有足够的比特币。然后,利用P2P系统中的节点进行投票验证,把所有交易固化成一个交易链,让所有节点都来验证资金流向;同时,利用分布式时间戳算法,将网络节点验证后得到的新交易数据加到全网认可的交易链中,对交易链中的交易进行追溯,判断收款人收到的钱是否被重复支付,解决比特币的重复使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