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营养百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5 了解饮食影响健康的机制

众所周知,饮食对身体健康有重大影响,肥胖、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慢性代谢性疾病以及某些肿瘤都与饮食不当息息相关。除疾病外,身体成分、免疫力、体力精力、衰老等生理状态也与饮食有关。食物成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复杂,是通过多种机制、多个渠道实现的。现在比较明确的有营养失衡(不足或过剩)、氧化、糖化、慢性炎症、胰岛素抵抗、肠道菌群失调等。

营养不足与过剩

像其他所有动物一样,人类通过每天进食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矿物质(钾、钙、铁、锌、碘等)、膳食纤维等。这些营养素各具作用,对每个人的生存和健康都是缺之不可的,人体不能合成、制造它们,必须通过饮食来提供。另一方面,这些营养素如果摄入过多,超出人体处理、代谢它们的能力,也会带来健康问题。因此,要讲究科学饮食,合理营养,而不是多多益善。

(1)营养缺乏病

众所周知,营养素缺乏会损害健康,导致出现疾病。比较典型的有:饮食缺乏蛋白质将导致消瘦、水肿、肌肉流失(皮包骨)、肌肉力量不足(劳动或活动能力下降)、免疫力低下(易发感冒、感染)、脱发或头发质量不佳、月经失调、血液中白蛋白浓度下降等;饮食铁摄入不足将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头晕、乏力、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怕冷、脸色苍白、血红蛋白下降等;饮食钙摄入不足或日晒不足(维生素D合成不足)将导致骨质疏松;饮食碘缺乏将导致甲状腺肿大;膳食纤维缺乏将导致便秘;维生素B2、维生素B1和维生素C缺乏将导致口腔溃疡、皮肤质量不佳、消化不良等;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将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症状与缺铁性贫血类似,但程度更严重。

除了这些明显的、明确的症状或疾病之外,饮食中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摄入不足,还经常导致出现体质不好、免疫力不强、体力不佳、精力不够、睡眠不好、排便不畅、皮肤松弛或长痘、头发稀疏、衰老较快等健康困扰。实际上,对维持人类生存而言,有简单少量的、满足温饱的食物提供营养就可以了,但要想维持个人身体较好的或最佳的机能状态,无疑就需要全面合理的、高质量的饮食营养搭配。

很多人觉得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食物丰盛了,营养过剩更常见了,所以营养缺乏问题就很少或者没有了。这是最常见的错觉,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营养严重缺乏或有明显症状的的确少了,但某些营养素缺乏或不充足的情况还是很常见的。我写到本章时,正值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最严重的时刻。这场波及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疫情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那种认为现在国人主要的健康问题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而传染性疾病已经不是问题了的看法,其实也是错觉。新问题(营养过剩、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老问题(营养缺乏、传染性疾病)已经消失。

(2)能量过剩及相关疾病

现在,与营养过剩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的确是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国家卫健委《慢性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12》显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86.6%;45%的慢性病患者死于70岁之前,全国因慢性病过早死亡的占早死总人数的75%;国内高血压患者有2亿多、肥胖者有1.2亿、糖尿病患者有9700万、高胆固醇患者有3300万。慢性病造成的疾病负担占我国总疾病负担的70%。

不过,“营养过剩”并不是一个很严谨的表述。一般来说,蛋白质、维生素、钾、钙、铁、锌、硒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是不会过剩的,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这些营养素都不会过剩或过量。即使有些人在正常饮食之外又额外补充了含有这些营养素的产品,但只要正确地按产品说明书使用,一般也不会过量。容易摄入过量的是碳水化合物(淀粉、糖等)、脂肪和钠等,因为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饮食能量摄入的主要形式,所以“能量过剩”才是一个准确的表述。

