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拜占庭研究32
19世纪
19世纪后半期,俄罗斯学者对于拜占庭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德国籍院士。——19世纪前半期,德国学者在俄罗斯开辟了对拜占庭的研究领域,他们是一些被选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永久留在彼得格勒的学者。这些德国学者特别关注于确定拜占庭及拜占庭史料在俄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在这些院士中间,Ρh.克鲁格(Ph.Krug,1764—1844年)和A.库尼克(A.Kunik,1814—1899年)是应该提到的。
西方派和斯拉夫派。——对于19世纪上半期俄罗斯思想家的著名代表来说,拜占庭历史时常成为支持某一特定的社会运动的资料。例如:一些斯拉夫派学者注62,以拜占庭帝国的事件为他们的理论提供根据并做辩护。西方派的学者则从已被引用的同样史料中找根据,试图说明拜占庭历史的消极影响,并指出,如果俄罗斯决定仿效已亡帝国的传统,就可能面临极大的危险。在赫尔岑(Herzen)的一部著作中,他写道:
罗马的统治结束了古代希腊的存在,并同时保留了它,正如熔岩和灰尘保留了庞贝和赫尔库拉内一样。拜占庭时期已揭开了棺盖,但是死去的东西仍然不能复活;像任何其他墓穴一样,它被教士、修士或阉人们这些不能生育的真正代表们所掌管……拜占庭帝国能够生存,但是它的功能已经终止。大体说来,历史只关注那些正处于舞台上,即那些正在有所作为的民族。注63
另一位西方派的P.Y.查达耶夫(P.Y.Tchaadayev)在他的第一封哲学信札中写道:“按照我们倒霉命运的安排,我们向不幸的使人深恶痛绝的拜占庭帝国寻求一个道德准则,这曾是我们教育的基础。”注64但是,这种论调没有任何历史价值。这些思想家无疑是天才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但他们绝不是真正的拜占庭历史学家。
19世纪中叶,人们对于研究拜占庭历史的重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一个热情的斯拉夫派学者A.S.霍米亚可夫(A.S.Khomiakov)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我们以为,用蔑视的态度谈论拜占庭帝国意味着暴露他自己的无知。”注651850年,著名的莫斯科大学教授T.N.格拉诺夫斯基(T.N.Granovsky)写道:33
我们有必要提起拜占庭历史对我们俄罗斯人的重要性吗?从君士坦丁堡(帝都)注66,我们接受了我们民族文化最优秀的部分,即我们的宗教信仰和文明的开端。东方帝国把俄罗斯引进了基督教各民族的家庭。但是,除此之外,仅仅由于我们是斯拉夫人这一事实,就使我们与拜占庭帝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这方面,外国学者们还没有认识到,也不可能充分地认识到。注67
按照格拉诺夫斯基的意见,在他的那个时代,只有俄罗斯学者或斯拉夫学者,才能对拜占庭历史的主要问题给予恰当的解释,他说:“对于我们受到许多恩惠的这些现象进行研究,是我们的职责。”注68
瓦西列夫斯基。——V.G.瓦西列夫斯基(V.G.Vasilievsky,1838—1899年)是一位全面从事拜占庭历史科学研究的真正奠基者,他是彼得格勒大学的教授,俄罗斯科学院的院士。他发表了大量关于拜占庭史的专门问题(内部的和外部的历史)的杰作,并以他的大部分精力和敏锐的分析能力,致力于研究拜占庭和俄罗斯的关系。瓦西列夫斯基的一些著作在通史领域中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许多著名欧洲学者承认瓦西列夫斯基的著作《拜占庭和佩切涅洛人》(Byzantium and the Patzinaks)是研究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学者们所必读的。注691925年故去的教授康达可夫(N.P.Kodakov)及院士Th.I.乌斯宾斯基(Th.I.Uspensky)也都是著名的学者,前者在拜占庭艺术研究方面,后者在拜占庭社会历史研究领域都很著名。此处对这三位历史家的著作不拟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因为瓦西列夫斯基仅仅出版过一些专题著作,而康达可夫的著作则侧重拜占庭艺术注70,而这里我们所要概略回顾的是只限于拜占庭历史方面的一般著作。乌斯宾斯基有点例外,后面将较多地介绍34他的两卷本的拜占庭帝国通史,这一著作出版于1914年和1927年。34
