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骑长牛不找马
郝利女士特别健谈,也很风趣,当记者问及她炒股的经验时,她开门见山地说:"炒股都希望找牛股,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有没有'牛劲'。她自己显然是个"牛劲十足"的人,不然当年也不可能放弃内地安逸的工作来闯深圳,更不可能投入全家所有积蓄而成为第一批股民中的一员。
初为股民
那时,和大多数人一样,郝女士也对股票一点不了解,她当时只是听收音机里在讲,也看到周围有人蠢蠢欲动,她就觉得:既然是新生事物,又是政府鼓励的,政府肯定不会坑老百姓的,于是她决定要炒一把。决定是做出了,但与一般人不同的是,她几乎拿出了家里的所有积蓄,6800元,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
当时还没有深交所,她说买股票有点像电影里演的地下党,荔枝公园、东门都是当年股票交易的场所。她在一位姓魏的同事带领下,来到荔枝公园,在懵懵懂懂中买了3400股深万科和3400股深金田,当时都是1元1股,这一放就是四年,其间经历了股票发行上市,深交所成立,证券公司应运而生……
1992年9月25日(记者查看了验资单),她以每股4.8元的价格抛售了深金田,同时以每股4.2元的价格买入深安达,仍是满仓操作。结果29日就迎来了大涨行情。这一波大牛行情大约持续了半年时间,到这波大牛行情结束,4年时间大约带给她30倍的收益,这时她手头资金已达20万。她说"20万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失败在于不懂政策
郝利是有魄力的人,也是幸运的赢家,但也有失误之时。1993年,政府公布了加息的消息,当时她手里的股票总是舍不得卖,比如深安达,28元时有人劝她卖掉,她愣是不听,结果一路下调,掉到16元时,不得不忍痛割肉。
这时她没有后悔,因为她明白了,炒股票只有自己才能做出最终决断,要想判断准确必须自己学习相关知识,比如宏观经济、企业经营状况、技术等。她决定完成从跟风到理性分析的转型。
要学习谈何容易,自己摸索不说,当时单位也不允许。她只能在晚上去听有关讲座,然后把听来的理论和自己的经验一一印证。还别说,搞工程出身的她领会得还较快。用她自己的话说,前期沾了胆大的光,赚下的第一笔资金奠定了基础,而1993年的熊市让她有时间学习相关知识,给她留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操作思路。
抽签:一次都不放过
1996、1997年,公司上市进入高峰期,当时的中签率也比现在要高得多,1997年高达2%,甚至有过4%的机会,郝利准确把握住1996年的高点,把全部资金投入到抽签上来。当时她和老公开了两个账号,曾抽中过五粮液、华联商厦、中兴商业、小天鹅等,抽到的股票她也不贪,在上市不久就逢高减磅,然后再抽,一次都没有放弃过。尽管当时中签率较高,但是郝利还是为自己的运气好而庆幸,共中了50多次。对于这个神话,她的解释是:坚持认购,一次机会都不放过。
不要轻易从牛背下来
自从有了"亿安老太"的例证,似乎长线是金的说法一时更有了依据。同样是长线持股,郝利却有自己的原则:选好的股票一路骑下去,不要太在意一时的涨涨跌跌。
1998年底,郝利又一次踩准了节奏,把全部资金投入股票市场。因为当时抽签的人多了起来,经济形势向好,政策面暖风徐吹,她准确判断:又一次大牛行情将要到来。
当时她在10-12元附近的价位买了岳阳恒立,一直放到1999年3月份才以20元的价格出货,当时她还重仓持有徐工股份、南京水运、美尔雅、华东电脑等。后来"5.19"行情爆发了,这些股票都有了差不多翻番的回报。其中她重仓持有的徐工股份、南京水运在"5.19"的那段行情中也没有抛。用她的话来说:骑上长牛就别轻易下来。她的股票一般持仓时间都会在一年以上。
当记者问及长线风险时,她说,只要选好前景好,处于上升通道的个股,不要贪短期的小利。她在选股中有"三不碰"原则:短线急剧拉升的股票不碰,高分配除权的股票不碰,早期上市的老股票不碰。还有"三不怕"等原则,郝利希望能与感兴趣的股民分享。总结九年来的经验,她只有一句话:"没有不涨升的股票,只有没耐心的股民"。除了看得特别准的短线机会,她是不做短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