能量过剩的直接后果是肥胖,而肥胖又与各种常见慢性病以及多种癌症紧密相关。饮食摄入的能量(主要指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如果不能通过基础代谢、体力活动等途径消耗掉,那么过剩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堆积在身体中,皮下脂肪或内脏脂肪由此而来。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油腻菜肴、肥肉、油条、方便面、蛋糕、酥饼等被称为“能量炸弹”,容易导致肥胖;米饭、馒头、面包、饼干、面条、饮料、甜点等高碳水(碳水化合物)食物,也同样会让人发胖,因为淀粉或糖很容易在体内转化为脂肪,高碳水食物对肥胖的贡献一点儿也不比高脂肪食物少。更糟糕的是,有研究表明,当高碳水遇到高脂肪时,如炸薯条、曲奇饼干、起酥面包等,大脑会“狂欢”——大脑纹状体兴奋性显著提高,产生“超加性效应”(即1+1>2),强化大脑对食物的奖赏机制,会让人“上瘾”吃得更多。

不止肥胖,高脂肪食物中的饱和脂肪、反式脂肪还会导致血液胆固醇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精制谷物和糖还能使餐后血糖快速升高,增加胰岛细胞负担,进而增加胰岛素抵抗或患糖尿病的风险。高盐或高钠食物会导致高血压。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发生风险。

近几年,营养界讨论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高脂肪饮食与高碳水饮食哪一个对体重和健康的危害更大。过去的观点一直是高脂肪饮食很不健康,但现在认为高碳水饮食,尤其是精制谷物和添加糖较多的饮食,相比于高脂肪饮食对身体的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2019年7月,美国《华盛顿时报》登出了心血管科医生Eric Thorn的一篇文章,标题是“碳水化合物正在杀死我们!”他引用了著名的《柳叶刀》杂志的学术研究结论——碳水较低、脂肪较高的饮食反倒更健康。

需要指出的是,能量过剩不仅是因为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过多,还因为体力活动过少、以静坐为主的生活方式导致能量消耗太少。增加体力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减少静坐也是非常重要的健康促进措施。

肠道健康

肠道健康对全身健康有决定性作用。除了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外,胃肠道还是身体最大的、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能分泌40多种胃肠激素。胃肠道具有完整的、相对独立的神经系统,并通过脑肠肽等神经递质与大脑交换信息,胃肠道中神经细胞的个数与脊髓相当,是不折不扣的“第二大脑”。胃肠道还是身体免疫力的主要构建者之一,整合了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这三个方面在胃肠道内互相作用。

(1)肠道菌群的构成

肠道健康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肠道菌群。人体肠道内有大量细菌,据说有1000万亿个,约为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主要集中在大肠里;细菌种类也很多,其基因数量约为300万个,为人类基因组的100多倍;总重量1.5千克左右,大致与肝脏的重量相当。这些细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称为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主要由三大类细菌构成。第一类是有益菌,包括双歧杆菌、乳杆菌、类杆菌和消化球菌等,它们是肠道共生菌(好比“坐地户”),有数量优势(占肠道细菌总数的99%,是肠道菌群的主体),有营养及免疫调节作用。第二类是条件致病菌,包括肠球菌、大肠杆菌等,它们与有益菌共栖(好比“外来户”),处于弱势,一般无害,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比如免疫力下降、细菌异位等)才会有害健康。第三类是病原菌,包括变形杆菌、假单胞菌、沙门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它们是过路菌(好比“游客”),数量多时致病。不同个体之间肠道菌群的差异很大。这些差异与遗传、年龄、性别,以及饮食、生活方式、疾病等因素有关。Science杂志发表的研究表明,69种不同的因素可以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如抗生素、酒精、果蔬、运动、咖啡、睡眠、巧克力、避孕药等。

(2)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

整体而言,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包括:①发酵膳食纤维,生成短链脂肪酸,提供能量和营养;②合成某些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③分解大豆异黄酮、含硫化合物等,促进其吸收和代谢;④免疫调节作用;⑤抵抗致病菌;⑥(蛋白质)腐败作用,产生少量有害物质。

肠道菌群不仅影响消化吸收,引起腹泻、便秘等胃肠道问题,还通过胃肠道影响心血管、血糖、血脂、骨骼、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体重等,现在知道,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造成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有证据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膳食结构的变化(如肉食比例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等)易导致肠道菌群出现结构和功能失衡,进而影响健康。

