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传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种芝麻”而“获西瓜”

备受盐商推崇的杨继美

“世事如棋,一着赢得千古业;柔情似水,何时流尽六朝春。……”

此声音来自前面不远处,宛如仙境一般的“结友诗社”。走进该诗社才发现,原来足四五个老者正围聚在一起,饮酒咏诗。

正在咏诗者便是在汀淮方圆数千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名鼎鼎的祭洒盐商杨继美。

明朝初期,杨继美的先祖戍边,由于其机智骁勇,兼备过人的胆识,屡立军功,因而被升为旗牌官,遂隶籍振武卫,四世后传至杨彪,彪生继美。

杨继美,字汝孝,别号近泉,明代山西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生于嘉靖九年(1530),卒于万历十九年(1591)。

杨继美少年时极爱读书,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无不涉猎,而且勤奋好学,器者重也。但是,后来因故中途弃学从商。

对此,他一直引为终身憾事,这大概便是他最后毅然从商海中激流勇退,返回原籍后创办“结友诗社”的重要原因。

淮盐是明代运销量最大的盐,杨继美成年以后,便以先祖所留数干银两为资本,在两淮经营盐业。

明代南方诸商业中以盐业赚钱最多,但盐业由政府实行专卖,许可证都捏在两淮盐商手上,山西商人本难插足,但山西人始终注视着全中国的商业格局,只在两淮盐商资金紧缺的时候给予慷慨的借贷,条件是稍稍让给他们一点盐业经营权,久而久之,两淮盐业便越来越多地被山西商人所控制。起初,许多大盐商纷纷把家从山西移至两淮安置,后来才渐渐变少。

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经商自然也会有很多学问。

杨继美聪明过人,能触类旁通,他将自己在年少时所学的儒学运用到经商上,因此他总有自己独到的、与众不同的经营理念,所以这也注定了他与常人不同的商海成功之道。

人们常说“同行是冤家”。如果我们从表面现象来看,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对于同一行业的经营者来说,谁的市场占有率高,争得的客户多,谁的赢利就多。商场的成败标准很简单,无非是利润。在都能营利的情况下,当然是谁的盈利额高,谁就是最成功的经营者。

所以,在同一行业里,如果其它的经营者占有更多的市场额度,便决定了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低:同理如果客户都被吸引到对方,自己的客户就会减少。

无论以上哪种情况出现,都将会导致同样的结果:有一方营业利润降低,甚至不能营利。所以,人们一般都把同行看做对手,甚至视为敌人。普遍的心理是:希望对方经营不善破产,最好是“独我一家,别无分店”。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便有了“同行是冤家”这句俗语。

杨继美看问题很深刻,他不仅看问题的表象,更深入其本质。正是由于他看问题的深入性,使得他的经营理念总是与众不同。

杨继美奉行了“同行非冤家”的经营理念。在他看来,同行彼此间非但不是冤家,相反的,他以同行为师为友。

杨继美认为:每个人都有长处,但又各不相同。这种差异反应到经商之中,就是成功之道的多样性,如果博取众家之长,对自己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且他还认为: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所短,这种短处往往会成为成功的“绊脚石”,只有以他人成功的经营之道为镜,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杨继美奉行“同行亦师亦友”的经营理念,在商场“以情会友”,广结人缘。任何人——无论贫、富、贵、贱,若有求于他,只要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都有求必应。

战场上没有不打败仗的将军,同样商场上成功的商人也并非一路顺遂。

有一次杨继美因流动资金周转不灵,给他的经营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如果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出现不堪设想的后果,因为需要很大一笔资金才能盘活。到哪儿才能弄如此大的一笔资金呢?这使杨继美一筹莫展。

其妻张氏看他整日愁眉苦脸,便安慰道:“汝孝,别太忧心了,总会有办法的。”

杨继美怕妻子担心便笑道:“夫人也受累了,我也相信总会有办法的。”

“对啦,我们家借出去的银两还有好大一部分没有收回呢,夫君不如趁势去讨要,他们没有不还的道理。”张氏激动地说。

“万万不行,大人仔细想想看,他们有困难时,我能解囊相助,是因为我那时手中有余钱,而现在,虽然我有难处,就算他们想帮,恐怕他们也没钱,否则早就会来还钱了。我们能看透这个道理,若还去讨债,岂不是把他们往绝路上逼,这可不是我们山西商人的作风。”

张氏轻叹道:“罢了,罢了。”于是潸然泪下。

杨继美心中也很难过,但是他仍然安慰妻子道:“夫人,你听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句话吗?”

张氏默默点点头。

杨继美又道:“此时,我们失掉的是钱财,但我们收获的却是钱财也换不来的仁义。夫人,觉得不值吗?”于是哈哈大笑。

其妻也失笑道:“你真是会计算利害得失呀!只怕尽管如此,你也发不了财吧?”

