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元朝打卡生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马上民族?元朝皇帝一样自认“龙的传人”

中国历朝皇帝都自称“真龙天子”,既然是“真龙”,自然是不能和老百姓一样的,而最直接体现天子和老百姓差异的就是服装,天子最具有标志性的服饰就莫过于“龙袍”。历朝历代的皇帝,只要是有画像存世,一般都是一身龙袍冠带,然而元朝却好像并非如此。

在古画中的元朝皇帝,似乎总是一身民族服装,看起来既简单又朴素,和老百姓的服装几乎没有任何差别,而且元朝人尚白,古画中的皇帝一身简单的白布衣,真有一种“白龙鱼服”的感觉。

元朝皇帝的“龙袍”样式

元朝皇帝这样的画像,自然是有其现实渊源的,但元朝皇帝从来都不穿龙袍的吗?对于“真龙天子”的特殊形象,他们真的是一点兴趣也没有吗?

解答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先翻一下史料就可以了。《元史·舆服志》原文记载:“天子冕服,衮冕,制以漆纱,上覆曰綖,青表朱里。綖之四周,匝以云龙。冠之口围,萦以珍珠……冠之周围,珠云龙网结,通翠柳调珠……衮龙服,制以青罗,饰以生色销金帝星一、日一、月一、升龙四、复身龙四、山三十八……”

从这段原文我们可以看出来,天子冕服上龙的出现概率并不低,而且后面还有文字记录:“大德十一年九月,博士议:唐制,天子衮冕,垂白珠十有二旒……”

元朝皇帝画像中为什么少穿龙袍

大德是元成宗的年号,成宗是元朝第二位皇帝,也就是说,这时就已经开始效仿唐朝制度设计皇帝冠冕,所以元朝皇帝穿龙袍是毫无疑问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元朝皇帝却几乎没有穿龙袍的呢?

其实,这是由于画师作画的背景不同导致的。一般中国古代的皇帝画像,用途只有一种,那便是留存后世,让子孙供奉在宗庙中祭拜、瞻仰和缅怀,因此皇帝画像往往力求真实,也就是要画得像。这种像不仅要画中图像样貌与皇帝本人相似,其他细节也要相似才行,而蒙古族的元朝皇帝,日常最常穿的衣服就是画像上这种,画像反映的就是皇帝的常态。

而且,元朝皇帝虽然欣赏儒家的帝王崇拜,但对于整个民族的汉化一直是持谨慎态度的,换言之,皇帝虽然喜欢龙袍,但还是想让后世子孙不要忘本,从服饰上保持本民族的特点,也算是一种防微杜渐。

元太宗像

当然,画像中的元朝皇帝都身着布衣还可能有一个小原因,那就是当时的蒙古服饰确实要比汉朝皇帝“冠冕堂皇”的服饰要舒服。它在当时还有一个专有称呼,叫作“质孙”。

质孙在当时蒙古语境中的意思是“华丽”,质孙服也就是“华丽的衣服”,早期是蒙古军队高级将领在重要场合穿着的服饰。质孙服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颜色,古籍记载:“质孙,汉言一色服也,内廷大宴则服之……,凡勋戚大臣近侍,赐则服之。”

因为质孙服主要是用于马上,所以首先要保证它的柔软度、弹性,质孙服的面料主要是元代比较具有特色的“纳石失”,也就是织金锦。其次,质孙服还要轻便、灵活,因此其形式就必然是衣摆短小、窄袖、缩肩、紧身、容易收紧。

但是,这只是质孙服早期的样式,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大,帝国贵族的生活也日渐奢靡,质孙服的功能性开始减弱,其观赏性、仪式性开始增强了。此时,质孙服衣摆开始变长,使用面料也越来越精致,更有人开始将装饰物加在质孙服上,原本整洁利落的“军便服”最终变成了“仪仗服饰”。

据史籍记载,元朝皇帝的质孙服共有冬服十一等、夏服十五等,百官的质孙服则有夏服十四等、冬服九等。

遥想当年蒙古铁骑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一身质孙服从东亚征服到西欧,后世子孙骄奢淫逸到光服饰颜色样式就有二十六种之多,成吉思汗泉下有知,真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既然平时多穿质孙服,那么元朝皇帝什么时候穿龙袍呢?答案是正式场合。无论如何,儒家的典章礼仪、国家制度都是元朝皇帝非常认可的,即便再喜欢质孙服,他们也知道那不是正统服饰,因此每次遇到正式活动,如登基、祭祀、大型朝会、大型仪式等,皇帝一样是要冠带整齐,仿效汉唐服饰制度,以昭示元朝的天下正统。

据史料记载,忽必烈汗在大都建元大元,就是一身正统的衮龙冠冕,在祭拜天地、祖先之后登基称帝的。

所以说,元朝皇帝也是穿龙袍的,无论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一旦当上了皇帝,就自然会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是天下唯我独尊的唯一,你让他主动放弃代表着身份和特权的龙袍怎么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