(3)肠道菌群失调的表现

大便是来自肠道的信使。通过观察大便的次数、质地、形状、气味等,可以大致判断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情况。排便次数太少(比如每周只有一两次)、大便干硬导致排便困难、大便不成形、排便次数太多(比如每天三次或更多)、气味太臭等,都很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随着老年期的来临,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的势力日渐式微,腐败菌肆意猖獗,不但便秘更常见,而且粪便会散发出比年轻时更臭的气味。

屁也能提供肠道的信息。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排放10~15个屁,排放100~150毫升气体。这些气体要么是随吞咽进入消化道的空气(与健康无关),要么是食物残渣被肠道菌群发酵或自己腐败产生的。肠道菌群利用食物残渣中的糖类(主要是膳食纤维和低聚糖)产生没有臭味的二氧化碳、甲烷、氢气等。粗粮、豆类、薯类、洋葱、萝卜、胡萝卜等富含膳食纤维或低聚糖的食物,往往会使肠道气体(屁)明显增加,且通常是不臭的,即所谓“响屁不臭”。此类气体对健康基本是无害的,虽然有可能让人觉得腹部胀气,但即使被吸收进入血液也无害,多一点儿少一点儿都不会影响健康。

肠道菌群分解食物残渣中的蛋白质产生有恶臭气味的气体,如硫化氢、吲哚、氨、粪臭素、胺等,它们量很少,但臭味十足,“臭屁不响”说的就是这个。正常情况下,这种腐败作用产生的恶臭气体很少,但如果摄入蛋类、肉类和鱼虾等高蛋白食物过多,有一些蛋白质没有被小肠完全消化吸收,进入大肠之后就会明显增加肠道菌群的腐败作用,产生较多恶臭气体,让大便或屁变得很臭。此类恶臭气体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毒性,被吸收进入血液后需要肝脏解毒处理,一旦过多就有可能引起健康问题,影响肝肾功能,所以要尽量避免。

还有一种常见情况是,老年人、消化道疾病患者小肠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即使摄入蛋白质食物不是很多,也会有一些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进入大肠,并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产生臭气。

除了观察排便和排气(屁)之外,现在有些检测机构还开展了肠道菌群检测,可以了解肠道菌群情况,但目前正规医院开展得不多。

(4)促进肠道菌群平衡的饮食措施

①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全谷物(粗杂粮)、杂豆、蔬菜、水果、薯类、坚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肠道菌群平衡。膳食纤维在小肠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进入大肠后会促进大肠内的菌群发酵,产生一些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丁酸等),后者形成结肠内的酸性环境,有利于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的繁殖生长,不利于有害菌(如腐败菌等)的繁殖生长,从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蔬菜和水果是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膳食纤维含量最多的蔬菜有鱼腥草(折耳根)、黄花菜(金针菜)、秋葵、毛豆、牛肝菌、彩椒、香菇、豌豆、春笋、南瓜等。膳食纤维含量最多的水果有酸枣、梨、红玉苹果、椰子、桑葚、橄榄、冬枣、人参果、芭蕉和大山楂等。糙米、全麦粉、燕麦、玉米、高粱米、藜麦、青稞、红豆、绿豆等粗粮杂豆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也很丰富。

除日常食物外,市面上还有一些专门补充膳食纤维的产品,如魔芋制品、大豆膳食纤维、果蔬籽粉、小麦苗、麦麸制品等。

②喝酸奶。酸奶是以牛奶为原料发酵而成的,其中含有活的乳酸菌。虽然酸奶中活的乳酸菌经过胃(胃酸)和小肠(胆汁、肠液)的“洗礼”后,到达大肠时其成活率很低,但现有研究成果的确支持酸奶有益于肠道菌群平衡,酸奶中的乳酸菌死后可能仍有作用。现在普遍认为,含有活菌的酸奶是一种有助于健康长寿的食物。除酸奶外,目前市场上还有一些乳酸菌饮料,虽然也含有活的乳酸菌,但其营养价值低于酸奶。