原来夫妻俩人在斗嘴说笑,可见他们把钱财看得确实不重。当然了好人肯定会有好报,正所谓:“德不孤,必有邻。”

这日,杨继美正在家中想着应对之策,突然听到敲门声,亲自开门一看:门外有十几号人。

这些都是昔日得到过他帮助的朋友,有的是同行,也有非同行的朋友。

杨继美一向热情好客,赶紧把朋友请入室内。这些人进得室内,每个人都从囊中掏出金额不等的银票,放在桌子上。其中一人(可能是这些人为这次行动所推选的一个首领)说道:“我们听说杨兄生意上遇到了点麻烦,过来看看。这些银两不多,你先拿去解急用。”

杨继美闻听此言,感动不已,说道:“杨某人何德何能,大家竟如此解囊相助,使我不胜感激。”

那人便说道:“杨兄做事总是义字当先,是真正的‘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我们只是用你对待我们的方式来对待你而已。”

杨继美知道,这些朋友都是诚心诚意要帮他渡过这次难关,如果再说推辞的话,反而显得他不够朋友,而且眼下他也的确急需这些笔银子来盘活生意。

因此杨继美接着说;“好,既然如此,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你们的银两我收下,日后必本利还于诸位仁兄。”

杨继美的朋友深知杨继美的为人,总是为他人着想,做任何事情,宁可自己吃亏,也要对得起朋友。如果强说不收他的利息,杨继美不会收下这笔银子。

杨继美的朋友应声道:“好,我们盼着那一天尽早到来。”

其实杨继美的朋友说此话的言外之意是:愿他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将生意上的问题解决掉,并盼望他的生意赶快兴盛起来。

杨继美还要盛情款待朋友。众人却纷纷起身告辞道:“此时不便叨扰杨兄,听到好消息之时,我们会不请自来,为你庆祝。”说完纷纷离去。

杨继美欣喜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其妻不无感叹道:“真是仁者爱仁啊!”

杨继美的朋友如此积极主动地去帮助杨继美,一是因为他们昔日曾得到过杨继美的帮衬,知恩图报:一是透过平日的交往,他们坚信杨继美必能成就大业,能交到这样的朋友感到很荣幸。

无论杨继美的朋友出于什么原因帮助他,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杨继美的“人缘”特别好。

以杨继美那出众的经商才能,很快生意上的问题便解决了,而且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就成为两淮盐商中著名的富商。

由上我们可知:杨继美成功的经营之道,取决于他广结人缘,融洽的人际关系。

杨继美为人豪爽义气、乐善好施,好救人之急。经过生意上的一次小劫难后,使他更坚信自己的经营之道,交友的范围较以前更广,但他一直遵守以情会友、不图后报的原则。

杨继美经常借债于他人,但从不追债。因为杨继美认为:如果对方有清偿能力,即使你不去请求,他也会自动还你。如果对方没有及时还债,绝对不是有意为之,说明对方无力清偿。

有一个人过去向杨继美借过许多银两,还债期限早已超过,仍不能归还,此人很是羞愧,所以总是躲着杨继美,害怕见到他,因为他感觉见到杨继美后无言以对。有一次他在路上看到杨继美,此时两人相距约有数十米,他急忙躲到路旁的树丛中,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透过树枝的逢隙窥视着杨继美,待杨继美走远后,才敢从树丛中出来,继续赶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借债人超越还债期限的日子越来越长,但杨继美从未向他讨过债款。而杨继美越是不向他讨要债款,此人越是觉得内心对不住杨继美。后来,此人觉得这样做不对,决心面见杨继美“摊牌”,于是便鼓起勇气去面见杨继美。

见到杨继美之后,此人说道:“我现在实在没有能力偿还你的借款。”并表示愿将自己的养家之业交给杨继美抵债。

杨继美面带宽容之色,微微一笑,很体谅地说;“你以此养家糊口,如果将此业给我抵了债,难道你们一家吸饮露水生活吗?”

说完,便将债券拿出来,当着借债人的面将其撕掉。然后说:“债务从此一笔勾销。”欠债人呆呆地看着杨继美,感动地说不出话来。

最后欠债之人叩地抱腕道:“大恩不言谢,杨兄的大恩大德日后定将厚报。”说完再次叩谢离去。

杨继美的行为既展现他的为人之道,又从侧面反应了他雄厚的财力,而这雄厚的财力,无疑是他经商成功强有力的佐证。

杨继美虽在商界,却很喜欢与读书人交往,时常与他们吟诗作对、高谈阔论、研讨经史。其中有很多读书人的生活十分清贫,杨继美从不等对方开口,便主动地赠送这些人银两、物资。尤其是进京参加科试者,每每必赠送足够的盘缠。

有个淮安人,名叫陈韦明,他的父亲是候补道,分发浙江,在杭州一住数年,没有当过什么好差使。老病侵寻,心情抑郁,死在异乡。身后没有留下多少钱,运灵柩回淮安后,花去了好一笔盘缠,陈家的境况就越发窘迫了,而且家乡也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亲友。

境况不好,而且举目无亲,陈韦明混得很不成样子,每天在“梅花碑”一家茶店里穷泡,一壶“龙井”泡成白开水还舍不得走,中午四个制钱买两个烧饼,算是一顿。

三十岁的人,潦倒落魄、无精打采,叫人看了反感。他的架子却很大,经常两眼朝天,那就越发没有人爱理他了。

巧得很,一日陈韦明和杨继美竟在半途中相遇。杨继美有意要帮助陈韦明,便主动结交,陈韦明虽不知他是谁,但从服饰判断,这人不是平常百姓。越是这样陈韦明越觉得自惭形秽,淡淡地不肯跟他接近。

但是盛情难却,杨继美要请他喝酒,他也只能跟着。

他们一边喝酒,一边闲谈。酒到半酣,闲话也说得差不多了,杨继美忽然提高了声音说:“陈韦明,我有句话想问你,我一看你就不是没有本事的人,而且我也懂点‘麻衣相法’,看你是大贵之相,何以如此颓唐?”

陈韦明摇摇头,双眼望着远处,是那种说不出来的茫然。

“叫我说什么?”陈韦明转过脸来盯着杨继美,仿佛要跟他吵架似的,“做生意要本钱,考取功名也要本钱,没本钱,我能说什么?”

