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清朝打卡生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饮食是身份的象征,珍馐与野味难融合

中国有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最早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原文为“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可见,早在西汉时期,古人就已经有“吃饱、吃好”的意识了。

人要生存,就必须摄取食物。从最初的茹毛饮血到如今的精吃细作,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封建时期,无论饮食的本质如何变化,大环境赋予它的阶级性都始终未曾发生改变。

在清朝,皇帝吃的是孤单,官员吃的是排场,商贾吃的是珍奇,文人吃的是风雅。虽然老百姓吃不到珍馐玉食,但民间从来不乏令人食指大动的美味。

现在,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清朝不同阶级的饮食风味。

宫廷饮食

清朝关于饮食的规矩很多,宫廷的规矩就更多了。

皇帝的尊贵一定要靠繁复的礼仪维系,有一丝疏漏都是对自己身份的亵渎。

卯正时刻,太监尖细的一声“传膳”,开启了皇帝一天的用餐。

几十名穿戴整齐的太监,抬着大大小小七张膳桌,从御膳房层层而过,来到皇帝的寝室或行宫,将膳桌上的餐点一一布好。

冰糖炖燕窝一品、春笋炒肉丝一品、燕窝鸭丝一品、鸡杂热锅一品、葱椒鸡羹热锅一品、万年青炖肉一品、苹果山药酒炖鸭子一品、海参溜脊髓一品、竹节卷小馒首一品,饽饽二品……这些热菜冷盘、粥品咸菜、干湿点心,林林总总算来共计120道。

午未之间,晚膳准备完毕。清代帝王的晚膳规格同样是120道,此外还有一些果品甜汤。

虽然帝王每日吃两餐,但到了酉时,御膳房就会将早已备好的糖饼、蓬蒿饼、松花饼、蓑衣饼、盲公饼、甘菊花饼、萝卜糕、雪花糕、豆沙糕、蔷薇糕、白雪糕、云英糕、栗子酥、黄豆酥、三层玉带酥等二十余种糕饼点心呈上。这样一来,皇帝就能在劳累之余,来一碟样式精美、口感极佳的点心饱腹。

在皇帝用膳时,除传膳布菜的太监外,旁人是不允许一同出席的。只有大宴或特殊情况,后宫嫔妃、王爷贝勒、皇子贝子、朝臣百官等才被允许一同出席。宫宴的膳食点心规格不一,就连果盘餐具的形状都有严格的规制。

不过,只有美食在侧,却没有亲朋好友的陪伴,想必九五之尊的用餐时光也是极其孤独的吧。

官僚饮食

一脚迈出宫廷,官僚阶层的饮食却丝毫不输排场。虽然官员的膳食规格不能超过皇帝,但每餐百十两银子却也是花得起的。

清 郎世宁 《乾隆皇帝围猎聚餐图》

官僚阶层的膳食数量并无底线规定,但无论是自家人的日常用餐,还是要宴请亲朋贵客,他们的内外厨房及小厨房都得早早开始准备。

官僚家庭豢养的大厨虽没到御厨的等级,但仍能做到下刀如风,让手中的食材变成一件件艺术品。《红楼梦》中“贾王薛史”四大家族这样的官僚等级自不必说,就是普通官僚家,每餐都少不了鸡鸭鱼虾肉等菜肴,稍微考究一点的家庭还要用数十种甜品、果脯、汤兜底,彰显用餐的排场,凸显自己的身份。

富商饮食

虽说清朝人“万般皆下品,商人最下品”的思想根深蒂固,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富商豪绅们来一场舌尖上的享受。尤其是肚子里有点墨水的富商,只要银子花出去,什么样的美食享受不到呢?

秋天,佃户按照惯例给地主供上大量的银钱、物品,也供奉了不少鹿、獐子、狍子、野猪、野羊、野鸡、野兔、榛子、栗子和各种鱼虾贝类等,有了食材,庖厨们自然可以一展拳脚,将美食呈现在富商豪绅的餐桌上。

民间饮食

相比上面三个阶级,老百姓的餐饭就简单得多了。正常时节,人们可以吃上米、面、菜、肉、蛋,还可以感受一下野趣,偶尔打个野兔,烤个红薯,焖点栗子;饥荒时期,人们也顾不上什么口腹之欲,只求能挖点野菜,刨点树皮草根充饥。

总之,清朝是一个阶级很分明,且食材空前丰富的朝代。在这样的条件下,美食也迎来大爆炸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