③补充益生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2001年给出的定义,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数量时,能对宿主发挥有益健康的作用。常见益生菌包括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链球菌属、芽孢杆菌属、布拉氏酵母菌属的一部分菌株。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益生菌与健康专家共识2019》,普通酸奶、泡菜、腌菜、纳豆等发酵食品中的乳酸菌或其他微生物不能直接称为益生菌。乳酸菌是通过发酵碳水化合物(糖类)获得能量,产生大量乳酸的一类细菌的总称,主要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乳球菌等,乳酸菌不一定是益生菌。同样,肠道菌群中的有益菌也不能直接称为益生菌。只有在进行分离鉴定、安全评价及功能试验后,且符合益生菌概念的,才能称为益生菌。在我国,市场售卖的益生菌类食品(药品除外)必须符合国家卫生管理部门颁布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和《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

益生菌必须是经过了严格的安全评价,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益生菌还必须是活的,即可以耐受胃酸、胆汁,“活”着到达结肠,发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整体而言,益生菌对肠道健康的可能作用包括:a. 改善便秘;b. 缓解腹泻,如急性腹泻、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放疗引起的腹泻、抗生素相关腹泻、旅行者腹泻等;c. 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d. 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肠道疾病;e. 抗结肠癌;f. 抑制幽门螺杆菌。此外,益生菌还能调节免疫力,抗过敏,降低血液胆固醇,有助于减肥和抗衰老。

但是,必须强调的是,不同益生菌的作用有所不同或有所侧重,一种益生菌不可能具有上述全部益处。实际上,某种益生菌产品/菌株到底对人体有哪些益处,是需要用足够证据来证明的,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具有上述健康作用中的一个、多个或全部。选择益生菌产品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要充分了解自己服用的益生菌及其配料。益生菌以添加到食物中或餐后服用为宜,使用温水冲服,应尽快饮用。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病人等特殊人群是否需要服用益生菌,以及选择哪种产品,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等专业人员。益生菌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在患病和治疗期间,是否需要服用益生菌应咨询医生。

④补充益生元。与益生菌不同,益生元是指可以支持肠道有益菌群生长繁殖的低聚糖,主要有低聚果糖(菊粉)、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大豆低聚糖、乳果糖等。这些物质的共同特点是,摄入后在小肠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进入大肠,并被大肠菌群代谢利用,进而带来健康益处。简单地说,益生元是肠道有益菌的专属“食物”,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大豆、菊芋(洋姜)、菊苣、洋葱、大蒜、芦笋、蜂蜜、香蕉等天然食物中含有较多益生元。还有一些益生元来自天然物质的提取或合成,添加于加工食品中,如配方奶粉、婴儿食品、乳制品、饮料等,或者用于保健食品。

总之,保持以植物类食物为主,动物类食物为辅的饮食模式对肠道菌群平衡是非常重要的。膳食纤维、益生元等成分都来自于植物类食物(谷类、蔬菜、水果、薯类和坚果等)。肉类、蛋类、鱼虾等动物类食物均不含这些有益成分,而且研究表明,高蛋白摄入会促进肠道菌群中腐败菌的生长,不利于肠道菌群平衡。此外,使用抗生素是造成肠道正常菌群破坏的最常见的原因,要避免滥用抗生素,包括人用抗生素,也包括养殖业用抗生素。

氧化与抗氧化

把一块铁放在自然界里风吹日晒雨淋,它会生锈,生锈后继续风吹日晒雨淋,日子一久,它就会腐烂直至消失,我们说这块铁被氧化了。其实人体由年轻到衰老,由健康到疾病,也有一个不断被氧化的过程。当然,与那块铁不同,人体不是被空气中的氧气直接氧化的,而是被体内的“自由基”氧化了。

自由基,也称为“活性氧”,是一些分子结构非常怪异的成分,比如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单线态氧(1O2)等,还包括由它们产生的过氧化脂质(LPO)和一氧化氮(NO)等。这些成分的共同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与体内的蛋白质、脂质、核酸等生命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进而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损伤DNA,导致出现慢性疾病、肿瘤和衰老,在很多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自由基学说曾经是用来解释人体衰老的主要理论之一。