杨继美听他这么一说,心里就明白了。

“你要多少‘本钱’才够呢?”杨继美接着问。

“总得几百两,家里还要安置,京城也得打点,这个世道就是这样,样样都要钱。”陈韦明不为失落地说着。

“五百两够吗?”杨继美又问。

“五百两倒是多了,二百两就差不多了。”

杨继美笑道:“我来帮你想想办法吧。”

陈韦明疑惑地瞪圆双眼:“我们初次相遇……”

杨继美打断他的话道:“我有点小事托你,此刻还没想停当。明天下午咱们再谈。你一定要来,我在这里坐等,不见不散。”

看他如此叮嘱,陈韦明也就答应了。到了第二天下午,依约而来,杨继美尚没有到,他才想起连这个好心人叫什么都没问好。

泡一碗茶得好几文钱,对陈韦明来说也是一种浪费,于是先出去到不花钱的地方消磨时光。

等他回来时,杨继美已经在等他了。他连忙道歉,杨继美笑道:“陈兄不必多礼。快坐下,有事相告。”

“兄弟,”陈韦明忍不住问了:“你说有事托我,快说吧!”

杨继美道:“我想让你帮我保管点东西。”

“什么东西?”

杨继美交给陈韦明一个手巾包道:“就这个,这是你考试的本钱。就当是放你这帮我保管,哪天不用了,再还给我。”

陈韦明愣住了,一下子心里发酸,眼眶发热,尽力忍住眼泪,把手巾包放在桌上,却不知怎么说才好。

这时陈韦明才想起一句话;“兄弟,你为什么待我这么好?”

“朋友嘛!”杨继美答道:“我看你好比虎落平阳,英雄末路,心里说不出的难过,一定要拉你一把,才睡得着觉儿。”

“唉!”陈韦明毕竟忍不住了,两行热泪,牵连不断。

“何必,何必?这可不是大丈夫气概。”

这句话是很好的安慰,也是很好的激励,陈韦明收拾涕泪,定一定神,才想起一件事,相交至今,受人绝大的恩惠,却是对他的名氏、身世一无所知,真是太荒唐了。

于是他微有窘色地问道:“兄弟,还没请教台甫呢?”

“我叫杨继美,字汝孝。”

两人互道家世,举杯痛饮,直到天黑。

两人约好了第三天在老地方见,为陈韦明饯行。

到了第三天,陈韦明午饭刚过,就来赴约。泡茶等着,等到天黑也不见杨继美的踪影,本想去寻,一想又怕两下错过,只好再等。

后来,有个下人模样的年青人上前搭话,才知杨家遇着大事了,杨继美脱不开身,但一再强调,让陈韦明放心进京,等着喝庆功酒。

陈韦明只好“不辞而别”,进京赶考去了。

像陈韦明这样受过杨继美帮助的读书人还有好多。后来,这些人中有不少人科举得中做了官,他们都不忘自己处于逆境时,杨继美对自己的恩惠,仍与杨继美保持书信往来,或一起饮酒叙旧。

封建社会商人尽管富有,但社会地位是比较低下的。由于杨继美与许多官场的人交往甚密,这无形中提高他的身价,以致江淮数千里都听说有一位杨继美,士人不敢以商贾轻视他。

其实,杨继美这样做,也展现了他的交友策略;只要他认为对方是个英雄,就及时结纳,多多交往,而不管其现状如何。因为在杨继美看来,英雄落难、壮士潦倒,都是常见的事。只要一朝交泰,风云际会,仍是会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

有一次,明政府派官员视察两淮,这位官员召见两淮盐商。召见当日,盐商们早早就到了,只是那位官员却迟迟未到。原来这位官员自恃地位高人一等,便借机在众富商面前显显架子,抬高身价。

终于这个官员来了,派头当然不小,见面连个礼也不行,仰脸张口就问:“哪一位是杨继美呀?”

杨继美心里有气,但表面儿上却不动声色,忙行了一个礼,说:“在下便是杨继美,不知大人有何指教?”

那位官员看了看杨继美说道:“你是山西人氏?”

杨继美答道:“正是,且在座的盐商也是山西人居多。”

那位官员于是不无失望地叹道:“既然这样,吟诗颂词的雅兴便少了一半。”

听了这话以后,在座的盐商无不心生怒气,静观杨继美如何回答。当然也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想看杨继美的笑话的。

杨继美正色朗声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不讲仁德,如何对待礼呢?一个人不讲仁德,如何对待乐呢?)杨继美这样说的言外之意便是在指责那位官员的肚子里仁德不够。

那位官员多少还是有点文墨的,听了这句话又惊又怒,厉声道:“你是什么东西,竟敢骂我?”

听了这位官员的话,众盐商才知道原来杨继美竟然是在骂他,都不由替杨继美捏了一把汗。

谁知杨继美反倒也拉下脸,厉声道:“小子,你听着,去年,清廉王亲临寒舍,还没你小子这派头呢!人家也还讲个礼数,更没这么仰脸吊脖子的跟人说话。你的老师何大人跟我可是老交情了,以前我没低看他,如今他也没低看我。今日就算他亲自上门,也不会像你小子这么放肆!等见着何大人或是清廉王,我得跟他们当面说说。”

那官员一听,慌了神,人家对他的来龙去脉早已摸得一清二楚,还有那么硬的靠山,得罪了他,会栽大筋斗的。

这时杨继美已经深知那官员的心思,便给了他一个台阶,便道:“我真是老糊涂了,不知对大人说了些什么,还望大人不要见怪。”

那官员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忙还礼道:“不敢,不敢,杨先生教导的是啊!”

随后自然其乐融融,官员又向众盐商提了许多问题,当然,他只敢说是请教问题,众盐商不能应对的,杨继美都能对答如流。

后来,杨继美还特意邀这位官员到他府上吟诗赏月呢,那位官员才知道山西人的才气也是咄咄逼人啊!

