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谋和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魏武侯任才强国

古代思想家多重“德”字,认为这是关系国之兴衰的重大问题。

晏子认为:“德不足以怀人,政不足以惠民,赏不足以劝善,刑不足以防非,亡国之行也。”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在魏国军事家、思想家吴起眼里,“德”便有了更多的内涵。

战国时,魏文侯因吴起善于用兵,廉洁公正,颇得将士欢心,便拜吴起为西河(魏郡名,辖境在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郡守,抵御秦国和韩国的进犯。

魏文侯死后,吴起便侍奉他的儿子武侯。魏武侯元年(前395年),有一次武侯来到西河,乘船顺黄河而下,察看地形。途中,武侯见高山大河,险要奇伟,感慨不已,回首对吴起道:“山河环抱,形势险要,恰似一道攻不破的防线,阻挡着敌人的入侵,这真是魏国的国宝呀!”吴起听了,觉得武侯疏于定国安邦之策,便摇了摇头,劝谏武侯说:“国家的兴盛衰败,在德不在险。”武侯见吴起不同意其观点,便问道:“这是为什么呢?”吴起援引历史上不注意治理国家,政治腐败,不施恩德于民,尽管国家的山川地势险要,终遭失败的实例,劝谏武侯说:“国家的兴盛衰败,在于是否施德于民,不能只依赖山川的险要。从前,三苗氏(相传古部落名)所居之地,左有洞庭湖,右有鄱阳湖,所处地势险要,由于疏于国家的治理,没有德行,不讲信义,被夏禹(相传古部落联盟首领)灭亡了。夏朝末代的君主桀的驻地,左有黄河、济水,右有泰山、华山,南有龙门山,北有太行山,地势也很险要,由于不施仁政,商汤放逐了他。商朝末代纣王的国都,左倚孟门山,右靠太仃山,北有恒山,南临黄河,同样因政治腐政,不行德政,被周武王杀死。从这些事实来看,治国在于有好的政策法令,给人民以恩德,而不在于地形的险要,如果您不施德政,恐怕连您乘坐的船上的人都会成为您的敌人。”武侯听罢,敬佩地说:“你说得很对。”此事逐渐传开,吴起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

吴起辅佐文侯和武侯,镇守西河27年,西却强秦、北灭中山、南败荆楚,屡建奇功,拓地千里,这与他主张变法图强、革新政治、改革兵制是分不开的。正如吴起所言:“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用兵之道,以治为胜。”

魏武侯及时纳谏,内修德政,支持吴起变法,改革兵制,并建立起一支精锐骁勇的“魏武卒”,称雄于—方。可谓是:“内修德政,外治武备,治国不以山川之险。”

【简评】

管子说:“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

天下人才有的是,但能得人用才者不多。

战国的时候,秦国诏示天下求贤,山东六国有才之士纷纷流向秦国,当时的六国有才而不能保,更谈不上得人。

秦末之时,项羽军中人才济济,但韩信后来叛投了刘邦;范增这样的谋臣也有才不能施展。项羽也非得才之人。

只有手下人才的才干得以充分施展才算得上得人用才。

能得人用才者战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