大部分自由基来自细胞正常代谢过程,可以视为线粒体正常能量代谢的副产物,其产生不可避免。还有一些自由基来自细菌感染、组织缺氧、药物作用等病理过程,以及吸烟、电离辐射、空气污染、紫外线照射等外界因素。与此同时,人体内也有专门清除自由基的机制,以对抗自由基,也就是抗氧化。

正常身体存在两套抗氧化系统。一套是专门分解、转化自由基的酶类,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这些酶的结构非常复杂,全部在细胞内合成,无法通过饮食直接补充,但其活性有赖于饮食摄入的硒、锌、铜、锰等矿物质,如果饮食中缺乏这些矿物质,其抗氧化活性会减弱。另一套抗氧化系统是众所周知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黄素、花青素、白藜芦醇、姜黄素、多酚、类黄酮等,这些全部要由饮食提供,主要来自深色蔬果、杂豆类、坚果和全谷物等植物类食物。

在身体中,能量代谢一刻也不会停止,自由基总是在不断产生(氧化),又被酶系统和抗氧化剂不断清除(抗氧化)。正常情况下,二者之间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当自由基产生过多,或抗氧化系统不给力时,氧化和抗氧化的平衡会被打破,氧化占据上风,从而导致出现健康问题。因此,上述富含各种抗氧化剂的植物类食物受到几乎所有权威机构(膳食指南)的推荐。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自由基也并非一无是处,它们也表现出了有利于健康的一面,如免疫细胞清除病原菌、衰老细胞清理、胶原蛋白合成、甲状腺激素合成等生理过程都需要自由基参与。

在氧化-抗氧化理论的基础上,补充抗氧化剂成为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保健理论之一,市面上大多数保健食品都立足于这一理论,以各种抗氧化剂为主要成分。然而,著名的学术期刊《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2013年发表的题为“抗氧化剂的神话”的报告指出,补充抗氧化剂(从维生素到白藜芦醇)并不能延长动物寿命。通过基因技术破坏了细胞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之后,试验动物体内的自由基大量积累,但寿命不但没有缩短,反而延长了。这些研究不仅否定了补充抗氧化剂(保健品)的作用,而且挑战了自由基氧化损伤导致衰老的传统观点,认为氧化/自由基并不是导致衰老和疾病的“元凶”。对此,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等权威机构建议,人们不应该服用抗氧化剂类保健品,除非是为了治疗已诊断出的维生素缺乏症。

糖化与抗糖化

糖化,正如其字面意义,是指葡萄糖、果糖、蔗糖等糖类与蛋白质分子(末端的氨基)发生缩合反应。在人体内,糖化反应先是形成一些分子量很大的物质(如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糖化球蛋白等),然后再进入复杂的分解过程,其最终产物(如羧甲基赖氨酸、甲基乙二醛等)被称为晚期糖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简称AGEs)。

“AGE”这个单词恰好有年龄、衰老的意思,可以描述晚期糖化终产物对健康的不良作用。晚期糖化终产物与体内多种蛋白质发生广泛交联,会对肾、心血管、视网膜等造成损伤。晚期糖化终产物还会增加自由基的生成,并与自由基互相促进。晚期糖化终产物还会促进炎症反应,引起衰老或疾病。

晚期糖化终产物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在糖尿病的临床诊治中,有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是“糖化血红蛋白”,它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发生糖化反应的结果,血液中这个指标越高(含量越大),则病情越严重,越容易导致肾脏、心脏、血管和视网膜等器官出现并发症。这是因为糖化血红蛋白最终会分解生成晚期糖化终产物,并导致不良后果。

除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晚期糖化终产物还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颈动脉斑块、阿尔茨海默病、白内障、骨质疏松、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此外,晚期糖化终产物还会导致皮肤衰老,它与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紧密结合,导致肌肤失去弹性,诱发出现皱纹、暗斑,导致皮肤松弛、干燥、粗糙等。

