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农之梦——一周挣了800元
我在民航公司实习顺利,而且学习过程中记录了大量笔记。围绕这套新系统和新技术太好做文章了,随便拿一个点出来都可以大书特书,以至于1997年春节后没多久我就把论文写完了。当大部分同学还在为论文苦苦奋战时,我考虑的是改二稿、三稿的问题。
4月底,同学看我闲得发慌,又给我介绍了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还是师兄博彦的公司。他们需要找人写一个程序,从数据库中读出中英文两组数据,人工校对后,再写回数据库。使用的数据库文件是Access。众所周知,这是Microsoft Office的一个组件,可以进行脚本编程,文件结尾是mdb。主管经理是王师兄,也是我们学校毕业的,暂且称他为“二师兄”吧,他是我们心中博彦公司的第二号人物。二师兄说,一个月要把这个程序做出来,提高目前翻译校对的效率;做不出来的话,一分钱没有。因为工作本身可以不用这个工具,但如果有了此工具,分工上可以更清晰,进行流水作业,会大大加快校对速度。我猜想博彦应该承接了更多的外国公司本地化的任务,所以才需要这么一个工具。
怎么在一个软件中打开mdb,用openDatabase还是Ole对象方式?师兄建议我使用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因为他知道我熟悉C语言。但这种界面交互比较多,又要快速迭代地开发。VB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是面向事件的编程模式。“学过C++,走遍天下都不怕”,我找了一本VB编程的书,看了一天,加上原来在实验室也试过,就直接上手了。文字标签用来显示原文,文本框用来显示译文并可以修改,点击“打开”按钮就可以打开需要翻译校对的数据文件,此外还有数据记录条数展示,以及上一页、下一页、跳转到第×××页的翻页功能。再加一个状态标志显示,凡是保存过的记录状态设置为“1”,每次修改记录时都重置状态为“0”,避免多次保存。
经过反复调试,屡试不爽,我叫二师兄过来看看,将各项功能逐一演示。他很诧异我仅用10天就完成了任务。本来计划给我500元劳务费,却给了我800元,让我再增加点儿功能,那也就是半天或一天的活儿。整个项目顺利地通过了验收。
我记得1997年我老爸在山区的国企月工资也就300多元,800元在当时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个大数!揣着用信封装着的800元,在骑自行车回学校的路上,我笑容绽放。这次我请介绍人吃了一顿大餐。这是我大学里挣钱效率最高的一次。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那位同学在我的大学纪念册上的留言。他非常优秀,如今在华为公司已经做到比较高的职级。
这次的经历让我认识到,我是可以创造价值的人,只要给我机会,我就竭尽全力。
码农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自我锁定,我的价值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得到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