总之,到20世纪初,俄罗斯学者们对于拜占庭研究的主要贡献是他们详细地调查研究并阐明了许多专门的、有时是极其重要的问题。
叶尔托夫。——1837年,I.叶尔托夫(I.Ertov)以俄文发表了两卷本著作《选自通史的东罗马或君士坦丁堡帝国史》(History of the Eastern Roman or Constantinopolitan Empire,Selected from the General History)。从标题“选自通史”可看出,这一著作仅仅是作者的15卷本《由俄罗斯国家形成,到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期间的民族迁徙和欧、亚、非三洲新国家的建立,世界通史及其续篇》(1830—1834年出版)的选录。叶尔托夫是一个商人的儿子,依靠自学成才。他写这部拜占庭帝国史的指导思想是:“首先是俄罗斯读者需要一部记叙体的历史。”注71他表明,他用作史料的资料“除了选自许多书本和期刊外,还有鲁瓦约的历史、勒博的《东罗马帝国史略》及亚当(Adam)对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所作的节译”。注72自然,叶尔托夫这一包括君士坦丁堡陷落为止的历史事件汇编并没有什么科学价值,但是,在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这却是个意外的尝试。
20世纪
库拉科夫斯基。——最早试图写一部严格的拜占庭通史的俄罗斯学者是已故的基辅大学教授J.A.库拉科夫斯基(J.A.Kulakovsky)。他的专业是罗马文学,但他在大学教授罗马史,因此,在罗马古文物及帝国时代的罗马制度史方面做了许多工作。1890年以后,他花费了部分时间研究基督教考古学和拜占庭历史。在20世纪早期(1906—1908年),他翻译了4世纪时著名的罗马异教历史学家阿米亚努斯·马尔切利努斯(Ammianus Marcellinus)的著作,这一译本成了他此后研究拜占庭史的入门作品。1910年他发表了《拜占庭帝国史》第一卷,记载了395年至518年的史实。第二卷出版于1912年,第三卷出版于1915年,这两卷包括了由518年到717年的拜占庭历史,即到破坏圣像时期。第一卷的修订本于1913年已出版。作者以不寻常的勤奋和不倦的精力深入研究了希腊文的、拉丁文的和东方的(译本)拜占庭历史资料。他以这些文献为基础,凭借自己对于这一时期文献的广泛了解,撰写了至717年为止的详尽的拜占庭历史。库拉科夫斯基教授论述了拜占庭帝国内部生活的一些方面,但在大量涉及外部政治生活的细节中,内部生活有时却显得模糊不清了。第三卷特别有价值并值得重视。按照作者在第一卷前言中的声明,他企图以生动逼真的描写,使读者能领会那些古代精神的实质。库拉科夫斯基说道:“我们俄罗斯的过去以不可分割的纽带与拜占庭帝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我们俄罗斯的民族精神显示出了它自己的本质。”对于在俄罗斯中学教育中取消希腊文的学习,他深感遗憾:“也许有一天,我们俄国人会像西欧的那些人一样地了解到,不是‘现代’这最后一个词,而是‘希腊’这第一个词,意味着欧洲文化的创造性的开端。”在第三卷的前言中,作者又一次解释他写作这部拜占庭史的计划:“我的目的是根据对史料的直接研究,根据对拜占庭历史的各种期刊中大量出现的、当代研究者就这一时期的历史对各种个别问题的资料进行的研究,介绍一个连续的、年代准确的、尽可能完善的帝国生活图景。”库拉科夫斯基教授的著作,就其对拜占庭历史事实的描写及一些原始史料的内容来说,是有很大价值的。它也包含了现代历史学科在拜占庭历史的主要社会政治问题上的重要意见和推论。库拉科夫斯基对历史事件的描述相当详细,这就解释了这一事实,即这一近1400页的三卷著作,只记载了拜占庭帝国8世纪初之前的历史。35
Th.I.乌斯宾斯基。——1914年,君士坦丁堡的考古研究所前任所长,俄国科学院士Th.I.乌斯宾斯基(Th.I.Uspensky),出版了《拜占庭帝国史》第一卷。这一优秀的著作附有许多地图、插图和画片,描述了由4世纪至8世纪初(即破坏圣像时期)的历史事件。这本书代表了拜占庭历史领域内的一个专家试图写一部拜占庭帝国通史的最初尝试。从事这项工作的是拜占庭历史及文学领域内最著名的一位学者。他勤奋的一生,几乎全献给了对拜占庭帝国不同时期、不同方面的复杂历史的研究。他于1928年在列宁格勒去世,终年83岁。乌斯宾斯基希望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通俗易懂的叙述体的历史,他并没有在脚注和尾注中纳入诸多参考资料,只是介绍了他使用的主要资料和第二手论著。该书的第二卷第一部出版于1927年,其中讨论了破坏圣像时期的历史以及斯拉夫语传教者西里尔(君士坦丁)和美多德(Methodius)的问题。36