已知高糖饮食(包括过多食用糖、甜食、饮料和精制谷物)、高血糖或糖尿病会增强糖化反应,增加体内晚期糖化终产物。吃杂粮杂豆升血糖较慢,糖化反应较弱,能减少体内晚期糖化终产物。此外,吸烟或吸二手烟会大量增加体内晚期糖化终产物。运动可以减少体内晚期糖化终产物。

糖化反应既可以在人体内缓慢(数周或数月)发生,也可以在食品加工或烹饪时快速(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发生。食品中的这种糖化反应最终会生成棕黄色物质(就是烘焙食品表面那种颜色),食品学称之为“褐变反应”或“美拉德反应”。它让食品具有诱人的颜色和风味,但也会产生晚期糖化终产物。

哪些食物中晚期糖化终产物含量比较多呢?一般来说,油炸、油煎、烧烤、烘烤(如面包)、焙烧(如咖啡)等高温处理会使食品中晚期糖化终产物大增。例如,面包、炸薯条、曲奇饼干、脆片、煎牛排、烤鸡皮和煎培根这几种高温处理的食物,晚期糖化终产物含量分别为100kU/100克、1522kU/100克、1683kU/100克、1757kU/100克、10058kU/100克、18520kU/100克和92577kU/100克。作为对比,牛奶、米饭和煮土豆等未经高温处理的食物晚期糖化终产物含量分别为5kU/100克、9kU/100克和17kU/100克。

虽然食物中的晚期糖化终产物并不会百分之百地被吸收,大部分被肠道消化酶分解破坏了,但仍有少部分被吸收进入血液。食物中晚期糖化终产物会增加血液(还有其他组织)中晚期糖化终产物的含量,并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研究显示,食物中晚期糖化终产物也会增加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阿尔茨海默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要少吃油炸、烧烤、烘焙等高温加工的食品,尽量减少烹调和加工,多吃天然食物(较少或适度烹调),少吃加工食品。

炎症与抗炎

众所周知,细菌或其他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会刺激免疫系统做出防御反应,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这就是炎症或称“发炎”。但很多人不知道,除了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这种急性炎症之外,人体内还有更为常见的慢性炎症,不一定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而是由复杂因素导致的、慢性的、长期的炎症反应,其主要表现也不是红肿热痛等明显症状,而是炎性物质(炎症因子)增加,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这些炎症因子由某些特定细胞合成并分泌,持续存在会损伤组织或器官,引起很多健康问题。

现在知道,这种慢性炎症过程与大部分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包括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大部分肿瘤、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关节炎、哮喘、痛风、多发性硬化症、抑郁症、免疫力低下、痤疮……甚至有人说“无炎症,不慢病”。有时候,慢性炎症也会表现出立竿见影的结果,比如有人吃完一次油炸食物后第二天皮肤就长痘,很可能与体内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有一些研究观察了饮食对慢性炎症的影响,发现具有抗炎作用的食物有:深色蔬菜水果、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油菜、萝卜、白菜、甘蓝)、香菇、茶、咖啡、全谷面包、早餐谷物食品、酸奶、纳豆、低脂奶酪、橄榄油、芥花油、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坚果或油籽(如亚麻籽)、香料(如丁香、生姜、姜黄、肉桂、牛至、鼠尾草)、巧克力、红酒、啤酒、抹茶和罗勒茶等。这些抗炎食物可以减少体内炎症因子,从而有助于防治上述慢性病。

相反,红肉、加工红肉、动物内脏、糖类(如果糖、蔗糖等)、甜饮料、甜点、薯片、饱和脂肪(黄油、肥肉等)、反式脂肪(油炸食品、加工零食等)、精制谷物(白米饭、白馒头等)、高度白酒等食物具有促炎作用,会使体内炎症因子增加,不利于防治上述慢性病。

注意,这份“抗炎”或“促炎”食物名单并不完整,目前还不能确定每一种日常食物是抗炎的还是促炎的,也不清楚既吃抗炎食物又吃促炎食物最终结果是抗炎还是促炎。但是,很明显地,与通常健康饮食的建议类似,抗炎食物名单中多是天然健康食品(酒类除外),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油酸和ω-3脂肪酸、植物化学物质等;而促炎食物则以不健康的、超加工的垃圾食品为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含有较多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糖、精制谷物、盐、食品添加剂等。

