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
古语说:“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意谓疼爱子女,应教之以道义,不要让他接受邪恶的东西。
隋朝名臣郑善果之母,贤而有德,以身教子,耳提面命,治家有智有方,使郑善果终成大器,正是:“贤母使子贤也。”
郑善果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为官勤谨公正,以清廉节俭著称。郑善果的这些优良品德是与他的寡母的谆谆教诲分不开的。郑善果母教子有方,这在当时曾被传为佳话。
郑善果的母亲是清河(今山东临清县东北)崔家的女儿,13岁时,嫁给郑善果的父亲郑诚。七年后,郑诚在与尉迟迥的叛军交战时战死在沙场。郑善果的母亲年纪轻轻就开始守寡。她的父亲崔彦穆想让她改嫁,她抱着小善果说:“我不想再嫁,我丈夫虽然死了,还有这个孩子。抛弃孩子再嫁就是没有慈爱之心,背叛死者再嫁就是没有礼义之心。我宁可剪掉头发以表真心,也不愿听从你的话违背礼义、泯灭慈爱。”父亲只好作罢。于是母子二人相依为命。郑诚因为是为国而死。朝廷对他的家属非常照顾。郑善果刚刚成年,朝廷就任命他为鲁郡太守,负责一郡的事务。
郑善果的母亲贤淑开明,有节操,从小涉猎经史,通晓治国方略。每当郑善果出堂处理事务时,其母总是在后堂探听察看。郑善果如果处理得当,母亲非常高兴,儿子回家后母子二人相对谈笑一番,如果郑善果处理不当,或无故对属下任性使气,母亲就会非常生气,在家里蒙着被子哭泣,连饭也不吃。每到这时,郑善果总是伏在母亲床前侍候,跪在那里不敢起来。母亲对他说:“我并不是对你生气,而是为你们郑家感到惭愧。你父亲是何等忠诚勤勉之人,在职任官时公正廉洁、认真负责,后来为国捐躯。我一直期待着你能继承父亲遗志,不辜负他对国家的一片忠心。我一直担心的是,你幼年丧父,我又是一个妇道之人,对你的教育慈爱有余威严不足,致使你妄自尊大,任性使气,以骄纵为乐,处事失去公正。如果你老是这样,不思悔改,不但会遗失家风,还会有损于朝廷法度。要是你因此丢官弃爵,自取罪责,我死之日,有何面目去见你父亲?”郑善果听了,痛哭流涕,发誓再也不敢了。
郑善果的母亲常常自己纺线织布,日夜操劳,每天到午夜时分才睡。郑善果劝母亲说:“儿子的官职虽然不高,所得的俸禄孝敬母亲已经足够,母亲为什么还要这样操劳呢?”母亲听了很不高兴,叹着气说:“唉!我还以为你已长大成人,能懂得事理了,听你这么说,你还是不懂。你从朝廷得到的俸禄,怎么能让家里人使用呢?这些俸禄,是朝廷用来报答你父亲为国捐躯的。你应该把它们散发给那些穷苦百姓,以此布施你父亲的恩惠,家里人怎么能贪图享用呢?我纺线织布,这是尽一个妇人的职责。上自王后,下至百官之妻,都有自己劳动的义务。如果什么事都不干,只顾享受,就是骄纵安逸之人。我怎么能作这样的人呢?”郑善果听了,赶紧向母亲道歉。以后所得的俸禄,都用来赈济穷苦百姓,自己作事也更加勤勉用心。
郑善果的母亲平时生活极其节俭,并以此教导儿子,自从守寡以后,便不再擦用脂粉,穿的也都是粗布衣服。家里只有在祭祀或来客人时才喝酒吃肉,日常吃用的东西要么是自己作的,要么是自家庄园里收获的东西,亲戚朋友送的东西一概不收。郑善果在官府里任职时,都是从自己家里带饭,省下来的饭费或者用来修理衙门屋宇,或者分给手下差役们。郑善果因此获得好名声,被人称为清官。隋炀帝曾派御史大夫张衡考察百官政绩,郑善果以清俭名列天下第一。因此受到朝廷的奖赏,官职也提升为光禄卿。
郑善果的母亲就这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循循善诱,为自己的儿子培养了良好的品德和作风,使他终于成为一个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清廉节俭的清官。
【简评】
宋李觏《文潜书》十五中说:“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就是说美善的根本在于教育,教育的根本在于老师。
隋朝名臣郑善果为官清廉,勤谨公正,朝野赞誉,其成才的原因,是其母长期教化的结果。汉代杨雄《法言·学行》中说:“师者,人之模范。”说明作为老师,应当为人师表。郑善果之母,凡是要求其子做到的,自己总是首先做到,郑善果感于亲母之教化,遂勤勉努力,好学而不贰,终成贤才,可见家教及良师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