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慧眼识苏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一句至理名言。几为人,都有自己的短处,也都会犯错误。即使一些名人才子也都如此。犯了错误怎么办?有过则罚,改过则用。这也是用人的一大原则。有过则罚,不罚不足以明事理,有过不纠,对犯错者本人也没有益处。
改过则用,不用就是一棍子打死,就是对人才的一大浪费。隋高祖杨坚在对苏威的使用上,基本上就使用了这一用人原则。
苏威是隋初著名的宰相,他在任职期间多有惠政,为世人所称道,但是当初隋高祖杨坚发现和使用苏威这个人,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苏威很早就有才名,但是一直没被朝廷重用。杨坚在做北周丞相时,大将军高须曾屡次推荐苏威,陈述苏威的才能。杨坚把苏威召来后,引到卧室内交谈,两个人谈得很投机。后来苏威听说杨坚要废周立隋,自己要称帝,就逃回到家里,闭门不出。高颎要追他回来,杨坚说:“他现在不想参与我的事,先让他去吧。”杨坚即皇帝位后,苏威又出来辅佐他,杨坚不汁前嫌,授苏威为太子少保,追赠苏威的父亲为邳国公,让苏威承继父爵,不久又让苏威兼任纳言、民部上书两职,苏威上书推辞,杨坚下诏说:“大船承载重,骏马奔驰远。你兼有多人的才能,不要推辞,多于事情吧。”由此可见杨坚对苏威的信任。
苏威曾主张减免赋税,杨坚听从了他的主张,这一政策深为百姓喜欢,因此苏威也更受杨坚的宠信,杨坚让苏威与高颎一起参掌朝政,苏威见宫中帘幔的钩子都是用银子作的,就主张换用其它材料,要节俭从事,受到杨坚的赞赏。有一次,杨坚对一个人发怒,要杀那个人,苏威进谏,杨坚非但不听,反而更加生气,讨了一会儿,杨坚的怒气消了,对他的进谏表示感谢,并说:“你能做到这样。我确实没看错人。”
当时的治书侍御史梁毗因为苏威身兼五职。并没有举荐其他人的意思,就上书弹劾苏威。杨坚对他说:“苏威虽然身兼五职,但始终孜孜不倦,志向远大。而且职务有空缺时才能推举别人,现在苏威很称职,你为什么要求他引荐别人呢?”有一次,杨坚还对朝臣说:“苏威遇不到我,就不能实行他的主张;我得不到苏威,就不能行大道。杨素舌辩之才当世无双,至于斟酌古今,审时度势,帮助我治理国家方面,他却比不上苏威。”
开皇十二年(592年),有人告发苏威和主持科举考试的官员结为朋党,任用私人。杨坚让蜀王杨秀,上柱国虞庆则审察这件事,结果是确有其事。杨坚指出《宋书·谢晦传》中涉及朋堂故事的地方,让苏威阅读。苏威很害怕,免冠谢罪。杨坚说:“你现在谢罪已经太迟了。”于是免去了苏威的官职。
后来有一次议事的时候,杨坚又想起了苏威,他对群臣说:“有些人总是说苏威假装清廉,实际上家中金玉很多,这是虚妄之言。苏威这个人,只不过性情有点乖戾,把握不住世事的要害,过于追求名利,别人服从自己就很高兴,违逆自己就很生气,这是他最大的毛病。别的倒没什么。”群臣们也都同意,于是杨坚又重新起用了苏威。苏威果然不负众望,对隋朝忠心耿耿,竭尽职守,一直到死。
【简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不能因过而抹煞了有过者的长处。聪明的用人者应罚其过而用其才,杨坚对待苏威便是如此。杨坚对苏威的奖惩用废,显示出他的气度和魅力,以及高超的用人本领。实际上杨坚这个人,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本事,但是却非常善于用人,他对手下官员的审视和了解非常全面。有的人犯了大错,就严肃处理,毫不含糊;有的人一旦犯了错误,被免官一段时间以后,让他冷静一下再重新起用,对待苏威就是一例。杨坚的这种用人之道在当时值得称道,就是在今天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