相比之下,众盐商无不诚心佩服杨继美的胆识、节气和才气,也惊讶于杨继美和官家的交情。显然这不仅得益于杨继美年少时用功读书,而且得益于他对读书人的慷慨相助和积极交往。

后来,众盐商推举他为盐商祭洒。

祭酒在明代是国子监掌国后诸生训导政令之官,官从四品,明代对担当祭酒之人的人品、资历、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都相当高。

首先从资历来说,担当祭酒的盐商要求必须在盐场的时间具有相当的年代。

其次从人品来说,必须是品行端正。在履历上没有任何瑕疵记录,其实说白了就是没有不良记录。

再次要求才学出众。

无论是从资历、品格还是才能来看,杨继美都符合担当祭酒的条件。“人缘”这一隐性条件对杨继美来说更是小菜一碟,由杨继美来当祭酒是水到渠成的。

官府之所以对推举祭酒抱赞许的态度,并对祭酒的担当者有严格的要求。原因在于祭酒是官府与盐商彼此打交道的桥梁,这一角色能产生以下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盐商祭酒在同业中具有斡旋、调解的作用。

二、祭酒处于官吏和盐商之间,祭酒这一中间枢纽的特殊位置,使其既能协助政府推行盐政,又能协助政府管理盐商,还可以使税收得以落实。可见,祭酒对政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显然祭酒对政府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且作用重大,也正是因此原因,政府对祭酒的要求相当严格。

担当祭酒后,杨继美在商场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所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在商海中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杨继美虽然在商场很成功,但他一直对自己中途失学这件事耿耿于怀,所以他没有效仿其它成功盐商的作法;让下辈继承祖业经商,而是让儿子杨恂从小进学堂读书。

人们常说“虎父无犬子”,杨恂也的确争气,没有辜负他父亲的期望,在万历七年(1579)参加科试并中举。

杨继美在扬州听到这一捷报后,心情十分激动,对其它盐商说:“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我的梦想终于由我的儿子实现了。我惟一的夙愿现在得以实现,此生足已!”

因此杨继美在商海中激流勇退,当即便结束了盐场事务,整理行装,返回原籍。回到代州后,或许杨继美是为了弥补自己少年失学之憾事,便花巨资建一座豪华宅院,并起名为“结友诗社”。自此便终日与乡亲老友结社吟诗,以娱晚年。

这就是祭酒盐商杨继美!

杨继美不仅在同业中口碑甚好,在乡邻中也是德高望重,连官府对他也是赞誉有嘉。当然,官府对杨继美的赞誉,与他当祭酒时对政府的巨大贡献是分不开的。

他不愧是一位杰出的商人!即便是从现代的角度来看,杨继美那广结善缘的成功经营之道,是值得现代商人借鉴的经商宝典之一。

具有雄才大略的王海峰

春秋时期的管仲之所以能使齐国很快繁荣昌盛,强大起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得益于青沧一带渔盐之利,继而促成齐桓公的霸业。青沧乃明代的长芦盐区,可谓是人杰地灵。

本节所要谈及的盐商巨贾王海峰便是据此——长芦盐区,发迹起家成为着名富商的。

工海峰生于山西蒲州(今永济),蒲州位于南北纵贯晋陕峡谷的黄河折转东流之处,这里土陋人稠。但蒲州的大多数农民不甘受苦,却又毫无政权欲望,所以不参加科举,不选择仕途之路作为人生的价值口标;他们感觉到了拥挤,却又不愿意倾轧乡亲同胞;他们不相信不劳而获,却又不愿将一生的汗水都向一块狭小的泥土上灌浇。所以他们将目光投向家乡之外的辽阔天地——开始了闯口外的人生之旅。

所谓的闯口外,就是投身到商海巨流中去,在商海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所以,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限制,蒲州农民历来挟资本走四方者十之八九。王海峰同样不甘于在此地埋首终身、聊以糊口,而是毅然加入了闯口外的队列之中。

事实证明,外出经商之利数倍于农,因此外出经商的农民大多能衣锦还乡、荣归故里。这些商人走南闯北,到过五方都会。但这些富商大多数是通过苦心经营、斤斤计较、不弃蝇头小利、长期积累而致富的,所以他们的经营方式并没有什么稀奇之处。

王海峰虽然也和其它商人一样外出经商,但他生性达观开朗,处世泰然大度。他的人格魅力决定了他的经营方式与众不同。

明代山西蒲州人经商,大多是西到秦陇,东到淮浙,西南到蜀。

王海峰刚开始时,也是跟其它商人一样,随大流到上述地方经商。虽然不能获得大利,但所获之利仍数倍于农,所以大多数商人在这一带经商尝到了甜头之后,便随遇而安。然而,王海峰并没有随波逐流。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王海峰认为这里经商营利不太多,难成大气。因此便萌生了离开此地,另图发展的念头。

当然,王海峰并没有在这一念头刚刚“发芽”之际,便急不可耐、盲目地采取行动。相反的,而是为自己下一步的发展制定了一份全面、详尽的计划书。计划书上列有他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这一日标的多套方案……

王海峰运用“多利相遇取其重,多害相遇取其轻”的战略指导思想,在对多套方案进行了系统性、科学性地分析之后。选择了其中一套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利于实现他的战略目标的方案。

方案确定之后,王海峰便即刻付诸行动。这是王海峰一贯的行为方式,一旦确定后,便不再拖泥带水,而是雷厉风行。因为他深知商场如战场,时间等于金钱的经商之道。

具有雄才大略的王海峰,并非那种“吃独食”的类型,而是具有大商人心态——有钱大家赚。所以,在临行之前,王海峰约见了他最要好的一个朋友。

两个人在张家酒馆会面后,要了一壶酒、四个菜,一面喝酒、一面闲谈。

王海峰此行的目的,一是如果朋友愿意同行,可共图发展;一是如果朋友不想“冒风险”,那就当作是与朋友辞行。

酒到半酣,闲话也说得差不多了,王海峰忽然提高了声音说;“我想离开此地,去青沧一带另图发展,你可愿同行?”