除健康饮食外,适量运动能改善慢性炎症,具有抗炎作用。而肥胖和吸烟则会促进慢性炎症,是促炎的。

胰岛素抵抗

在生活中会发现,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常见慢性病经常会“一人多病”,比如,既有高血压又有高血脂;既有高血压、高血脂又有脂肪肝;糖尿病最为典型,常见并发症是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慢性肾病、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还会导致患胰腺癌、肝癌、肺癌等几种癌症的风险升高。为什么这些疾病会集中在一个患者身上呢?简单地回答,它们都有共同的病因——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是身体内最重要的激素之一,由胰腺胰岛β细胞制造并分泌,它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糖。实际上,胰岛素是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调节血糖的作用无与伦比。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促进骨骼肌、心肌及脂肪组织摄取血液中的葡萄糖(氧化分解或合成脂肪);另一个是抑制肝脏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还抑制肝脏合成葡萄糖,减少肝脏输出葡萄糖(血糖)。

如果上述两个作用机制出现障碍,即胰岛素不能强有力地促进周围组织(肝脏之外的组织或器官)摄取葡萄糖,也不能强有力地抑制肝脏输出血糖,则称为胰岛素抵抗,过去也称为“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其结果是胰腺被迫代偿性分泌更多胰岛素来调控血糖,血液中的胰岛素增加,但即便如此,有时候血糖仍不可避免地升高。

众所周知,“胰岛素”这个名称非常传神,因为分泌该激素的细胞团像海洋里的小岛一样散在胰腺这个器官中,难得一见。“抵抗”这个词也很传神,它不是彻底失灵或放弃,而是指像拔河一样,互相角力。出现胰岛素抵抗之后,如果胰岛细胞(β细胞)够强大,它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勉强维持血糖处于正常水平,但如果胰岛细胞(β细胞)不够强大,不能分泌更多胰岛素以弥补调节血糖能力的下降,那么血糖就会升高,并逐渐发展为糖尿病。实际上,胰岛素抵抗是导致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为胰岛素抵抗经常是一个进行性过程,会越来越“抵抗”,总有一天胰岛细胞(β细胞)的功能会达到极限,不能再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输掉拔河比赛。

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能量过剩密不可分,或者可以说,胰岛素抵抗是身体对能量过剩的一种代偿反应。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刺激合成代谢,即把葡萄糖合成脂肪。当身体储存过多能量而超重或肥胖时,胰岛素就不能发挥正常的效应,脂肪合成受限,血糖升高促使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糖尿),这相当于直接排泄多余的能量,以应对过度摄入食物。

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中。1988年,美国著名内分泌专家Reaven指出,胰岛素抵抗是这些代谢异常的共同致病基础。之后,很多研究证实了胰岛素抵抗是代谢性疾病共通的病理生理机制,并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

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胰岛素抵抗,最直接的方法是检测其体内胰岛素的含量。但到目前为止,受到检测技术的限制,胰岛素检测并不普及,医院临床应用不多。比较而言,减轻胰岛素抵抗的方法是简单有效的,包括:①减肥,肥胖/脂肪堆积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之一;②摄入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这样的饮食只需较少的胰岛素就可以调控血糖,具体参阅本书第五章高血糖部分;③运动,运动可以增加骨骼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直接改善胰岛素抵抗;④药物,比如二甲双胍(需遵医嘱);⑤低碳饮食,不论是普通低碳饮食、生酮饮食,还是间歇性断食,都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

值得注意的是,胰岛素抵抗不一定都是病态的。正常人在特定的生理时期也会存在胰岛素抵抗,比如青春期和妊娠中后期。儿童随着青春期的启动,会出现胰岛素抵抗(原因不明,可能与生长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大量分泌有关),至青春期结束可恢复正常。妊娠期胰岛素抵抗则是与孕期皮质醇、黄体酮等激素大量分泌有关,这些激素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怀孕中后期易患妊娠期糖尿病就与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