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雁形目ANSERIFORMES
(二)鸭科 Anatidae
典型游禽,雌雄同色或异色。雌雄异色时雄鸟羽色鲜艳。嘴多上下扁平,颈较细长,翅狭长而尖,适于长途快速飞行。
6 鸿雁(hóng yàn)Anser cygnoid 旅鸟
英文名 Swan Goose
别名 原鹅 大雁
识别要点 体长约88cm,雌雄同色。家鹅的祖先。嘴黑色,基部有一个白色细环,将嘴和额分开。喉和前颈乳白色,前后颈有一明显分界线。驯养品种较胖,嘴基长有瘤状物。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湖泊、水塘、河流、沼泽地区,喜结群,飞行时排列成极整齐的“一”字形或“人”字形,速度缓慢,徐徐向前。
食性 主要以各种草本植物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保护级别 国家Ⅱ级保护鸟类; IUCN级别 易危Vulnerable(VU)
7 豆雁 (dòu yàn) Anser fabalis 旅鸟、冬候鸟
英文名 Bean Goose
别名 大雁 黄勺
识别要点 体长约80cm,雌雄同色。头颈颜色较深。嘴黑而厚,具橘黄色的环带,下嘴基部厚度为7~10mm。腿橙黄色。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开阔的平原草地、沼泽、水库、江河及附近农田地区,喜群居,尤其是迁徙季节。飞翔时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
食性 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8 短嘴豆雁(duǎn zuǐ dòu yàn)Anser serrirostris 旅鸟、冬候鸟
英文名 Tundra Bean Goose
识别要点 体长约80cm,雌雄同色。头颈颜色较深。嘴黑而厚,具橘黄色的环带,下嘴基部较厚达13mm。腿为橙黄色。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开阔的平原草地、沼泽、水库、江河及附近农田地区,喜群居,尤其是迁徙季节。飞翔时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
食性 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9 灰雁 (huī yàn)Anser anser 旅鸟
英文名 Greylag Goose
别名 大雁 红嘴雁
识别要点 体长约76cm,雌雄同色。体羽较其他雁类淡。飞羽黑褐色,覆羽灰褐色,飞行中对比明显。嘴、脚粉红色。
生态特征 游禽,主要栖息于不同生境的淡水水域中,迁徙时结成大群,平时常结成小群游荡在水面上,飞行中大头和粗颈非常明显。
食性 以水生植物及少量的水生动物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10 白额雁 (bái é yàn)Anser albifrons 旅鸟
英文名 Greater White-fronted Goose
别名 沙白
识别要点 体长70~85cm,雌雄同色。灰褐色的雁,嘴粉红色,基部与前额间有一白色斑块环绕嘴基。下体有不规则黑斑。幼鸟腹部无横斑。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较宽阔的水域及其附近的平原草地、沼泽、农田,多数时间在陆地上休息或觅食,常结小群以家族形式活动。
食性 主要以植物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保护级别 国家Ⅱ级保护鸟类
11 小白额雁 (xiǎo bái é yàn) Anser erythropus 旅鸟
英文名 Lesser White-fronted Goose
识别要点 体长约62cm,雌雄同色。体型较白额雁小,嘴、脚较短。嘴周围白色斑块较白额雁大,有金眼圈。腹部暗色斑块较小。幼鸟较成鸟色淡,额上无白斑,腹部也无黑色斑块。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水域附近的平原草地、沼泽、农田,多数时间在陆地上休息或觅食,常结小群活动。
食性 主要以植物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保护级别 国家Ⅱ级保护鸟类; IUCN级别 易危Vulnerable(VU)
12 斑头雁 (bān tóu yàn)Anser indicus 迷鸟
英文名 Bar-headed Goose
识别要点 体长约70cm,雌雄同色。浅灰色的雁,头和颈侧白色,头后有两道黑色条纹。嘴、脚为橙黄色。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水边草滩或游于浅水中。
食性 主要以植物为食,也吃一些小型动物。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13 加拿大雁(jiā ná dà yàn)Branta canadensis 迷鸟