王海峰的朋友被王海峰这突如其来的一语给弄懵懂了。

因为平日二人在一起喝酒闲谈时,王海峰从未提及此事,而且从当时不同盐区的销售情况来看,芦州盐区非但不热销,相反的,运销也不正常,因此盐商很难营利。

王海峰的朋友不解地问道:“从目前的局势来看,青沧一带还没有我们这里的行势看好呢?你何以到那里图发展?”

王海峰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微笑答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事物的发展规律与此大同而小异,总是以一种回归态势围绕着某一无形的平均值,或高或低上下的波动,芦州盐区其盐的销售状况,可以说现在已跌入谷底,正处于波谷阶段,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来预测,下一阶段芦州盐区的发展势态,将会从谷底一步步回归,上升直至波峰。所以我认为此刻乃是到青沧谋求发展的最佳时期。”

听完王海峰的“大道理后”,他的朋友说道:“你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但风险太大了,还是稳妥点好。”

王海峰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然后放下酒杯说:“图大业,就要具有冒险精神,这叫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他的朋友说:“宁可不要虎子,还是稳妥点好。”

王海峰说:“你老兄的言外之意是不赞成此举了?本来我还想与你同往青沧,共图大业呢,看来是泡汤了。”

王海峰的朋友此时心中暗想:“岂止是我不愿意与你同行,我还要想办法来阻止你不要走这步险棋——放弃去青沧冒险的念头。”但他知道,凭自己的嘴上功夫,很可能徒劳而无果。

所以他的朋友便采取了权宜之计,说道:“我没说不去呀,但这事非同小可,怎能草率决定,此刻我还没想停当呢?这样吧,明天下午,咱们照样在此地相聚,我给你一个确切的答复。”

“好!不见不散!”

“不见不敞!”

两人约好后便各自回去了。

二人分手后,王海峰的朋友便去找前几天刚从长芦盐区过来的一个同乡,原来他是想透过这个同乡的“现场说法”达到劝阻王海峰的目的。

于是,第二天王海峰的朋友便带着这位同乡来张家酒馆。

一见面,王海峰的朋友指着和他一块来的那人介绍说:“这是前不久刚从青沧一带转战而来的同乡赵兄。”然后又指着王海峰说:“这就是刚才向你提及的王海峰。”

两个人寒暄过后,王海峰的朋友说道:“你不是想到青沧一带去图大业吗?你先听听赵兄他的亲身感受再做定夺也不迟吧?”

王海峰这时已然明白了朋友的用心良苦。心想:正好借此机会多了解一些那边的情况,可算是歪打正着了。

王海峰的朋友转头对着那位同乡说:“劳烦赵兄,把长芦盐区的现况,向我的朋友介绍一下吧。”

姓赵的那位同乡便把长芦盐区的买卖如何难做、自己为什么离开等等,向王海峰做了详细的介绍。

这人话音刚落,王海峰的朋友紧接着说道:“长芦盐区官盐滞销,盐商大都纷纷离去,留下的也是那些有官家背景的显贵人物,很多盐商还到我们这儿来以图发展。”然后用手指了一下那位姓赵的同乡接着说:“这不,赵兄就是一个例证。别人远离火炕,你怎么反其道而行之,自己往火炕里跳呢?你去青沧,还说什么发展,简直是飞蛾投火自取灭亡啊?”

王海峰泰然自若地说道:“你的心意我明白,但经赵兄这一‘点拨’(指从姓赵的那人口中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去青沧谋发展图大业。”

那位姓赵的同乡,看了一眼王海峰的朋友,意思是说:“我已经尽力了,但没有任何效力,下一步怎么办?”

王海峰的朋友明白对方的意图,便向同乡回了一个眼神,表示: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下面的事我来办。

王海峰的朋友了解王海峰的为人及其一贯作风:言必行。既然这样都无法使王海峰改变其决定,再多说别的也是徒劳。因为王海峰决定的事情,很难再更改。不得已半开玩笑似地笑道:“我可不想跟你一块去寻死,我呀,舒坦日子还没过够呢!”

于是王海峰告别朋友,东走青沧。这便是他所选择的最佳方案,到青沧大干一番。

王海峰虽然没有采纳朋友的建议,但他的朋友其一言一行都是发自内心,为他着想。由此可见,王海峰能够做到交友交心,这同时暗示了他能够带人带心——能使性情各异的人才,聚集在其周围,听其指挥、为其效劳。

像王海峰这种能赢得人心的人,想不成功都很难。

风险意味着机遇,王海峰以他那敏捷的头脑,当机立断,加之他敢于拼搏、肯下功夫,舍得下本钱的精神,所以他抓住了这次机遇。

当然,要把风险和机遇统一起来,转化为巨大的效益,仅有敢于冒险的精神,一味蛮干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预见能力,并把风险投资建立在对客观形势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所采取的方案进行充分考证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掉入失败的“机率陷阱”。

而工海峰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总是预先谋划好,然后经过理性地权衡利弊之后,才付渚实际行动,这为他踏上成功的康庄大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般人们的心理是:见到利益没有不想得到的,遇到灾害没有不想避开的。比如,商人经商,一天急走两天路程,夜以继口,千里之路也不以为远,这是因为前面有利可图;渔民入海,海深万仞,逆流航行,冒险远航几百里,昼夜都在海上,这是由于利益就在水中。所以我们可以说,如有利益,虽然是千仞高山之险,也有人登攀:虽然是有万丈深渊之危,也没有不去涉足的!