乌斯宾斯基著作的第一卷的问世,是对“拜占庭文明”的主要因素正在出现,复杂的拜占庭文化正在形成时期的拜占庭史的广泛介绍。作者不可避免地要从拜占庭历史的过去事件中为现代生活寻找一些“教训”。他谈到拜占庭东方行省统治的重要性时指出,的确是在小亚细亚,即在尼西亚帝国内,13世纪恢复拜占庭帝国的计划就已成熟了。他断定,“历史的教训是要受到严格检验的”,而且要由那些等着瓜分拜占庭这个博斯普鲁斯垂危病人遗产的同时代人来评价。注73他进一步指出: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有权力避免积极参与处理与拜占庭遗产有关的事情,我们就会犯极大的错误。尽管,按常规,继承人有权接受或拒绝留给他的遗产,而俄罗斯在东方问题上的作用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不是主观意志所能改变的,除非一些意想不到的冲击能使我们忘掉或在记忆中清除那些使我们生存、斗争和历经磨难的事件的回忆。注74
纵观全部著作,乌斯宾斯基都试图解释斯拉夫和拜占庭的关系问题,他在1912年10月序言的结尾中,要读者去翻阅关于南斯拉夫历史的几章,以解释“巴尔干半岛今天的悲惨事件”,即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问题。注75乌斯宾斯基解释道,他的目的是为俄罗斯读者提供重要的材料,这些材料会帮助他清楚地认识一个仔细衡量并深思熟虑的体系。另外,他希望他的读者认识到,深入研究拜占庭史以及它与过去俄罗斯的关系,不仅对俄罗斯学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形成并正确指引俄罗斯的政治与民族意识,也是同样必要的。
作为“拜占庭化”(Byzantinism)这一名词的坚定信奉者,乌斯宾斯基特别注意为这一名词下定义。按他的想法,构成“拜占庭化”的基本特征是蛮族对帝国的入侵及3、4世纪的文化、宗教危机。注76“拜占庭化是历史的法则,它的影响表现在东南欧人民的历史中。这一法则甚至在当代仍在支配着许许多多的国家的发展;它表现在一整套特别的信仰及政治制度中,人们也可以说,它表现在阶级结构和土地关系的特有形式中。”注77“拜占庭化”——所谓拜占庭化是罗马精神与较古老的文化,诸如犹太的、波斯的和希腊的古老文化,相融合的结果——这一术语的使用主要是指“影响5—8世纪罗马帝国逐渐被改造成拜占庭帝国所有因素的综合。”注78“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的迁移引起许多变化,导致了帝国在社会经济结构和军事制度方面的变革。新的因素对东方的罗马帝国的改革施加了巨大的影响,使它逐渐带有拜占庭化的特征。”注79拜占庭化通过以下几种现象表现出来:(1)“不断地清除通行的拉丁语而逐渐代之以希腊语,或确切地说,代之以拜占庭语。(2)各民族争取政治上的优势的斗争;(3)新的艺术发展,新的创作动机的出现,导致新的历史丰碑以及在文学领域中出现的独具风格的作品,于是,在东方文化的模式和传统影响下渐渐发展起了新的、有独创性的方法。”注80 37
乌斯宾斯基认为东方的罗马帝国在大约8世纪时就获得拜占庭化的显著特点,这一观点是与英国拜占庭学家芬利的观点相一致的。乌斯宾斯基的总体思想在其《拜占庭帝国史》第一卷中没有得到证明;可能只有在他的拜占庭帝国史全部问世时,或至少到拉丁人进犯时期,才有可能恰当地做出判断。
第一卷里提出的主要问题是:(1)斯拉夫人迁居到巴尔干半岛及其对拜占庭生活的影响;(2)拜占庭帝国的土地所有制;(3)军区制度,即帝国行省的管理制度。尽管这些问题在乌斯宾斯基的著作中没有最终的答案,但他所进行的解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这些复杂问题的必要。
