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要适度
国学原味
子曰:“道之不行也①,我知之矣,知者过之②,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③。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④。”
词语解释
①道:这里指的就是中庸之道。
②知:同“智”。过:过头。
③不肖(xiào)者:指不才,不正派,品行不好的人。
④味:滋味,味道。
句意理解
趣味故事
曾参挨打,周木问安
有一天,小明的妈妈向朋友诉苦:
“我家小明啊,脾气可拧了。昨天他惹我生气,我就打了他一下。结果他还跟我犟嘴,我更生气了,就又打了他两下,心里想着他撒腿跑了,也就没事儿了。没想到他根本不跑,就死死地站在那儿不动,等着我打。我又生气又下不来台……”
小明的做法,让人想起孔子的学生曾参。
曾参是著名的孝子。一天,他锄草时把禾苗给误伤了,他的父亲就拿棍子打他。
曾参怕父亲生气,就站着不动,硬挺着挨打。他的父亲以为他是心里不服气,更生气了,棍子下去得更厉害,竟然把他打得晕了过去。
过了一会儿,曾参醒过来,他不但没有喊疼和抱怨,反而马上毕恭毕敬地问他父亲:“您受伤了没有?”于是,鲁国人都赞扬曾参是个孝子。
他的老师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后,告诉守门的弟子:“曾参来,不要让他进门!”
曾参很纳闷,就托人请问孔子为什么不让他进门,孔子说:“舜作儿子的时候,他的父亲用小棒打他,他就站着不动;他的父亲用大棒打他,他就逃走。父亲要找他干活时,他总在父亲身边;父亲想杀他时,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现在曾参在父亲盛怒的时候也不逃走,任由父亲棒打,打死了怎么办?他也是鲁国的国民啊,他死了,就是鲁国的国民被杀害了,这不是罪过吗?”
所以说,孝敬父母是应该的,但是形式上要灵活,否则就成了愚孝了。就像古时候一个叫周木的秀才一样。每天早上他父亲还没起床,他就去敲门问安。一天早上,他又去敲门,父亲问:“谁敲门?”他答:“周木问安。”父亲气坏了,因为他天天都这样,让人忍无可忍:“我正睡得香,谁用你这时候来问安!”
大锅和大包子
以前,有一人爱吹牛,大家都很讨厌他,这个人的弟弟也很讨厌他。
但是,弟弟劝他,他也不肯听。
一天,这个爱吹牛的哥哥郑重地对弟弟说:“昨天我吃了一回大饺子。这个饺子用了一百斤面,八十斤肉,二十斤菜,包好煮熟后用了八张方桌才放下它。我们共有二十几个人在四周围着吃,吃了两天,还没吃到一半。吃着吃着,有两个人不见了,大家到处找他们,结果听到饺子里面有说话声,揭开一看,只见那两个人正在里面掏馅儿吃呢!你就说我吃的这饺子大不大吧?”
弟弟一听,马上也开始吹牛:“你这算什么呀!我昨天吃的大肉包子,那才叫大!我们几十个人吃了三天三夜,还没吃到馅儿。大家继续吃,继续吃,吃着吃着,吃出一个石碑,石碑上面写着:‘离馅还有三十里。’这样的包子才算大!”
哥哥听了弟弟的话,问他:“这么大个包子,你们是用什么锅蒸的?”
弟弟一笑:“用你煮饺子的那口锅蒸的啊!”
哥哥这下满脸通红,无话可说了。弟弟说:“哥哥,有的时候人会有吹牛的欲望,但是你不能吹牛吹得没边儿啊,这样大家都会讨厌你的,你说是不是?”
哥哥点点头,认真反思去了。
国学启示
智者做得过头,愚者做得不足,这个问题还是过与不及的问题。正因为要么太过,要么不及,所以,总是不能做得恰到好处。
这种情形的发生,根本还是在于认识的不足。就像人们每天都在吃喝,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品出真正的滋味呢?对待“道”的态度也是一样,成天嘴上说着“道”,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知道“道”的含义呢?
思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