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景德镇瓷业的发展历程
清乾隆《浮梁县志》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但目前考古资料表明其最早的瓷业遗存在晚唐五代时期。唐代文豪柳宗元为饶州刺史所作的《代人进瓷器状》中虽言及:“右建瓷器,并艺精埏埴,制合规模。禀至徳之陶蒸……”不难想见,在唐时景德镇的制瓷技术已经非同一般,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此时景德镇地区已经设置了相关的行政管辖机构和政府区划,并且极有可能是后世景德镇的设置雏形。但前人在《浮梁县志》中有关于景德镇唐代名窑“霍窑”“陶窑”的记载,并称其“贡于朝”,至今没有发现相关的出土实物。
景德镇的得名,据可靠文献,当追溯到宋代。宋代作为景德镇的初创阶段尤为重要。据《宋会要辑稿》记载:“江东东路饶州浮梁县景德镇,景德元年置”(徐松,1810),可见景德镇命名的由来与宋代景德年号息息相关,宋真宗在景德元年(1004)赐昌南镇名为景德镇,从侧面反映了宋代景德镇制瓷业的发达和技术的成熟,以及其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和政府的充分重视。明清以后的史料,特别是地方志书等文献中更是以此为确说,如“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置监镇一员,以奉御董造”“宋真宗遣派官制瓷,贡于京。即应宫府之需,命陶工书建年景德于器底,天下于是知景德之器矣”(程廷济,1784)。
元代是景德镇制瓷业发展最显著的一个时代,这与之前宋室南渡,北方许多著名窑厂的优秀工匠纷纷来到景德镇有关。元初朝廷于1278年设立“浮梁瓷局”,是全国唯一为皇室服务的瓷局,以满足宫廷对瓷器的需要。在皇室喜好和与西域的贸易中,卵白釉瓷和元青花瓷的需求与日增加,景德镇作为一个交通条件、原料开采条件和人才条件齐备的地方,在国家强制力的推动和商业利益的驱使下,陶瓷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景德镇的瓷器行销国内外,意大利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说:“元朝瓷器运销到全世界。”
发展到明代,景德镇经历了国家控制监督的制造业向市场手工业经济的巨大转变。明洪武三十五年(1402),珠山之麓建御器厂,专烧宫廷用瓷。初设官窑20座,宣武时增至58座,并限制民窑发展。而到嘉靖、万历年间放松对民窑的把控,逐渐形成官民竞市,官搭民烧的局面,镇内形成“昼间白烟掩盖天空,夜则红焰烧天”。
清代景德镇瓷业进一步市场化,在陶瓷的对外贸易的产业形成中,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臻于鼎盛,更是我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康熙时期的青花、五彩、红釉、素三彩,雍正、乾隆时期的粉彩、斗彩、珐琅彩以及各种颜色釉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所以蓝浦在《景德镇陶录图说》中写当时瓷业“器则美备,工则良巧,色则精全,仿古法先,花样品式,咸月异岁不同矣。而御窑监造,尤为超越前古”。可见清代景德镇在制瓷业上成就非凡,极具活力。
民国时期瓷业生产经历了抗日战争之前和之后两个阶段。1912—1933年,景德镇年瓷业产量从不足6万组扩大到14万组,民窑生产旺盛。1934—1939年,笔者没有获得准确的瓷业相关数据,但在杜重远的瓷业革新推动下,瓷业应当有进一步发展。1939年以后,随着日军南侵、飞机轰炸,景德镇瓷业一落千丈,到新中国成立前濒临破产边缘。总体来看,民国年间景德镇瓷业发展在洋瓷倾销、御窑厂关闭、战争和动乱等背景下渐渐走向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