英文名 Canada Goose
识别要点 体长约100cm,雌雄同色。身体灰色,头颈黑色,眼后至喉部有白色斑块。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沼泽、水库、江河及附近农田地区。
食性 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永定新河
14 疣鼻天鹅 (yóu bí tiān' é)Cygnus olor 旅鸟
英文名 Mute Swan
别名 哑声天鹅
识别要点 体长约150cm,雌雄同色。全身白色,嘴橘红色,基部黑色,前额有一黑色疣状突起。雌鸟体型较小,前额疣状突起不明显。幼鸟无疣状突。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水草丰盛的开阔湖泊、水塘、沼泽、水流缓慢的河流等地,常成对或以家族群体活动。
食性 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保护级别 国家Ⅱ级保护鸟类
15 小天鹅(xiǎo tiān' é)Cygnus columbianus 旅鸟
英文名 Tundra Swan
别名 啸声天鹅
识别要点 体长约142cm,雌雄同色。全身洁白,嘴黑,基部黄色不前延至鼻孔之下,幼鸟全身灰褐色。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开阔的湖泊、水塘、沼泽、水流缓慢的河流等地。喜结小群或以家族群体活动,并常与另两种天鹅混在同一水面活动。
食性 以植物性食物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保护级别 国家Ⅱ级保护鸟类
16 大天鹅 (dà tiān' é)Cygnus cygnus 旅鸟
英文名 Whooper Swan
别名 黄嘴天鹅
识别要点 体长约155cm,雌雄同色。全身白色,嘴黑,基部黄色向前延伸至鼻孔之下。幼鸟全身污白色,尤其头颈部羽色较暗。
生态特征 游禽,喜栖息于开阔水域,善游泳,常以家族为单位结成小群活动。觅食时头常向下,伸入水中,能挖掘污泥中的食物。
食性 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保护级别 国家Ⅱ级保护鸟类
17 翘鼻麻鸭(qiào bí má yā)Tadorna tadorna 旅鸟、冬候鸟
英文名 Common Shelduck
别名 冠鸭
识别要点 体长约60cm,雌雄同色。大型黑白体色的鸭类,胸至肩部有一环绕的栗色环带。繁殖羽雄鸟红色的嘴基部有一瘤状突起。雌鸟羽色较淡。幼鸟无胸带。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水域及附近沼泽地,常成对或小群活动。
食性 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沿海海滨
18 赤麻鸭 (chì má yā) Tadorna ferruginea 旅鸟、冬候鸟
英文名 Ruddy Shelduck
别名 黄鸭 寒鸭
识别要点 体长约63cm,雌雄同色。全身黄褐色。雄鸟繁殖羽颈基部有一窄的黑色领环,飞行时白色的翅上覆羽和铜绿色的翼镜非常明显。雌鸟色淡,颈基部无黑色领环。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湖泊、水塘等水草丰美地带,多在晨昏活动。性胆小。
食性 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19 鸳鸯 (yuān • yāng) Aix galericulata 旅鸟
英文名 Mandarin Duck
识别要点 体长约40cm,雌雄异色。雄鸟羽色艳丽,有醒目的白色眉纹,翅上有一对橙黄色的帆状羽饰。雌鸟体羽灰色,有白眼圈和眼后白纹。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开阔水域,常成群活动,尤其是迁徙季节。善游泳和潜水,主要在白天觅食。除在水上活动外,也常到陆上活动和觅食。
食性 杂食性,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塘
保护级别 国家Ⅱ级保护鸟类
20 赤膀鸭 (chì bǎng yā)Mareca strepera 旅鸟
英文名 Gadwall
识别要点 体长约50cm,雌雄异色。雄鸟嘴黑色,身体灰褐色,有显眼的黑色臀部,头部有一暗褐色、较长的过眼纹,翼镜黑白二色,飞行时尤为明显。雌鸟喙橙黄色,斑纹明显,翼镜白色,与绿头鸭雌鸟相似,但较细瘦,头部颜色较浅。
生态特征 游禽,喜栖息于富有水生植物的开阔水域中。
食性 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也到农田或岸上食植物种子等。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21 罗纹鸭 (luó wén yā)Mareca falcata 旅鸟、冬候鸟
