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的态度
1.真诚
交流的最高境界是心与心的沟通,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彼此需要有诚意。敷衍了事的态度,就算是孩子也能觉察得出来,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心敞开给一个鄙夷、轻视自己的人。
我有一个学员跟我谈到他与太太的关系,他说他与太太相处得不好,很多时候他都不想回家,因为他觉得太太对他有太多莫名的不满,见到他就唠叨,两个人经常为一些小事吵架,让他很烦。
于是,我教了他一个改善两人关系的简单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无论太太怎么说、说什么,都耐心地保持着微笑聆听!同时,我还教给他一些聆听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他回家后照做了。
再次来到课堂的时候,他告诉我:“每次我微笑着听太太发牢骚,过了一会儿,我太太就会说‘哎呀,算了,你都听我说了这么多,我就不跟你计较了!’”
以前,他可能遇到问题就想解决问题,于是太太一说话他就开始拼命解释,结果越解释误会越多,越解释越复杂。反而是当他试着去耐心聆听的时候,问题就解决了。
2.谦和、平等
没有平等和尊重,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沟通和交流。谦虚、平和,体现的是生命之间的相互尊重,是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虚怀若谷的姿态,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而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态度,则会关闭交流的大门。
很多家长之所以走不进孩子的内心,就是因为家长们虽然与孩子有交流,但常常是一种不平等状态下的交流。比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就破口大骂:“你这是猪脑子吗?就考这么点分!”有的孩子准备展示一下自己在某方面刚刚学到的技能,结果家长来一句:“你这都是些啥乱七八糟的呀!”还有的孩子感冒了得到的不是父母的安慰,而是一句恶狠狠的埋怨话:“叫你昨天多穿点你不听,难受了活该!”或者父母经常粗暴地打断孩子的话……面对诸如此类的沟通方式,孩子自然就会在家长面前关上心门,甚至筑起“高墙”形成隔阂。不要忘了,“先去私心,而后可以治公事;先平己见,而后可以听人言”。
3.耐心、专注
好的聆听,并不是被动的行为,它需要聆听者付出努力、全神贯注并做出回应。只有专注地聆听才能明白别人在说什么,而心不在焉则会适得其反。
乔·吉拉德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在回忆往事时,他常常念叨这样一件令其终生难忘的故事。
在一次推销中,乔·吉拉德与客户洽谈顺利,正当马上就要签约成交时,对方却突然变了卦。眼看着到嘴边的鸭子飞走了,当天晚上,乔·吉拉德便按照顾客留下的地址去求教客户改变主意的原因。
客户见他满脸真诚,就实话实话了:“你的失败是由于你没有自始至终听我讲话。就在我准备签约时,我提到我的儿子即将上大学,而且还提到了他的运动成绩和他将来的抱负。我是以他为荣的,但是你当时却没有任何反应,而且还转头用手机和别人讲话,我一恼火,就改变了主意!”
此番话郑重地提醒了乔·吉拉德,使他领悟到耐心、专注地聆听的重要性。他认识到,如果不能自始至终耐心、专注地聆听对方讲话的内容,不能认可客户的心理感受,则有可能失去客户。
所以,正确的聆听态度是聆听的第一要素。如果有了正确的聆听态度,在生活中又该如何提高聆听的能力、提高聆听的质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