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医学起源于对人的照顾。远古时期人们遇到病伤只能求神问卜,但其意也是护佑患者;农耕时代不仅有了一定的医疗技术,也进一步明确了患者是医疗行为中的主体。中国的医生讲仁爱,爱护生病之人;西方医生明确声称:医者的行为应该一切为了患者的利益。到了工业化社会,医疗技术借助于现代科技的进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医疗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医疗的效果,得益的当然也是患者。只是从医疗行为上来说,医生的注意力开始专注于医疗科技的发展,而渐渐疏忽了对患者的照顾。
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这一现象有越演越烈之势。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教授恩格尔(G.L.Engel)提出:应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因为医学关注的应该是患者,患者除了生物学的疾病以外,他的心理活动和社会背景也会影响他的健康,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恩格尔教授的理论虽然极为正确,可惜20世纪的后期正是生物医学大发展的时代,生物医学占尽了话语权,医学教育和临床医疗基本上还是生物医学的模式。
21世纪的医学,面临着大量的慢性病和退行性疾病。事实上,这些疾病难于彻底治愈,于是人们又想起了19世纪末期特鲁多(E. L. Trudeau)医生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生的责任更多的是帮助和安慰他的患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丽达卡蓉(Rita Claron)提出了叙事医学(narrative medicine)的概念。她认为帮助和安慰的基础是“共情”。医生只有在感情上同情患者,才会真正帮助和安慰患者。而共情的基础是理解患者的疾苦。对医科的学生来说,学会倾听患者的诉说、学会记录和描述患者关于生病的过程及其身心的感受,即生病这件“事”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功课,即叙事医学。叙事医学的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医学生的教育,对于任何一位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而言都是重要的,因为它体现了医学的人文关怀。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一贯重视医学的人文教育。最近我欣喜地注意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也充分地关注到关于医学人文教育的培训。医学人文教育的培训渗透于规范化培训的各个科目之中,负责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姜林娣教授给我看一册名为《医者的人文情怀——临床小故事》的书稿,其中竟是20个故事。作者皆是在中山医院内科基地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生,他们把在培训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书写了他们自己的感受和愿望。每一个故事后面都附有带教老师所作的“临床伦理分析”和“医学人文点评”。
全书共分4篇,分别名为生命之思、危与机、信任与合作以及职业之光,每篇包括5个故事,几乎皆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把“我”放在了故事之中,文中无不充满了对于患者的仁爱之心。古人曰:“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我相信,能写出这样文章的医生,在临床上必是患者可托之人,我们的培训也才是真正成功的。
我读此文稿,深感作为大学,特别是如复旦大学这样文理底蕴深厚的大学,它的附属医院培养的医生本该是充满人文情怀的临床专家,姜教授给阅的书稿,管中窥豹,让我相信中山医院的同仁们正在努力这样做,并且已经显现成效。我还注意到姜教授及各位书写“临床伦理分析”和“医学人文点评”的带教老师,都是中山医院年轻和相对年轻的后起之秀,能关注与致力于此,并做出了成绩,使我确信我们的医院、学院、大学乃至中国的临床医学事业如此坚持下去,必将会造就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人文情怀的、科技高度发达的医疗体系。
姜教授拟将此书稿出版,以便与同道交流学习,我以为甚佳,又邀我写序,我本少医学人文之学习,然深感此事之重要,故不揣冒昧,缀数语于卷首,以表述阅读之心得,并推荐于同道读者,愿与大家共同为推进医学人文教育事业而努力。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202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