英文名 Falcated Duck
识别要点 体长约50cm,雌雄异色。雄鸟头大、深色而有光泽,额基有一白斑很显眼。三级飞羽特别长而弯曲。雌鸟较小,全身暗褐色,有杂纹。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喜结群,白天多在水面上休息游荡,清晨或黄昏飞到农田或浅水处。
食性 取食水生植物嫩叶、草籽等,也吃小型无脊椎动物。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保护级别 IUCN级别 近危Near Threatened(NT)
22 赤颈鸭 (chì jǐng yā)Mareca penelope 旅鸟
英文名 Eurasion Wigeon
别名 鹅仔鸭 猫鸭
识别要点 体长约47cm,雌雄异色。嘴铅色,先端黑色。雄鸟头颈棕色,额至头顶有一黄色纵带,飞行时翅上有黑、白、绿三色形成鲜明对比,尾下覆羽黑色。雌鸟色暗,尾下覆羽白色。
生态特征 游禽,喜欢在富有水生植物的开阔水域中活动,常结群活动,也和其他鸭类混群;善游泳,飞行快,有危险时能直接从水中或地上冲起。在浅水或农田觅食。
食性 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动物性食物。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23 绿头鸭 (lǜ tóu yā)Anas platyrhynchos 夏候鸟、旅鸟
英文名 Mallard
识别要点 体长约58cm,雌雄异色。雄鸟头、上颈绿色,翼镜紫色,上下缘具宽的白边,飞行时极醒目,胸部栗色,颈与胸间有一白色领环。雌鸟羽毛呈褐色斑纹状。
生态特征 游禽,主要栖息于水生植物丰富的湖泊、河流等水域,集群,晨昏觅食。
食性 主要吃植物性食物,也常到农田觅食种子。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24 斑嘴鸭 (bān zuǐ yā)Anas zonorhyncha 夏候鸟、旅鸟、冬候鸟
英文名 Eastern Spot-billed Duck
别名 黄嘴尖鸭 大白眉
识别要点 体长约60cm,雌雄同色。头顶黑色,眉纹淡黄色,有黑色过眼纹。嘴黑色,有黄斑。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各类大小湖泊、水库、沼泽地带,成群活动,善游泳,有时漂浮在水面上休息。晨昏活动、觅食。
食性 主要食植物性食物。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25 针尾鸭 (zhēn wěi yā)Anas acuta 旅鸟
英文名 Northern Pintail
别名 尖尾鸭
识别要点 体长约55cm,雌雄异色。外形俊雅的浅水鸭,颈长,尾羽长而尖,游泳时长长的尾部翘起。雄鸟身体灰色,头深栗色,胸部白色。雌鸟呈褐色斑驳状。
生态特征 游禽,喜集群,性极胆怯,白天常隐于苇丛或游荡于远离岸边的水面,只晨昏到浅水处或田地觅食。
食性 主要食植物性食物。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26 绿翅鸭 (lǜ chì yā) Anas crecca 旅鸟
英文名 Green-winged Teal
识别要点 体长约37cm,雌雄异色。身体细小,在鸭群中很明显。雄鸟头部有褐绿相间的花纹,雌鸟全身斑纹状。飞行时可见雌雄鸟翅上有金属光泽的翠绿色翼镜,翼镜前后缘有白边。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开阔的水生植物茂盛的各种水域中,飞行快速。每日觅食时间较长,休息多在水边地上或湖中小岛上。
食性 主要食植物性食物。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27 琵嘴鸭 (pí zuǐ yā)Spatula clypeata 旅鸟
英文名 Northern Shoveler
识别要点 体长约50cm,雌雄异色。特征是有比头长的铲状大嘴。雄鸟头暗绿色,胸部白色,腹部和两胁栗色。雌鸟褐色,头顶至后颈有浅色斑纹。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开阔的水域,主要用铲形嘴在泥土中掘食,也能在水面上来回摆动,通过滤水方式收集食物,还常常头朝下在水底觅食。通常在白天活动,休息时在岸边。
食性 主要食螺、软体动物、甲壳类、水生昆虫、鱼、蛙等动物性食物,也食水藻、草籽等植物性食物。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28 白眉鸭 (bái méi yā)Spatula querquedula 旅鸟
英文名 Garganey
识别要点 体长约40cm,雌雄异色。雄鸟头部有宽阔的白色眉纹,一直延伸到头后,极为醒目。雌鸟黑褐色,眉纹不明显,但眼下还有一浅色纹,呈双眉状。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各种开阔水域中,常在水草隐蔽处活动和觅食,受惊吓可从水中直飞冲出,飞行迅速。