王海峰东奔青沧,当然也是因利而去。但与一般人所不同的是,他看到的是潜在的商机、潜在的巨大利润。

这日,天刚刚下过雪,冰雪冻结,路面十分难行。

在一段狭长的傍山道路上,有辆满载大缸的马车深陷在雪泥之中,欲进不能,欲退不得。几个时辰过去了,天气渐渐暗了下来,赶车人和货主想尽了办法,还是未能把车子从泥泞之中拉出来。

由于这辆车堵在路上,后面来的车无法通过,转眼间就排成了长长的车龙。

寒风凛冽,日落西山,客商们急于赶到旅店安歇,但又无法前进,山谷中闹得人仰马翻。大家谁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

就在这时,王海峰的车马也到了此处,不得不加入长长的车龙中排队,王海峰便叫一个随从到前面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何堵塞不前。

随从打探回来后,如实禀告王海峰,说:“因为前面有辆满载了大缸的马车深陷在雪泥之中,欲进不能,欲退不得。所以其它车辆无法通过,都被堵在了这里。”

王海峰听完随从的话后,便亲自赶到出事故的马车跟前,察看现场后,他心想如此下去,还不知要耽误到什么时候呢?时不我待,一刻都耽搁不起呀!

王海峰沉思了片刻,大声问货主道:“这一车大缸值多少钱?”

货主说:“值六十两银子。”

王海峰听后,立即吩咐身后的仆人:“取六十两银子来,付给大缸的货主。”

交付货款后,王海峰立刻命人登上货车,割断绳索,将车上的大缸扔到崖下。这样一来,马车得以继续前进,跟在后面的近百辆车也在人欢马啸中前进了。

王海峰的豪举和决断,一时间在客商中广为传颂,提高了他的知名度。

此刻王海峰便播下了事业的成功之“种”。

人们对王海峰的良好印象,为他日后打开场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虽然从表面上看,王海峰损失了六十两银子,但他却因此而树立起了良好的个人形象,提高了他的美誉度,并提高了他在同业者中的地位。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远非六十两银子能买到的。

王海峰做了一桩漂亮的生意。

当然了,具有雄才大略的王海峰,在当机立断的同时,或许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所产生的外部效应,这是他那种大商人心态使然的结果。

过了这段山路之后,天色已然暗了下来,不便继续赶路,所以王海峰在一家“王家客栈”歇脚打尖。

订了客房,洗漱之后,王海峰向店家要了一壶酒,几个小菜,开始自斟自饮。正在饮用,忽然听到外面吵吵闹闹,便放下手中的筷子,走到窗户前向外观望。

天色已到了该掌灯的时候了,所以王海峰通过窗户向外观望时,看不真切。只是影影绰绰地看见院子里有一伙人,隐约听到好象是店家在往外撵什么人。王海峰便走出房门来到院中,这才看清,有一个店伙计,正在向外撵一个住店的客人,还有一些看热闹的人在围观。

只听店伙计毫不客气地说:“我们这店小,容不下你这尊大菩萨,我们自认倒霉,你欠的房钱我们也不要了,你就另谋高处去吧!”说完就把手中的一个包袱塞到对面人的手中,然后便用刚腾出来的双手向外推那人。

被店伙计往外推的那人,脸涨得通红(可能是感到很没面子吧),以一种近乎哀求的语气说道:“这位店小哥,你就行个方便吧,再过几日,我一定会如数偿还所欠的房钱,现在我身无分文,而且天色已暮,外面天寒地冻,你让我到哪里息身啊?”

店伙计接过话来说:“与你行方便,谁给我们方便呀,你到哪儿息身,那是你的事,这我们就管不着了,你就自便吧!”边说边往外推那人。

这时,王海峰走上前去问道:“店小哥,这是怎么回事呀?你往外赶客人,不是自断财路吗?”

店伙计听到有人问他,转过头回来,一看王海峰的穿着打扮,及其言行举止不同常人,连忙赔着笑脸说:“这位客爷儿,您有所不知,客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更是我们的财神爷,岂有向外撵财神爷,自断财路的道理。只是这位财神爷,”店伙计用手指向刚才他向外推的那人,“我们实在是不敢留。”

王海峰问道:“为什么?”

店伙计一脸为难的神情解释道:“一是我们这个店本小利薄,用以周转的资金不多,所以我们赊不起:二是那位客官身染重疾,万一死在我们店中,免不了要吃官司的。这样一来,我们的生意就没法做了。”

王海峰看了一眼被店伙计往外撵的那人,转过头来面对伙计问道:“他欠你们多少房钱?”

店伙计答道:“五两银子。”

“算在我头上,他以后的开销我来付。”王海峰说。

接着王海峰又以一种无可置疑,且不容商议的口吻说道:“这样他可以留下来了吧?”

“那当然,那当然!”店伙计满口应承着,然后又满脸堆笑地向那人赔礼说:“这位客爷,您别见怪,我也是奉命行事,不得已而为之,大人不记小人过,刚才多有得罪,请您海涵。”

刚才被店伙计朝外撵的那人听伙计如此说,便没再多言。这时旁边围观的人,见事情已有着落,便逐渐散去了。

王海峰把那人领入自己的房间,招呼伙计新添了酒菜。

两个人落座后,那人抱拳道:“请问恩公台甫?”

“我叫王海峰,你呢,你叫什么?”