乌斯宾斯基的这一著作,在它出版之前至少酝酿了25年,并且其写作周期也相当长,该书的不同部分其重要价值大不相同。其中一些章节写得新颖、生动、有趣,反之,其他一些根据过时的资料所写的章节,远远低于他的同时代学者达到的水平。关于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徒的论述是这方面的实例。乌斯宾斯基用了相当的篇幅专论帝国的社会生活,这是本书的主要成就之一。这一著作能够使读者了解早期的拜占庭史;这位把自己的学者生涯几乎全部献给拜占庭时期的专家对这段历史做了清楚的说明。1948年他的《拜占庭帝国史》第三卷(1081—1453年)出版,第二卷的后半部却未能出版。38
谢斯塔可夫。——谢斯塔可夫(S.P.Shestakov)是喀山大学的教授。1913年他发表了《拜占庭帝国史讲义》(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该书的第二次增订本于1915年出版。这部书叙述了由3、4、5世纪野蛮人迁入东、西罗马帝国境内开始到公元800年查理大帝的加冕典礼为止的历史。作者叙述了有关帝国外交的政治事件和帝国社会生活的面貌,并列出了有关这一历史学科的编史工作和文献资料。这些资料不十分精确,记载也很粗糙。
C.N.乌斯宾斯基。——俄罗斯学者C.N.乌斯宾斯基(C.N.Uspensky)注81于1917年在莫斯科出版的《拜占庭史纲要》(Outlines in Byzantine History)一书,留给我们一个很清新、生动的印象。这本书仅有268页,却包含一个很值得重视的综合性前言和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况。它使读者接触到拜占庭时期的重要内政问题。本书的叙述至破坏圣像后期与843年恢复圣像崇拜,即狄奥多拉统治时期为止。这本纲要的特点是,把重点放在帝国的内部组织、宗教和社会发展问题上;只是在作者认为有助于解释社会的某些现象时才叙述一些政治事件。乌斯宾斯基慎重地发展了他的主要的、十分正确的观点,即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具有希腊化的性质。他的兴趣是试图在世俗的和教会的土地占有制方面调查拜占庭生活中封建化的过程。乌斯宾斯基尤其对破坏圣像时期有兴趣。他的《纲要》最后几章值得特殊注意。他分析了第一批蛮族王国在帝国境内的建立,查士丁尼统治下的行政改革和财政管理、军区的组织、6—8世纪农民和所谓的《农业法》、土地占有以及特免权问题。这本书分量不大,但内容丰富,很有价值。
瓦西列夫。——瓦西列夫(A.A.Vasiliev)的《拜占庭帝国史》(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最初是在俄国出版的俄文著作。全书两卷包括拜占庭帝国的全部历史。第一卷出版于1917年,书名是《拜占庭历史讲义;第一卷,到十字军开始时期(1081年)》。第二卷包括由十字军至君士坦丁堡陷落这一历史时期,分三册出版:(1)《拜占庭和十字军人》(彼得格勒,1923年);(2)《拉丁人在东方的统治》(彼得格勒,1923年);(3)《拜占庭帝国的衰亡》(列宁格勒,1925年)。这部书的多次翻译和增订版的资料都收在本书的参考文献部分。39
贝佐布拉佐夫。——《拜占庭文化概要》(Sketches in Byzantine cuiture)是P.V.贝佐布拉佐夫(P.V.Bezobrazov)去世后发表的研究成果。他死于1918年10月,此书于1919年在彼得格勒出版。这本叙述生动的著作,含有作者对拜占庭生活中很多东西的反感情绪,因而,他以相当暗淡的色彩描写拜占庭的生活。他论述了皇帝、皇后、教士、政府官员、地主、工匠、文学、人文景观、消遣方式和诉讼事件等。贝佐布拉佐夫是个很有才华的学者,他的著作是有价值的,令人满意的。
列夫臣柯。——列夫臣柯(M.V.Levchenko)著的《拜占庭简史》(Sketches in Byzantine Culture,莫斯科和列宁格勒,1940年)是1940年出现于苏维埃俄国的第一部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概述拜占庭历史的著作。且不谈作者对“资产阶级拜占庭学家”的例行攻击(显然这在苏维埃俄国是强制性的),这本书还是显示出作者有很好的史料知识的修养。虽然作者在选择史料方面有些偏见,但它还是描述了许多有关内政史,特别是政治经济方面的重要问题。列夫臣柯把这些问题与民众的利益相联系。他写道:“俄罗斯从拜占庭接受了基督教。与此同时,斯拉夫人接受了文字和较高的拜占庭文化的某些因素,显而易见,我们国家的劳动大众有理由关心拜占庭的历史,苏联的历史学家必须满足这一要求,并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写出博学的拜占庭历史。”(俄文版,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