食性 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29 花脸鸭(huā liǎn yā)Sibirionetta formosa 旅鸟、冬候鸟
英文名 Baikal Teal
识别要点 体长约42cm,雌雄异色。雄鸟繁殖羽极为艳丽,脸部由黄、绿、黑、白等多种色彩组成的花斑极为醒目。雌鸟暗褐色,脸侧有白色条纹,眼后有白色与深褐色相间的眉纹。雄鸟非繁殖羽似雌鸟,野外鉴别较困难,但雌雄鸟嘴基均有一白色小圆点。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水草丰盛的水域,多在浅水中活动。
食性 食水生植物、草籽等。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保护级别 国家Ⅱ级保护鸟类
30 赤嘴潜鸭(chì zuǐ qián yā) Netta rufina 旅鸟
英文名 Red-crested Pochard
识别要点 体长约55cm,雌雄异色。雄鸟繁殖羽锈红色的头部和橘红色的嘴与黑色的颈、前胸成鲜明对比,两胁白色,飞行时翼上和翼下的大型白斑极为醒目。雌鸟通体褐色,头两侧、颈侧、喉为白色。嘴雄鸟赤红色,雌鸟黑灰色,带黄色嘴尖。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开阔的淡水湖泊、江河等水域。
食性 食物主要为水藻、眼子菜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嫩芽、茎和种子,有时也到岸上觅食青草和其他禾本科植物种子或草籽,冬季有时也到农田觅食散落的谷粒。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31 红头潜鸭 (hóng tóu qián yā)Aythya ferina 旅鸟、冬候鸟
英文名 Common Pochard
别名 蒲棒头
识别要点 体长约46cm,雌雄异色。雄鸟身体灰色,头颈红棕色,尾和胸黑褐色。雌鸟头颈棕褐色,脸部有浅色弧形图案。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富有水生植物的开阔水域,白天多漂浮在水面上睡觉,也成群在岸边休息;晨昏觅食,主要通过潜水取食。
食性 食物主要是植物。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保护级别 IUCN级别 易危Vulnerable(VU)
32 青头潜鸭 (qīng tóu qián yā)Aythya baeri 旅鸟、冬候鸟
英文名 Baer’s Pochard
别名 猫叫鸭
识别要点 体长约45cm,雌雄同色。头和颈黑绿色而有光泽,眼白色,胸部暗栗色。胁部白色和褐色相间。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富有水生植物的水域,常成对或小群活动于水生植物丛中,性胆小,遇惊吓常隐藏于苇丛中。主要通过潜水觅食。
食性 杂食,但主要以植物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保护级别 国家Ⅰ级保护鸟类; IUCN级别 极危Critically Endangered(CR)
33 白眼潜鸭 (bái yǎn qián yā)Aythya nyroca 夏候鸟、旅鸟、冬候鸟
英文名 Ferruginous Duck
别名 东方白眼鸭
识别要点 体长约41cm,雌雄异色。繁殖羽的雄鸟身体呈较深的暗栗色,眼白色,飞行时腹中部和翅上、翅下的白色与暗色体羽反差强烈。雌鸟体色更暗。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富有水生植物的开阔水域,常潜伏于芦苇和水草中,性胆小而机警。通过潜水觅食。
食性 杂食,但主要以植物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保护级别 IUCN级别 近危Near Threatened(NT)
34 凤头潜鸭 (fèng tóu qián yā)Aythya fuligula 旅鸟
英文名 Tufted Duck
别名 凤头鸭 小辫黑
识别要点 体长约42cm,雌雄异色。雄鸟头颈、上体黑色,有明显的冠羽,腹部及两胁白色。雌鸟全身深褐色,冠羽较雄鸟短。
生态特征 游禽,栖息于开阔的水域,性喜成群,特别是迁徙季节;多在白天活动,主要通过潜水觅食。
食性 杂食,但主要以动物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35 斑背潜鸭 (bān bèi qián yā)Aythya marila 旅鸟、冬候鸟
英文名 Greater Scaup
识别要点 体长约48cm,雌雄异色。雄鸟头、颈黑绿色,上背、腰和尾上覆羽黑色,胸黑色,腹部、两胁和翼镜白色。雌鸟体羽褐色,嘴基部有白色带状斑纹,脸侧有浅色斑纹。嘴铅蓝色,带黑尖,脚铅蓝色,虹膜金黄色。
生态特征 游禽,喜栖息于开阔的水域,善游泳和潜水。
食性 主要以小型鱼类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36 斑脸海番鸭 (bān liǎn hǎi fān yā)Melanitta fusca 旅鸟