“我叫李宝。”

俩人相互喧寒过后,王海峰简明扼要地将自己的情况向李宝介绍了一下,然后问道:“李兄,你呢?我看你不是没本事的人,何以落得如此境地?”

李宝口打唉声,将自己的遭遇徐徐道来。

原来李宝是衙门里的一个捕头,外出办差,在回去交差的路上偶感风寒,所带的盘缠全都用光了,还欠了店里的房钱,托人往家里捎了口信,也不知捎到了没有,至今没有回音,所以便出现了刚才的一幕……

土海峰听完李宝的遭遇后,刚才心中的疑虑,一扫而空了。面带很关切的神情问道:“李兄的病情现在如何?”

李宝说:“真是病来如山倒,去病如抽丝呀!我现在落魄到如此境地,连吃饭、住宿都成问题了,哪里还有钱治病呀?”

王海峰站起来,走到一个包袱前,再转身回来时,手里拿着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坐定后说道:“我手头现在也不是十分宽裕,只能帮你这点忙了,估计看病吃住也差不多了。”

李宝眼含泪光说:“大恩不言谢,不过将来也真不知何以为报?”

“谈什么报不报,这是你我二人的缘份。”王海峰说道。

两个人越谈越投机,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随即结为异性兄弟,王海峰为兄,李宝为弟。

次日,王海峰早早地告别了李宝便上路了。

青州(今山东益都)和沧州(今河北沧州)这两个地方是明代的长芦盐区。前面我们提到过明代所实行的开中制,对盐的销售地域有严格的限定,不得越境销售。长芦盐区盐行北直隶和河南之彰德、卫辉二府。

经过一段时日的长途跋涉后,这一日i海峰终于到达了长芦盐区。到达目的地后,王海峰首先安顿好自己的住所,之后稍适休息便抓紧时间投入了备战工作。

奇怪的是王海峰不务“正业”,而是开始广泛地收集该盐区的盐政及其运售历史。

王海峰做任何事都比较讲究方法,当然这种素质的具备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海峰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效,他从当地雇了一位车夫。实质上,与其说他雇了一个车夫,倒不如说他雇了一个向导。因为当地人,一是地理环境熟悉,可以少走弯路;一是可以从车夫口中得知一些更为详尽的、更有价值的信息(有些东西从死板的资料上是得不到的)。这样做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这做法足以展现出,王海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的经营理念。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之后,王海峰每天定时由车夫陪同外出收集有关该盐区的盐政及其销售历史。

一日,已经到了该外出的时间了,(每日晚上王海峰都和车夫定好次日的外出时间,以免浪费时间。)可车夫没到。将近过了半个时辰之后,车夫才赶来。

车夫迟到了。经过几日的接触后,他知道王海峰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惟恐王海峰因此将自己解雇。因为当时长芦盐区官盐滞销经济比较萧条,失业人员很多,找份工作不容易——僧多粥少。

王海峰看了车夫一眼,表情严肃地问道:“你怎么迟到了?”

车夫闻听此言,本来已忐忑不安的心情更加紧张了。小心翼翼地解释道:“因为母亲突然生病,所以……”

闻听此言,王海峰严肃的表情变得缓和了,没等车夫说完,便急不可耐地紧接着问道:“病情如何,是否严重?”

车夫来不及多想,忙答道:“不碍事的,老毛病了,吃过药好多了。”接着车夫作保证说道:“以后决不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了。”

王海峰只说了一句:“咱们出发吧。”其它的没再多言。

晚上付工钱时,王海峰还比平日多付给了车夫些银两,并说道:“给你的母亲抓些好药。”然后告诉他次日出发的时间。之后,拍了拍车夫的肩头,便走回了住所。

此时,车夫悬了一天的心终于落地了。雇主非但没有克扣他的工资,没有解雇他,还多给了银子,让他给母亲治病用,这令车夫感激涕零。

王海峰对车夫的态度表现了他在用人上的人性化管理方式,这也是为什么王海峰的员工都对他死心塌地的原因,员工对他的忠诚为他日后成就一番事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待资料收集的差不多时,王海峰便投入到第二轮的作战中——开始集中全部精力整理、研究所收集的资料。经过多日的钻研,王海峰熟悉了芦州盐区的盐政,了解了该盐区的运销历史,并结合当时的时局现状,从中找出了经验教训。他认为导致芦州盐区衰败的原因如下:

一、政府屡增纳粮数量,使商人望而生畏,不愿纳米开中。

二、明政府任意增发盐引在食盐销售市场不能扩大的情况下,造成盐引壅积。

三、权贵包办使开中商人受到排挤。

四、私盐之风日盛,导致私盐驱逐官盐的局势。

以上多方面原因的综合作用,使得长芦盐区的运销不能正常进行。

前面我们提到过,开中制是明政府军政开支的重要支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是惟一的支柱。所以,连锁作用的结果,最终使明政府的统治受到威胁。王海峰在搞清了每一个环节的利害关系之后,最后得出结论;必须透过官府对市场的干预作用,才能扭转长芦盐区的萧条局势。

王海峰把他的想法及其分析付诸文字,打算将其上呈给政府官员,再经由他们上奏给朝廷,然后朝廷颁布政令,由国家作为后盾,强制执行。

王海峰的想法确实很好,但他付诸实际行动时却遇到了“绊脚石”——中间环节打不通,要么就是碰壁,要么就是无果之花。总而言之一句话,他的方案呈不上去。

这日,王海峰正在为此事犯难。一个仆人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说:“有一个自称姓李的衙役打扮的官人,说是来拜访您。”

王海峰听得一头雾水,心想自己没交这样的朋友呀?一转念想起了王家客栈的事,心里忽然亮堂了,不由自语道:“莫非是他?一定是他!”

仆人见王海峰自言自语地嘀咕着,也不发话——是否请进来访者。仆人正要向王海峰请示。可话到嘴边还没说出来呢,王海峰便大步走出屋子来到大门。那个仆人也随后跟了进来。

自称姓李的来访者,看到王海峰,不由鼻子发酸,两眼发热。

“王兄!”

“贤弟!”

两个人这样招呼过,却又没有话了,彼此都有无数话梗塞在喉头,还有无数话积压在心头,但嘴只有一张,不知先说哪一句好。

一旁的仆人见此情景,不能不开口了:“请主人陪着李老爷到里面坐。”

“啊!”王海峰这才省悟,“来,来!里面谈,里面谈。”王海峰说话间,将来者让进客厅。

来者是王海峰在王家客栈结识的李宝。李宝见到恩公后,情绪过于激动,便说不出话来了,王海峰看到李宝后,大脑中闪过了一个念头,自己的方案“有救”了。所以王海峰也是激动万分,一时语塞。

落座后,李宝问及王海峰的现状,王海峰便把自己正在犯难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徐徐道来。

李宝听完后说:“这样吧,等我回衙门交差时,你和我一道回去,我帮你引见我们大人,请他帮忙上奏朝廷。”

王海峰听后如卸重负说:“我正有此意,那真是太感谢贤弟了!”

李宝说:“真正要感谢的人是你,我的命还是你捡回来的呢。”

王海峰见到那位大人后,将他的想法及其分析结论——详述给对方,并提出了整顿盐制、严禁走私的建议。这一官员听完王海峰详实的、有理有据的论述之后,认为其言极是。于是便奏议朝廷。由于王海峰的建议符合明政府的利益(当然也充分反映了盐商利益),所以他的主张非常顺利地被明政府采纳并得以推行。

经过政府的硬性干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严厉整顿后,长芦盐区盐的运销又繁荣起来。由于在长芦盐区经营可获大利,这对盐商的吸引力可想而知。所以各地盐商又蜂拥而至,来到长芦盐区。

长芦盐区经济的再度繁荣,使得长芦盐区的盐税收入比过去增加了三倍多,为明政府的财政输入了血液。当然,盐商也从中大获其利。

长芦盐区能由衰转荣,出现如此局面,王海峰功不可没。当然,王海峰也成为了这一盐区著名的富商。

这就是具有雄才大略的盐商王海峰!

王海峰之所以能在商场立于不败之地,与他那种大商人心态不无关系——做生意不屑于蝇头小利,要做就做大、做强。还有一点那就是王海峰善于交友,且交友交心,这一点是他成功的关键因素。

王海峰一生都鏖战于商场,所以长年累月过着东奔西走、风餐露宿的生活,其间免不了风吹日晒雨淋的日子,直到七十高龄,由于身体原因实在无法外出经商,才不得已离开商界,安享晚年。在历代商人中,他算是屈指可数的高寿者。

王海峰在嘉靖四十二年(1563),七十岁离开盐业商界荣归故里时,当地乡民为他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连当地官府人员都参加了这一仪式,显然这与他提议政府整顿盐制有功分不开。否则官府人员怎会屈尊大驾去参加一个平民百姓的欢迎仪式呢?

王海峰生性达观开朗,处世泰然大度,乐施助人,常救人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且并不图报。所以,他的乡邻对他都很敬重,连官府对他也是赞誉的。

王海峰回到故里后,打算建造新居,地基已经量好,只是育座老房子夹在自己的新居房址之中,使得新居的建筑格局非常不协调。

这间老房子的主人,经营豆腐生意,所居住的房子是他家祖上世代传下来的。

主持新居建筑工程的人去和这间房子的主人商量,打算买下这座房子,但无论他出多高的价钱,这间老房子的主人就是不答应。

主持人非常气愤,回来告诉了王海峰,请王海峰找官府的人出面惩治老房子的主人。

王海峰听后,却淡淡一笑,说道:“不必了,你只管先去建造那其它三面的房子吧!”

遵照王海峰的吩咐,工程便开工了。

施工时每天需要大量的豆腐,王海峰让人全部到那座老房子主人那里去购买,而且每次都交付现钱。

老房子的主人因此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人手很吃紧,便招人帮工。

不久,这家豆腐作坊招的工徒越来越多,房主赚了不少钱,家中的积蓄充盈其室,制作豆腐的工具也增添了不少。这样一来,那间房子便显得狭小难容。

老房子的主人感谢王海峰对自己的扶助之德,便把祖传房子的房契献给了王海峰。王海峰命人在邻近之处买了一间比原房稍大些的房子送给了老房子的主人,作为回报。

老房子的主人非常高兴,几天内便迁到新房去住了。

原来王海峰是运用了他成功经商的策略,先于后取。我们知道取和予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当处理好取和予的对立关系,能够提高经济效益的增进。如果王海峰不是先作一定的投入(予),肯定达不到后来那么圆满的结果(取)。

由此可见,取予策略对一切经营者来说,是利莫大焉,高明的经营者往往都能熟练掌握这一策略。王海峰就是很好的例证。

王海峰成功经商的取予策略,对于当代的企业家和经营者仍然具有广泛的价值,还有一点就是要学会像王海峰那样变通运用。

明代大学士张四维对王海峰评价说:“蒲州虽然多豪商巨贾,但少见像王海峰那样有雄才大略的商人。”并说他:“动辄万金毫不在意”,其资产之雄厚就可想而知了。

史料上关于王海峰的经商活动记载十分简略,但他那“种芝麻,获西瓜”的雄才大略,对于我们今天商界的人士来说,绝对是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来看,上海峰的雄才大略都给今天的商人留下了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经商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