英文名 Velvet Scoter
识别要点 体长约58cm,雌雄异色。雄鸟通体黑色,眼后有一半月形白斑,嘴红色,基部有一黑色瘤状物。雌鸟暗褐色,耳部和上嘴基部各有一白斑。
生态特征 游禽,喜栖息于开阔的水域,善游泳和潜水。
食性 主要以小型鱼类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保护级别 IUCN级别 易危Vulnerable(VU)
37 长尾鸭 (cháng wěi yā)Clangula hyemalis 罕见冬候鸟
英文名 Long-tailed Duck
识别要点 体长约58 cm,雌雄异色。雄鸟尾羽特长;非繁殖羽头颈白色,肩羽白色,特别延长,胸黑色,腹部白色,其余体羽褐色;繁殖羽除眼周和腹部白色外,其余为褐色。雌鸟上体淡褐色,下体白色。虹膜红褐色,嘴黑色。
生态特征 栖息于沿海、内陆湖泊水域。
食性 以动物性食物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保护级别 IUCN级别 易危Vulnerable(VU)
38 鹊鸭 (què yā) Bucephala clangula 旅鸟、冬候鸟
英文名 Common Goldeneye
别名 喜鹊鸭 雁嘴 太阳高
识别要点 体长约48cm,雌雄异色。身体短厚。雄鸟黑白对比明显,头、上颈黑绿色,眼下有一大白色圆形斑。雌鸟暗褐色,颈基部有白色颈环。嘴黑色,有黄尖。
生态特征 游禽,喜栖息于湖泊和水流缓慢的江河,游泳时尾向上翘起,主要通过潜水觅食,一次能在水下潜水约30秒,飞行快而有力。
食性 主要以小型动物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39 斑头秋沙鸭(bān tóu qiū shā yā)Mergellus albellus 旅鸟、冬候鸟
英文名 Smew
别名 小鱼鸭 白秋沙鸭
识别要点 体长约40cm,雌雄异色。秋沙鸭中体型最小和嘴最短的一种。雄鸟头、颈白色,眼周黑色,头顶两侧有显著的黑斑,在白色的头上很醒目。雌鸟灰褐色,头部栗色,喉颊白色。
生态特征 游禽,喜栖息于湖泊、江河等水域,主要通过潜水觅食,大部分时间在水中频繁潜水,很少上岸。飞行快而有力。
食性 主要以小型动物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保护级别 国家Ⅱ级保护鸟类
40 普通秋沙鸭 (pǔ tōng qiū shā yā)Mergus merganser 旅鸟
英文名 Common Merganser
别名 东方鱼鸭
识别要点 体长约68cm,雌雄异色。秋沙鸭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嘴细长,红色。雄鸟头黑褐色,下体乳黄色。雌鸟头、颈棕褐色,和淡色的胸部界限明显。
生态特征 游禽,喜栖息于开阔水域,常结小群,迁徙时成大群,游泳时颈伸得很直,善游泳和潜水,也能在地面行走。
食性 食物主要为小鱼,也大量捕食软体动物、甲壳类、石蚕等水生无脊椎动物,偶尔吃少量植物性食物。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41 红胸秋沙鸭(hóng xiōng qiū shā yā)Mergus serrator 旅鸟、冬候鸟
英文名 Red-breasted Merganser
识别要点 体长约60cm,雌雄异色。嘴细长,红色。雄鸟头黑色,具羽冠,上颈白色,下颈和胸锈红色,下体白色。雌鸟头、颈棕色,上体灰褐色,下体白色。
生态特征 游禽,喜栖息于开阔水域,善游泳和潜水。
食性 主要以小鱼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海滨
42 中华秋沙鸭(zhōng huá qiū shā yā)Mergus squamatus 罕见旅鸟
英文名 Scaly-sided Merganser
识别要点 体长约58cm,雌雄异色。雄鸟头和上颈黑色,头顶具黑色双冠状,上背黑色,下背和腰白色,羽端有黑色同心斑纹,下体白色,两胁有黑色同心斑纹。雌鸟头棕褐色,上体灰褐色,下体白色,胸和两胁具黑色鳞状斑。嘴红色,脚红色,虹膜褐色。
生态特征 游禽,喜栖息于开阔水域,常结小群,善游泳和潜水,也能在地面行走。
食性 主要以小型鱼类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保护级别 国家Ⅰ级保护鸟类;IUCN级别 濒危Endangered(EN)
43 白头硬尾鸭(bái tóu yìng wěi yā)Oxyura leucocephala 迷鸟
英文名 White-headed Duck
识别要点 体长约48cm,雌雄异色。嘴亮蓝色,基部隆起,尾尖而硬,在水中常常高高竖起。雄鸟头白色,头顶黑色,上体栗灰色,胸和两胁栗色。雌鸟头黑色,眼下有一白色纵纹从嘴基到枕部。
生态特征 游禽,喜栖息于开阔水域,常结小群,善游泳和潜水。
食性 主要以植物为食。
最佳观鸟时间
最佳观鸟地点 北大港湿地
保护级别 国家Ⅰ级保护鸟类;IUCN级别 濒危Endangered(EN)